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泡脚你泡对了没

林子寒

关键词:
摘要:脚是人体中离心脏远的部位,由于寒冷等的刺激,脚部血管收缩,血液运行发生障碍,易诱发多种疾病.热水泡脚则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驱除寒冷,促进代谢,从而起到养生保健作用.春天泡脚,升阳固脱;夏天泡脚,暑湿可祛;秋天泡脚,肺润肠濡;冬天泡脚,丹田温灼.可见,一年四季泡脚都是有它各自的好处的.泡脚是养生的关键,有助睡眠,血液循环,能够清除人体血液垃圾和病变沉渣,起到人体的清洁作用,还能抵抗各种疾病.
中华养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当心运动不当引发孩子哮喘

    小儿哮喘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儿童呼吸道疾病.但是多数的患儿家长不知道为什么小孩子会患上哮喘.那么常见的原因有哪些呢?小儿哮喘原因1、尘螨调查发现,70%以上的儿童哮喘是由尘螨引起的,80%以上的哮喘儿童和青少年对尘螨皮肤试验呈强阳性反应.幼儿期是尘螨致敏的主要时期.尘螨以人体脱落的皮屑为主要食物来源,床铺的温度、湿度以及食物来源适宜于屋尘螨的生长,因此床上尘土中含有较多的屋尘螨,这是尘螨过敏性哮喘容易在夜间发作的重要原因.

    作者:陈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停经溢乳当心脑垂体瘤

    结婚两年的蓉蓉,家庭、工作都很美满,可有一事令她非常痛苦,那就是她的月经周期一直不稳定,长时间不来又偶尔光顾.算算至今已有两个月没来月经了,但洗澡时竟然发现乳头分泌出少许液体.这令她喜出望外,是不是怀孕了呢?满心欢喜的她立刻买来了验孕棒,结果却发现尿检呈阴性.困惑的她找到医生,经过检查,终诊断是脑垂体瘤.

    作者:孟昭群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足浴可辅治尿毒症

    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是多种慢性肾脏疾病晚期出现的严重综合征,临床以水肿、尿少、尿闭、恶心、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依其病程进展,可分为肾功能不全代偿期、氮质血证期及尿毒症期.代偿期,一些病人由于症状不明显,不需特殊处理而易被医生、病人忽视,肾功能不全继续进展,进入尿毒症期时,由于病情严重,多需采取透析疗法为主的综合治疗以维持患者生命,因此,如何改善和恢复肾功能,保护残存肾功能,延缓病人生命,是目前医学界致力研究的课题,而采用足药浴发汗法辅治尿毒症,开辟了中医非透析疗法治疗尿毒症的新途径.

    作者:胡献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警惕脂肪肝『牵出』糖尿病

    隋先生去年体检时查出患有轻度脂肪肝.由于其他指标都正常,身体也没出现任何不适,也就没多在意,生活方式如常.然而,近期却相继出现了多饮、多尿、多食等类似糖尿病的症状,就医检查后被诊断为糖尿病合并中度脂肪肝.

    作者:张隽乂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胃溃疡白芨三七调藕粉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消化系统疾病已成为困扰人们的主要问题,胃溃疡的发病率也日趋升高.患了胃溃疡,典型表现为:有明显的疼痛规律,如上腹部不同程度的疼痛,多在餐后1小时内出现,会自行缓解,但下次进餐后可能再次发作,并伴有腹胀、打嗝、泛酸等,严重时会发生黑便与呕血.

    作者:郭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慢性胃炎检查要趁早

    民间有一种说法“十胃九病”,大多数人都会有点胃方面的疾病,而慢性胃炎是常见的胃病之一.尤其是现在胃镜的普及,很多人平时肠胃没什么症状,却看到胃镜报告上显示各种慢性胃炎,比如浅表性胃炎、非萎缩性胃炎等,上网一查,发现慢性胃炎可能癌变,于是更加慌张……事实上,慢性胃炎真的这么可怕吗?

    作者:郅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吃饭心情不好小心患上胃病

    张女士近饱受胃痛的折磨,去医院做了胃镜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居然得了胃溃疡.张女士很纳闷,自己的生活作息规律,一日三餐也都按时吃,为什么会得胃病呢?医生问询得知,张女士性格比较内向,平时习惯自己一个人闷头吃饭,没想到这竟成为她患胃病一个诱因.

    作者:李京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老胃病试试中医按摩

    在平时生活里面,胃痛是一件非常难受的事情,它不仅仅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问题,还会严重的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导致胃病的因素1、不合理的生活习惯尤其现在上班族人群,长期的饮食不规律,及暴饮暴食,长期喝烈酒,浓茶,浓咖啡,吃辛辣和粗糙的食物,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都是导致肠胃炎的直接原因.或者一般我们在饮食的时候,进食被细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可能引发肠胃病.

    作者:邹雨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抗癌康复生活指南

    随着治疗手段日新月异,许多癌症变得和慢性病差不多,只要坚持治疗,养护得当,就能获得长期生存.美国癌症学会主办的顶尖学术期刊《临床医师癌症杂志》总结称,癌症患者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种种问题和困惑,包括饮食、运动、保健品使用等方方面面.给他们精心定制一份抗癌生活指南,就能帮他们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尤长宣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胃病开始癌变的四个信号

    凡年龄在40岁以上的胃溃疡病人,溃疡病症状在不明因素下骤然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原来治疗效果较好的药物,突然出现治疗效果不佳,病人出现原因不明的低热,一般体温在38摄氏度以下,这可能是恶性病变的预警信号.

    作者:赵子墨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褥疮易缠身防患于未然

    由于皮肤经常受潮湿、摩擦等物理性刺激(如石膏绷带和夹板使用不当、大小便失禁、床单皱褶不平、床上有碎屑等),使皮肤抵抗力降低会导致褥疮的反复发作,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褥疮在康复治疗、护理中是一个普通性的问题.据有关文献报道,每年约有6万人死于褥疮合并征.

    作者:陈阿鑫;姜玉峰;史煜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宝宝腹泻必须知道的四件事

    1不应禁食以往患儿腹泻时,比较强调限制饮食或干脆禁食.其实,腹泻时限制饮食或禁食,由于患儿营养需要量却增多,反而加重脱水和酸中毒.所以,应当考虑继续喂养,满足生理需要,补充疾病消耗.只要患儿能吃,精神好,给予适当的饮食,即使腹泻次数多一些,也会逐渐好起来.

    作者:任榕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面瘫老不好当心鼻咽癌

    50多岁的老金平时身体不错.两个月前的一个早上,他刚起床就感觉右脸发麻,一照镜子吓一跳,右侧口角歪斜不能闭眼,赶忙到当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右侧周围性面瘫”.治疗一周后症状没有改善,经人介绍前往浙江省人民医院就诊.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吴祖良仔细询问病情,了解到一个重要信息,老金右侧耳闷伴间歇性耳鸣已8个月,便马上警惕起来,结果确诊老金竟然得了鼻咽癌.

    作者:陈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老年人气喘勿擅用平喘药

    老李今年72岁,患有心脏病和哮喘,平时犯哮喘时只要喷两下平喘气雾剂就能缓解.一天夜里,正在睡梦中的老李突然被胸闷憋醒,喘息不止,不能平卧,而且浑身冒汗.老伴连忙给老李喷平喘气雾剂,结果这次不仅不见效,老李反而更加憋气,口唇发紫,被紧急送入医院,医生诊断为急性心力衰竭.

    作者:张林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预防乳腺癌别错过敏感阶段

    根据2015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每年以3%的速度迅速增长,每年新发病例约28.2万,城市发病率是农村的两倍.其中,广州是中国乳腺癌发病率高的城市,每10万人口中差不多有50位患有乳腺癌.然而,对于这个女性“头号杀头”,该如何预防和提早发现?近日,广东省人民医院乳腺科主任廖宁教授指出,在如何保护乳房和尽早发现乳腺癌方面,市民仍有很多认识误区.

    作者:严慧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胃难受未必是胃病小心吃错药

    胃不舒服时,你会自己买点药吃吗?你买的药对症吗?近日,鞍山市第三医院消化科主任凌敏表示,好多市民在药店买的非处方药有时并不对症,或者只是临时缓解,主要还是市民对于消化不良理解有误.胃胀是消化不良 反酸不是凌敏说,想要知道自己吃的药对不对,首先要了解自己是什么症状.

    作者:宁兆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过午不食”非养生小心胃病找上门

    在很多人看来,一天中重要的一餐是早餐,其他的就不重要了,其实这样的想法是很不对的.午饭和晚饭也同样重要,尤其是晚饭就更重要了.近几年,减肥一直是个热门话题,网上各种减肥秘方层出不穷,其中很流行的一个减肥方法,就是不吃晚饭.那么不吃晚饭到底好不好呢?这个问题还有一些争议,有些人认为不吃晚餐是一个健康的行为,因为佛家就有“过午不食”的说法,我国古代有一些皇帝为了长生,也有“过午不食”的习惯.

    作者:尹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高血脂偏爱哪些人

    说起高脂血症,想必各位并不陌生.作为常规检查项目,定期抽血检测生化水平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近年来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质的丰富,人们的膳食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肉类摄入量逐年增高,谷类、植物纤维类食物的摄取量却呈现下降趋势.各种“吃出来”、“养出来”的“富贵病”、“营养病”也纷至杳来,高脂血症便是其中之一.在门诊上经常有病友拿着化验单说自己“血脂高”,但是“血脂高”只是个通俗的叫法,在医学上应叫做“高脂血症”.

    作者:姚魁武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宝宝有胃病护理关键

    宝宝积食严重时可能会呕吐,妈妈千万不要慌,马上将宝宝的头部置于侧位,避免呕吐物被吸入气管.在饮食方面做些调整,给宝宝吃流质饮食,如稀粥、面汤、藕粉,既容易消化,又补充水分.饮食的量由少到多,少量多餐,分批吃,然后慢慢恢复到正常饮食.

    作者:陈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测血压要量两只胳膊

    随着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测量血压对于许多人来说,早已经成为家常便饭,基本属于每天必做的事情.然而,绝大多数的人在测血压之时,往往是随便伸出一只胳膊,根据测量的结果判断自己的血压是否正常.其实,这样测量血压的方法并不科学,因为在临床上,有一些患者两只胳膊的血压差别很大,这是一些疾病的症状表现.对于这样的患者而言,如果仅仅测量其中一只胳膊的血压,必然会造成“误诊”,使得一些疾病未能及时得到发现,从而留下严重的疾病隐患.

    作者:彭永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中华养生保健杂志

中华养生保健杂志

主管:中华养生保健(上半月);中华气功

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