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粘膜相关组织淋巴瘤病理及内镜下表现

吴灵敏

关键词:胃粘膜相关组织淋巴瘤, 病理,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 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非霍奇金淋巴瘤, 年轻化趋势, 黏膜下层, 临床表现, 低度恶性, 特异性, 结外型, 诊断, 增长, 起源, 男性, 概念
摘要: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在1983年由Isaacson 和Wright首先提出的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一种独特类型.其概念指原发于胃部而起源于黏膜下层的淋巴组织的恶性淋巴瘤,是结外型淋巴瘤长累及部位,占40%,男性多见,多属低度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因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所以诊断较为困难.近年有增长及年轻化趋势.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胫腓骨骨折56例手术治疗分析

    临术上胫排骨骨折是常见疾病,其治疗方法较多.自1998年1月~2001年1月收治的56例胫腓骨骨折实施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杨朝栋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过程监控及处置

    如何做好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监控及使用后处置的管理工作,成为医院感染委员会面临的新问题,为适应形势对我们的要求,对病人、对社会切实负责,现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探讨如下.

    作者:高士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TCD在出血性脑血管病监测中的应用

    经颅多普勒TCD对急性脑血管病可提供可靠的脑血流动力学的资料,已广泛用于临床[1,2].但TCD在脑出血和SAH监测中的应用国内报告甚少.对此作如下报告:

    作者:王莹;胥玉绂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前房灌注下行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体眼二期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体眼的二期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的手术方法及技巧.方法:对20例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体眼的患者,施行在前房灌注下后房多类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术后随访一年.结果:20例一次悬吊成功.术后出现1例玻璃体出血、2例角膜水肿.术后视力较术前视力均有提高,视力≥0.1者18例占90%,视力≥0.3者10例占50%.结论: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体眼二期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手术效果可靠,术后并发症少,操作简单,是治疗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体眼,提高视功能的又一手术方法.

    作者:陈章明;杨奇志;赵艳霞;王玉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食物嵌塞的临床分类与治疗

    食物嵌塞是指在咀嚼过程中,食物因咬合压力嵌入相邻两牙间隙内.通过运用选磨法,拔牙法、充填法等治疗方法达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尖锐湿疣临床病理及HPV免疫组化检测分析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的准确诊断途径.方法:对219例尖锐温疣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学变化和HPV的免疫组化检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多发生于40岁以下的中青年女性.男性多发生于阴茎,女性多发生于大小阴唇、会阴、处女膜周围等会阴部位.85.4%有不同程度的发病部位及其周围瘙痒或轻度疼痛感.肉眼外观以小疣状型多见,其次为乳头状型.病理组织学改变可作出诊断者178例,免疫组化HPV检测阳性率为73.9%.结论:尖锐湿疣大部分可过病理学检查或HPV的免疫组化检测确诊,对病理组织学不典型、免疫组化检测阴性的病例还要结合有关病史、临床表现等综合分析方能确诊.

    作者:李静;刘文清;范丽萍;徐彤;李雪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妊娠妇女69例分娩前心理状态分析

    目的:探讨经阴道分娩(A组30例)与经剖宫产分娩(B组39例)病人的心理状态的差别.方法:通过对两组病人的年龄,文化程度,焦虑自评和抑郁自评状况的对照研究,探讨其心理差别.结果:两组焦虑自评表(SAS)均值都超过常模值,B组SAS均值明显高于A组,有显著差异(P<0.01).B组抑郁自评表(SDS)均值超过常模值,A组SDS均值低于常模值,结论: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必不可少

    作者:冯浩流;向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分析

    自1988~2003年共收治肺心病982例,其中有心电图记录且资料较完整者811例,均符合1977年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专业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现将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刘德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妊娠期常见急腹症的诊治挝

    1与妊娠有关的急腹症1.1宫外孕破裂与流产是孕早期常见的急腹症,发病率约为1%.以输卵管妊娠为常见,约占95%[1].①停经史:一般多在6周左右,同时伴有早孕反应,输卵管峡部妊娠者破裂早,所以停经不明显,但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者破裂晚,故停经时间可长达3~4个月.

    作者:王俊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平产后自发后腹膜大血肿1例

    1病例介绍女性,31岁,3d前于家中经阴道急产(总产程3h)娩出一足月女婴,产后一般情况好,1h前无诱因突发右下腹剧痛,伴右侧腰痛及肛门坠胀感,急诊入院.体查:体温36.8℃,脉搏108次/分,呼吸30次/分,血压10/6kpa(75/45-mmHg),急性痛苦病容,贫血貌,宫底脐下2指偏向左侧,右腹饱满,肌紧张、压痛明显,无反跳痛,扪及-20cm × 15cm×7cm质硬、不活动、触痛的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妇科检查:宫颈光滑,举痛,后穹窿饱满,于子宫右侧扪及-25cm×15cm×1ocm的触痛包块,囊性,不活动.后穹窿穿刺抽出不凝血.

    作者:李杨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鼻窦内镜手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

    目的:探讨鼻窦内镜下治疗儿童鼻窦炎的手术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鼻窦内镜下手术治疗的病例25例儿童鼻窦炎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半年至一年,按照海口会议1997鼻窦内镜手术标准进行评定,治愈20例,好转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术后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主要并发症为术腔粘连.结论:鼻窦内镜下手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是一种理想的方式,术后定期随访和综合治疗影响手术远期疗效.

    作者:刘春青;吴东书;李建平;纪涛;王福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冬眠疗法的护理

    冬眠疗法,它是利用中枢神经系统具有物,使病人进入冬眠状态,再配合物理降温,使病人体温处于一种可控性的低温,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对外界各种病理性刺激的反应减弱,以达到降低机体新陈代谢及组织器官氧耗,改善血管通透性,减轻脑水肿及肺水肿,改善心肺功能及微循环等目的.本文就冬眠疗法的观察、护理作一简单总结.现汇报如下:

    作者:邹玉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浅谈老年病人健康教育

    老年病人接受教育能力差,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患者的康复.因此,笔者针对住院老年病人生理、心理特点采取如下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高士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宫腔镜下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炎护理体会

    宫颈糜烂是慢性子宫颈炎常见的局部病变,约占妇科门诊病人的54%.近年来,年轻宫颈癌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CIN即宫颈上皮内瘤变包括宫颈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CIS),反映了宫颈癌发生的连续发展过程,也是宫颈癌防治的重要阶段.宫腔镜下宫颈锥切术在宫颈炎的治疗中居于重要地位.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朱丽颖;任玉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疾病知识水平调查

    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由于椎间盘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造成腰腿痛或坐骨神经痛的常见病,多发病,该病的顺利康复需要许多专业性知识,如体位、功能锻炼、负重等,可以说这些知识对患者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疾病知识水平如何却很少引起人们的关注.为此揭示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并为开展病人教育进行知识评估.

    作者:熊芸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乳腺癌根治术前局部切除及反复穿刺对其预后相关分析

    自1998-2005年在乳腺癌根治术前接受局部切除或反复穿刺活检术组47例患者与60例直接一次根治术组作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咏江;肖海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出血的处理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出血的处理体会.方法:1999年3月至2003年11月收治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有52例出现术中出血.结果:胆囊动脉出血在压迫出血点视野清晰时上钛夹夹闭止血,肝床出血在用电弧光烧灼止血无效后用大纱布,或用热盐水肾上腺纱布压迫止血.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胆囊动脉出血可以用钛夹止血,肝床顽固性出血可以用纱布压迫止血,术前超声检查可以明确肝中静脉较大属支是否临近胆囊床,术中可加以避免损伤.

    作者:陆劲松;周东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切开法上眼睑重睑术手术体会

    自1993年以来对510例不同年龄的患者实施上眼睑重睑术,术后6个月随访,其中有2例重睑线变浅,其余都获得满意效果.现将手术报告如下:

    作者:秦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手术前后护理

    于2004年4月~2005年5月成功的为13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进行了封堵手术,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有关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石立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成熟期及进展期白内障小切口非超乳手术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白内障小切口非超乳手术与白内障超乳手术在不同病例的优劣.方法:小切口非超乳手术24例24眼,成熟期5级核(包括3例过熟期)白内障15眼、进展期白内障9眼.选择同期同等条件超乳手术24例24眼作对比,采用6-7mm切口,连续环形撕囊或截囊,圈套器套出晶体核或手法将晶体核块分块取出,术后局部使用抗生素及皮质激素.结果:术后一周视力无显著差异;成熟期白内障病人超乳术后角膜水肿混浊比较小切口非超乳明显,恢复期时间长,与术中使用较多的超声能量以及超声时间长有关;进展期白内障超乳手术病人各项指标优于小切口非超乳病人.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适合过熟期白内障及部分成熟期白内障病人以及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特殊情况.

    作者:孙景莹;梁俊芳;戎君;李崇林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