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观察

翁燕红;宋宁燕;杨前勇;熊亚丹;李凯;李奇

关键词:亚急性甲状腺炎, 中西医治疗, 疗效观察
摘要:近年来,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3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56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均为我院门诊或住院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23~48岁,平均35.3岁;病程4d~10个月,平均16 d;其中伴颈前肿块、耳鸣、耳痛12例,伴发热9例;血清T3、T4升高者16例.对照组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21~49岁,平均34.5岁;病程3 d~10个月,平均14d;其中伴耳鸣、耳痛4例,伴发热6例;血清T3、T4升高者15例.两组基本情况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颈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进行颈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手术的14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回顾内容包括手术实施方法、手术实施安全性及短期疗效等.结果:1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3年对患者进行随访,无缺血性脑卒中病例发生,可对颈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临床效果进行肯定.结论:对患者进行颈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手术,可有效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该种手术方法具有安全性高、效果显著等特点,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作者:席学礼;陈磊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缺血性糖尿病溃疡模型探讨

    目的:建立缺血型糖尿病足溃疡大鼠动物模型.方法:给SD雄性大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链脲佐菌素(STZ),采用磁片循环压迫法引起组织缺血造成糖尿病足动物溃疡模型.实验期间,监测大鼠不同时间点血糖、体重、饮水量及进食量,并比较溃疡部位病理变化.结果:糖尿病足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空腹血糖明显升高,体重明显减轻,饮水量及进食量明显增加.结论:采用STZ加磁片循环压迫法可成功造成缺血型糖尿病足溃疡大鼠模型,为探讨糖尿病足的发病机理和筛选药物奠定基础.

    作者:彭旦明;卢仁军;赵诗云;张瑾楠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透明帽在胃镜取异物中的应用价值

    上消化道异物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非自身所固有的物质潴留于上消化道内,是急诊内镜的常见病.经胃镜取异物方法简单、易行,患者免遭外科手术,并发症少,成功率高,已成为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首选方法.因吞入的异物不同,胃镜取异物的难度也不同.

    作者:赵念;黄柏机;杜海燕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肾病综合征合并肾衰竭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合并肾衰竭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肾内科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102例肾病综合征合并肾衰竭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单纯运用西医治疗方法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疗法;观察统计两组治疗效果评分、患者对治疗效果评价等情况.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治疗效果评分为(92.42±4.53)分,患者对治疗效果评分为(94.86±2.53)分;对照组治疗效果评分为(76.85±6.32)分,患者对治疗效果评分为(77.25±8.84)分.两组治疗效果评分及患者对治疗效果评价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罗忠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产前教育在降低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产前教育在降低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84例,将其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产妇产前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给予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产前健康教育.产后对两组产妇抑郁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前教育能够有效地降低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对产妇产后健康恢复以及婴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杨雪英;郭足森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三种方法清洗器械的效果比较

    在消毒供应知识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器械清洗质量日益受到大家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去污的概念,是去除被处理物品上的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的过程.而我们对器械清洗质量的常规监测,仅限于目测或带光源放大镜检测,此法并不能准确鉴别物品上的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去除的程度.

    作者:张凯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高能中波紫外线联合微晶磨削术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高能中波紫外线联合微晶磨削术在白癜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4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单用高能中波紫外线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微晶磨削术治疗.治疗4个月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33例(89.19%),对照组总有效23例(62.1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能中波紫外线联合微晶磨削术治疗白癜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谢志钩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外来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效果观察

    目的:提高外来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确保灭菌物品合格,保障手术患者安全.方法:对外来医疗器械管理设立专职护士并加强培训,改进清洗方式,加强质控人员清洗效果督查等措施.结果:自2013年对外来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管理进行改进后,按照规范要求使用目测或带光源放大镜对器械清洗质量进行检查,器械表面、关节、齿牙清洁,白通条法检查器械管腔内洁净度明显提高,器械返洗数量大大减少,ATP生物荧光法检测器械部件上ATP含量≤10 RLU,达到器械清洗质量标准要求,为器械终灭菌合格提供了保障.结论:外来医疗器械使用后应纳入消毒供应中心进行专业预处理,加强与控制外来医疗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清洗质量管理环节,能有效保障器械灭菌质量,严格控制院内感染,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江婷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中风恢复期的中医康复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中风恢复期的中医康复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中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中医康复护理模式实施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角色、情绪、躯体、社会功能等方面生存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康复护理在中风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维秋;张义文;钟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舒适护理对脑出血意识障碍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脑出血意识障碍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脑出血患者,采用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脑出血中的应用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志霞;廖四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柴芍承气汤联合生长抑素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柴芍承气汤联合生长抑素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3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0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用生长抑素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柴芍承气汤联合生长抑素治疗.结果:治疗组腹痛缓解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柴芍承气汤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效果良好,临床上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有一定积极意义.

    作者:李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柴胡解郁汤合用黛力新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风后抑郁应用柴胡解郁汤合黛力新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于本院诊治的中风后抑郁患者96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子黛力新治疗,研究组患者予柴胡解郁汤联合黛力新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理状态度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理状态均有所改善,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HAMD、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出现不良反应,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后抑郁应用柴胡解郁汤合黛力新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用药过程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展华;兰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八味结肠汤治疗慢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八味结肠汤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校附属医院2013年4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慢性结肠炎患者53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柳氮磺吡啶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八味结肠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31%,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大便恢复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结肠炎采用八味结肠汤治疗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龚大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手法整复联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及中药内服治疗盖氏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联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及中药内服治疗盖氏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盖氏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传统手法整复后,治疗组行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对照组行小夹板外固定,术后两组均给予中药内服,观察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术后8周,治疗组的腕关节背伸情况(P<0.01)和旋后情况(P<0.05)均较对照组好,且治疗组的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手法整复联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及中药内服可有效治疗盖氏骨折,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蔡宁;严小玲;陈家兴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多胎妊娠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多胎妊娠的佳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对妊娠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11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28例多胎妊娠产妇进行研究,分析其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结果:28例产妇,其中<37周11例,早产率为39.28%,早产儿围产期死亡率为18.18%;足月围产儿死亡率为5.88%,足月儿死亡率与早产儿死亡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例多胎妊娠中围产儿共67例,体重小于2 500 g有28例,占41.79%,体重在2 500g以上国产儿39例,占58.21%.胎龄小于34周的国产儿死亡率为20.0%,而34周以上国产儿死亡率为1.75%,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周在34周以上剖宫产国产儿死亡率与阴道分娩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胎妊娠合并症及新生儿死亡率较高,选择恰当的分娩时机和分娩方式对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康秀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观察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胃溃疡是临床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1].该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且易复发,难以治愈.若治疗不积极,贻误病情,易引发胃出血、幽门梗阻等一系列并发疾病[2].本研究随机抽取96例胃溃疡患者进行临床研究.

    作者:雷连友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胸腔镜辅助下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多根多发肋骨骨折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下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多根多发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行胸腔镜辅助下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的多根多发肋骨骨折30例(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一时间行保守治疗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的胸痛程度、胸痛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胸廓畸形发生率、呼吸支持敷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下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多根多发肋骨骨折患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欧阳振福;谢伟荣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疏血通联合云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疏血通联合99TC-MDP(云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60例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疏血通联合云克治疗,对照组80例口服维D钙咀嚼片,2片/d.并进行随访观察,监测血清CRP、BGP、ESP及骨痛积分.结果:两组治疗3个月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个疗程后CRP、ESP、骨痛积分显著下降,BGP显著升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疏血通联合99TC-MDP能有效清除自由基,抑制炎性因子产生,从而达到抗炎、抗疼痛等效果,可全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叶仿武;朱峪英;沈维;吴理扬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干预脑卒中后情感障碍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干预脑卒中后情感障碍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201例,随机分成观察组(101例)与对照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干预,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脑卒中后情感障碍情况.结果:对照组优5例,良51例,优良率为56.00%;观察组优35例,良61例,优良率为95.05%,观察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干预可以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情感障碍,提高患者的治疗后生活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曾梅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治疗新进展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系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的大肠黏膜炎症性病变,临床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症状为主要特征,并可伴有肠道外病变,以关节损害和皮肤病变为常见.UC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十分不清楚,目前普遍认可免疫系统异常是UC发生的主要内在因素.

    作者:葛曼青;李五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