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

黄跃展

关键词:硝苯地平, 厄贝沙坦, 糖尿病, 高血压
摘要:目的 探究厄贝沙坦联合硝苯地平应用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全部患者依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选择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选择厄贝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结果 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为95.0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情况以及血压情况明显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硝苯地平应用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与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延续护理干预对膀胱癌患者术后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延续护理干预对膀胱癌患者术后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膀胱癌患者64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延续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治疗依从率及干预前后生存质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依从率为90.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生存质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存质量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护理干预应用于膀胱癌患者术后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王秀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原发性与转移性卵巢上皮性癌组织表达CDX-2、CK7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与转移性卵巢上皮性癌组织表达CDX-2、CK7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84例原发性卵巢上皮性癌患者(观察组)、39例结肠转移性卵巢癌患者(对照1组)以及30例卵巢组织正常患者(对照2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其卵巢组织表达CDX-2、CK7的情况.结果 三组研究对象之间CDX-2、CK7表达阳性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1组CDX-2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对照2组(P<0.01),观察组与对照2组之间CDX-2表达阳性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K7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1),对照1组与对照2组之间CK7表达阳性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同病理类型之间CDX-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浆液性腺癌CDX-2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黏液性腺癌、内膜样腺癌(P<0.05),黏液性腺癌、内膜样腺癌之间CDX-2表达阳性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同病理类型之间CK7表达阳性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X-2、CK7检测可以用于原发性与转移性卵巢上皮性癌的鉴别诊断,原发性卵巢上皮性癌患者CDX-2表达阳性提示浆液性腺癌的可能性大.

    作者:王轶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三金二石汤和五味消毒饮联合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三金二石汤和五味消毒饮联合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0月于我院就诊的肾结石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三金二石汤和五味消毒饮治疗,治疗4w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的83.3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炎症因子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胃功能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恢复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金二石汤和五味消毒饮联合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可有效减轻肾结石患者的炎症反应,促进肾功能恢复,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詹树春;邱汉松;陈普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卵巢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卵巢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炎症因子(IL-8、TGF-β和TNF-a)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卵巢癌患者52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女性76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血清IL-8、TGF-β和TNF-α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前炎性因子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血清IL-8、TGF-β、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TGF-β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血清IL-8、TNF-α、TGF-β水平随临床分期的增加而逐渐递增,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得知,血清IL-8、TNF-α、TGF-β水平与卵巢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r=0.476,P<0.05).结论 IL-8、TGF-β和TNF-α等促炎细胞因子参与卵巢癌病情的发生、发展,定期进行该类细胞因子的检测,并给与针对性的靶向治疗,对卵巢癌病情的评估及5年生存率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荣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顺尔宁和酮替芬分别联合丙卡特罗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并哮喘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顺尔宁和酮替芬分别联合丙卡特罗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并哮喘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并哮喘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酮替芬联合丙卡特罗治疗,研究组予以顺尔宁联合丙卡特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干预前后气道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气道细胞因子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IL-10显著升高,TGF-β1、MMP-9、TNF-α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改变明显(P<0.05).结论 顺尔宁联合丙卡特罗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并哮喘可显著改善气道细胞因子水平,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林嘉镖;王桂兰;黄娟;林汉炼;黄建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应用米非司酮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对患者性激素水平及预防复发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1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97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均行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患者术后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9个月性激素水平及复发情况.结果 术后3个月和9个月时,观察组患者P、E2、LH和FS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个月时,观察组复发率为2.0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可安全有效地调节患者性激素水平,减少术后复发.

    作者:毛钫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丙基硫氧嘧啶对妊娠期合并甲亢TRAb的影响及妊娠结局分析

    目的 探讨丙基硫氧嘧啶对妊娠期合并甲亢TRAb的影响及妊娠结局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妊娠期合并甲亢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未接受正规的甲状腺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丙基硫氧嘧啶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TRAb、TSH、FT4、FT3、TT4、IT3水平及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血清TRAb、FT4、FT3、TT4、IT3水平均较对照组低,而TSH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剖宫产、早产儿、低体重儿、胎儿窘迫、新生儿甲亢及重度子痫等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合并甲亢孕妇应用丙基硫氧嘧啶治疗,不仅能改善甲状腺功能指标,还能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梁月开;陈世荣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对食管癌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66例食管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疼痛评分(VAS)]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VAS评分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2.12%,4/33)较对照组(36.36%,12/33)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效果显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感较轻,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

    作者:王凌哲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异甘草酸镁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异甘草酸镁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乙肝患者150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甘草酸二铵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肝功能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2w后以及治疗4w后的总与效率分别为62.67%和88.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00%和58.67%(P<0.05).观察组治疗2w后以及治疗4w后的ALT、AST、TBiL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程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左金丸合四逆散辨证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左金丸合四逆散辨证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5年1月17日~2017年1月17日收治的66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时间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予以匹维溴铵医治,观察组予以金丸合四逆散辨证医治.比较2组患者胃肠激素水平,腹泻、腹胀、腹痛症状改善情况和复发现象.结果 观察组患者胃肠激素水平,腹泻、腹胀、腹痛症状积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且复发率更低(P<0.05).结论 左金丸合四逆散辨证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安全有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瑞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不同体重指数COPD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究不同体重指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收治的确诊为COPD合并骨质疏松者5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确诊为COPD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按照体重指数不同将观察组分为超重组(24≤BMI<28,n=13)、正常组(18.5≤BMI<24,n=26)和偏瘦组(18.5<18.5,n=11),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定各组腰椎(L1~4)骨密度(BMD),分析COPD合并骨质疏松者BMD与BMI相关性.结果 超重组L1骨密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中其他组别各腰椎BM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偏瘦组各腰椎BMD均低于正常组与超重组(P<0.05),正常组各腰椎BMD均低于超重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OPD合并骨质疏松者BMD与BMI呈正相关(r=0.41,P<0.05).结论 BMI偏低者骨BMD较低,临床医师应注重调整BMI较低者治疗方案,加大钙剂和VitD剂量,减少发生骨折的风险.

    作者:戴武强;陈广湛;范昭豪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整形美容外科技术修复颅脑外伤头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整形美容外科技术修复颅脑外伤头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就诊的颅脑外伤合并头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92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经治疗后采用常规处理,观察组治疗后予整形美容外科技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创面愈合效果、疗效及瘢痕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血管分布、柔软度、厚度及色泽评分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瘢痕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形美容外科技术修复颅脑外伤头面部软组织损伤效果较好,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改善创面愈合效果,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瘢痕发生.

    作者:颜书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腹腔镜辅助注射式隆胸微创取出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注射式隆胸微创取出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86例行注射式隆胸微创取出术隆胸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取出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辅助取出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注射式隆胸微创取出术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海晨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氨基葡萄糖片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探析

    目的 探讨氨基葡萄糖片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的1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氨基葡萄糖片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取氨基葡萄糖片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疼痛,提高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廖伟斌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鼻内镜下单极射频治疗鼻出血的研究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单极射频治疗鼻出血的优点.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鼻出血患者85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给予鼻内镜下单极射频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凡士林纱或者膨胀海绵填塞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VAS水平、止血时间及再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下单极射频治可有效改善鼻出血患者的疼痛状态、止血效果,有利于降低患者再出血的风险,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潘永;王露斯;范绍翀;钟晓声;叶浩昕;严睿成;戴智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与乙肝病毒核酸(HBV-DNA)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本院285例临床诊断为乙型肝炎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标志物,血清标志物包括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HBV-DNA含量,并比较血清标志物与HBV-DNA之间的关系.结果 285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sAg(+)HbeAg(+)HbcAb(+)组的HBV-DNA阳性检出率和含量高;HbeAg(-)组的HBV-DNA阳性大多出现在HbsAg(+)HbeAb(+)HbcAb(+)和HbsAg(+)HbcAb(+)患者血清内.结论 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与HBV-DNA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乙肝病毒的感染情况,可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诊断与治疗依据.

    作者:杨清梅;叶健翔;贾伟建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分型检测在健康体检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分型检测在健康体检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健康体检者356例血清样本,先后进行幽门螺杆菌抗体分型检测(免疫印迹法)、胶体金法血清抗体检测及14C-尿素呼气试验.以14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为诊断依据,比较免疫印迹法及胶体金法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析幽门螺杆菌抗体分型的诊断意义.结果 免疫印迹法检测灵敏度高于胶体金法(χ2=21.620,P<0.05),胶体金法特异度略高于免疫印迹法,但差异无统计意义;免疫印迹法及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234例同为阳性者中,血清抗体分型结果显示:Ⅰ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175例,Ⅱ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59例.结论 在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治疗时,先通过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分型检测,可对临床用药予以指导,减少治疗费用和耐药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骏;徐良;刘尧;梁永羿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微钛钉种植体支抗技术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的应用观察

    目的 探究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微钛钉种植体支抗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9月~2016年6月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94例青少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非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微钛钉种植体支抗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磨牙移位、上中切牙倾斜角与上中切牙凸距差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磨牙移位明显小于对照组,上中切牙倾斜角与上中切牙凸距差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微钛钉种植体支抗技术的应用效果显著,安全性较好.

    作者:周艳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麝香保心丸辅助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和对氧化应激的影响

    目的 探讨麝香保心丸辅助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对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5月收治的9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基础治疗+麝香保心丸,疗程均为8w.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对氧化应激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均下降,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比对照组少,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SOD、TAC水平均升高,MDA、LPO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幅度均比对照组明显,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麝香保心丸能提高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抗氧化能力,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能提高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冯玉龙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30日~2017年1月30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超早期脑梗死患者,按照治疗顺序的单双号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常规医治(时间窗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溶栓24h后给予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自理能力、血清应激因子表达水平和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自理能力、血清应激因子表达水平和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均更具优势(P<0.05).结论 超早期脑梗死患者进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丁苯酞联合治疗,能够改善神经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胡火有;肖小华;雷志浩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