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短程间歇化疗方案治疗肺结核的临床效果及毒副反应观察

熊颖;张爱红

关键词:短化, 肺结核, 毒副反应
摘要:目的:为探索短化方案在治疗肺结核病人中毒副作用发生的频度、强度.方法:对805例肺结核病人采用全球基金结核控制项目统一短化方案治疗.结果:毒副反应发生率85%,其中胃肠道反应占40.2%;因毒副反应严重而终止治疗占1.3%.约80%的毒副反应发生在用药2个月内.结论:毒副反应发生与化疗方案中药物组成多、剂量偏大、空腹服药及个体差异等有关.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临产妇心理护理及相关症状分析

    目的:提高临产妇女的心理护理,减少一些并发症的出现.研究探讨临产妇女的心理特征和解决办法.方法:从2009-06~2010-12期间在我院自然分娩的临产妇女中取20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100例.对于对照组按传统护理进行,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使其满足心理的安慰.结果:通过临床实验,经过心理护理的产妇对于分娩的一系列心理负担,消极情绪得以减轻或者消除.使其心态更平静,更放松的接受产前工作.在剖宫产率,出血率,都低于观察组,经过卡方计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临床观察,可以看出在控制剖宫产率,,出血率方面,经过心理护理的产妇要比传统护理的产妇低,值得推广.

    作者:鲁益萍;侯英英;莫晓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不孕症66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索宫腹腔镜联合下治疗输卵管阻塞的疗效.方法:将笔者所在的医院内2006~2010年期间收住的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提示为输卵管阻塞导致的不孕症患者66例行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进行后顾性分析.结果: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提示伞端闭锁54条,输卵管周围粘连60条,峡部不通8条.在腹腔镜直视下发现,66例患者慢性盆腔炎共5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10例;盆腔结核1例.经手术处理后,术后随访到30例,半年内受孕10例占33.3%,1年内受孕8例占26.7%,1年以上受孕5例占16.7%.结论: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在诊治输卵管阻塞所致的不孕症中起着重要诊治作用.

    作者:王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规范护士交接班程序的成效体会

    目的:以规范护士交接班,提升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方法:制定交接班的交班要求,落实交接内容,实施交接程序,进行成效对比.结果:规范交接班达到了和谐护患关系,提升满意度;加强护士责任心,保证护理安全;增强护士自觉学习能力,提升护士业务水平.结论:护士交接班的规范,有利于护理质量的全面提升.

    作者:陈敏;杨晓丽;田爱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围手术期患者体温过低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患者体温过低的原因,指导医护人员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预防或减少体温过低给患者带来的不利影响.方法:选择2010-03~2011-03就诊的手术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予以有效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全麻完全清醒时间、寒颤及低体温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的全麻完全清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干预组的寒颤、低体温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均(P<0.05).结论:对围手术期患者进行调好手术室温度、注意保温、加热液体及术中严密监测患者体温等护理措施,能降低低体温的发生率,利于手术的顺利完成.

    作者:罗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腹腔镜对肾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观察探讨腹腔镜下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06~2011-07期间收治的肾部疾病患者198例,其中需做肾部手术切除的患者有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行腹腔镜下肾切除术)和对照组(行开放式肾切除)各26例,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腹腔镜下行肾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开放式肾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其出血量低、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短、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快、术后恢复时间快,并发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锐;于书画;张惠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南通地区普通人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状况

    目的:了解南通地区普通人群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以便今后工作中更好地防治HP感染.方法:自2011-01~12在我体检中心体检的普通人群进行调查,累计调查人群1 029例,男性676例(65.7%),女性353例(34.3%),年龄11~80岁,平均(39±11)岁.所有受检者进行(14)/()C呼气试验评价目前感染状态,结合问卷调查对一些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南通地区普通人群HP感染率较高达56.9%,男58.4%,女54.1%.结论:南通地区普通人群HP感染较高,与性别没有关系,社会经济状况和年龄是HP感染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朱晓翔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经腹彩色多普勒检查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操作方法

    目的:经腹彩色多普勒检查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检查方法.方法:应用美国GE-VV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 MHz,受检人员均为门诊及住院病人,检查脏器为双肾、双侧输尿管、膀胱,受检人员均采用经腹超声检查(仰卧位或俯卧位),要求充盈膀胱,看到肾盂扩张时,沿输尿管走形向下追踪.结果:223例受检者,经腹超声多普勒诊断为单侧输尿管结石220例,占94%,双侧输尿管结石3例,占1.3%,中段输尿管结石 122例,约占55%,下段输尿管结石34例,约占15%,轻度积水218例,中度积水3例,重度积水1例,无积水1例,结石大小大于1.0 cm者19例,0.5 cm~1.0 cm者45例,小于0.5 cm者 159例.结论:掌握经腹彩色多普勒检查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操作方法,很容易检出输尿管中下段结石,能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作者:赵莹;周利侠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全程护理策略

    目的:实施全程护理策略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01~2012-02在我科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206例,实施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206例患者术后进行跟踪6~60个月,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术后综合评价为优良的患者有189例,占91.7%.结论:通过对人工髋关节转换术的患者实施全程护理策略,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治疗效果.

    作者:雷桂菊;陈晔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脑梗死67例临床分析

    目的:对67例脑梗死患者的核磁共振成像(MRI)表现进行探讨,为脑梗死的临床诊断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对我院2010-01~2011-12治疗的67例脑梗死患者的MRI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脑梗死患者的MRI特征表现.结果:有56例患者经MRI检查发现T1加权项低信号,边界清楚,其中4例患者有T1相高信号.T2加权像均为高信号.此56例患者均被诊断为脑梗死.共发现病灶数103个,以基底节区、丘脑、内囊为主.MRI的总体诊断准确率为83.5%,不同OCSP分型患者的MRI诊断准确率无显著差异.有5例患者在发病6 h之前得到诊断,有58例患者在发病6~12 h得到诊断,2例患者在发病12 h后得到诊断.结论:MRI对脑梗死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以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有益的信息依据.

    作者:李超;李冬雪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处方管理办法》在门诊合理用药中的应用

    目的:了解<处方管理办法>在我院门诊合理用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收集我院2011-05~08<处方管理办法>实施前和2011-09~12<处方管理办法>实施后除外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门诊处方各1 600张,参照规范化管理指标和处方综合评价指标对每张处方进行分析,并统计结果.结果:<处方管理办法>实施后,平均用药种数(a)、抗菌药的百分率(b)、注射剂的百分率(c)、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d)、平均处方金额(f)较实施前有所下降.通用名药品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e)有所增加.结论:<处方管理办法>在门诊合理用药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芳黔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短程间歇化疗方案治疗肺结核的临床效果及毒副反应观察

    目的:为探索短化方案在治疗肺结核病人中毒副作用发生的频度、强度.方法:对805例肺结核病人采用全球基金结核控制项目统一短化方案治疗.结果:毒副反应发生率85%,其中胃肠道反应占40.2%;因毒副反应严重而终止治疗占1.3%.约80%的毒副反应发生在用药2个月内.结论:毒副反应发生与化疗方案中药物组成多、剂量偏大、空腹服药及个体差异等有关.

    作者:熊颖;张爱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三叉神经痛射频手术治疗36例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护理.方法:对36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以1%利多卡因在A点行局部麻醉后在C型臂X线引导下取22G10 cm射频针进针,采用射频热凝治疗,并给予全程优质护理,包括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护理,观察手术护理结果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本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临床手术护理效果优22例,占61.11%,良10例,占27.78%,差4例,占11.11%,临床总有效率为88.89%,并且无1例并发症出现.结论:对三叉神经痛行射频手术进行治疗的患者采用综合、精心、全面的优质服务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手术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及预后,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研究应用.

    作者:孙丽华;胡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护理管理中的人性化管理探讨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2010~2011年实施人性化管理前后护士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结果:实施人性化管理后患者对护理技能满意、护理服务态度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实施前,经比较均(P<0.05).实施人性化管理后患者对住院环境满意度略高于实施前,经比较(P>0.05).实施人性化管理后护士对护理纠纷、知识技能增加均明显优于实施前,经比较均(P<0.05).实施人性化管理后护士对工作环境满意度、同事关系和谐略高于实施前,经比较(P>0.05).结论:护理管理中的人性化管理的应用能提高护理质量,利于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周云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手术时机及方法的选择

    目的:提高微创穿刺的成功率及抢救成功率.方法:对102例血肿进行微创穿刺.结果:降低了死亡率及致残率.结论:不需进手术室,局麻即可手术,出血少,创伤小.患者痛苦小,且容易接受,费用低,疗效好,术后无手术痕迹.

    作者:赵敬河;迟美秋;杨秋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整体护理在口腔癌患者术后的效果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口腔癌患者术后护理中的积极意义.方法:通过从环境、患者心理状态、患者身体状态等多方面考虑,采取针对性的整体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照顾.结果:患者能以更积极自信的心态面对疾病和治疗.结论:整体护理能提高护理质量,协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改变精神面貌,积极面对治疗,改善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马玲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左甲状腺素联合小金丸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左甲状腺素联合小金丸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方法:186例已确诊的单纯性甲状腺肿病例,分成左甲状腺素联合小金丸组(114例)和单用左甲状腺素组(72例),分别治疗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的治疗疗效、以及甲亢发生率、甲减发生率,其它副反应.结果:左甲状腺素联合小金丸治疗总有效?0.35%,高于单用左甲状腺素治疗组(68.05%),两者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左甲状腺素联合小金丸治疗组甲亢、甲减发生率以及副反应方面与单用左甲状腺素治疗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左甲状腺素联合小金丸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明显优于单用左甲状腺素治疗,能缩小单纯性甲状腺肿患者甲状腺重量,提高美感,且用药安全,副反应少,易被患者接受.

    作者:陈正福;张洁;马丽;张学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维尼安联合米索前列醇在绝经妇女取环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环(IUD)更有效的取出方法.方法:将绝经后要求取IUD的妇女120例随机分为3组:甲组口服尼尔雌醇联合术前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乙组单纯术前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丙组宫颈局部注射利多可因.比较三组取IUD时,宫颈松弛程度及取IUD难易和成功与否.结果:甲组宫颈软化程度好;乙组次之,丙组差.取IUD时甲组均顺利取出,无操作困难;乙组部分取出困难,无取IUD失败.两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绝经后取IUD口服尼尔雌醇联合米索前列醇效果好.

    作者:邹广玲;常晓春;吴艳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跟骨骨折伴外踝骨折12例临床分析

    目的:对12例跟骨骨折伴外踝骨折病例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09-01~2011-03本院跟骨骨折伴外踝骨折患者12例,所有患者均为高处坠落伤.所有患者跟骨骨折行外侧切口钛板螺钉内固定术;对外踝骨折,4例采用空心钉外固定,其余8例采用术后石膏外固定.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12例患者随访时间12~18月,患者对手术治疗效果评价:非常满意10例,满意2例,无出现外踝疼痛,肿胀等现象.结论:单纯跟骨骨折伴外踝骨折是临床少见骨折类型,虽然经过积极治疗后,能获得满意效果,但临床医师应重视此类型骨折存在.

    作者:石少辉;吴国平;孙强;文海昭;王冉东;李海啸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时机的选择

    目的:探讨肠梗阻的手术时机,降低肠梗阻的病死率,提高外科治疗肠梗阻的质量和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2011年我科共收治的113例不同类型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113例病例中,9例为动力性肠梗阻,104例为机械性肠梗阻(92%),保守治疗成功47例(42%),手术治疗66例(58%),其中63例临床治愈,3例死亡(4.5%).结论:及时判断肠梗阻的严重程度和准确的选择恰当的手术治疗时机,对肠梗阻病人的愈后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陆咏江;黄贵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头皮针穿刺在婴幼儿腰穿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掌握头皮针在腰穿中的应用.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将7号头皮针代替常规腰椎穿刺针进行腰椎穿刺.结果:穿刺成功154例(占98.7%),无一例穿刺点出血及感染.结论:采用7号头皮针行腰椎穿刺,此方法操作简单,成功率高,避免反复使用,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耗材少,造价低,适合在社区医院和乡镇医院应用.

    作者:王凤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