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本刊关于临床试验和伦理的一般要求

关键词:临床试验研究, 医学伦理, 注册中心, 知情同意书, 委员会, 伦理学标准, 研究对象, 受试对象, 人体试验, 批准文号, 论文, 伦理问题, 机构名称, 赫尔辛基, 前瞻性, 国家性, 地区性, 单位性, 字体, 字号
摘要:临床试验注册号应是从WHO认证的一级临床试验注册中心获得的全球唯一的注册号。临床试验注册号排印在摘要结束处。以“临床试验注册”(Trial registration)为标题(字体、字号与摘要的其他小标题相同),写出注册机构名称和注册号。前瞻性临床试验研究的论著摘要应含有CONSORT声明(Consdidated Standards of Reporting Trial;http://www.consort-statement.org/home)列出的基本要素。医学伦理问题及知情同意须遵循医学伦理基本原则。当论文的主体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时,作者应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赫尔辛基宣言以及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制订的伦理学标准。提供该委员会的批准文件(批准文号著录于论文中)及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相关文献
  • 本刊关于临床试验和伦理的一般要求

    临床试验注册号应是从WHO认证的一级临床试验注册中心获得的全球唯一的注册号。临床试验注册号排印在摘要结束处。以“临床试验注册”(Trial registration)为标题(字体、字号与摘要的其他小标题相同),写出注册机构名称和注册号。前瞻性临床试验研究的论著摘要应含有CONSORT声明(Consdidated Standards of Reporting Trial;http://www.consort-statement.org/home)列出的基本要素。医学伦理问题及知情同意须遵循医学伦理基本原则。当论文的主体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时,作者应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赫尔辛基宣言以及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制订的伦理学标准。提供该委员会的批准文件(批准文号著录于论文中)及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维血宁颗粒联合泼尼松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维血宁颗粒联合泼尼松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及对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PAIgG、PAIgM、PAIgA)的影响。方法将60例IT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给予维血宁颗粒联合泼尼松治疗)和对照组(30例,单用泼尼松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的临床疗效、血小板计数(PLT)、PAIgG、PAIgM、PAIgA、停用激素时间、1年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00%(27/30)比73.33%(22/30),P<0.05〕;观察组停用激素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d:39.8±7.8比55.3±6.5,P<0.05),1年复发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23.3%(7/30)比50.0%(15/30),P<0.05〕;两组治疗后PLT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AIgM、PAIgA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LT(×109/L):113.25±15.47比84.79±20.37,PAIgM:(28.91±10.42)%比(30.75±9.37)%, PAIgA:(19.32±11.54)%比(21.15±15.16)%〕;观察组治疗后PAIgG水平明显降低,对照组治疗前后PAIg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PAIgG明显低于对照组〔(15.29±9.02)%比(32.41±9.34)%,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以向心性肥胖、多毛症、痤疮、高血糖等为主,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3.3%(22/30)比86.7%(26/30),P>0.05〕。结论维血宁颗粒联合泼尼松治疗ITP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泼尼松,且不良反应少,可能与联合用药可降低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增加血小板生成有关。

    作者:沈继春;陈艳鑫;岑冰;葛海燕;郭赟;刘宝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本刊对图表的要求

    作者投稿时,原稿中若有图表,每幅图表应紧随文字叙述之后排。每幅图表应冠有准确的图表题。说明性的文字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图不宜过大,大宽度半栏图不超过7.5 cm,通栏图不超过16.5 cm,高宽比例以5:7为宜。以计算机制图者应提供原始图片(eps、spv、pdf格式)。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图中需标注的符号(包括箭头)请用另纸标上,不要直接写在照片上。每幅图的背面应贴上标签,注明图号、方向及作者姓名。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森林图另附word文档,重点标目词宜用中文表述。若使用其他刊物的原图表,应注明出处,并附版权所有者同意使用该图表的书面材料。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冠状动脉内注入大剂量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冠脉)内应用大剂量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收治的STEMI患者218例,按替罗非班的使用剂量分为大剂量替罗非班组(102例)和常规剂量替罗非班组(116例)。两组均在行直接PCI时经冠脉内给予负荷量替罗非班,其中大剂量组负荷量为25μg/kg,常规剂量组负荷量为10μg/kg,然后均以0.15μg·kg-1·min-1维持18~24 h。观察PCI术后即刻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术后2 h ST段回落情况、出血事件发生率、术后30 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死亡、再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TVR)〕发生率及预后。结果大剂量替罗非班组PCI术后即刻恢复TIMI 3级血流、术后2 h ST段回落率均高于常规剂量替罗非班组〔TIMI 3级血流:92.16%(94/102)比81.90%(95/116),术后2 h ST段回落率:89.22%(91/102)比73.28%(85/116),均P<0.05〕,30 d内再梗死、TVR、总MACE事件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剂量替罗非班组〔再梗死发生率:0.98%(1/102)比2.59%(3/116),TVR:0.98%(1/102)比2.59%(3/116),总MACE事件发生率:1.96%(2/102)比6.03%(7/116),均P<0.05〕,大剂量替罗非班组和常规剂量替罗非班组病死率〔0(0/102)比0.86%(1/116)〕、总出血发生率〔1.96%(2/102)比0.86%(1/11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冠脉内应用大剂量替罗非班对于STEMI患者行直接PCI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可为STEMI患者带来更多的临床获益。

    作者:蔡海鹏;阮君英;林祖近;陈磊;宋伟;徐玉顺;泮慧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学习《伤寒论》结合临床小悟

    《伤寒论》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其出现可以说是中医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重大飞跃。《伤寒论》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为辨证指导,对一些临床病证进行病因病机分析,辨证治疗,它将中医理论与临床有机结合,有些方药现在应用起来还是立竿见影,每每收到奇效。通过进一步学习《伤寒论》,结合自己20余年中医临床体会,对中医理论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小有收获,总结如下。

    作者:张晓忠;董胜寿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运动性猝死的研究进展

    运动性猝死是在运动中或运动后即刻出现症状,6h内发生的非创伤性死亡[1],其主要特点是:①自发过程;②意外发生;③进展迅速。目前国内外学者大多将运动性猝死的时间定义在发病1h内,现就运动性猝死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预防综述如下。

    作者:王晓伟;曹雪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本刊对关键词的有关要求

    关键词是为了便于编制文献索引、检索和阅读而选取的能反映文章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一般每篇论文选取2~5个关键词。中英文关键词应一致。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脓毒症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及预后价值评估

    目的分析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因素并评估其预后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病例分析研究,共纳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2012年10月17日至2013年8月8日收治的脓毒症患者53例,以同期35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根据脓毒症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和脓毒性休克组;根据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危组(APACHEⅡ评分<10分),中危组(APACHEⅡ评分10~19分),高危组(APACHEⅡ评分≥20分)。根据患者是否出现过凝血功能障碍及凝血功能障碍至观察终点时是否得到纠正将患者分为无凝血功能障碍组、凝血功能障碍纠正组、凝血功能障碍未纠正组。入组后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体温、血压、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血乳酸及血清降钙素原(PCT)等临床资料,并进行APACHEⅡ评分。24 h内采集血液标本,运用Bio-Plex悬液芯片技术检测血浆白细胞介素(IL-6、IL-8)含量。采用二分类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脓毒症相关的预后因素,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血乳酸、PCT、IL-6和IL-8及APACHEⅡ评分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诊断价值。结果纳入的53例患者中:脓毒症组17例,8例患者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其中7例得以纠正,死亡5例;严重脓毒症组15例,7例患者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其中2例得以纠正,死亡7例;脓毒性休克组21例,18例患者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其中4例得以纠正,死亡18例。脓毒症组IL-6、IL-8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单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脓毒症分级、APACHEⅡ评分、IL-6、IL-8、血乳酸、PCT及凝血功能障碍与患者预后相关。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乳酸〔β=0.891,χ2=5.872,P=0.015,优势比(OR)=2.438,95%可信区间(95%CI)为1.186~5.013〕及凝血功能状态(凝血功能障碍未纠正:β=3.563,χ2=9.980,P=0.002,OR=35.286,95%CI为3.868~3.563)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血乳酸水平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67,佳阈值为2.15 mmol/L,约登指数为0.386;PCT的AUC为0.698,佳阈值为9.39μg/L,约登指数为0.406;IL-8的AUC为0.686,佳阈值为20.06 ng/L,约登指数为0.312;IL-6的AUC为0.681,佳阈值为45.44 ng/L,约登指数为0.406。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IL-6及IL-8水平是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无凝血功能障碍组IL-6水平明显低于凝血功能障碍纠正组(ng/L:29.26比67.98,P<0.05)及凝血功能障碍纠未正组(ng/L:29.26比128.00,P<0.05),凝血功能障碍纠正组与凝血功能障碍未纠正组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凝血功能障碍组IL-8水平明显低于凝血功能障碍纠正组(ng/L:24.67比27.23,P<0.05)及凝血功能障碍纠未正组(ng/L:24.67比60.14,P<0.05),凝血功能障碍纠正组与凝血功能障碍未纠正组IL-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症分级、APACHEⅡ评分、ICU住院期间是否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及凝血功能障碍是否得到纠正,以及患者ICU住院首日血乳酸、PCT、IL-6、IL-8与患者预后明显相关;是否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及凝血功能障碍是否得到纠正及血乳酸水平是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血浆IL-6、IL-8浓度是脓毒症患者是否出现凝血功能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对患者是否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具有预测价值。

    作者:曾文美;毛璞;黄勇波;庞晓清;吴苏龙;刘晓青;黎毅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全身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全身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RCT)方法,将40例重症AE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血必净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抗炎、祛痰、解痉平喘、机械通气等常规基础治疗,血必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100 mg静脉滴注(静滴),每日2次,疗程5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免疫功能、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的变化及两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预后的差异。再将患者按APACHEⅡ评分不同分为≥15分组(18例)和<15分组(22例),比较两组的免疫功能。结果①重症AECOPD患者均存在免疫功能低下及紊乱,≥15分组患者CD45+、CD3+、CD4+、CD4+/CD8+、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较<15分组更低〔CD45+(×106/L):663.92±100.61比1289.92±169.38,CD3+(×106/L):342.05±108.93比882.37±172.56,CD4+(×106/L):205.96±63.97比486.24±108.64,CD4+/CD8+比值:0.76±0.49比1.32±0.57, B淋巴细胞(×106/L):124.77±32.72比166.06±48.02,NK细胞(×106/L):186.47±39.57比243.51±44.72,均P<0.05〕,≥15分组和<15分组间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治疗后pH值、氧合指数、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白细胞计数(WBC)、CRP、PCT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血必净组WBC、CRP、PCT下降更明显〔WBC(×109/L):10.29±3.83比12.69±3.42,CRP(mg/L):9.06±4.19比15.26±4.22, PCT(ng/L):0.18±0.21比0.42±0.24,均P<0.05〕,两组pH值、氧合指数、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必净组治疗后CD45+、CD3+、CD4+、CD8+、CD4+/CD8+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CD45+(×106/L):1079.38±153.86 比 1015.63±157.11,CD3+(×106/L):652.05±100.05比596.81±106.85,CD4+(×106/L):358.92±67.53比329.99±72.61,CD8+(×106/L):205.73±35.19比230.41±39.74,CD4+/CD8+:2.16±0.63比1.52±0.54,均P<0.05〕;两组治疗前后B淋巴细胞、NK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必净组机械通气时间(h:56.25±22.87比69.45±26.59)及住院时间(d:11.00±0.74比14.00±2.06)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均P<0.05),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分:8.21±2.97比12.08±3.12,P<0.05),器官衰竭数和死亡患者数均较对照组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可减轻重症AECOPD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死亡风险。

    作者:罗玲;潘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不同剂量脂多糖在不同作用时间下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的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诱导急性肺损伤(ALI)小鼠的炎症因子变化,探讨不同剂量LPS在ALI发生发展过程中不同时间点对肺损伤的影响。方法将210只C57BL/6小鼠按气管内滴注LPS剂量分为2.5、5.0、7.5、10.0 mg/kg组,采用气管内滴注LPS的方法复制ALI模型;并设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10只。LPS损伤后1、2、4、8 h观察小鼠的肺组织湿/干质量(W/D)比值、肺损伤评分及肺组织病理学的变化,同时检测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去甲肾上腺素(N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蛋白含量。结果①LPS所致肺损伤呈剂量依赖性增加和时间依赖性增加。②随LPS剂量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LPS组肺组织W/D比值、肺损伤评分增加,血清和BALF中NE、TNF-α、IL-6及BALF中蛋白含量均显著增加,LPS 5.0 mg/kg组作用4 h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显著特征的剂量和时间点〔肺W/D比值:4.97±0.41,肺损伤评分(分):5.60±1.52;血清NE(ng/L):379.99±27.65, TNF-α(ng/L):159.15±20.62,IL-6(ng/L):177.15±29.13;BALF 中 NE(mg/kg):105.85±13.66,TNF-α(mg/kg):227.22±48.01,IL-6(mg/kg):251.55±54.08,总蛋白含量(g/L):1.59±0.37〕,但上述指标的变化以LPS 10.0 mg/kg组作用后8 h较LPS 7.5、5.0、2.5 mg/kg组相同时间点更显著〔肺组织W/D比值:5.10±0.18比5.01±0.43、5.01±0.19、4.91±0.30,肺损伤评分(分):9.20±1.48比8.00±1.00、6.00±1.22、4.40±0.89;血清NE(ng/L):447.43±34.63比419.23±30.62、391.16±54.91、372.59±51.52,TNF-α(ng/L):205.99±31.31比181.01±25.11、161.01±13.98、138.83±28.95,IL-6(ng/L):233.76±34.84比206.21±26.68、186.58±26.54、156.99±28.83;BALF 中 NE(mg/kg):190.82±41.75比153.30±35.42、122.64±25.15、80.23±13.69,TNF-α(mg/kg):305.24±72.99比292.77±38.07、249.60±35.20、193.63±10.83,IL-6(mg/kg):354.81±67.79比303.02±54.24、272.43±32.34、197.64±12.35,BALF总蛋白含量(g/L):2.31±0.30比2.02±0.26、1.62±0.19、1.10±0.24,P<0.05或P<0.01〕。结论 LPS诱导的小鼠ALI程度与剂量和时间呈正相关。LPS 5.0 mg/kg作用4 h是出现ARDS显著特征的剂量和时间点。

    作者:陶一帆;田方敏;郭向阳;朱怀球;朱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Lund概念联合安宫牛黄丸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的前瞻性研究

    目的:观察Lund概念联合安宫牛黄丸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4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所采取的治疗措施不同分为Lund概念联合安宫牛黄丸组(联合治疗组)25例及常规治疗对照组2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入住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后即开始留置胃管(颅底骨折患者经口留置胃管)鼻饲安宫牛黄丸,每次1丸,每日2次,连用15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颅内压(ICP)、脑灌注压(CPP)、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大脑中动脉(MCA)平均血流速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和预后。结果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 d ICP、CPP、GCS评分、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d起联合治疗组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ICP(mmHg,1 mmHg=0.133 kPa):16.78±4.50比18.80±5.67,CPP(mmHg):71.35±1.63比58.11±1.47, GCS评分(分):9.53±0.38比8.23±0.44,平均血流速度(cm/s):152.23±3.33比178.86±5.23,均P<0.05〕。联合治疗组高热〔8.0%(2/25)比41.7%(10/24)〕、抽搐〔12.0%(3/25)比45.8%(11/24)〕、脑疝〔8.0%(2/25)比33.3%(8/24)〕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肾衰竭、电解质紊乱、肺部感染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治疗组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2.0%(18/25)比33.3%(8/24),P<0.05〕,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0%(2/25)比33.3%(8/24),P<0.05〕。结论 Lund概念联合安宫牛黄丸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降低颅脑损伤后早期的ICP增高程度,减轻脑水肿的发生发展,提高CPP,改善脑缺血、缺氧,在控制高热、减少肢体抽搐、降低脑疝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及改善预后方面均有较好疗效。

    作者:苏俊;张颖;胡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并分析影响溶栓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杭州市中医院急诊科2009年1月至2013年11月60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接受溶栓治疗者为溶栓组,患者于发病4.5 h内给予0.9 mg/kg rt-PA治疗,总剂量高不超过90 mg,其中10%静脉推注,剩余的90%在60 min内缓慢静脉滴注(静滴);30例未溶栓治疗者为对照组,患者采用拜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溶栓前及溶栓后1 h、24 h和14 d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两组溶栓前及溶栓后0.5、1.0、1.5 h患者的Barthel指数(BI)评分;观察溶栓组不同年龄、合并症及NIHSS评分患者的出血转化、症状性出血及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情况。结果对照组和溶栓组治疗前NIHSS评分(分:15.2±3.6比15.5±3.3)、BI评分(分:45.0±8.8比44.1±7.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随时间延长NIHSS评分逐渐降低,溶栓后14 d为低,BI逐渐升高,溶栓后1.5 h为高,且以溶栓组的变化更显著〔NIHSS评分(分):9.7±2.6比12.8±4.2,BI评分(分):82.6±7.8比69.6±9.8,均P<0.05〕。溶栓组脑出血转化2例,牙龈出血3例,皮肤出血1例,血尿1例,黑便1例;对照组脑出血转化1例;两组均无明显的全身性出血。30例溶栓组患者中,年龄>80岁者基线NIHSS评分高于年龄≤80岁者(15分比12分);合并房颤者的年龄(岁:71.0±4.1比61.5±2.6)、基线NIHSS评分(14分比11分)、出血转化率〔37.50%(3/8)比18.18%(4/22)〕均高于未合并房颤者;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升高者基线NIHSS评分较未升高者低(11分比14分);NIHSS评分≤4分者出血转化率低于NIHSS评分>4分者〔16.67%(1/6)比29.17%(7/24)〕;NIHSS评分≥20分者3个月mRS评分高于NIHSS评分<20分者(4分比2分)、3个月mRS评分≤2分的比例低于NIHSS评分<20分者〔11.11%(1/9)比52.38%(11/21),均P<0.05〕。两组病死率均为3.33%。结论 rt-PA溶栓治疗能明显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早期恢复,改善其预后,且安全性较好,对年龄>80岁、合并房颤、INR升高及轻型或重型患者同样有效。

    作者:王瑞明;冯为民;欧阳侃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本刊对时间表示方法的有关要求

    论文中时间作为单位修饰词仅为数字时,天(日)用“d”,小时用“h”,分钟用“min”,秒用“s”。例如:28 d病死率、离心10 min等。论文中时间为非单位时可用天、小时、分钟、秒。例如:第×天、第×小时、第×分钟或每天、每小时、每分钟等,均用汉字。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通窍活血汤联合依达拉奉和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研究

    目的:探讨通窍活血汤联合依达拉奉和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潍坊医学院附属益都中心医院收治的46例DEACMP患者,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观察组在高压氧、胞二磷胆碱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方药组成:赤芍15 g,川芎15 g,桃仁15 g,红花15 g,生姜3片,大枣2个,麝香0.5 g,老葱1棵;每日1剂,水煎服或鼻饲),疗程1个月;同时给予依达拉奉每次30 mg,每日2次静脉滴注(静滴),连用14 d。对照组给予高压氧等常规治疗,疗程30 d。治疗30 d后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应用长谷川智能量表(HDS)检测患者智能水平的改变,应用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检测治疗前后时间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1.3%(21/23)比65.2%(15/23), P<0.01〕。观察组出现肌酐升高1例,丙氨酸转氨酶(ALT)轻度升高1例,治疗结束后均恢复正常;对照组未见不良反应发生。两组治疗后30 d H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对照组(分):13.4±2.8比6.8±2.3;观察组(分):20.8±3.4比6.6±2.5,均P<0.05〕,P300潜伏期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对照组(ms):355.7±25.7比385.5±27.8;观察组(ms):337.3±24.6比386.8±25.4,均P<0.05〕,且以观察组的变化更显著〔HDS评分(分):20.8±3.4比13.4±2.8,P300潜伏期(ms):337.3±24.6比355.7±25.7,均P<0.05〕。结论通窍活血汤联合依达拉奉、高压氧治疗DEACMP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锡波;陈传磊;潘海英;赵成花;李真;刘明德;牛建一;李炳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国家级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影响因子排第一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的全国性科技期刊(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系列杂志之一,由《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杂志更名),是我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界权威性学术期刊,已进入国内外多家权威性检索系统。本刊为双月刊,112页,国际通用16开大版本,80克双胶纸印刷。欢迎广大读者到当地邮局办理2015年的订阅手续,邮发代号:6-93,定价:每期10元,全年60元。订阅本刊的读者如果遇有本刊装订错误,请将刊物寄回编辑部调换,我们将负责免费邮寄新刊。2014年以前的合订本和单行本请在杂志社发行部电话订阅:022-23197150。地址:天津市和平区睦南道122号;邮编:300050。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本刊对标注染色方法及放大倍数的有关要求

    本刊从2012年1期起,论文图片说明中标注的染色方法及放大倍数,均使用“低倍放大”、“中倍放大”或“高倍放大”表示。图片放大倍数低于200倍为低倍,等于200倍为中倍,大于200倍为高倍,例如“HE染色×40”将标注为“HE染色低倍放大”,不再标注具体放大倍数。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早期目标导向治疗基础上联合参附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器官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基础上联合参附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器官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徐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符合感染性休克诊断标准的患者84例,按随机信封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参附注射液治疗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参附注射液治疗组(参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100 mL,以微量泵20 mL/h连续静脉泵入,每日2次,共7 d。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6、12、24、48、72 h血流动力学状态、乳酸水平及血管活性药使用情况、器官功能、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脱离呼吸机时间、住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时间、无器官衰竭时间、28 d病死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平均动脉压(MAP)、心排血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均升高,心率(HR)、乳酸水平均下降(均P<0.05)。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参附治疗组治疗后24 h MAP水平明显升高〔mmHg(1 mmHg=0.133 kPa):75.40±9.75比71.80±11.08,P<0.05〕,持续到48 h;治疗后6 h CI水平明显升高(mL·s-1·m-2:75.18±34.84比67.35±39.34,P<0.05),持续到48 h;治疗后6 h乳酸水平明显降低(mmol/L:2.03±0.82比2.24±0.97,P<0.05);两组血管活性药物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常规治疗组γ-谷氨酰转肽酶(GGT)治疗后1 d、3 d均升高,5 d开始降低,7 d时低(U/L:26.75±16.74比46.96±25.85);而参附治疗组治疗后1 d升高,3 d开始降低,7 d时低(U/L:22.41±17.87比51.23±27.74);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氧合指数(PaO2/FiO2)治疗后1、3、5、7 d均升高,尿素氮(BUN)、肌酐(Cr)治疗后各时间点均降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1、3、5 d前蛋白(PA)均降低,7 d升高(mg/L:134.20±63.44比115.70±45.96);参附治疗组治疗后1 d、3 d降低,5 d升高,7 d时高(mg/L:145.40±59.75比108.20±54.34)。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1、3、5、7 d 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均下降,但两组间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参附治疗组SOFA评分于治疗后3 d即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分:6.31±3.86比7.14±4.03,P<0.05),持续到治疗后7 d。参附治疗组脱离呼吸机时间(d:7.5±3.5比9.1±3.2)、住ICU时间(d:16.1±9.2比18.7±8.3)均较常规治疗组明显缩短(均P<0.05)。参附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无器官衰竭时间(d:14.5±4.2比15.3±3.1)、28 d病死率〔28.6%(12/42)比31.0%(13/4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期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感染性休克能改善血流动力学,减轻对重要器官功能的损害,减少呼吸机治疗时间和住ICU时间。

    作者:李茂琴;潘翠改;王晓猛;莫逊;史载祥;许继元;许艳军;韩冠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王今达学术思想研究》由天津科技翻译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发行

    由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所长吴咸中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院士,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王正国院士,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院长沈中阳教授共同主编;《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和《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编辑部主任李银平教授编辑的《王今达学术思想研究》由天津科技翻译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发行。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本刊对医学名词及术语的一般要求

    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西药名以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在题名及正文中,药名一般不得使用商品名,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中医名词术语按GB/T 16751.1/2/3-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证候部分/治法部分》和GB/T 20348-2006《中医基础理论术语》执行,腧穴名称与部位名词术语按GB/T 12346-2006《腧穴名称与定位》和GB/T 13734-2008《耳穴名称与定位》执行。中药应采用正名,药典未收录者应附注拉丁文名称。冠以外国人名的体征、病名、试验、综合征等,人名可以用中译名,但人名后不加“氏”(单字名除外,例如福氏杆菌);也可以用外文,但人名后不加“'s”。文中应尽量少用缩略语。已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可以不加注释直接使用,例如:DNA、RNA、HBsAg、CT、MRI等。不常用的、尚未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以及原词过长在文中多次出现者,若为中文可于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写出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缩略语;若为外文可于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写出中文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外文全称及其缩略语。不超过4个汉字的名词不宜使用缩略语,以免影响论文的可读性。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本刊对基金项目标注的有关要求

    基金项目指论文产出的资助背景,例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学研究基金等。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