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立伟
自1988~2003年共收治肺心病982例,其中有心电图记录且资料较完整者811例,均符合1977年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专业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现将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刘德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新生儿生理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分娩后离开母体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较差,抵抗力较弱,患病几率较高,死亡率亦偏高,因而产后的新生儿家庭随访工作尤为重要,能够对于新生儿的早期发病率和死亡率起着早期预防和发现的显著作用.新生儿家庭随访应由专业的社区医护人员定期随访.
作者:柴丽敏;董叶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激光是一种新型光源,它的许多特性是自然光等普通光源所无法比拟的,其主要表现为高的方向性、高亮度、高单色性和高相干扰性的特点.对生物组织的作用有光效应、热效应、压力效应和电磁效应.激光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医学领域中,成为医学研究的有力工具,在疾病诊断、治疗等方面也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人类战胜疾病的又一武器.
作者:李永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老年病人接受教育能力差,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患者的康复.因此,笔者针对住院老年病人生理、心理特点采取如下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高士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分娩(A组30例)与经剖宫产分娩(B组39例)病人的心理状态的差别.方法:通过对两组病人的年龄,文化程度,焦虑自评和抑郁自评状况的对照研究,探讨其心理差别.结果:两组焦虑自评表(SAS)均值都超过常模值,B组SAS均值明显高于A组,有显著差异(P<0.01).B组抑郁自评表(SDS)均值超过常模值,A组SDS均值低于常模值,结论: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必不可少
作者:冯浩流;向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乳腺增生是临床乳腺疾病中常见的疾病,在中医范畴属乳癖.一般认为冲任失调与肝气郁滞为本病主要原因.临床观察表明,中医药在本病的治疗上有明显优势.自2000年4月~2004年1月用中药治疗的80例乳腺增生病例进行了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承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自2004年3月~2005年3月,采用口服中草药及外用中药面膜的方法治疗痤疮患者80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艳;果乃华;刘伣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湿疹是临床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大量研究显示皮损处的细菌感染尤其是金葡萄菌感染在疾病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因此,主张采用抗菌药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外用治疗湿疹.
作者:王淑艳;李文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食物嵌塞是指在咀嚼过程中,食物因咬合压力嵌入相邻两牙间隙内.通过运用选磨法,拔牙法、充填法等治疗方法达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临术上胫排骨骨折是常见疾病,其治疗方法较多.自1998年1月~2001年1月收治的56例胫腓骨骨折实施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杨朝栋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发生率较高,对比不同程度窒息血清心肌酶早期变化,以及是否合并宫内窘迫时心肌酶的水平,以期探讨心肌酶水平与窒息程度的关系,为心肌损害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张秋生;刘慧清;陈玉勤;任海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自20世纪90年代起,腔镜微创手术迅速地深入手术科的各个领域,由于其具备了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很快的受到了广大患者的欢迎和外科医生的重视.
作者:孙洪波;于源源;李春梅;贾磊;周雪松;农造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左半结肠癌致肠梗阻的诊断及处理体会.方法:分析1999-2004年间16例左半结肠癌致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患者,Ⅰ期左半结肠切除吻合9例,横结肠造口,Ⅰ期左半结肠切除,Ⅱ期吻合闭瘘2例;肿瘤无法切除,行乙状结肠造瘘5例.吻合口漏1例,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结论:正确认识左半结肠癌致肠梗阻,合理选择术式,可有效提高疗效.
作者:熊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如何回避经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作者从1999年至2005年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例共计1200例.结果:1200例中113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顺利完成(94%).其余69例中,因胆囊三角重度粘连(49例)、术中出血难予控制(19例),十二指肠损伤(1例)而中转手术.术后再出血7例,经使用止血药(3例)、再次手术(4例)得以止血;胆漏6例,胆总管横断伤行Roux-y吻合1例,再次手术后痊愈.结论:严格的术前检查和规范的手术程序可大大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
作者:周东平;陆劲松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鼻窦内镜下治疗儿童鼻窦炎的手术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鼻窦内镜下手术治疗的病例25例儿童鼻窦炎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半年至一年,按照海口会议1997鼻窦内镜手术标准进行评定,治愈20例,好转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术后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主要并发症为术腔粘连.结论:鼻窦内镜下手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是一种理想的方式,术后定期随访和综合治疗影响手术远期疗效.
作者:刘春青;吴东书;李建平;纪涛;王福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丝袭霉素C在伴有泪总管阻塞泪囊鼻腔吻合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7例此类患者施行泪囊鼻腔吻合术中进行泪道探通注入丝裂霉素,冲洗后管内注入甲基纤维素并留置硅胶管.结果:术后痊愈64.71%;显效29.41%;有效5.88%;总有效率100%.结论: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使伴有泪总管阻塞的慢性泪囊炎患者可通过手术一次性治愈.
作者:吉昂;王月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1病案摘要例1,男,68岁.因四肢强直抽搐伴意识障碍4h于2002年10月25日入院.4h前突发四肢强直抽搐、双眼凝视、意识丧失,持续约10min缓解,醒后感全身酸痛无力.既往史无特殊.体查未发现阳性体征.头颅CT提示双侧基底节区多发腔隙性脑梗死.EEG提示双侧调节调幅性差,左右半球脑电活动对称性差.TCD提示脑血管阻力增大,脑动脉轻度硬化.诊断为癫痫大发作,腔隙性脑梗死.给予口服丙戊酸钠,降血粘度,改善脑供血等治疗,人院后未再发作,治疗半月后好转出院.
作者:黄述春;秦桂玲;代永先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一种较少见的脑血管疾病,伴有或不伴有皮层静脉受累,静脉窦血栓形成,约占全部脑血栓形成的3.5%[1].深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则更罕见,至今为止仅报告了50余例[2].由于本病发病率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容易被临床医生误诊漏诊,若不能及时诊断,死亡率、致残率高,故早期诊断、治疗尤为重要.
作者:王建军;凌锋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在1983年由Isaacson 和Wright首先提出的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一种独特类型.其概念指原发于胃部而起源于黏膜下层的淋巴组织的恶性淋巴瘤,是结外型淋巴瘤长累及部位,占40%,男性多见,多属低度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因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所以诊断较为困难.近年有增长及年轻化趋势.
作者:吴灵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宫颈糜烂是慢性子宫颈炎常见的局部病变,约占妇科门诊病人的54%.近年来,年轻宫颈癌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CIN即宫颈上皮内瘤变包括宫颈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CIS),反映了宫颈癌发生的连续发展过程,也是宫颈癌防治的重要阶段.宫腔镜下宫颈锥切术在宫颈炎的治疗中居于重要地位.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朱丽颖;任玉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