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金萍
目的:探讨化学药物预防对农村地区中小学生结核菌感染者的效果.方法:对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的学生给予预防性服药,并与未服药组的强阳性学生进行1年内结核病发病情况对照.结果:服药组1年内未发生结核病例;而对照组半年内发病率为0.8 %,1年内发病率为1.9%.结论:化学药物预防对学生结核病的发生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作者:罗丽颖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脑血管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因此,脑血管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至关重要.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系统的健康教育过程,使患者了解有关自己疾病的相关知识,增加病人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从而改变患者的行为,由被动变主动,调整自己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疗、护理措施的顺利实施,终达到促进患者康复的目的.
作者:肖振利;霍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讨论各种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自2004年以来共收治11例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和各项辅助检查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术后追踪3~24个月,观察患者的术后疗效.结果:11例均一期愈合,随访3~24个月,开口度3.0~3.5 cm,咬(牙合)关系正常,关节区无明显不适.无关节区疼痛,弹响.结论:正确选择治疗方法是治疗各类下颌骨髁状突骨折并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作者:吕裔康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CT与MRI表现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5例CVST患者的头颅CT、MRI表现.结果:8例血栓位于上矢状窦,2例位于下矢状窦和直窦,2例累及横窦和乙状窦,2例为多窦受累,1例患者伴有皮质引流静脉及脑深部大静脉受累;9例急性病例,CT见直接和/或间接征象;MRI示5例典型病例表现为脑静脉窦内正常留空效应消失,代之以异常等信号或高信号.结论:对急性CVST,头颅CT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诊断方法;而对于亚急性和慢性者,常规MRI的表现具有特征性,其是诊断CVST可靠的手段.
作者:陈建廷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单丝聚丙烯纺织补片修复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分析2006-10~2009-11本院普外科应用补片(Kugel和Modified Kugel补片)腹膜前置入治疗193例腹股沟疝的效果.结果:单例手术时间26~85 min,术后疼痛轻,可早期下床活动和进食,无术后感染.结论:单丝聚丙烯纺织补片适合修复各型腹股沟,并发症少,恢复快,两种补片应用各有优势.
作者:田德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持续性植物状态(PVS)患者中医证侯学.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以采集中医四诊信息为基础,结合PVS特点,建立中医证型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表,随机抽样调查102例PVS患者,录入全部四诊症状资料.然后进行中医辨证,确定PVS患者的证候类型.并分析证型的分布特点等.结果:6种主要证候类型分别为:气虚血瘀型、血虚风动型、痰热闭窍型、心脾两虚型、痰湿阻窍型、肾精虚衰型.结论:PVS的中医证型有规律可循,可用以指导临床.
作者:林福军;奚肇庆;丰广魁;王培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股骨颈骨折常见于老年人,老年患者因骨质疏松,轻微的扭转暴力传导至股骨颈,就能引起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一种适合老年人的治疗方法,我科于2009-01~06共收治股骨颈骨折病人8例,无1例并发症发生,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任雪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通过近红外激光热疗对人宫颈癌Caski细胞的体内体外实验研究,评估该项技术的可行性.方法:首先对人宫颈癌Caski细胞进行近红外激光照射;再对裸鼠肿瘤模型进行近红外激光诱导照射.通过针对宫颈癌细胞的体内体外试验,观察肿瘤细胞的形态变化,肿瘤模型的病理变化以及肿瘤体积质量的变化等,从而分析该疗法的可行性和效果.结果:体内体外实验表明,宫颈癌Caski细胞及裸鼠成瘤模型经近红外激光热疗作用后,细胞明显变形、坏死,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其中4w功率组的细胞抑制率达77.04%.裸鼠种植的肿瘤出现明显坏死,其质量体积明显减小.结论:近红外激光热疗可以明显抑制人宫颈癌Caski细胞的增值,可使宫颈癌肿瘤模型体积减小,可作为宫颈癌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张阳德;曲华伟;何剪太;陈玉祥;赵劲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营养不良是因能量和/或蛋白质不足引起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性疾病,多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在我国农村,尤其是边远山区,其发病率在小儿总患病率中仍占有一定比例.
作者:姜延鸿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加深对老年肺尘埃沉着病合并慢性肺心病并发肾损害的了解和重视.方法:经吸氧,消炎,止咳,化痰,活血化瘀,养阴益气,抗肺纤维化,对症支持治疗等常规治疗.结果:17例经治疗后好转,尿量>400 mL/d,尿蛋白转阴,尿素氮、肌酐下降达正常水平.3例持续3~5 d无尿,拒绝透析死亡.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肺部感染,呼吸支持,改善通气,纠正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积极控制心衰、心律失常、高血压,恢复有效循环血量,消除血凝状态等综合治疗,防止肾损害的发生.
作者:陈东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中职学生处于青春期的末期,身心发展变化很大,心理状态常表现出不稳定性和易冲动性,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健康的学习心理是中职学生在职业学校学习期间取得好成绩的前提和保障.所以针对影响中职学生学习的心理因素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它是促进中职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需要.
作者:孙鸿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单增李斯特菌(L.monocytogenes LM)是一种人畜共患的食源性致病菌.本文通过认识单增李斯特菌流行现状、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和机体对其抗感染免疫的特殊性,来增强人们对单增李斯特菌的防控意识,制定有效预防措施,以减少单增李斯特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作者:宋爱莉;杨左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整体护理经验.方法:对我院2008-09~2009-01 629例(712只眼)住院的白内障手术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每个患者均进行术前、术后护理评估,作出护理诊断,根据护理诊断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护理措施实施后及时进行效果评价,如未达到预期的目标需再次修改护理计划进行护理.建立表格式整体护理病历,每次进行评估、诊断、实施护理措施、评价效果后及时真实的书写护理病历,护士长定期检查.结果:本组患者无1例因护理不当而导致手术失败及出现并发症,满意度高达95%,患者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生活均能自理,随访3~6个月,视力无明显变化.结论:对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住院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受到广大患者好评,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樊春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头臂干型多发大动脉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例头臂干型多发大动脉炎患者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其声像图特点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5例患者头臂动脉均出现不同程度受累,动脉壁不同程度增厚,出现不同程度狭窄甚至闭塞,部分病例继发血栓及合并动脉瘤形成,并出现相应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清晰显示头臂干型多发大动脉炎的受累部位、病变程度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且具有方便、准确、无损伤等点,因而对本病早期协助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是本病疗效评价和随访的重要方法.
作者:陈建国;张景德;单诗山;吴邦骐;李洪霞;崔立平;马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烧伤后瘢痕的预防及后期各种部位瘢痕的整形治疗.方法:总结对90例烧烫伤患者的治疗经验.结果:①对各种功能位深度烧伤患者早期采取各种治疗方法防止瘢痕;②对后期不同部位的瘢痕采取不同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结论:①对患者功能部位的深度烧伤应早期进行切除痂皮可防止后期瘢痕挛缩及影响功能,可尽可能减少后期整形的麻烦;②烧伤创面愈合后,3~6个月后即应进行烧伤瘢痕的整形治疗,均达到较满意效果.
作者:李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醒脑静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两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降颅压、止血药、神经营养药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加醒脑静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2周/疗程.结果:2个疗程后,恢复良好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醒脑静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提高恢复率,缩短昏迷时间.治疗过程未见副作用.
作者:王守庆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评价雾化吸入喘乐宁在治疗老年COPD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选择COPD急性发作的住院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采用吸氧、静脉滴注抗生素抗感染、茶碱类平喘、化痰、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喘乐宁溶液,每次2 mL加4 mL生理盐水,吸氧流量3 L/min,2次/d,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咳嗽、喘憋症状肺部干湿啰音改善(或消失)时间及疗程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结论:雾化吸入喘乐宁溶液无明显不良反应及临床禁忌证,安全有效,可作为治疗老年COPD急性发作常规用药之一.
作者:孟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分娩期产妇的作用.方法:对800例分娩期产妇进行心理护理,观察其效果.结果:进行心理护理产妇情绪良好,疼痛明显减少.自然分娩率提高,产后出血率降低.结论:做好产妇的心理护理,对稳定产妇情绪,减轻产时疼痛,保证母婴安康和医院的工作质量.
作者:郭义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后<12 h的疗效.方法:予国产尿激酶150万U加生理盐水100 mL,30 min内静脉滴入.结果:34例AMI患者总再通率为70.58%,其中发病≤2 h、>2~4 h、>4~6 h、>6~12 h溶栓再通率分别为87.5%、81.8%、62.5%、42.85%;再通时间依次为(78±4)min、(98±3.0)min、(128±3.0)min、(190±4.0)min.比较≤2 h与>2~4 h溶栓再通时间没有显著性差异,>2~4 h、>4~6 h、>6~12 h溶栓再通时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死亡6例,占17.64%.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时间越早,冠脉再通率越高,是一种治疗AMI安全、有效,积极的抢救措施.
作者:王欣荣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睾丸鞘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组化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I例睾丸鞘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进行组织学观察,行MaxVision法免疫组化CD34、CD99、SMA、Desmin、actin、S-100、bcl-2、AE1/AE3染色及随访.结果:眼观:肿瘤呈结节状,结节直径为0.4~1.2 cm,切面灰白、实性、质韧.镜检:肿瘤由密集的胶原带构成, 形成瘢痕疙瘩样的密集胶原束.梭形细胞位于胶原纤维之间呈束状排列,部分呈血管外皮瘤样结构.肿瘤细胞呈CD34及CD99弥漫性细胞质阳性,SMA、Desmin、actin、S-100、bcl-2、AE1/AE3均阴性.结论:睾丸鞘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罕见,应与该部位相似形态的病变和血管外皮瘤样的肿瘤相鉴别.
作者:李新军;刘敏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