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飞行应激对飞行员生理和心理的影响

祝筱姬;胡德忠;褚海波

关键词:飞行员, 飞行, 应激:激素, 生理反应, 心理反应
摘要:本文概述飞行应激对飞行员心理与生理的影响.认为应激时的心理反应与飞行员自身素质和对训练的适应性相关,而生理反应则与飞行员体内神经-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相关,飞行员飞行训练后激素水平的变化与加速度等外因和机体自身的适应性密切相关.提出动态检测飞行员飞行训练前后激素水平,可因人而异拟定合理的飞行训练计划,对保障飞行员身心健康和飞行安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CT血管造影技术与多平面重建技术在健康人群阑尾中的显示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多平面重建技术(MPR)与CT血管造影(CTA)技术时阑尾的显示率和正常影像表现.方法:本文回顾分析114例利用MSCT的薄层容积扫描,重建健康阑尾形态,并测量相关数据.结果:健康阑尾大管径可达8.5mm,阑尾管腔内可以含气,肠壁较薄,阑尾周围筋膜清晰,无增厚表现.结论:多平面重建技术(MPR)是阑尾的佳显示技术;CT血管造影技术(CTA)对阑尾动脉的显示可以辅助阑尾的显示,但不能提高阑尾的显示率.

    作者:李洪;皱庆;明兵;罗小兰;周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如何做好在配制化疗药物时的自我防护

    随着化疗药物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护士接触化疗药物的机会越来越多,化疗药物对护士的危害也逐渐增加,因此,护士在应用化疗药物时应具备自我防护意识,严格遵守防护操作规程,建立防护制度,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确保给药的同时,做好自身的防护.

    作者:刘佳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超声误诊5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超声误诊原因,旨在进一步提高超声影像学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水平.方法:对2006~2011年间手术治疗的5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超声及病理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正确14例,误诊33例,漏诊11例.33例误诊病例中恶性误诊为良性者4例,良性误诊为恶性者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误诊为腺瘤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囊性变误诊为腺瘤囊性变25例;11例漏诊病例中,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腺瘤,其中6例漏诊结节性甲状腺肿,2例漏诊腺瘤;2例腺瘤合并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均漏诊了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结论:对甲状腺结节声像图的多样性,多源性结节共存,良恶性特征交叉重叠认识不足,对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等的声像图特点掌握不够是误诊的主要原因.

    作者:吕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大东区学校食堂卫生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大东区学校食堂的食品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制定监督管理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有效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方法:对大东区26所学校食堂的食品卫生管理、卫生设施、从业人员卫生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卫生许可证办证卒为96.2%,食堂布局流程基本合理的占50%.结论:加强学校食堂食品监督管理,完善卫生设施,保障广大师生的用餐安全.

    作者:喻文俊;庄啟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基因芯片技术在航空航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基因芯片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建立的一种高通量、大规模分析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疾病诊断、新药 研发、食品安全检测、环境科学和军事医学等领域.本文就基因芯片技术在航空航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前景进行综述.

    作者:吴峰;陈良恩;李侠;詹皓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体会

    气管切开是一种抢救危重病人的急诊手术,也是解除呼吸道梗阻,抢救病人生命的重要措施之一.如果护理不当,就会发生感染,甚至危及生命,影响康复,因此,做好气管切开的护理,往往对患者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雪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低场磁共振在儿童肘关节创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在儿童肘关节外伤中的应用.方法:我院儿童肘关节外伤患者,X线未示明确骨折而症状明显,共50例.行MR检查归纳其MRI影像学表现.结果:骨骺骨折13例,关节软骨骨折5例,骨挫伤19例,正常13例.结论:MRI以其独特的成像特点,能清晰显示骨骺、软骨、软组织等,能准确判断儿童肘关节外伤的性质和范围.对治疗方案的确定及愈后有着重要指导作用.

    作者:蒋争春;陶士军;姚利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综合保温干预对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中患者体温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保温干预对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患者围手术期体温、寒战的影响,提高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5)和实验组(n=45),对照组采用常规保温措施,实验组采用综合保温措施即常规保温措施复合静脉输注液和灌洗液加温至37℃,两组均于麻醉前、麻醉后15、30、60、120 min和术后记录患者肛温、寒战情况,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体温差异无显著性(P>0.05),硬膜外阻滞麻醉后30 min肛温升高0.5℃,之后渐降,实验组变化的幅度较对照组小(P<0.05);对照组低体温、寒战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综合保温措施可有效降低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中患者低温、寒战发生,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陆慧芳;黄玉耀;梁春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急性脑卒中患者不同护理方案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究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案的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09 - 05~2011 -05间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85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给予个性化康复护理干预,对比分析的两组的护理效果,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实验组患者43例,痊愈19例,显效13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患者42例,痊愈8例,显效10例,有效1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8.57%,实验组患者临床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抑郁症1例,焦虑症1例,对照组患者抑郁症5例,焦虑症6例,两组预后效果具有显著性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很大的提高其预后效果,患者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俊琼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高危无痛人工流产加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具有高危因素的人工流产患者,包括多次妊娠、二次人流间隙小于3个月、瘢痕子宫、哺乳期妊 娠、宫颈及子宫发育不良、初次妊娠年龄16~18周岁的患者如何更安全、无痛苦的终止意外妊娠.方法:选取120例具有上述条件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术前1d口服米非司酮150 mg,早晚各75 mg,服药前后2h禁食,次晨空腹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0.6 mg,2h后实施无痛人工流产术.另选120例具有上述条件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常规实施无痛人工流产术,观察宫颈扩张情况、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阴道出血时间、丙泊酚及芬太尼用量.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中不需扩张宫颈、术中失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阴道流血少、丙泊酚及芬太尼用量少,而且易操作,损伤小.结论:在没有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药物禁忌症的高危无痛人工流产中,加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降低了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风险性,减少了术中对子宫、宫颈的损伤,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作者:史阿妮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检验科医源性感染预防对策

    随着人们的保健、法律意识的增强,医改的进一步深入,医院感染所导致的法律纠纷逐渐增多,在完善医院质量管理体系的同时,应强化对各种传染性疾病预防与管理.本文通过对本院检验科预防医源性感染的讨论,使医务人员掌握了检验科感染管理标准,明确了检验科消毒程序,大限度地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减少医院感染引发的医疗纠纷,为医务人员及病人提供安全保证.

    作者:吕长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联合检测血清CA153、CEA在诊断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血肿瘤标志物CA153、CEA联合检测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及转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03~2009年124例乳腺癌患者,均行根治性手术,术后定期随访,将随访结果分成两组,一组为无复发转移,另一组经CT、局部活检或再次手术证实为复发转移,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的CA153及CEA水平.结果:复发转移患者与未发生复发转移患者的CEA、CA153水平具有显著差异,患者术后CEA、CA153阳性率与复发转移情况具有显著相关.结论:血清CEA、CA153联合检测对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粱盛佳;卢奕宇;李月桂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股动脉穿刺采血在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工作中收治昏迷、休克、病情危重病人,检查多、化验多、复查多,而病人一般周围静脉穿刺困难,在进行抢救时,会耽误抢救时间,延误治疗.传统方法一般采用一次性注射器进行股动脉采血,往往导致采血量不够或穿刺失败.为使病人在短的时间得到及时的治疗,节约时间,提高采血成功率,同时为了减轻因穿刺不成功带来的痛苦,我科2008 - 2010年共收治84例危重症病人,均从股动脉穿刺采血,成功率99%.

    作者:陈晓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急救护理的重要性

    目的:探讨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抢救时机及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方法:对12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患者采取及时治疗及护理,并对治疗时机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急性期内能得到及时诊治、主动配合治疗,视力由入院时的光感提高到0.2~0.5.结论: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应在2h内及时治疗,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是视功能恢复的关键.

    作者:杨惠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60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经验,评估治疗效果.方法:对60例采用微创穿刺清除术进行治疗的自发性脑出血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后神志转清楚47例,占78.33%,昏迷程度好转8例,占13.33%,意识无明显变化的3例,占5.00%,死亡2例,占3.33%.结论:微创穿刺引流术,能够有效清除脑内血肿,使颅内高压迅速得到缓解,对及时挽救患者生命及大限度地保护脑功能有积极意义.

    作者:梁全;余永强;谭杨劲;刘洋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经阴道腔内超声结合腹部超声对异位妊娠诊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经阴道腔内超声结合腹部超声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自2005 ~ 2011年经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57例异位妊娠患者的术前经阴道超声结合腹部超声诊断资料及临床相关资料.结果:经阴道超声结合腹部超声对异位妊娠的诊断准确率为93%,显著高于腹部超声诊断.结论:经阴道超声能够准确诊断宫外孕,为临床发现病变,选择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王婧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医改对公立医院经营管理模式的影响分析

    通过对现阶段公立医院的经营方式及存在问题的分析,从管理的视角提出新医改政策下公立医院经营管理模式上可能发生的变化,探索应对改革的思路和做好准备工作.

    作者:陈美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14例报告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在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近几年来14例粘连性肠梗阻病人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方案和效果.结果:本组14例中,均痊愈出院,1例病人术后5d出现腹痛、腹胀,经保守治愈.随访至今,未见肠梗阻复发症状.结论: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损伤轻、术中暴露好、术后恢复快、再粘连几率小,是术后肠粘连较理想的治疗手段.

    作者:杨小龙;张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上消化道出血200例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方式.方法:对105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进行密切观察护理.结果:临床治愈74例,好转28例,死亡3例.结论:严密观察病情,迅速准确地配合抢救治疗,做好临床护理,是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环节.

    作者:王文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精索静脉曲张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男性不育症患者精索静脉曲张的检测指标及精索静脉曲张导致睾丸变小的情况.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46例正常对照者的精索静脉及178例男性不育患者左侧曲张的精索静脉进行了检测.结果:①健康对照组双侧平静呼吸时精索静脉大内径(DR)、Valsalva试验时精索静脉大内径(Dv)、大返流速度(Vmax)、返流持续时间(TR)及睾丸体积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精索静脉曲张组与对照组及各级精索静脉曲张组间DR、DV、VR比较的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1);③各精索静脉曲张组左侧睾丸体积小于右侧(P<0.01)及对照组(P<0.001),精索静脉曲张Ⅱ、精索静脉曲张Ⅲ组右侧睾丸体积小 于对照组(P<0.05),精索静脉曲张Ⅲ组左侧睾丸体积小于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组(P<0.05).结论:①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为男性不育精索静曲张患者提供精确的精索静脉内径、血流动力学及睾丸大小等客观指标,有助于男性不育症病因的筛选;②单侧精索静脉曲张可引起双侧睾丸体积变小,以左侧为甚,亚临床型及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均可导致患侧睾丸体积缩小,且精索静脉曲张愈严重,睾丸体积愈小.

    作者:杜启亘;于丹丹;汪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