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晓彤;张博;董晓恺;陈建衡;任青华
目的:探讨胸部CT检查在重症肝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诊治中的价值,为重症肝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8例重症肝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及X线、CT影像资料,按照临床试验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采用常规实验室检查联合胸部CT检查,对照组采用胸部X线检查,观察两组患者肺部感染诊断阳性率情况,以及不同病原菌所致肺部感染的CT影像特征.结果:观察组行胸部CT检查后见肺部感染者26例,诊断阳性率为89.66%,对照组行X线检查发现肺部感染者15例,诊断阳性率为51.7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原菌的重症肝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其肺部CT影像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论:重症肝炎患者合并肺部感染死亡率高,早期行CT检查是诊断肺部感染的有效方法,可以确定肺部病变范围,了解不同病原菌种类所致的肺部感染CT特征可为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谢群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腹痛是儿科常见病症,其涉及疾病范围很广,但近年来临床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病例显著增多,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肠系膜淋巴结炎一般认为因链球菌的血行感染、病毒所致,也有认为与肠道炎症和寄生虫病有关.多见于回肠末端,淋巴结呈多发性充血、肿大,腹腔内可有少量炎性渗液,该病多见于7岁以下的小儿.本组病例均根据临床症状以及高分辨率超声仪的图像定义并除外肠蠕动亢进、肠蛔虫症及其他引起腹痛的原因.笔者自2012年10月以来运用中医治疗110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侯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脑外伤致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脑外伤致硬膜下血肿患者46例,根据不同病情采用针对性的外科手术方案,包括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及钻孔引流术,随访6个月,观察治疗效果及ADL能力分级.结果:46例患者中痊愈36例(78.26%),轻残3例(6.52%),中残3例(6.52%),重残2例(4.35%),植物生存、死亡各1例(2.17%),治疗总有效率为91.30%.所有患者ADL能力分级1级36例(78.26%),2级4例(8.70%),3级、4级及5级分别为2例(4.35%).结论:术前根据影像检查及临床症状对硬膜下血肿的特点进行分析,制定个性化的外科治疗方案,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陈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在婴儿麻醉手术中气管插管麻醉的应用.方法:2010年3月~2014年3月共有120例患儿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所有患儿均给予气管插管麻醉.记录5个时间点患儿的心率(HR)以及中心静脉压(MAP)的变化:分别为进入手术室后(T1)、气管插管后(T2)、手术后10min(T3)、手术结束时(T4)以及麻醉拔管后(T5).记录患儿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并比较在导管插入后的变化.记录婴儿患者的气道峰压(Ppeak),并比较麻醉前后的变化.在患儿逐步恢复意识的过程中记录拔出导管的时间并在患儿清醒时记录患儿清醒的时间.结果:导管插入后,患儿的PETCO2无明显变化,Ppeak降低.患儿T2、T3较T1时MAP明显下降,HR减慢(P<0.05);T4、T5较T2时HR加快,MAP增加(P<0.05).麻醉后拔管时间(62.0± 7.2)s,清醒时间为(115±11.5)s.患儿进行气管插管麻醉显效63例,有效5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5.0%.结论:气管插管麻醉应用于婴儿麻醉,可以满足婴儿手术时的要求,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建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无泡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支气管哮喘患者264例,取穴大椎、肺俞、天突等,在初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穴位贴敷,并于末伏后第10天加强一次,以皮肤出现潮红为度,尽量避免起泡.结果:经过3个疗程后临床治愈98例,好转145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92.0%.结论:无泡穴位贴敷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显著,并减少了药物对皮肤的刺激性,避免起泡,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作者:魏丽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恰当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婴幼儿头面部急诊美容清创缝合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2月来我科拟行头面部急诊美容清创缝合术的80例婴幼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仅由医生完成手术过程,实验组在医生手术过程中护士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术后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患儿配合度、家属满意度.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患儿配合度、家属满意度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婴幼儿头面部急诊清创美容缝合术,采取恰当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患儿配合度,缩短手术时间,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有效提高家属满意度.
作者:康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哮喘(即支气管哮喘)至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与遗传、呼吸道病毒感染、环境、气道异常反应等密切相关,临床主要表现为喘息、胸闷及气促、咳嗽等[1].重症哮喘是指哮喘发作持续24 h以上,经常规疗法(包括:抗炎、平喘、β2受体激动剂、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吸入性激素的应用等)治疗均不能缓解哮喘症状的,称哮喘持续状态,包括在危重哮喘之中.
作者:葛海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关节挛缩是中风后常见的后遗症之一,属于中医“痿证”范畴.患者常因半身不遂、肢体关节痿废不用形成关节挛缩症,很大程度地影响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本文采用中药熏蒸治疗30例患者,有效地改善了关节活动度,降低了关节挛缩症的发病率,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以卫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双降汤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所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216例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8例,观察组在常规西医降压治疗基础上根据中医证型采用自拟双降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降压治疗,观察对比两组降压及改善临床症状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随访6个月,血压水平均比治疗前有所下降,但观察组血压水平下降幅度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血脂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得到明显改善,对照组血脂水平治疗前后差异不显著,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眩晕症状明显消退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P<0.05).结论:双降汤治疗高血压不仅能有效降低与控制血压、消除临床症状,还能改善脂代谢功能,标本兼治.
作者:张都全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地芽孢杆菌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4月~2014年2月门诊治疗的86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6例与对照组40例.治疗组予地衣芽孢杆菌胶囊0.5 g+莫沙必利5 mg,3次/d;对照组予果导片0.1g,2次/d,治疗时间均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后复发率.结果:在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91.3%优于对照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治疗组2.2%低于对照组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停药后复发率方面,治疗组23.8%低于对照组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衣芽孢杆菌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高、不良反应低、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琼芳;蒋永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保妇康凝胶联合重组人干扰素对宫颈LEEP刀手术治疗后宫颈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将158例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保妇康凝胶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治疗,对照组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阴道流血时间、阴道排液时间、宫颈创面完全修复愈合所需时间以及术后出血、感染、颈管粘连等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阴道流血、排液及修复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保妇康凝胶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可缩短宫颈病变手术后宫颈修复时间,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柳林康;徐晶;杨春莲;胡艳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HIV/AIDS并肺结核(TB)者与单纯TB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HIV/AIDS并TB患者70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收治的单纯TB患者7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咳嗽、发热、消瘦、胸痛的临床症状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或P<0.01).研究组并发症发生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且肺外结核发生例数也多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粟粒样病变38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4例(P<0.05);研究组伴有空洞形成25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例(P<0.01).两组治疗效果均较佳.结论:HIV/AIDS合并TB的发生率较高,临床表现不具备典型性,诊疗时应结合患者个体情况,给予多样化治疗.
作者:李沛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药制剂介入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7年5月~2013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78例恶性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78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9例.对照组仅给予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制剂介入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56.41%)显著高于对照组(33.33%),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率(46.15%)显著高于对照组(23.08%),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率(23.08%)显著低于对照组(48.72%),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制剂介入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疗效显著,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较少,临床上应用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扎西翁姆;王波;杨晓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心悸45例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心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抗心律失常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和24h动态心电图情况,并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和24h心律失常次数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和24h心律失常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并用治疗心悸疗效优异,能更好地改善临床症状,优于西药治疗.
作者:傅丽超;李小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肩关节周围炎又称冻结肩,临床表现为肩关节疼痛伴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基础麻醉下行肩关节松解术治疗,一般仅需3~4 d,治疗疗程短,松解比较彻底,短期疗效较满意.但术后肩关节局部粘连因外力撕脱而分离开来,病灶处常迅速充血、水肿,疼痛剧烈,患者拒绝主动行肩关节功能锻炼,粘连易短期内再次形成,又造成肩关节功能恢复不完全,影响长期疗效.我们在基础麻醉下行肩关节松解术治疗,术后采用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可有效降低疼痛炎症指标,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卫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多重耐药菌感染是ICU患者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由于ICU患者的身体状况往往较差,机体免疫力较常人低很多,再加上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以及抗生素的应用,使多重耐药菌的发生率显著增加,严重威胁ICU患者的生命健康[1~2].笔者对我院ICU收治的106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进行分析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先福;曹枫;符少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盐酸左西替利嗪联合中药抗过敏煎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其对血清IgE的影响.方法:将6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抗过敏煎治疗,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近期、远期疗效,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gE.结果:治疗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痊愈病例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血清IgE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血清Ig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左西替利嗪联合中药抗过敏煎治疗慢性荨麻疹治愈率高,远期疗效好,能够明显减少复发率,其机制与降低血清IgE水平有关.
作者:楼芳;邓茜;冯小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床边快速检测NT-proBNP浓度对AECOPD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2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检测NT-proBNP浓度均有不同程度增高.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结合NT-proBNP值实施预见性护理.结果:两组在呼吸困难改善程度和患者满意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ECOPD患者行床边即时NT-proBNP检测,有利于进行预见性护理,改善患者呼吸困难,并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婷;于海霞;葛张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并分析开胸术后应用艾灸涌泉穴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选取自2012年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心胸外科行开胸手术的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开胸术后采取常规预防措施,观察组患者开胸术后在常规预防基础上加以艾灸涌泉穴预防.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DVT发生率为6%,明显低于对照组30%;观察组治疗后膝上15cm周径差、膝下10 cm周径差较治疗前变化明显,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静脉通畅评分及双下肢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发生明显改变,且观察组变化较对照组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艾灸涌泉穴对开胸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较佳,应用较为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罗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幽门螺杆菌(HP)作为一种致病因子,自被发现后得到深入研究,证实与胃炎及溃疡的发病有一定的关系.成功根除HP后,胃炎及溃疡的复发率降低.由于HP与萎缩性胃炎-异型增生-胃癌渐进性过程的肯定,根除HP得到广泛认可.本文旨在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HP阳性胃炎与纯西药治疗的临床疗效差异,以进一步探讨治疗HP阳性胃炎的有效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曾龙钧;艾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