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勤
探讨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采用TE方案与TEC方案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选取80例于2012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接收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TEC方案治疗,n=40)与观察组(给予TE方案治疗,n=40),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两组患者化疗后进行疗效评价发现,两组临床有效率比较基本一致(P>0.05);化疗后,两组患者均出现血小板减少、白细胞低下、胃肠道反应、脱发、肝功能异常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两组化疗后在白细胞骨髓抑制方面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而两组在肝功能损伤、胃肠道反应及脱发、心脏毒性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乳腺癌患者在新辅助化疗中采用TEC与TE方案疗效相似,其中TE方案较TEC方案骨髓抑制要轻,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刘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评价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ICU收治的68例患者作为参照组,予以常规管理模式;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ICU收治6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予以层级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与参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基础护理、健康宣教、病房管理及病历书写、护理操作、护理质量总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在ICU护理管理中应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可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并进一步改善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探讨舒适护理对射频消融术治疗肝肿瘤患者的负性情绪的影响.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6年10月于本院治疗肝肿瘤106例临床案例,按护理干预措施不同将其分为舒适组和常规组,各58例.常规组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护理,舒适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SAS、SDS评分情况及护理干预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负面情绪均得到改善,而护理干预后舒适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舒适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护理对射频消融术治疗肝肿瘤患者能进一步改善患者负性情绪,以及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7年第22期
对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在贫血鉴别诊断的检验价值予以研讨.随机抽取从2014年10月~2016年2月于我院接受诊治并行血液检验的贫血患者(以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为主)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各41例为本次研究标本,将其分为对照组(健康者)与观察组(贫血者),并对两组研究标本的HB(血红蛋白浓度)、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RDW(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及MCV(细胞平均体积)等各项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血液检验后,观察组患者在MCH、MCV、HB以及RBC等各项相关指标中的检验数据均显著低于健康者,且两组研究对象在该系列数据中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被检验者是否贫血的鉴别诊断中,HB、MCH、RDW及MCV等相关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意义重大,均可将其作为诊断或鉴别接受检验者贫血与否的检验标准,有效促进病情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张振周 刊期: 2017年第22期
探讨产前护理干预对高危妊娠孕妇的护理效果.选取收治的128例高危妊娠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常规护理+精心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后两组护理满意度及心理应激指标等.护理后,观察组心理应激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4%(P<0.05).充分掌握高危妊娠孕妇的产前护理需求,并给予有针对性的精心护理干预后,能有效地提升护理效果,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强孕妇的心理应激能力,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洋洋 刊期: 2017年第22期
将104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标准三联疗法治疗2周后单用雷贝拉唑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尿囊素进行四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幽门螺旋杆菌转阴时间、消化性溃疡愈合时间;干预前后IFN-γ、IL-6、NO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77%,研究组为96.15%,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幽门螺旋杆菌转阴时间、消化性溃疡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IFN-γ、IL-6、NO水平相近(P>0.05);干预后研究组IFN-γ、IL-6低于对照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副作用相似(P>0.05).复方尿囊素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老年消化性溃疡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炎症水平,促进黏膜NO水平升高,发挥黏膜保护作用,有效促进幽门螺旋杆菌转阴和消化性溃疡愈合,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苏成舜 刊期: 2017年第22期
探究前列地尔联合羟苯磺酸钙对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肾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10月CRF患者82例,随机数表法分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于常规治疗同时予以前列地尔+羟苯磺酸钙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4w)后肾功能指标[24h尿蛋白、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治疗前两组24 h尿蛋白、BUN、C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24 h尿蛋白、BUN低于对照组,Cc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地尔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CRF,能改善患者肾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寿先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采取股骨近端髓内钉与人工髋关节置换修复的效果.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8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研究,采取入院编号单双法将患者分为髓内钉组和置换组各40例,对所有髓内钉组患者采取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对所有置换组患者采取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置换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髓内钉组相比明显较长,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与髓内钉组相比明显较短,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置换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髓内钉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股骨转子间骨折采取股骨近端髓内钉与人工髋关节置换修复效果均较高,临床可根据患者实际状况选择合适方式治疗.
作者:李志敏 刊期: 2017年第22期
分析上颌单前牙即刻种植修复和延期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选择收治的100例(153颗牙)上颌单前牙种植修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种植方法的不同将分为研究组(50例,77颗牙)与对照组(50例,76颗牙).研究组采用即刻种植修复,对照组采用延期种植修复,比较两组种植义齿的终修复成功率、牙周袋深度及患者主观满意度.研究组义齿种植修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周袋深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软组织附着高度、咀嚼功能、整体美观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牙即刻种植修复的终种植体成功率、牙周组织健康程度及患者对种植体满意度均优于延期种植修复,即刻种植修复方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梁献丽 刊期: 2017年第22期
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及血糖控制的影响.以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负性情绪、血糖水平.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血糖控制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2型糖尿病患者予以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消除或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降血糖效果.
作者:赵凤勤 刊期: 2017年第22期
探讨实施护理干预对神经衰弱患者焦虑状况的影响.选取收治的神经衰弱患者90例,依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焦虑状况改善情况.两组干预前S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评分为(47.15±5.33)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神经衰弱患者焦虑状况,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亚丽 刊期: 2017年第22期
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方式对于脑血栓患者的治疗效果.以2015年1月~2017年1月进行治疗的86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治疗顺序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采用联合治疗的方式,其治疗的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单一治疗方式下的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也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进行比较的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的治疗方式,治疗效果较好,且对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小,值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推广使用.
作者:万桂霞 刊期: 2017年第22期
分析肺癌化疗后所致消化道症状的发生和分布,评估不同药物干预的效果.选取肿瘤科进行化疗的肺癌患者52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于化疗当日即给予昂丹司琼,同时给干预组行胃复安+奥氮平+甲羟孕酮+麻仁软胶囊治疗;对比两组呕吐控制有效率.肺癌化疗后消化道症状发生率为83.02%,常见的症状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胃胀、便秘;发生≥2种以上消化道症状者占79.20%,其中常见的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干预组止吐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干预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化疗药物导致消化道副反应率较高,胃复安+奥氮平+甲羟孕酮+麻仁软胶囊方案干预对止吐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卢建新;陈晓敏;陈作波 刊期: 2017年第22期
探讨抗病毒治疗对乙肝病毒(HBV)DNA阴性的乙肝相关肝细胞癌(HBVR-HCC)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乙肝病毒(HBV)再激活的预防及预后影响.选取2014年3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86例HBVR-HC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TACE术治疗,观察组于TACE术前行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HBV再激活情况及谷丙转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甲胎蛋白(AFP)变化,并统计对比两组治疗后6个、12个月生存率.结果治疗后随访2年,观察组HBV再激活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个月,观察组TB、ALT、AF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年后生存率70.48%(31/43)高于对照组45.65%(2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病毒治疗可有效改善HBV-DNA阴性HBVR-HCC患者行TACE术后HBV再激活的预后,并能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疾病缓解率.
作者:胡瑞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分析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方法,并总结其手术经验.本文采用随机、双盲法从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外科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中选择106例纳入研讨领域,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组,每组53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胆总管探查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生存质量、住院时间情况,记录术后并发症,随访半年,记录结石复发率.观察组所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术后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结石复发率少于对照组,但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0.05).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临床应用该手术,应当采取个体化治疗,严格把握手术准入制度,确保手术安全性.
作者:李平高 刊期: 2017年第22期
分析综合康复护理措施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效果.随机抽取我院呼吸内科确诊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24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120例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120例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综合康复护理.观察组护理后肺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躯体功能、精神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较对照组提高,差异显著,P<0.05.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行综合康复护理,利于患者肺功能改善,效果显著.
作者:陈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盐酸戊乙奎醚剖宫产术中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副作用的临床效果,研究机制.方法 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产妇60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每组20例.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前3min静脉滴注生理盐水,A组: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3min前先静脉滴注盐酸戊乙奎醚0.5mg,B组: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3min前先静脉滴注盐酸戊乙奎醚1mg,对照组C组: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3min前先静脉滴注生理盐水.记录三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监测整个手术过程中血清胃动素,血管紧张素浓度变化.结果 A组、B组副反应发生率低于C组.A组、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C组胸闷、烦躁、面部潮红、心率和血压升高发生率较A组、B组明显,A组与B组相比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别.胃动素和血管紧张素随着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入逐渐达到峰值,而在使用盐酸戊乙奎醚的A,B两组中相对C组中浓度更低,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 盐酸戊乙奎醚在降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临床中副作用中,具体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胃动素抑制胃肠道不良反应,通过降低血管紧张素II降低心血管不良反应.
作者:姬乐婷;张建辉 刊期: 2017年第22期
观察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临床效果.选择2014年6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0%(37/40)、77.50%(31/4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于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使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较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病死率的发生,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此治疗方法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闫建丽;耿宏旭;郭杏花 刊期: 2017年第22期
探讨妊娠合并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接诊的妊娠合并重症肝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愿意配合本研究,随机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血浆灌流与血浆置换术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胆红素吸附疗法,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产后并发症,以及治疗前后血清肝功能指标进行观察记录,并对比分析.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2.50%(P<0.05);观察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AST与ALT及ALB比较无差异(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将血浆灌流与血浆置换术联合胆红素吸附疗法应用在妊娠合并重型肝炎患者中,不仅能提高疗效,减少产科并发症,而且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肝功能,值得借鉴.
作者:刘静莉 刊期: 2017年第22期
分析颅内血脉微创穿刺清除术联合亚低温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将从2015年3月~2016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3例患者;对照组实施颅内血脉微创穿刺清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联合进行亚低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疗效分析及Barthel评分和NIHSS评分.(1)观察组死亡率为2.33%,显著的低于对照组(18.60%)(P<0.05);观察组恶化率为2.33%,显著的低于对照组(11.63%)(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0.69%,显著的高于对照组(60.47%)(P<0.05).(2)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Barthel评分均显著的高于治疗前(P<0.05),NIHSS评分显著的低于治疗治疗前(P<0.05);其中,观察组Barthel评分为(78.67±15.08)分,显著的高于对照组(62.56±14.69)分(P<0.05);观察组NIHSS评分为(8.86±2.83)分,显著的小于对照组(10.95±3.01)分(P<0.05).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效果,减少死亡风险;改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和改善神经效果,在临床中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宋振声;孙传顺;武晓阳 刊期: 2017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