学术投稿

脑外伤致硬膜下血肿46例手术疗效观察

陈龙

关键词:硬膜下血肿, 脑外伤, 特点分析, 手术疗效
摘要:目的:分析脑外伤致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脑外伤致硬膜下血肿患者46例,根据不同病情采用针对性的外科手术方案,包括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及钻孔引流术,随访6个月,观察治疗效果及ADL能力分级.结果:46例患者中痊愈36例(78.26%),轻残3例(6.52%),中残3例(6.52%),重残2例(4.35%),植物生存、死亡各1例(2.17%),治疗总有效率为91.30%.所有患者ADL能力分级1级36例(78.26%),2级4例(8.70%),3级、4级及5级分别为2例(4.35%).结论:术前根据影像检查及临床症状对硬膜下血肿的特点进行分析,制定个性化的外科治疗方案,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维吾尔族与汉族帕金森病患者血尿酸水平分析

    目的:研究维吾尔族与汉族帕金森病(PD)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住院的50例维族PD患者,同时选取50名汉族PD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测定空腹肘静脉血尿酸水平.结果:维族PD组血尿酸(249.16± 79.60) μ,mol/L低于汉族PD组(300.92± 82.75) μmol/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维族PD组Hoehn-Yahr分级Ⅰ级、Ⅱ级患者血尿酸(254.74± 60.08) μmol/L,Ⅲ级(255.58±95.35) μmol/L,Ⅳ级、V级(238.67± 91.94) μmol/L,三组之间血尿酸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维族PD患者血尿酸水平低于汉族PD患者,低血尿酸水平可能是维族帕金森病患病率高于汉族的危险因素之一,同时血尿酸水平高低也不能反应维族PD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作者:李婕;刘远新;王赟;张彪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纳络酮治疗COPD合并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联合纳络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5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及BiPAP无创通气;治疗组则在给予常规治疗及BiPAP无创通气的同时加用纳络酮.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82.14%,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PaCO2、PaO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基础上联合纳络酮是治疗COPD合并肺性脑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吕齐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穴位注射结合开塞露纳肛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结合开塞露纳肛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5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9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加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甲氧氯普胺+50%葡萄糖,结合开塞露纳肛;对照组16例,采用西医治疗.观察治疗3d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在消除临床症状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结合开塞露纳肛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疗效肯定,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性强、效果满意.

    作者:刘园蔚;侯俊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自拟解毒散瘀汤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观察

    腹痛是儿科常见病症,其涉及疾病范围很广,但近年来临床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病例显著增多,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肠系膜淋巴结炎一般认为因链球菌的血行感染、病毒所致,也有认为与肠道炎症和寄生虫病有关.多见于回肠末端,淋巴结呈多发性充血、肿大,腹腔内可有少量炎性渗液,该病多见于7岁以下的小儿.本组病例均根据临床症状以及高分辨率超声仪的图像定义并除外肠蠕动亢进、肠蛔虫症及其他引起腹痛的原因.笔者自2012年10月以来运用中医治疗110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侯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抗生素治疗PCT监测的临床应用

    多重耐药菌感染是ICU患者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由于ICU患者的身体状况往往较差,机体免疫力较常人低很多,再加上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以及抗生素的应用,使多重耐药菌的发生率显著增加,严重威胁ICU患者的生命健康[1~2].笔者对我院ICU收治的106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进行分析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先福;曹枫;符少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重症哮喘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观察

    哮喘(即支气管哮喘)至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与遗传、呼吸道病毒感染、环境、气道异常反应等密切相关,临床主要表现为喘息、胸闷及气促、咳嗽等[1].重症哮喘是指哮喘发作持续24 h以上,经常规疗法(包括:抗炎、平喘、β2受体激动剂、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吸入性激素的应用等)治疗均不能缓解哮喘症状的,称哮喘持续状态,包括在危重哮喘之中.

    作者:葛海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钉棒系统内固定胸腰段椎体骨折并发脊髓损伤20例体会

    目的:探讨观察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段推体骨折并发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0例胸腰段椎体骨折并发脊髓损伤患者临床治疗情况.结果:本组20例患者经过0.5~2年随访,骨折愈合情况:内固定均良好,骨折复位较满意,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程度超过90%,Cobb角恢复到4~5°;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术后A级1例、B级1例、C级4例、D级5例、E级9例;术后复查植骨愈合情况良好,椎管受压情况均解除,并无伤口感染或脑脊液漏等并发症.结论: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并发脊髓损伤临床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较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杨正才;苏联春;普光民;高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双降汤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双降汤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所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216例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8例,观察组在常规西医降压治疗基础上根据中医证型采用自拟双降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降压治疗,观察对比两组降压及改善临床症状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随访6个月,血压水平均比治疗前有所下降,但观察组血压水平下降幅度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血脂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得到明显改善,对照组血脂水平治疗前后差异不显著,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眩晕症状明显消退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P<0.05).结论:双降汤治疗高血压不仅能有效降低与控制血压、消除临床症状,还能改善脂代谢功能,标本兼治.

    作者:张都全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心肺复苏配合简易呼吸囊技术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的分析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配合简易呼吸囊技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呼吸骤停或呼吸衰竭患者10例纳入本研究,均采用心肺复苏配合简易呼吸囊技术进行急救处理,观察急救效果,并对比急救处理前后患者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10例患者经心肺复苏配合简易呼吸囊技术处理后均复苏成功,无1例死亡.与急救处理前对比,我们发现急救处理后患者心率下降,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肺复苏配合简易呼吸囊技术可以取得满意的急救效果,可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陈沃权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腹腔镜术后联合不同的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分别予GnRH-a皮下注射和中药补肾活血调用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CA125水平的变化情况及术后1年内的妊娠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CA125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3个月均较术前CA125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妊娠率、妊娠时段及妊娠结局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方面,GnRH-a组有明显的阴道不规则流血、潮热、出汗等不良反应,中药组无1例发生不良反应.结论:中药补肾活血调周法与GnRH-a在改善血清CA125水平及妊娠情况、复发情况效果相当,但中药在低副作用的前提下能缩短术后妊娠时间,服药期间不避孕则相应提高妊娠率.

    作者:陈靓芬;陈小平;曾洁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床边即时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观察和预见性护理

    目的:探讨床边快速检测NT-proBNP浓度对AECOPD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2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检测NT-proBNP浓度均有不同程度增高.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结合NT-proBNP值实施预见性护理.结果:两组在呼吸困难改善程度和患者满意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ECOPD患者行床边即时NT-proBNP检测,有利于进行预见性护理,改善患者呼吸困难,并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婷;于海霞;葛张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药治疗的文献分析研究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以对称性、慢性、进行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均较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1].其多见于女性,男女患病比例约为1∶3,我国大陆地区的患病率为0.20%~0.40%[2].其基本病理改变为滑膜增生、衬里层增厚、多种炎性细胞浸润、血管翳形成及软骨与骨组织的破坏[3].RA属中医学“痹症、顽痹、尪痹”范畴,虽然该病治疗有一定的难度,但中医药在减轻药物副作用、改善生活质量、控制疾病进展、减少致残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武传昇;纪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刺络拔罐放血疗法配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4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放血疗法配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将符合临床诊断的9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采用刺络拔罐放血疗法配合口服泛昔洛韦、甲钴胺治疗,对照组44例采用口服泛昔洛韦、甲钴胺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刺络拔罐放血疗法配合口服泛昔洛韦、甲钴胺治疗带状疱疹较口服泛昔洛韦、甲钴胺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更好.

    作者:李虎;葛荣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TVT-O术前术后使用阴道雌激素软膏治疗压力性尿失禁30例临床报告

    目的:研究经闭孔经阴道无张力性尿道中段悬吊术(TVT-O)术前术后使用阴道雌激素软膏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7月~2013年3月收治的30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采用强生公司TVT-O吊带系统对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术前术后使用阴道雌激素软膏治疗.结果:29例患者治愈,1例改善,手术时间20~50 min(平均手术时间30 min),术中无并发症、无膀胱损伤.其中3例术后出现大腿根部牵扯痛,未作处理,10~14d症状自行消失;3例术后尿潴留,其中2例经持续导尿3d后再行膀胱操,2d后自行排尿,1例针灸理疗并加服特拉唑嗪后恢复.术后随访6~12个月,术后排尿功能恢复良好,无复发、网片侵蚀及暴露病例.结论:TVT-O术前术后使用阴道雌激素软膏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简便、易操作、效果可靠、恢复快、尤其不易损伤膀胱,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安全理想有效方法,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杨莉;袁琼;付慧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桃红四物汤在外伤性骨折患者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在外伤性骨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外伤性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骨折整复和常规药物治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桃红四物汤,分别对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提高,分别为62.22%和95.56%,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均显著降低,仅为(2.26±1.77)分,症状体征减轻时间和消失时间均明显缩短,分别为(5.01± 2.87)d和(15.14±5.29)d,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全血比黏度(4.16± 0.43) mPa·s,血浆比黏度(1.69±0.18) mPa·s,血沉(13.41± 6.23) mm/h,红细胞电泳(15.23±2.46)s,红细胞压积(41.26±5.11)%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改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在外伤性骨折患者的临床应用能够活血化瘀,并有效促进骨折愈合,可作为外伤性骨折患者的经典方剂予以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胡胜云;詹运开;胡钧涛;齐权律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地衣芽孢杆菌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地芽孢杆菌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4月~2014年2月门诊治疗的86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6例与对照组40例.治疗组予地衣芽孢杆菌胶囊0.5 g+莫沙必利5 mg,3次/d;对照组予果导片0.1g,2次/d,治疗时间均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后复发率.结果:在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91.3%优于对照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治疗组2.2%低于对照组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停药后复发率方面,治疗组23.8%低于对照组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衣芽孢杆菌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高、不良反应低、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琼芳;蒋永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盐酸左西替利嗪联合中药抗过敏煎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其对血清IgE的影响.方法:将6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抗过敏煎治疗,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近期、远期疗效,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gE.结果:治疗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痊愈病例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血清IgE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血清Ig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左西替利嗪联合中药抗过敏煎治疗慢性荨麻疹治愈率高,远期疗效好,能够明显减少复发率,其机制与降低血清IgE水平有关.

    作者:楼芳;邓茜;冯小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复方仙草素对肝癌血道肺转移瘤表达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和探讨复方仙草素抗肝肿瘤转移的作用机理,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小鼠60只,随机分成模型对照组、低浓度组与高浓度组各20只.各组小鼠尾静脉注射W256肿瘤细胞悬液0.25mL/只,次日开始用药.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低浓度组与高浓度组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复方仙草素,连续给药18d,于第19天处死动物,剥离肺脏称重,以单盲法计数肺转移瘤结节抑制率、肺转移瘤生长指数抑制率,同时进行转移瘤组织形态学、病理学检验.结果:模型对照组肺组织可见广泛的转移病灶,复方仙草素用药组肺结节转移瘤明显少于模型对照组,且高浓度组优于低浓度组.结论:高浓度复方仙草素对肝癌血道肺转移瘤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作者:薛晓彤;张博;董晓恺;陈建衡;任青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医院感染基本情况,为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床旁调查和查阅住院病历相结合,一天内调查所有住院患者,将资料数据录入医院感染监测计算机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住院患者446例,医院感染20例,医院感染现患率4.5%,例次现患率为4.5%,下呼吸道感染居首位(占40.0%),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7.4%,细菌培养送检率仅为24.3%.结论:通过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了解医院感染现状,发现了医院感染高发科室、多发部位、病原菌及抗菌药物使用存在的问题,为有效开展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提供依据.

    作者:王国兰;陶阳;杨丽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无泡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264例

    目的:观察无泡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支气管哮喘患者264例,取穴大椎、肺俞、天突等,在初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穴位贴敷,并于末伏后第10天加强一次,以皮肤出现潮红为度,尽量避免起泡.结果:经过3个疗程后临床治愈98例,好转145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92.0%.结论:无泡穴位贴敷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显著,并减少了药物对皮肤的刺激性,避免起泡,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作者:魏丽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