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余;李秋兰
目的探讨几种呼吸疾病患者血浆蛋白C活性的变化.方法对107例呼吸疾病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组,用发色底物法检测血浆蛋白C活性,比较分析其病理变化在几种呼吸疾病中的意义.结果显示血浆蛋白C活性肺癌组(129.2+19.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118.9+17.1%)均显著增高,与正常对照组(99.1±17.5%)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支气管哮喘患者组(102.3+18.8%)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浆蛋白C的活性异常显著升高有利于肺癌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辅助诊断.
作者:付向春;郭德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患者不同病程期生化指标变化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确诊的SARS患者病例资料进行摘抄,数据库录入,统计分析,同时对治愈和死亡病例分组统计,对比分析其特点.异常值界限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结果ALB低于参考值下限者达80%以上,死亡组终末期达低值.LDH升高者49%,均值274±116U/L,死亡组升高者达80%,均值449+196U/L.ALT、AST、γ-GT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一般在参考值上限的1-2倍,治愈组与死亡组均值差距不明显,ALT升高者达61%,而AST、γ-GT升高者略低.治愈组恢复期各项酶指标尚未降至参考范围.葡萄糖治愈组平均值为6.13±2.47mmol/L,而死亡组为9.38+3.13 mmol/L.结论SARS患者不同病程期及治愈与死亡组其生化指标有明显差异,了解生化指标的变化特点对患者治疗及预后是有益的.
作者:李冬;王志富;焦连亭;沈扬;袁欣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应用抗VCA-IgA抗体检测.方法对101例临床确诊的RA患者采取ELISA法检测VCA-IgA抗体及ARRAY 360 System全自动特定蛋白仪运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类风湿因子,并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101例RA患者应用速率比浊法检测RF结果为98.74+179.14IU/ml,与对照组比较P<0.01结果有非常显著性意义;②抗VCA-IgA抗体在RA患者中阳性率明显升高,用ELISA法检测VCA-IgA抗体发现在101例RA患者血清中有24例抗VCA-IgA抗体阳性,阳性率高为23.7%,明显高于SLE、SS、SSc和对照组(P<0.01),而SLE、SS、SSc和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VCA-IgA抗体的检测对RA的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揭示VCA-IgA抗体在RA患者体内可能处于激活状态.
作者:王外梅;谭立明;刘宁;李华;周卫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含量与甲状腺激素的关系.方法选择甲状腺疾病患者188例,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其血清β2-m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血清β2-m含量T3、T4升高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T3、T4不高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β2-m含量与甲状腺激素有密切关系,提示血β2-m可作为甲亢疗效观察的指标之一.
作者:张金池;陈林兴;姚映斐;陈泽钦;苏启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实验教学是医学检验学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是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重要手段,脱落细胞形态学实验是<临床基础检验学>中的一个难点,也是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为了提高脱落细胞学实验课教学技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各类细胞形态特点,并为疾病的诊断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对近年来的实验课教学实践经验作如下介绍.
作者:黄卫彤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随着医学检验事业的不断发展,检验项目日益增多,临床诊疗对检验结果的依赖以及广大患者、健康体检者对检验信息的需求与日俱增.为适应现代信息化发展的要求,我科研制开发了<现代临床检验诊断系统>[1],并刻录成光盘.该系统共收集了1000多个检验项目及相关信息,适用于个人电脑和医院网络系统,具有内容丰富、携带方便、使用简单等特点.现就该系统的应用与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徐忠玉;张阳根;江先海;胡永狮;李燕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浆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酶免疫吸附法测定OX-LDL,同时用酶法测定血脂、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载脂蛋白水平.结果冠心病组OX-L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C、TG、ApoB、及LP(a)较对照组增高,而HDL-C、ApoA1降低,且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越重,OX-LDL越高.结论血浆OX-LDL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程度显著相关,测定其水平对评价冠心病的程度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王绍栋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肺癌患者常伴发血液学异常,这些异常可以出现于癌症早期亦可在癌症全过程.为了研究肺癌的肺外血液学异常表现,我们对32例肺癌患者的外周血象和骨髓象进行了分析.
作者:周道银;凌励;王学;曲燕;陆志成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是临床常用的凝血检测项目,其测定方法众多.我科使用CA-50 血凝仪检测Fg有Clauss测定法和PT演算法两种测定方法.现将两法测定结果作一比较.
作者:刘琴;李志荣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心血管疾病已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有密切相关,是这类疾病的危险因子之一.血脂水平的高低(除遗传因素外)与饮食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由于现在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发生巨大改变,脂肪的摄入量明显增加.为了有效地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我们需要了解人群的血脂水平现状,以便拟订有效的方法来降低危险因子.
作者:杨旭峰;黄洪;秦光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评价CA 50和CA 1500血凝仪的临床应用.方法根据ICSH所制定的评价内容进行.结果以PT.APTT为例其批内批间精密度均小于5%,线性良好,r=-0.991,0.973.P>0.05准确性试验偏差都在允许误差范围内.携带污染率都小于1.5%.结论CA 50与CA 1500血凝仪测定PT、APTT均符合要求CA 1500性能较CA 50好,更适合批量测定.而CA 50仪器费用低廉,适合急诊或标本量少的实验室应用.
作者:张桔红;张凌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建立免疫抑制法检测血清AST线粒体同工酶(m-AST)活性,了解血清m-AST活性与肝脏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82例正常人、33例慢性肝炎(CH)、19例重型肝炎(FH)病人血清用免疫抑制法和速率法分别测定m-AST和AST总酶活力,算出m-AST/AST比值.结果本法标准曲线y=1.088x-8.889,r=0.999.精密度试验结果为批内CV<3.71%、批间CV<3.91%、回收率96.3~104.6%,平均值100.5%.82例正常血清标本mAST值和m-AST/AST比值分别为1.1±0.4U/L和5.7±1.8%,33例慢性肝炎血清标本分别为82.6±30.9 U/L和26.1±22.5%,19例重型肝炎血清标本分别为152.9±29.5 U/L和30.5±25.2%,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慢性肝炎和重型肝炎血清标本之间m-AST值和m-AST/AST比值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免疫抑制法测定血清m-AST方法简单、快速、重复性好,还可间接反映肝细胞损伤的严重程度.
作者:孙爱华;金玉琴;邵浙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结核病(肺市结核病和肺外结核病)是一种常见的难以诊断的疾病,是我县乃至中西部地区较为多发的传染病,过去在诊断上主要依靠:胸片、痰涂片、PPD试验及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诊断,自国外学者Lenzini在1977年的研究结果发现各类结核病人的免疫反应很似连续光谱,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分离现象后,从此为结核病的血清免疫学检测奠定了基础,随着结核抗体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将我们引进的ELISA法和金标免疫斑点法检测各类患者血液及其它体液中的结核抗体的结果和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毛万成;陈明贵;李灿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表1提供了用于全血,血浆或血清测定常见生化项目中抗凝剂的作用.
作者:刘扬;王玲;冯志刚;李忠信 刊期: 2005年第01期
1一般临床资料患者李某,男性,26岁.四川省籍杂工.自述来深圳前曾在海南省东方市居住过.因畏寒、发热四天于2003年4月11日来我院门诊就诊.
作者:罗国胜;冯春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我们收集了33例本院诊断为肾炎和肾病综合症同时乙肝标志物阳性患儿,采用FQ-PCR法对其进行HBV-DNA检测.
作者:周红平;饶兆英;胡宝金;李荣珍;刘茂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川崎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发热、粘膜炎、皮疹、颈淋巴结肿大和肢端改变为特征的急性血管炎,1967年由日本川崎首次报道.它在免疫方面的改变正逐渐被认识,免疫系统的高度活化,免疫损伤性血管炎是它的显著特征[1].
作者:张玲英;洪华;彭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阴沟肠杆菌的感染部位、AmpC酶的检测情况及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特征.方法用VITEK-AMS60鉴定系统进行细菌鉴定,K-B法测定药敏结果,通过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检测产AmpC酶菌株.结果阴沟肠杆菌感染部位广泛,尤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现象严重,表现为高耐药和多重耐药,但第四代头孢菌素耐药率较低,另外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耐药率极低,仅为0.8%.58株阴沟肠杆菌中检出产AmpC酶21株,检出率为36.2%.结论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可作为阴沟肠杆菌感染的经验治疗的首选药物,第四代头孢菌素可作为产AmpC酶菌株感染的治疗,亚胺培南可作为二线用药治疗其混合感染及其高耐药菌株的感染.临床实验室对阴沟肠杆菌进行药敏分析、检测AmpC酶很有必要.
作者:孟曙芳;艾芙琪;孔艺;王琴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我院于2003年8月30日至2003年10月16日成功救治1例上呼吸道感染并发急性重型再障病人,报告如下.
作者:汪家驹;赵源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高效价IgG抗A(B)能引起新生儿溶血病(HDN),为了避免和减少HDN,我院把IgG抗A(B)的检测作为产前常规的检查项目之一.目前临床上常用抗人球蛋白法做为检测方法,聚凝胺试验(MPT)用于不完全抗体的测定及鉴定以及交叉配血等血清学试验已在国内许多医院常规使用,微柱凝胶试验(MGT)由于受某种条件的限制而仅在某些大医院使用,为了找到一种既快速又灵敏准确检测IgG抗A(B)的方法,笔者对四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施顺秋;庄爱周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