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西沙必利混悬液和思密达联合治疗母乳性黄疸32例临床报道

石宣;魏金铠;王欣

关键词:黄疸, 肠肝循环, 西沙必利, 思密达
摘要:目的 观察西沙必利混悬液及思密达联合应用对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早发型母乳性黄疸患儿(总胆红素<256.5 μmol/L),分别给予西沙必利混悬液及思密达喂服.结果 服药后黄疸即未再加重,服药3天后皮肤黄疸减轻,胆红素平均降低37.5 μmol/L,服药7天后部分患儿黄疸消褪,胆红素值均降至安全范围内,有效率100%.结论 西沙必利混悬液及思密达联合应用治疗母乳性黄疸是一种安全、方便、利于推广,有利于母、婴身心健康,并不影响母乳喂养的有效手段.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敌杀死农药中毒25例分析

    敌杀死属于除虫菊酯类胃毒和触杀性杀虫剂;临床上常有误服或有意口服引致中毒的病例.1992~1996年我院急诊科收治口服敌杀死中毒25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沈荣桂;张凤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早期复极综合征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1例

    1 病历简介男,36岁.因活动后突发胸痛持续8小时由急诊入CCU.疼痛部位于胸骨中段后,呈压榨性,疼痛范围手掌大小,未向肩、背部放射,含服硝酸甘油无明显缓解,不伴大汗、头晕,无恶心、呕吐.

    作者:李朋合;李志刚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肥厚型心肌病的现代治疗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是严重威胁生命的心脏病之一.随着心肌病检查手段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超声心动图的广泛应用,为诊断心肌病提供了充分的依据.但心肌病的治疗仍然是临床医师非常关注且棘手的问题,尚未证明某种治疗可改善预后,有关该病治疗的随机研究较少.现就目前该病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徐金兰;刘巧凤;张承俊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肺炎型肺癌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 探讨肺炎型肺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病理活检,毛刷涂片或支气管肺泡灌洗确诊4例,反复痰脱落细胞学检查确诊8例,经皮肺穿活检确诊4例.施行肺叶切除8例,复合肺叶切除2例,一侧肺切除6例,其中14例为根治性手术,2例为姑息性手术..结论 痰癌细胞学检查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类型的肺癌,纤支镜可提高阳性检出率,必要时经皮肺穿活检以明确诊断.一经确诊,宜首选外科手术治疗.

    作者:袁五营;李清华;李遂莹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膀胱腔内过继免疫治疗对膀胱局部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膀胱腔内细胞过继免疫治疗对膀胱局部免疫功能的影响,以探讨一种有效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新疗法.方法 采用盐析法,由手术切除的患者自体膀胱肿瘤标本制备膀胱肿瘤可溶性抗原(BTSA),以卡介苗为佐剂,共同诱导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成为抗膀胱肿瘤效应细胞(BT-BAK)细胞.将BT-BAK细胞应用于肿瘤切除术后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的膀胱腔内灌注治疗,定期行膀胱镜复查及膀胱粘膜活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尿液中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结果  37例治疗后,膀胱粘膜组织学观察显示为轻或中度非特异性炎症性反应,仅1例发现粘膜上皮轻度异型性增生,复发率为2.7%.治疗后患者尿液中IL-2、TNF-α及IFN-γ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结论  BT-BAK细胞膀胱灌注应用于膀胱癌术后治疗,可以有效提高膀胱局部的免疫反应水平,降低膀胱癌的复发率.

    作者:孙东;李晓强;左岭;程爱国;张庆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复杂性室性早搏12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复杂性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兼评Lown分级标准及Schamroth分类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常规及动态心电图检测系统,对心脏病组与非心脏病组的复杂性室性早搏按Lown分级与Schamroth分类分别统计并对比分析.结果 复杂性室性早搏检出率按Lown分级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5);在心脏病组内比较,仅见Lown Ⅱ、Ⅲ级室性早搏的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心脏病组有7例室性早搏总数小于10次,但级别却达Lown分级的Ⅳa~Ⅴ级.按Schamroth分类,在QRS波振幅<10 mm、QRS波时限、切迹、ST段和T波形态方面,两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唯QRS波群<10 mm提示为病理性.结论 应将两种方法 的分析结果 进行综合判断,以提高对室性早搏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作者:刘人骧;黄显华;张世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氟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目的 观察抗抑郁剂氟西汀(百优解)对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对4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氟西汀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周、6周分别进行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MESS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HAMD评分和MESSS评分的减分率均较高,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氟西汀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症状,也能促进神经功能的康复,且副作用小.

    作者:林传水;卢浩;李世军;贺国凤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387例肺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387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肺癌患者的资料.结果  387例肺癌中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诊373例(96.4%),8例术后病理证实,3例追踪观察确诊,2例淋巴结转移灶活检确诊,1例查痰癌细胞阳性.结论 有肺癌患者可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但应注意并发症.

    作者:邱晨;吴福成;傅应云;罗奕贤;孔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手术抢救脾破裂延迟性出血14例体会

    外伤性脾破裂延迟性出血,因其并不立即表现内出血休克的体征常延误诊治.我院自1989年10月~1999年10月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延迟性出血14例,占同期脾外伤的10%,低于国外报道14%~16%,报告如下.

    作者:邓国忠;徐开佐;嵇勇;伏承平;朱聘礼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68例绝经后子宫出血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绝经后子宫出血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方法 对68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的诊刮及(或)术后标本病理诊断按绝经年龄、绝经时限作综合性分析.结果 病理诊断子宫内膜增生41例,占60.3%,包括3例子宫肌瘤,2例卵巢颗粒细胞瘤,1例子宫平滑肌肉瘤;萎缩型子宫内膜5例,占7.35%;分泌型子宫内膜8例,占11.76%;炎症6例,占8.82%;子宫内膜癌8例,占11.76%.且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与绝经后出血年龄、绝经年限相关.结论 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子宫内膜癌发生率为11.76%,且与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年龄、绝经年限有关.绝经后出血年龄越大、绝经年限越长,子宫内膜癌发生率越高.

    作者:周亚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老年吸入性肺炎诊治体会(附40例临床分析)

    肺炎是老年人常见病,其中老年吸入性肺炎占重要地位.1996年1月~1999年12月我院收住40例老年吸入性肺炎,占同期老年人肺炎202例的19.8%.现对其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袁亚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死甲状腺激素变化的临床预后价值

    目的 探讨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严重度和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56例AMI患者检测了甲状腺素的变化及心肌酶的测定,其中对29例进行动态检测.结果  AMI患者的T3、T4、FT3、FT4明显低于正常(P<0.01),梗死面积越大,病情危重患者甲状腺激素变化越明显,其心肌酶谱越高,T3、FT3下降越明显,低T3、T4、FT3、FT4、TSH病死率明显高于正常T3、T4、FT3、FT4、TSH.结论 检测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助于判断心肌梗死面积的大小、程度轻重,对心肌梗死的预后判断有着实际的临床价值,可以互补心肌酶测定的不足.

    作者:罗俊敏;王国申;王晓宏;程冠昌;张敬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23例复发性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复发性非外伤性脑出血的病死率、致残率较高,预后不良,研究其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特征对指导治疗及卒中的二级预防具有重要意义.现就我院近10年来23例复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特点总结如下.

    作者:王轶瑾;王秀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非霍奇金病误诊为肺结核2例分析

    1 病历简介例1:男47岁.因低热、盗汗、纳差、消瘦7个月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8个月前不规则低热,经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和丁胺卡那霉素治疗后症状消失.

    作者:胡长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卵巢功能早衰3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卵巢早衰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方法 对32例卵巢早衰病例进行诊断和治疗方法 分析.结果 特发性卵巢早衰26例,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致卵巢早衰2例,妇科手术后致卵巢早衰4例,用雌孕激素替代治疗后15例恢复月经,5例再次妊娠.结论 雌孕激素替代治疗卵巢早衰效果颇佳.

    作者:赵育革;王崇丹;王岩;岳明桂;姜云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西沙必利混悬液和思密达联合治疗母乳性黄疸32例临床报道

    目的 观察西沙必利混悬液及思密达联合应用对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早发型母乳性黄疸患儿(总胆红素<256.5 μmol/L),分别给予西沙必利混悬液及思密达喂服.结果 服药后黄疸即未再加重,服药3天后皮肤黄疸减轻,胆红素平均降低37.5 μmol/L,服药7天后部分患儿黄疸消褪,胆红素值均降至安全范围内,有效率100%.结论 西沙必利混悬液及思密达联合应用治疗母乳性黄疸是一种安全、方便、利于推广,有利于母、婴身心健康,并不影响母乳喂养的有效手段.

    作者:石宣;魏金铠;王欣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食管破裂误诊为胸膜炎1例

    1 病历简介男,28岁。因剧烈胸、腹痛1小时入院。腹痛前空腹食甜瓜5个,约1小时后腹痛、腹胀、恶心、剧烈呕吐。呕吐物呈暗红色。呕吐后感剧烈胸痛,尤以深呼吸时为著。

    作者:田洪德;杨爱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脑血管病的康复治疗

    脑血管病致残率、患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近年来,由于医疗水平的提高,病死率下降,致残率相对增高,存活的患者中有60%以上出现肢体和行为异常,可遗留有偏瘫、言语不利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故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病后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应该及早地介入康复治疗,以防止肢体的畸形和挛缩.我们一年来对20例脑血管病偏瘫的患者进行了康复训练,使他们在肢体功能恢复和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

    作者:邢德莉;周淑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特重型、重型颅脑损伤412例救治体会

    目的 总结特重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救治经验,分析钙通道阻滞剂的疗效.方法 对412例GCS≤8分特重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12例中202例未用钙通道阻滞剂治疗者治愈好转率69.8%,重残率6.9%,病死率23.3%;加用钙通道阻滞剂治疗210例,治愈好转率80.5%,重残率1.9%,病死率17.6%.结论 尽早清除颅内血肿、行大骨瓣减压,及时处理特殊类型脑损伤等措施,应用钙通道阻滞剂可提高治愈好转率、降低重残率和病死率.

    作者:田树文;孙兴国;孙淑文;李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高位胸腔冲洗在治疗食管癌切除术后胸内吻合口漏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高位胸腔冲洗在食管癌切除术后胸内吻合口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6例食管癌切除术后胸内吻合口漏在传统的保守治疗方法 上加行高位胸腔冲洗治疗.结果 治愈13例,治愈率为81.25%,平均住院46天,1例治疗中死于大呕血,1例死于肺部感染、呼吸循环衰竭,另1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结论 高位冲洗疗效可靠,操作简单,创伤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

    作者:王健生;任宏;雷剑琴;赵凤林;陈武科;石景森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天津市环湖医院、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