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注射用丁胺卡那霉素致过敏性休克1例

朱卫华;龙桂英

关键词:过敏性休克, 丁胺卡那霉素, 副作用
摘要:丁胺卡那霉素为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达到杀菌作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抗菌谱广,临床广泛应用于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腹腔感染、胆道感染等.本文报道应用丁胺卡那霉素而发生过敏性休克患者1例.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进行性延髓麻痹1例误诊分析

    1病历摘要 患者男,22岁,病程2年.首发症状为声音嘶哑,饮水呛咳,且渐进性加重.初次就诊内科体检无异常,神经系统检查咽反射稍减弱,舌肌无明显萎缩,无舌肌纤颤,颅神经检查未见异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无异常,浅、深反射对称,无病理征.

    作者:徐靖文;左泽先;万兴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注射用丁胺卡那霉素致过敏性休克1例

    丁胺卡那霉素为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达到杀菌作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抗菌谱广,临床广泛应用于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腹腔感染、胆道感染等.本文报道应用丁胺卡那霉素而发生过敏性休克患者1例.

    作者:朱卫华;龙桂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性粒细胞凋亡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的凋亡异常及其与病情活动性和严重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65例UC患者与30例健康对照者的PMN凋亡指数,并检测34例活动期UC患者体外PMN的凋亡变化.分析活动期UC患者PMN凋亡指数与病情活动性和严重性的相关性.结果体内、外UC患者PMN凋亡指数较正常对照者显著下降(P<0.001),与病变范围相关.活动期UC患者PMN凋亡指数与病情活动性、严重性及内镜表现分级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病理组织学分级无相关性.结论炎症递质抑制UC患者PMN凋亡;UC患者外周血PMN凋亡指数可作为病情活动性、严重性的评价指标.

    作者:刘少平;董卫国;刘少春;贺降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西尼地平和氨氯地平降压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

    目的评价西尼地平和氨氯地平降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研究方法.西尼地平组(A组)27例,氨氯地平组(B组)27例.起始剂量为5 mg,活性药物治疗4周后未达到有效标准则药物剂量加倍继续治疗4周,有效者原药量继续服用4周.总疗程为8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4周和8周血压均比用药前下降(P<0.05).A、B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19%和88.89%.两组间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A、B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11%和14.81%,试验过程中不良反应均能耐受,无一例退出试验.结论西尼地平和氨氯地平均是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有效药物,药物不良反应少.

    作者:陈江天;孙宁玲;陈源源;郭丹洁;吴彦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指神经背侧分支伴行血管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感觉重建

    目的探讨修复指端缺损感觉重建的新方法.方法1987年以来,我们采用指神经背侧分支伴行血管岛状皮瓣修复指端、指腹缺损35例.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感觉6周内全部恢复.结论血管岛状皮瓣具有易于操作,不损伤邻近手指主要血管的优点,在修复指端缺损,在大程度保留手指长度的同时,可重建良好的感觉功能,对于恢复手的精细操作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松林;张柳;鲁继增;冯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酒精性心肌病患者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酒精性心肌病(ACM)的早期诊断、处理及预后.方法将42例酒精性心肌病患者分为亚临床期(5例)和临床期(37例),并分析其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经2年的随访,该病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较高,但特异性差;胸部X线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佳;左心室肥厚、斑点状回声增强及早期舒张功能受损是酒精性心肌病患者较为特异的心脏超声改变;戒酒后大多数患者症状得到控制,且亚临床期患者预后明显好于临床期患者.结论酒精性心肌病的预后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彻底戒酒.

    作者:王兴祥;冯义柏;程龙献;廖玉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白细胞介素-6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现已证实,中枢神经系统也具有与其它器官相同的抗原提呈、抗体产生、补体和细胞因子合成及细胞吞噬过程.免疫系统和炎细胞所释放的细胞因子在疾病的进展和调控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赵瑞芹;孙素真;胡皓夫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卡维地洛对心肌梗死后近期心室重塑的影响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评价卡维地洛对心肌梗死后近期左心室大小及其功能的影响.方法78例于试验前、用药6个月后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用修改的Simpson法经心尖四腔和二腔切面测定左心室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容量.结果卡维地洛组心率比安慰剂组减慢9 次/min,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指数,卡维地洛组比安慰剂组减少12 ml/m2(P=0.018);左心室收缩末期容量指数减少16.7%(P=0.003),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增加7.1%(P=0.018).结论卡维地洛治疗心肌梗死6个月后,左心室容量减少,LVEF增加,说明其具有防止左心室扩张进展的作用和有益于心肌梗死的近期重塑.

    作者:张金盈;李凌;陈庆华;陈魁;董建增;黄振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外置修补术在结肠损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外置修补术在高危结肠损伤患者中替代结肠造口术的作用.方法48例结肠损伤患者.按Flint法分级:Ⅰ级12例,Ⅱ级19例,Ⅲ级17例.一期修补术21例,其中Ⅰ级全部,Ⅱ级9例;48例中外置修补术13例,其中Ⅱ级5例,Ⅲ级8例;结肠造口术14例中,Ⅱ级5例,Ⅲ级9例.结果21例一期修补术患者,切口感染2例(9.5%),吻合口瘘2例(9.5%),平均住院时间11.5天.13例外置修补术患者,修补处裂开3例(23%),切口感染1例(7.7%),死亡1例(7.7%),平均住院时间20.5天(P<0.05).14例结肠造口术患者,切口感染1例(7.1%),造口还纳术后吻合口瘘1例(7.1%),死亡1例(7.1%),平均住院31天.结论对需结肠外置的高危肠损伤患者以外置修补术替代结肠造口术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及病死率,且能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避免结肠造口切除还纳二次手术.

    作者:潘学峰;莫经刚;黄涛;杨小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肝损、抽搐、意识障碍、呕吐咖啡样液体

    1病历摘要患者男,36岁.因乏力、纳减、尿黄1周,抽搐、呕吐咖啡样液体、意识障碍3小时.拟重症肝炎、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从当地医院转本院.患者入院前1周稍感乏力,食欲下降,右上腹隐痛不适、尿黄,无恶心及呕吐,查肝功能异常,在当地按肝炎治疗,症状好转.入院前3小时突然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咖啡样液体,并出现全身性癫癎样抽搐,随后出现烦燥不安,定向力障碍.否认既往有类似抽搐史与癫癎家族史,既往亦无脑外伤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史.

    作者:杨建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Caroli综合征1例

    1病历摘要患者女,16岁.因腹胀,腹围进行性增大1年入院.既往无肝炎病史,家族中无肝病史.体检:发育差,第二性征未发育,轻度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未见蜘蛛痣及肝掌.腹隆起,腹壁静脉曲张,全腹无压痛,肝右肋下3 cm,剑突下5 cm,质硬,无触痛,脾左肋下4 cm,质硬,移动性浊音阳性.

    作者:吴坚炯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脊髓震荡的诊治(附11例报告)

    目的探讨脊柱外伤后脊髓震荡(SCC)的诊治方法.方法报告脊髓震荡11例,对其致伤原因、受力部位、临床表现及治疗恢复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经治疗后全部恢复正常.结论脊髓震荡是闭合性脊髓损伤后造成轻的原发性脊髓损伤,具有短暂性的脊髓功能障碍.正确诊治对于伤情的解释及预后的判断以及外伤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伟;赵继宗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38例误诊分析

    桥本病(hashimoto thyroiditis,HT)又叫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是一种起病隐匿,病初可以表现为甲亢或甲减,仅有甲状腺肿或结节而无症状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误诊率高达80%[1],为探讨桥本病更加合理的诊疗方法,对我院资料完整的38例进行回顾分析,旨在探讨其误诊误治的原因,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关宝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利尿剂对X综合征患者大氧耗量的影响

    X综合征是指临床上有典型劳力型心绞痛,运动试验阳性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患者[1].国外已有资料证实,利尿剂可防止硝酸盐耐受的发生,并有独立的抗心绞痛作用[2~4].2000~2001年,我院收治X综合征患者21例,采用利尿剂治疗,旨在探讨其对X综合征患者大氧耗量的影响.

    作者:王全顺;欧阳红梅;巩维如;刘春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两起幼儿爆发性宋内细菌性痢疾临床分析

    由志贺菌感染所致细菌性痢疾是我国发病率仅次于乙型肝炎的第二大传染病,文献报道中以福氏菌多见,而宋内菌感染病例报道较少.2001年9月~2002年9月,我院连续救治两批爆发性宋内细菌痢疾患儿151例,本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其临床特点.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尹建英;王俊兰;程亚颖;孙东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胸腺因子D与黄芪治疗老年肺结核30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胸腺因子D与黄芪在初治老年肺结核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配对法,将60例初治涂阳老年肺结核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化疗方案为2 HRZE/4HR加用胸腺因子D与黄芪;对照组化疗方案2 HRZE/4 HR,不加用胸腺因子D与黄芪.结果观察组治疗的前3个月痰涂片阴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疗程满6个月后,两组痰涂片阴转率无显著差异(P>0.05),病灶明显好转及空洞关闭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细胞免疫功能显著改善.结论胸腺因子D与黄芪能改善初治老年肺结核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利于痰茵阴转、病灶吸收、空洞关闭,而且不良反应少且较轻微,可作为初治老年肺结核的免疫治疗和短程化疗的辅助治疗.

    作者:贡献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对围生儿的影响及处理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ls of pregnancy,ICP)是一种妊娠特发性肝脏疾病,80%发生于妊娠30周后,以皮肤瘙痒、血胆酸升高、轻或中度的肝功能异常为特征,可伴或不伴黄疽.

    作者:王静波;常青;史常旭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不同透析膜对血清白介素-12、干扰素-γ和白介素-4水平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透析膜对透析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用ELISA法检测26例不同透析膜透析患者的透析前、后血清IL-12、IFN-γ、IL-4的水平.结果铜仿膜透析后与透析前相比血清IL-12水平增高,INF-γ水平降低(P<0.05);聚砜膜、血仿膜透析对血清IL-12和IFN-γ无明显影响.3种透析膜透析后对血清IL-4水平无明显影响,但各组相比以铜仿膜透析组血清IL-4水平低(P<0.01).结论血清IL-12的变化可作为透析膜生物相容性的指标之一,铜仿膜透析可能损害患者的免疫功能.

    作者:陈昕丽;林海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自发性颈髓内出血1例报告

    1病历摘要患者女,32岁.8天前顺产1女婴.入院前1天晚上.于夜间睡眠过程中突觉右肩部剧痛,随觉四肢麻木无力,约半小时后肩背部疼痛缓解,麻木仍存在,左上、下肢肌力恢复正常,右上、下肢瘫痪,两便潴留.

    作者:庄汉亭;白利平;王锡亮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山莨菪碱致声嘶1例

    1病历摘要患者男,70岁,反复心慌、胸痛4年,加重半天,于2002年9月16日入院.入院查体:T 36.5℃,P 75次/min,R 21次/min,BP 150/68 mm Hg(20/9 kPa),急性痛苦面容,神清语晰,双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灵敏,咽无充血,双肺未闻及干湿哕音,心界不大,心率75次/min,律齐,A2>P2,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未见异常.

    作者:张家春;李月珠;鲁国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天津市环湖医院、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