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辉;齐金玲;张宇博
目的 探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及肾结石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 回顾性分析对10例行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效果.结果 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10例,一次碎石成功率、4周后复查KVB结石排出率均为100%.结论 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要求的手术精密度较高,手术配合复杂性及难度大,手术室护士术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及检查结果、并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术中熟练的配合医师,术后严格贯彻对器械的清洗和保养的规范,是对手术的安全、顺利的有力保障.
作者:程玲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分析异丙酚与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输注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4月至2013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90例患者,依据采用的麻醉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A组、观察B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观察A组采用异丙酚与芬太尼靶控静脉输注麻醉,观察B组采用异丙酚与瑞芬太尼靶控静脉输注麻醉,对照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术前、术后的疼痛情况、身体体征变化、意识状态等.结果 观察A组的拔管后术后疼痛感评分(3.12±0.26)与观察B组的拔管后术后疼痛感评分(3.53±0.48)显著高于对照的拔管后术后疼痛感评分(3.75±0.52),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临床麻醉中应用异丙酚与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输注麻醉相比静吸复合麻醉的效果更加确切,能够有效的减少疼痛感,使患者可以处于稳定状态,提高恢复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唐文昌;曾宪荣;李信安;张佳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尿毒症患者透析前后胸水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 检测研究对象透析前后胸水及血液中尿素氮(BUN)、肌酐(Cr)、钾、纳、氯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尿毒症患者透析前后胸水中的BUN、Cr、浓度明显低于透析前;透析后胸水中的钾浓度低于透前,钠、氯浓度透析前后无明显变化;血液透析对血液和胸水中的BUN、Cr降低程度基本相同.结论 血液透析可降低胸水中毒素的浓度从而达到治疗胸腔积液的目的.
作者:杨庆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在不同血糖水平和糖尿病病程人群中进行骨钙素(BGP)、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数值测定,探究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BGP与血糖、血脂间的相互关系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ELISA法、电化学发光法、高压液相法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检测BGP与相关实验室参数指标.结果 (1)BGP水平从NGT到IFG再到新诊断T2DM组后到T2DM病程10年以上组逐渐降低(P<0.01).(2)BGP与FPG、HOMA-IR、HbA1C、TG呈负相关(P<0.01);BGP与BMI、TC无相关关系(P>0.05);BGP与FINS、HDL-C呈正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P>0.05).(3)新诊断T2DM组与T2DM病程10年以上组间BGP、FPG、FINS、HOMA-IR、HbA1C、TG、HDL-C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BGP与FPG、HOMA-IR、HbA1C、TG及病程呈负相关(P<0.05),BGP与FINS、HDL-C呈正相关(P<0.05).结论 BGP与血糖及血脂关系密切,是糖、脂代谢调节的重要参与因子.
作者:张海军;闫晓光;卜宁宁;朱春萍;王慧慧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为提升医学生临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具有良好岗位胜任力的特色应用型医学人才,我们在“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前提下,通过优化临床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创新临床实践教学内容、改革临床实践教学方法、完善临床实践考核方法等有效途径,积极探索创建了“一核心”、“三模块”、“五统一”、“六注重”的医学生临床实践教学体系,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罗庆东;张春庆;韩俊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音乐疗法干预对提高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 根据患者一天的心理规律特点,设计一套系统音乐,包括:晨间护理“A”曲,镇痛“B”曲,进餐“C”曲,入睡“D”曲.将符合条件的患者60例随机分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患者每次化疗期间或间歇期实施音乐疗法干预,对照组予一般护理干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为评定工具,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情况.结果 音乐疗法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化疗期间睡眠质量好,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患者化疗期间实施音乐疗法干预可镇静,催眠,提高睡眠质量.
作者:谭华凤;许素莲;林兰珍;王玉珠;曾梅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胎龄<32周不成熟早产儿64例早产原因及临床结局,制定正确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4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记录早产儿的并发症出现情况、死亡情况等.结果 早产原因:多胎妊娠9例,胎膜早破23例,胎盘因素15例,母亲不良生育史7例,孕期感染10例.早产儿病死9例,病死率14.1%.并发症出现情况:呼吸暂停12例,肺炎25例,呼吸窘迫综合征34例,颅内出血10例,动脉导管未闭7例.结论 呼吸暂停、NRDS、感染是影响胎龄<32周不成熟早产儿临床结局的关键因素.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早产儿的病死率,是目前早产儿治疗过程中的关键.
作者:黄连芳;张春莲;曾银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游离趾腓侧瓣移植修复拇、手指腹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对27例拇、手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游离趾腓侧瓣修复,并观察疗效.结果 本组27例皮瓣全部成活,供区植皮成活良好,术后随访2~24个月,拇、手指外形与功能满意.结论 游离趾腓侧瓣是修复拇、手指指腹缺损的良好方法.
作者:曹爱兵;曹瑞治;余英剑;李桂涛;刘恒;叶碧武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分析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3年8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复发率为4.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82%,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虽略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经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对《孙氏家乘》中记载的晚清727例婴儿出生月份进行调研,按季度排序得出婴儿出生人数的百分比顺序是第四季度>第三季度>第一季度>第二季度,从中可以看出下半年比上半年出生人数多,尤其是冬季;男女婴在三月份出生的人数少.三月份出生的女婴,平均死亡年龄42.35,低于该地区当时女性的平均死亡年龄(49.84),t=-2.10169,P=0.025887.此次家谱调研结果,对于医务工作者、计划生育工作者、生物学工作者和人口调查者等相关人员均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作者:孙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临床以腹腔镜术和开腹切除术对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进行治疗,并对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收集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170例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5例.观察组患者以腹腔镜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以开腹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都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两组个别患者出现了并发症,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率无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 相比于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术能有效的对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进行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丁正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不典型脑桥梗死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特征.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设计,选取128例诊断为脑桥梗死的患者(不典型108例),同时选取128例大脑半球脑梗死患者,比较两种疾病患者其临床体征的异同.分别予CT及MRI DWI检查.结果 脑桥梗死组临床表现与大脑半球脑梗死类似,但也有差异.主要表现为头晕或眩晕发生率高,中枢性舌面瘫轻、失语轻、病理征少且病情容易进展.MRI DWI在对脑桥梗死的检查中具有明显的优势.结论 脑桥梗死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诊断为大脑半球脑梗死,使用MRI DWI检查要优于MRI T1 T2及CT.
作者:姚键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脑卒中置胃管患者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分别标记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胃管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胃管护理的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胃管移位率为20.0%,胃管脱出率为2.5%,对照组患者胃管移位率为47.50%,胃管脱出率为22.5%,两组患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脑卒中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降低胃管移位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金银花醇提液在体外对粪肠球菌作用,判断金银花是否存在抑制杀灭粪肠球菌的有效成分,以根管冲洗剂次氯酸钠(NaOCl)作为对照以评价其作用效果.方法 采用热回流浸提、旋转蒸发获取金银花浸液.以平皿打洞法验证粪肠球菌对金银花的敏感性.利用噻唑兰(MTT)辅助判断直接接触实验作用的效果,确定金银花醇提液对粪肠球菌生物膜的小抑菌浓度(MIC).结果 400 mg/ml金银花醇提液抑菌环直径大,抑菌效果与2% NaOCl无显著差异.小抑菌浓度为100 mg/ml.结论 金银花醇提液对粪肠球菌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作者:王淑贤;杨旭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临床对ER阳性乳腺癌患者实施个案全程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我中心对ER阳性乳腺癌患者实施个案全程管理模式前后,随机选择100名ER阳性乳腺癌患者,归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此模式实施前后患者的满意度、依从性及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评估和比较,观察其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完全依从者比例为91.0%(91/1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70/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9.0%(99/100),显著高于对照组81.0%(81/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案全程管理模式是具有针对性、人性化的高级护理干预模式,对ER阳性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起到积极影响作用.
作者:何芳;宋淑芬;何慧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探讨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价值,提高护理管理质量,赢得患者满意度和信赖,减少医疗纠纷.方法 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患者进行抽样,随机选取300例患者对比观察,其中未实行风险管理的150例患者为对照组,实行风险管理的150例患者为观察组,并通过电话回访、问卷调查等形式获取结果.结果 实行风险管理的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9.33%,满意率为85.33%,未实行风险管理的对照组患者总满意率为82.67%,满意率为60.67%,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可以提高护理管理质量,获取患者信任和满意,避免医疗纠纷发生,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慧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手术治疗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62例OSAHS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单纯摘除较大一侧的扁桃体20例,扁桃体剥离+腺样体切除术32例,单纯腺样体切除术10例.结果 全部患儿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0~ 90 min,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经半年以上随访,痊愈46例,好转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痊愈率加好转率)为95.2%.住院时间4~8天,平均5天.无效的3例均为肥胖儿童,嘱患儿减肥,戴呼吸机治疗,终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 常规的扁桃体剥离术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术中出血少,术后反应小,术后恢复快.在鼻内镜引导下行腺样体切除,术野清晰,在明视下行腺样体切除,操作准确,不易伤及咽鼓管圆枕,局部止血效果好,出血少,术后愈合快[1],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冉德军;刘雪峰;王鹏;张庆彩;贾德艳;李秀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模式在直肠癌放化疗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我院肿瘤科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100例直肠癌放化疗病人,随机抽取舒适护理开展前后各50例直肠癌放化疗病人,对照组病人仅给予直肠癌常规护理措施,而试验组病人则给予舒适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和病人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P<0.05),而试验组病人护理满意度(1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病人的(P<0.05).结论 舒适护理理念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减少直肠癌放化疗病人的并发症,提高病人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春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管内超声指导下冠状动脉旋磨术联合药物支架治疗严重钙化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血管内超声指导下行冠状动脉旋磨术和支架植入术治疗17例21处严重钙化病变.观察手术成功率、术后主要心血管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靶病变血运重建)的发生率.结果 17例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术中均无严重并发症(包括心源性死亡、Q波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发生.所有患者随访1年,有2例再发心绞痛,无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6例患者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有2例出现支架内再狭窄30%.结论 血管内超声指导下冠状动脉旋磨术联合药物支架治疗严重钙化病变手术成功率高,是治疗严重钙化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王永新;庞文跃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胸腺切除术治疗非胸腺瘤重症肌无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开胸手术,实验组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切除脂肪组织及有效率比较,EORTC-QLQ评分实验组略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3年随访有2例患者出现病情恶化,实验组MGFA评分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腺切除术是治疗非胸腺瘤重症肌无力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曾先文;胡朝阳;景其强;李金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