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护理路径在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崔建霞

关键词:胃十二指肠溃疡, 护理路径, 健康教育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住院时间、术后炎症指标及护士书写文案时间与对患者健康教育时间的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接受手术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1)两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2)两组护士书写文案时间与对患者健康教育时间.(3)两组术后炎症指标.结果 (1)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护士书写文案时间与对患者健康教育时间比较有差异(P<0.05).(3)两组术后炎症指标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后,可以大化的整合医疗资源,让患者在相同医疗资源下,优化护理流程,促进康复.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分娩期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程与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 分析在初产妇分娩期间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产程与分娩结局造成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妇产科收治134例初产妇,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初产妇的产程时间、剖宫产率、产后抑郁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率等指标.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的各个产程与总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其剖宫产率、产后抑郁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初产妇分娩期间提供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缩短产程,提升自然分娩成功率,护理效果较好.

    作者:田景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372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蓝光照射治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蓝光照射治疗+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记录两组患儿蓝光照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间接胆红素水平,患儿治疗疗效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95.16%显著高于对照组88.70%(P<0.05);观察组患儿总依从率96.24%高于对照组89.25%(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提高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治疗疗效.

    作者:郭雪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猪肺表面活性物质气管内灌洗治疗重症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猪肺表面活性物质(PS)气管内灌洗治疗重症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102例MAS患儿,根据治疗措施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措施治疗,研究组采用PS气管内灌洗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肺氧合功能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a/APO2、O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a/APO2、OI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8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猪肺表面活性物质气管内灌洗治疗重症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儿肺氧合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谷惠茹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舒适护理在闭合性骨折并发张力性水泡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患者骨折后发生张力性水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8例骨折后发生张力性水泡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应用骨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自身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体满意度为74.36%,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在患者骨折后发生张力性水泡的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自身舒适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田开锋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脊柱功能的影响评价

    目的 分析研究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脊柱功能的影响.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88例患者均为我院2015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将其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以上患者均知晓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给予观察组患者行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行后路长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伤椎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评价等指标.结果 经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伤椎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仅为4.54%,而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高达18.1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价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给予脊柱骨折患者实施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且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低,安全性较高,可促进患者快速恢复正常的生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志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综合康复治疗和传统康复治疗偏瘫型脑瘫患儿的优劣差异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治疗与传统康复治疗对偏瘫型脑瘫患儿的效果差异.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8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20例偏瘫型脑瘫患儿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传统康复治疗,给予观察组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接受治疗后智力水平、行动能力.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反应智力水平的应物能、应人能和语言能DQ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运动水平轻度缺陷以下33例,中度重度极重度缺陷患儿27例,两组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对于偏瘫型脑瘫患儿的智力水平和行动能力的提高效果显著,尤其越早治疗效果越好,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梁显荣;刘青;吴凌云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侵袭性牙周炎应用牙周基础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究侵袭性牙周炎应用牙周基础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收治的68例(152颗患牙)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应用牙周基础治疗,分析牙齿松动和临床各项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牙周基础治疗后,68例患者牙周探诊深度和附着丧失、菌斑指数、出血指数等改善情况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且牙齿松动明显好转,无松动牙齿明显增加,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侵袭性牙周炎应用牙周基础治疗效果较好,可以改善牙周探诊深度和附着丧失、菌斑指数、出血指数等指标,减少松动牙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斌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高血压社区管理对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高血压社区管理对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方法 选取96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高血压社区管理+常规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48例.对比两组血压(SBP和DBP)和血压达标率;遵医嘱(合理用药、科学运动、合理饮食和定期检查)情况;高血压并发症(眼底病变、冠心病、脑卒中和肾功能不全)发生率.结果 管理前两组血压(SBP和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两组血压(SBP和DBP)均显著低于管理前(P<0.05),且观察组血压(SBP和DB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压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合理用药、科学运动、合理饮食和定期检查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观察组眼底病变、冠心病、脑卒中和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社区管理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提高患者遵医嘱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褚国锋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hs-CRP、ADPN、NO和ET-1水平的变化研究

    目的 探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hs-CRP、ADPN、NO和ET-1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80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血清hs-CRP、ADPN、NO和ET-1水平进行测定,并对检测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hs-CRP和ET-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而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DPN和N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病与炎症活动和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等有关,血清hs-CRP、ADPN、NO和ET-1的水平变化可以反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代谢异常情况,可用于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艳丽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颈型颈椎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颈椎生理曲度、疼痛评分、压痛积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84%,差异明显(P<0.05).结论 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孙斌;周锋涛;赵建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急性心肌梗死B型钠尿肽与CRP的检验及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B型钠尿肽(BNP)和C-反应蛋白(CRP)的检验与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AMI患者43例设为研究A组,选取同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0例为研究B组,另选同期到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健康者44例为对照组.对比三组BNP和CRP水平.结果 研究A组患者B型钠尿肽水平、CRP水平均显著高于研究B组患者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B组患者B型钠尿肽水平、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伴心功能Ⅲ~Ⅳ级患者B型钠尿肽、CRP水平均显著高于AMI伴心功能Ⅰ~Ⅱ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诊断AMI及其伴发心功能衰竭的早期预测中,B型钠尿肽、CRP的检验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高度重视.

    作者:梁伟琼;何莲珠;彭俊云;陆国伟;陈群芳;莫毅雄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患者致病菌临床特征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患者致病菌的临床特征与耐药性.方法 分层抽取我院ICU收治的重症感染患者110例,采集患者的病原学标本以行细菌学检测,包括菌种鉴定和K-B药敏试验.结果 共分离出81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阴性菌49株(60.49%)、革兰阳性菌32株(39.51%).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庆大霉素敏感性较高(平均耐药率依次为5.00%、10.83%),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性高(平均耐药率依次为0.00%、3.17%).结论 ICU感染患者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应根据致病菌具体临床特征和耐药性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作者:赵东林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PDCA循环应用于输尿管结石合并尿路感染患者康复护理的效果

    目的 探索研究PDCA循环应用于输尿管结石合并尿路感染患者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90例输尿管结石合并尿路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结果 两组患者碎石效果对比差异不明显,术后两组对比,观察组发热人数少于对照组,尿路感染患者少于对照组,患者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 PDCA循环用于输尿管结石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康复护理中能够有效规避护理风险,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叶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加鞘内注射治疗术后颅内感染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加鞘内注射治疗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共选择本院2013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28例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加鞘内注射治疗,观察患者恢复情况,记录治疗方法,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27例患者在14d后基本治愈,1例因为感染加重,处于中度昏迷状态.结论 对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采用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加鞘内注射治疗疗效明显,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任瑞明;李芳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舒肝解郁胶囊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舒肝解郁胶囊治疗更年期综合征(MPS)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治疗的MPS患者20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2例和对照组101例.对照组采用克龄蒙治疗,观察组采用舒肝解郁胶囊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变化.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08%(98/102),高于对照组的74.26%(75/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AMD、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肝解郁胶囊治疗MPS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抑郁、焦虑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李博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腰硬联合麻醉对艾滋病感染足月妊娠产妇行剖宫产分娩麻醉起效时间及镇痛效果的影响

    目的 观察腰硬联合麻醉对艾滋病感染足月妊娠产妇行剖宫产分娩麻醉起效时间及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足月妊娠行剖宫产分娩艾滋病感染患者5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至手术开始时间、疼痛数字评分法(VAS)评分及麻醉镇痛效果.结果 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至手术开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镇痛优良率为86.21%(25/29),高于对照组的55.17%(16/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艾滋病感染足月妊娠行剖宫产分娩产妇,可加快麻醉起效时间,减轻患者疼痛程度,麻醉镇痛效果好.

    作者:张磊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髂耻束与凹间韧带缝合应用于儿童腹腔镜疝手术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 综合分析髂耻束与凹间韧带缝合应用于儿童腹腔镜疝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92例腹腔镜疝手术患儿,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应用髂耻束与凹间韧带缝合治疗方法,46例)与对照组(应用腹腔镜下内环结扎术治疗方法,46例).分析两组患儿的平均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半年的复发率、平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参数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半年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患儿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髂耻束与凹间韧带缝合应用于儿童腹腔镜疝手术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半年的复发率.

    作者:陈永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人工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髋臼骨折后髋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髋臼骨折后髋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2011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髋臼骨折后髋关节炎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人工髋关节表面置换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全髋置换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术中出血量小于全髋置换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总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人工髋关节表面置换治疗髋臼骨折后髋关节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军法;付保恩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全凭静脉麻醉(TIVA)对老年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7月~2017年6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2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行TIVA,对照组行静吸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听从指令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恢复定向力时间,麻醉前及手术完成后3、6、12、24h的认知功能,术后3、6、12、24h疼痛程度得分.结果 两组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听从指令时间、恢复定向力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6认知功能得分均低于麻醉前,观察组术后3、6认知功能得分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2、24h认知功能得分与麻醉前无差异(P>0.05),两组术后12、24h认知功能得分无差异(P>0.05).术后3、6、12、24h两组VAS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TIVA对老年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小,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恢复快,且对麻醉效果无影响,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作者:胡永海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25例为研究对象,均为单眼患病,给予25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分析25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治疗效果情况.结果 治疗前,患者的视力、眼压、前房实际深度、房角粘连闭合角度分别为(0.23±0.13)°、(36.75±12.48)mmHg、(1.36±0.25)mm、(286.34±38.56)°,治疗后,患者的视力、眼压、前房实际深度、房角粘连闭合角度分别为(0.74±0.08)°、(11.27±8.58)mmHg、(3.56±0.69)mm、(57.17±27.14)°,明显好于治疗前,统计学存在比较意义(P<0.05).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显著,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提高了视力,降低了眼压,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曹灿贵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