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通道丝线法改良腹腔镜下Palomo术治疗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临床分析

罗保华;肖运政;边瑜健;袁淦宁

关键词:精索静脉曲张, 腹腔镜, Palomo术
摘要:回顾分析68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3例采用传统三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双通道丝线法改良腹腔镜手术(治疗组)治疗.治疗组建立手术通道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住院费用等较对照组更具有优势,采用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方面两种术式无显著性差异(P>0.05).双通道丝线法改良腹腔镜下palomo术治疗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手术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患者疼痛较轻、恢复快、并发症少、费用低廉等优点.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氨溴特罗口服液对小儿喘息性疾病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氨溴特罗口服液对小儿喘息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86例小儿喘息性疾病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抗感染、止咳平喘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氨溴特罗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各项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采用氨溴特罗口服液联合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疗效确切,可快速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并且联合应用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卢锦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分析

    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9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达那唑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研究.结果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研究组有效率为97.78%(44例),对照组有效率为86.67%(39例),研究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研究组发生率为4.44%(2例),对照组发生率为22.22%(10例),研究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和血清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子宫肌瘤患者应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也能降低不良发应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胡卫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预防性护理对老年妇女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选取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髋部骨折老年女性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下肢肿胀疼痛率及住院时间.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下肢肿胀疼痛率均少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行手术治疗髋部骨折老年女性患者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改善临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诗晓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探讨改良式插胃管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系统地研究改良式插胃管法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需要插胃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插胃管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式插胃管方法,对比两组一次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插管时间为3.2±0.9min,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不良反应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式插胃管法能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减少插管时间,减轻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叶宣宏;李华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与新生儿Apgar评分状况的临床研究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妇产科接收的138例瘢痕子宫再次分娩产妇.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A组各69例.观察组采用经阴道分娩,对照A组行剖宫产,另选取69例同期非瘢痕子宫经阴道分娩的孕妇作为对照B组.观察对比3组孕妇分娩时平均出血量、平均分娩时间、住院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分娩时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产褥病明显低于对照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产妇的新生儿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生产出血量、产褥病、住院时间及新生儿评分与B对照组产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通过实施严格控制阴道试产观察、加强分娩时的监护措施,提高瘢痕子宫产妇阴道分娩的安全性,从而推动临床自然分娩.

    作者:吴侃倪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PDCA循环护理对减少开放式病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擅自离院的作用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开放式病区(心理科、干预科)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探讨发生擅自离院行为的原因,评价实施PDCA循环护理程序前后的效果.结果擅自离院原因主要为精神症状、环境因素、人为因素.PDCA循环护理程序实施前后,擅自离院行为发生率分别为21.21%和13.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患者实施PDCA循环护理程序,可有效预防或减少擅自离院行为的发生.

    作者:梅双燕;郭彩云;陆雪梅;孙雅娟;徐黎明;张新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复方樟柳碱治疗缺血性眼底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探究复方樟柳碱治疗缺血性眼底病变的临床疗效.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缺血性眼底病变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并发症.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针对缺血性眼底病变患者,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杨红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精神病超高危认知与氧化应激相关性研究

    入组精神病超高危人群及健康对照人群各30例,采用MATRICS成套认知功能测试(MCCB)中文版评估精神病超高危组认知功能,对两组氧化应激指标进行检测.结果(1)研究组外周血丙二醛(MD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2)研究组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表达水平与符号编码、空间广度测试得分呈负相关,一氧化氮(NO)表达水平与词语学习得分呈负相关.精神病超高危人群中存在氧化应激标记物水平异常,且部分氧化应激指标与特定认知缺陷领域具有相关性.

    作者:鲍成;胡茂荣;杜群丽;刘筠;刘得乐;熊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观察两种剂量喹硫平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

    目的 探索研究两种剂量喹硫平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9月收治的52例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两组均采用喹硫平治疗.对照组用药剂量为首日200mg,每日增加200mg,达到维持药量600mg/d.对照组首日剂量100mg,每日增加100mg,达到维持药量600mg/d.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0.0%,对照组为84.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第1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第2、3、4周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采用喹硫平治疗的患者以100mg/d的速度增加药量患者不良反应较少,用药安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安培玉;孙杰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对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对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83例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注射右美托咪啶50μg+罗哌卡因40ml实施麻醉,观察组注射右美托咪啶100μg+罗哌卡因40ml麻醉,观察对比两组运动阻滞起效、持续时间,感觉阻滞起效、持续时间,术后镇痛时间、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运动及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运动及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镇痛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右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对臂丛神经阻滞效果较佳,运动及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短,阻滞持续时间长,术后镇痛时间长,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安全性高.

    作者:朱莉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尤瑞克林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研究

    研究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及早使用尤瑞克林药物,对防治出现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作用.将我院于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30例与干预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院内基本一般药物处理,干预组患者加用尤瑞克林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治疗有效率.对照组患者疾病治疗有效率为86.67%,干预组为100%,干预组较高(P<0.05).本文研究中,对于此类患者早期行常规治疗措施以控制病情,防止恶化,积极治疗原发病,后遵医嘱使用尤瑞克林预防并发症,大部分患者治疗有效率较高.

    作者:李树浩;李东航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价值

    讨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价值.选取2014年7月~2016年3月我院就诊并自愿参与本次实验的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48例,根据随机且自愿的原则,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研究组则为患者提供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对不同组别的临床疗效进行记录与分析.通过比较后得知,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比较得知,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吴高利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在乙肝病毒及核心抗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83例疑似乙型肝炎患者,对所有患者均抽取空腹血液并进行ELISA法及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检测,对两种不同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抗IgG抗体及抗IgM抗体检出率均高于ELISA法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乙肝病毒及核心抗体行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检测,可有效提高核心抗体检出率.

    作者:朱萍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社区应用耳穴疗法配合梅花针叩刺防治产后抑郁的研究

    目的 探讨耳穴疗法配合梅花针叩刺疗法对产后抑郁的社区防治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辖区内社区60例产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耳穴压丸贴配合梅花针叩刺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针刺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SAS、SDS及EPDS评分及满意度.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SAS、SDS、EPDS评分均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操作难易度、治疗依从性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压丸贴配合梅花针叩刺疗法治疗产后抑郁能取得良好效果,具备使用简便、患者满意率高等优势值得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推广使用.

    作者:曾昭渊;李郁生;卢永洪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分析

    目的 检测脑梗死患者血清Hcy、CRP水平,分析其相关性.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试验组,健康查体者50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清Hcy、CRP水平,分析其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 试验组血清Hcy为20.82±7.02umol/l、CRP为4.02±4.35umol/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重型组患者的血清Hcy、CRP水平、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高于轻型组、中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梗死组患者的血清Hcy、CRP水平均高于腔隙性脑梗死组、小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存在血清Hcy、CRP水平升高,神经缺损程度较重、脑梗死面积大的患者,其血清Hcy、CRP水平升高更加明显.

    作者:刘海涛;张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MR动态增强扫描以及弥散加权成像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8月在我院已确诊为前列腺癌的50例患者为对象.50例患者分别给予MR动态增强扫描以及弥散加权成像诊断,与病理学诊断情况作比较,分析MR动态增强扫描和弥散加权成像的诊断价值.结果50例患者ADC均值为141.65±24.24、 大强化率均值为127.87±25.23、1min强化率均值为121.76±24.21、2min强化率均值为122.14±30.21、流出分数均值为16.61±6.77.与病理学测定结果相比较,MR动态增强扫描、弥散加权成像、MR动态增强扫描以及弥散加权成像在前列癌诊断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MR动态增强扫描以及弥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癌的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与病理学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可以推荐患者使用.

    作者:汪欣;马宝新;钟柳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综合护理对腹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对腹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普外科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100例腹部外科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普外科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评估两组胃肠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和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对比患者心理护理、基础操作、环境护理、服务态度以及健康宣教满意度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经过综合护理干预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明显更短,胃肠功能恢复有效率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对心理护理、基础操作、环境护理、服务态度以及健康宣教等护理指标满意度评分更高,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有效改善腹部外科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指标,促进肠胃功能恢复,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予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卓小慧;谢艳珠;符华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食管型颈椎病的临床影像诊断分析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食管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E组各20例.A组行钡餐造影诊断,B组行CT扫描诊断,C组行X线平片检查,D组行食管内窥镜检查,E组行MRI诊断检查,详细观察不同诊断方式的检查结果.结果钡餐造影,可对患者压迹位置进行详细观察,且不会损伤食管壁,CT扫描可用于了解患者椎间盘突出情况,X线平片检查有助于临床医师掌握椎间盘狭窄程度,食管内窥镜,操作存在难度,易出现误诊现象.MRI诊断可准确掌握患者椎节局部的病理改变.针对食管型颈椎病,相较于其他影像诊断方式,钡餐造影诊断,准确率高,且安全、可靠,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颜晓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及预后分析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衰的治疗及预后.选择2014年4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衰患者共50例.所有患者给予抗感染、氧疗、止咳化痰和扩张支气管等药物进行治疗,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无创机械通气进行治疗.分析(1)临床疗效;(2)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3)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心率和呼吸频率的差异.结果:(1)经治疗,显效有27例,有效有20例,无效有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2)干预后跟干预前比较,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心率和呼吸频率明显改善(P<0.0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衰在抗感染、氧疗、止咳化痰和扩张支气管等药物治疗基础上辅以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其血气分析,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值得推广.

    作者:黄运忠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卵圆孔面积、血流动力学在预测新生儿房缺中的应用

    探讨卵圆孔面积、血流动力学在预测新生儿房缺中的应用.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5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新生儿均于分娩前给予超声心动图检查,以产后结果为对照,依据是否发生房缺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132例),采用ROC曲线分析卵圆孔面积、分流速度对新生儿房缺的预测价值,统计分析所有新生儿圆孔直径、面积、分流速度和房缺发生情况.观察组患儿卵圆孔直径、面积、分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卵圆孔面积以13mm2为临界值时,预测新生儿房缺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66.67%、81.82%、80.00%,分流速度以0.7m/s为临界值时的敏感性、 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2.22%、84.85%、83.33%,二者联合时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4.44%、96.12%、96.00%,在预测新生儿房缺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方面,二者联合>分流速度>卵圆孔面积,有显著性差异(P>0.05).卵圆孔面积、血流动力学变化与新生儿房缺的发生发展有关,卵圆孔面积和分流速度联合检测在预测新生儿房缺中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可作为一种有效可靠的检测方法,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柳娇;李志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