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造影在肝恶性肿瘤介入治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姜程远;卜云芳

关键词:超声造影, 肝恶性肿瘤, 疗效评估, 价值
摘要: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30例肝恶性肿瘤患者.患者经介入治疗后,均应用常规彩超,经增强核磁共振检查(MRI),和增强CT和超声造影检查,比较不同影像学检查的结果.结果30例肝癌患者在接受超声造影检查均取得满意结果,52个病灶的资料详细,图像均清晰.其中有16个病灶是超声显示为增强的,36个病灶为不增强;常规彩超检查的灵敏度为50.00%,特异度为71.7%;MRI检查的灵敏度为56.0%,特异度为92.6%;增强CT检查的灵敏度为83.33%,特异度为97.1%;超声造影检查的灵敏度为87.5%,特异度为97.2%.超声造影为肝脏肿瘤介入治疗的疗效评估提供准确的结果,能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介入治疗后效果的判断.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研究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随机选取骨科收治的12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增加预见性护理指引,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情况等.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3%,对照组为88.3%,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4%,对照组为13.3%,观察组并发症明显比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科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效果理想,能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利于患者及早康复出院,适宜推广应用.

    作者:赵丽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保留二尖瓣装置的风湿性心脏病换瓣术的临床治疗作用分析

    分析保留二尖瓣装置的风湿性心脏病换瓣术的临床治疗作用.研究对象为我院随机选取的76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研究时间为2014年4月~2016年4月,研究对象分类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行不保留二尖瓣装置的换瓣术治疗,观察组行保留二尖瓣装置的换瓣术治疗,总结归纳两组患者的终治疗效果.经保留二尖瓣装置的换瓣术治疗,观察组治疗效果更接近于预设值,与对照组相比,心功能、左心室功能指标、治疗满意度更为理想,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保留二尖瓣装置换瓣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能够较好增强患者心功能,改善左心室功能相关指标,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丁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CT与腹部X线平片对肠梗阻的临床诊断效果比较

    对比分析CT与腹部X线平片对肠梗阻的临床诊断效果.选择2001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肠梗阻患者40例,随机分为分别CT组与X线组,每组20例,分别采取CT与腹部X线平片进行检查.比较两组的诊断特异性和敏感性;以及两组对梗阻原因、梗阻部位和是否存在绞窄情况的诊断准确率.CT组的特异性为95.00%(1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15/20)(P<0.05),CT组的敏感性为90.00%(18/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14/20)(P<0.05);CT组对梗阻原因、梗阻部位和是否存在绞窄情况的诊断准确率均明显高于X线组(P<0.05).CT扫描对肠梗阻的临床诊断效果明显优于腹部X线平片检查,而且对梗阻原因、梗阻部位和是否存在绞窄情况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徐文奎;李栋;沙钧平;王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与单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比较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与单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中选取74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单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则采用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结果 (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30%,高于对照组的81.08%,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1%,低于对照组的29.73%,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各项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和单用阿奇霉素比较,采用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更显著,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迅速改善临床症状,促进预后,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刘晓蓉;缪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腹腔镜甲状腺手术中气管前入路手术路径的应用效果

    分析腹腔镜甲状腺手术中气管前入路手术路径的应用效果.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7月在我院行甲状腺手术治疗的122例甲状腺疾病给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将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的设为对照组60例,将采用腹腔镜气管前入路手术的设为研究组6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研究组手术时间稍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3.23%,稍低于对照组的1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甲状腺手术中气管前入路手术路径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且并发症少,值得应用于临床治疗甲状腺疾病.

    作者:蓝锦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便携式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对比分析

    对比分析便携式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检测结果.选取我院2016年4月~6月收治的62例内科住院患者,分别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便携式血糖仪检测血糖值,观察记录两种方案检测血糖浓度及精密度.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结果与便携式血糖仪检测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便携式血糖仪血糖精密度检测均较佳,误差值均处于允许范围内.便携式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检测结果一致性较高,但便携式血糖更易普及应用,在临床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及推广价值.

    作者:沈丽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超声造影在肝恶性肿瘤介入治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30例肝恶性肿瘤患者.患者经介入治疗后,均应用常规彩超,经增强核磁共振检查(MRI),和增强CT和超声造影检查,比较不同影像学检查的结果.结果30例肝癌患者在接受超声造影检查均取得满意结果,52个病灶的资料详细,图像均清晰.其中有16个病灶是超声显示为增强的,36个病灶为不增强;常规彩超检查的灵敏度为50.00%,特异度为71.7%;MRI检查的灵敏度为56.0%,特异度为92.6%;增强CT检查的灵敏度为83.33%,特异度为97.1%;超声造影检查的灵敏度为87.5%,特异度为97.2%.超声造影为肝脏肿瘤介入治疗的疗效评估提供准确的结果,能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介入治疗后效果的判断.

    作者:姜程远;卜云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幼儿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异位返流的诊断与治疗1例

    1 病例报告患儿,男,9月余.因早晚频繁干咳、无痰、声音嘶哑在市级儿童医院诊断为“喉炎”,给予常规雾化治疗,但症状无缓解,声音低弱.后经心脏听诊于二尖瓣听诊区闻及收缩期杂音,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显示:LA 14.4mm、LV9.8mm、RV30.3mm、RA38.9mm、EF79%;估测肺动脉收缩压106mmHg;房间隔缺损或卵圆孔未闭;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动脉轻度返流;右心增大;右室壁增厚.考虑原发性肺动脉高压而转诊入院.入院后查体:一般情况尚可,食纳及夜眠可,二便正常;体温36.2℃,HR148次/min,呼吸急促(55次/min),BP106/78mmHg;颈静脉怒张,心前区有隆起,心尖搏动位于胸骨左缘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外0.5cm,可触及震颤,心浊音界扩大,A2<P2,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

    作者:陈剑;周利;管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原发性肝癌乙肝两对半及抗-HCV检测结果探析

    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乙肝两对半及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检测结果.从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空腹静脉血5ml,采用全自动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抗-HCV,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乙肝两对半指标.在100例原发性感染患者中,“小三阳”比例为48.00%,“大三阳”比例为13.00%,“小三阳”感染模式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感染模式(P<0.05),“全阴”比例为10.00%,HBsAg阳性感染率为77.01%,HBsAg阴性感染率为22.99%,HBV感染率为87.00%;抗-HCV检测阳性16例,HCV感染率为16.00%,其中有10例合并HBV感染,HCV和HBV双重感染率为10.00%.乙肝病毒感染可能是引起原发性肝癌发生的主要因素,以HBsAg阳性感染为主,同时以“小三阳”感染模式的肝癌患者占多数,当然丙肝病毒感染不容忽视,两者双重感染需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作者:叶健翔;温宝欣;胡雅;刘勇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采用依帕斯他联合舒血宁治疗的效果探究

    探究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采用依帕斯他联合舒血宁治疗的效果.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107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依帕斯他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依帕斯他联合舒血宁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肝肾功能指标、血糖血脂水平、神经传导速度.结果(1)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61.4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2)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尿素氮、肌酐水平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3)两组患者FPG、P2hPG、HbA1c、TC、TG、LDL-C、BMI指数明显比治疗前降低,HDL-C明显上升,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FPG、P2hPG、HbA1c、TC、TG、LDL-C、BMI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明显更高,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4)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后后腓感觉神经、正中感觉神经、腓运动神经、正中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更快,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采用依帕斯他联合舒血宁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王红心;苏爱芳;庞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无创呼吸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3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9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小随机化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与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H、PaO2、PaCO2及SaO2各项血气分析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明显,并且观察组患者远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创呼吸机应用于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肺通气状态及血流动力学,有助于提高肺功能,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应用.

    作者:黄宏佳;叶庆荣;李晓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替吉奥同步放疗序贯化疗治疗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瘤的疗效

    目的 观察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瘤应用替吉奥同步放疗序贯化疗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选择2015年5月1日~2016年4月30日在本院治疗的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瘤病人5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观察组进行替吉奥同步放疗序贯化疗疗法,对照组进行单纯放疗疗法,两组均治疗2个周期,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肝功能损害、神经毒性、脱发、过敏反应等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近期总有效率为82.1%,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46.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肝功能Ⅰ级损害、神经毒性、脱发、过敏反应等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瘤应用替吉奥同步放疗序贯化疗疗法,临床效果更佳,且不会增加毒副作用,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侯富凯;李云书;吕志庆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熊去氧胆酸对减轻婴儿肝炎综合征全身炎症反应的效果分析

    探讨熊去氧胆酸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机体炎症反应效果.选择我院小婴儿科收治婴儿肝炎综合征168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82例)与试验组(86例),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护肝抗炎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熊去氧胆酸,治疗3w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包括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并比较两组肝功能变化,检测指标有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酰转氨酶(GGT)以及总胆汁酸(TBA).经治疗,常规组炎症因子TNF-α及IL-6依次是(285.84±34.65)ng/L、(38.62±3.15)ng/L,试验组(204.58±46.62)ng/L、(28.36±3.47)ng/L,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试验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肝功能指标比较,两组TBIL、DBIL、GGT及TBA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试验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仅常规组出现1例病情反复需手术治疗者.在保肝治疗基础上加用熊去氧胆酸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可有效减少机体炎性反应,促进肝功能恢复,增强临床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临床可予以考虑.

    作者:王晓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并发癫痫的常见临床表现及其发病的预测因素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70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依据是否并发癫痫分为并发组20例和未并发组50例.分析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并发癫痫的常见临床表现以及预测因素.结果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并发癫痫的常见临床表现包括癫痫、意识混乱、意识模糊;脑出血、上矢状窦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并发癫痫的独立影响因素.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并发癫痫的常见临床表现包括癫痫、意识混乱、意识模糊,对发生脑出血或者是存在上矢状窦的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予以及时干预可显著降低癫痫发生率.

    作者:刘海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膀胱灌注方法治疗膀胱肿瘤的效果观察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9月收治的20例膀胱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例.对照组采取TURBT进行治疗,治疗组则采取TURBT联合膀胱灌注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五年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五年内的复发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URBT联合膀胱灌注治疗膀胱肿瘤,效果确切,能够显著缩短手术时长、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作者:林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白血病的胸腹部CT特征性表现及其病理对照

    分析探讨白血病的胸腹部CT特征性表现及其病理对照.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41例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胸腹部CT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胸腹部CT扫描显示,41例患者中,脾大28例,脾浸润主要表现为单个或多个边界清晰的低密度结节影,其中有少数伴有出血现象,低密度结节影弱化;淋巴结主要呈轻度、中度肿大;胸部病变主要表现为肺部和胸膜浸润.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出血、贫血、继发感染、持续性弛张热等症状,同时存在白血病细胞增生、浸润、高度脾大症状.胸腹部CT检查的应用,对于脾和肺浸润诊断均大有助益,与病理相相结合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可有效促进疾病诊断效率的提升,防止漏诊和误诊现象的发生,具备较为理想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进行更加广泛和普遍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陆少范;黄胜福;曹治;黄裕存;邝宇良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对脑外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炎性因子的影响分析

    探讨分析在脑外科手术治疗中采用瑞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麻醉方式,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炎性因子的影响.随机选择92例脑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本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两组,且各46例,采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的患者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炎性因子水平进行比较.T2、T3、T4时观察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参数水平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两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炎性因子水平优势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外科手术治疗中采用瑞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麻醉不会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稳定性产生影响,且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炎症反应程度.

    作者:万兆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医院接诊的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的单双号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健康教育的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护理满意度的调查.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889,P<0.05).观察组40例患者中,依从性评分结果为93.5±2.0;而对照组40例病例中,依从性评分结果为82.0±3.0,组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t=10.01,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达到更高的依从度及护理满意度,可临床推广.

    作者:鲁晓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血管内皮抑制素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TACE治疗,观察组给予TACE联合血管内皮抑制素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肝外转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肝外转移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血管内皮抑制素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孙俊凯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256例女性不孕症患者病因回顾性分析

    探究256例女性不孕症患者有关病因.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6年7月我院256例女性不孕症患者临床资料,分析造成其不孕的有关因素.256例患者中继发性不孕占41.80%(107/256),原发性不孕占58.20%(149/256);造成其不孕的主要原因为:内分泌因素占37.11%(95/256)、输卵管因素占34.77% (89/256)、子宫与宫颈因素占19.92%(51/256)、免疫因素占7.03%(18/256)等;导致原发性不孕的主要病因为内分泌因素约占52.35%(78/149),而造成继发性不孕的主要病因为输卵管因素约占53.27%(57/107);继发性不孕和原发性不孕两类患者的各内分泌因素与输卵管因素构成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分泌因素及输卵管因素为造成女性不孕主要原因,临床应加强生殖健康知识教育,预防造成不孕的各种因素产生,降低不孕症发生率.

    作者:姚学慧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