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

刘震;付伟

关键词: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老年, 锁定钢板
摘要:42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锁定钢板治疗。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4年5月治疗42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资料,男13例,女29例;年龄61~82(平均73)岁股骨粗隆间骨折Evans分型系统。EvansⅢA型19例,ⅢB型6例,Ⅳ型17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h~13d,平均3.6d。观察患者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时间58~92(平均75)min;术中失血量280~570(平均360)ml;4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7(平均14.6)个月;42例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1例患者伤后2d患侧股深静脉血栓,给予下腔静脉滤网植入后骨折手术治疗;1例术后3个月钢板折断,经取出内固定、髂骨植骨、单边多功能外固定治疗,3个月愈合;3例于术后12个月并发内科疾病死亡;余39例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3~6(平均4.2)个月;无髋内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并发症发生。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按 Harris评分,获优19例,良17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7.1%。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骨折微创复位,软组织有限剥离,钢板固定可靠,临床疗效满意。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高分辨率CT扫描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5月~2014年8月收治104例周围型肺癌患者的高分辨率CT资料,并与该患者的胸片结果作为对照进行分析。比较周围型肺癌患者高分辨率CT资料与胸片在检测肺部肿块、毛刺征、胸膜凹陷征、空泡征、厚壁空洞及胸腔积液等指标方面的差异性。可以明显看出高分辨率CT扫描检出阳性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辨率CT在显示肺部肿块形态、边缘、密度及其与周围组织关系方面优势明显,较胸片能显著提高周围型肺癌检出率,从而为患者下一步治疗提供科学指导,临床应用价值显著[1]。

    作者:辜娓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α-干扰素治疗丙肝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究α-干扰素治疗丙肝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78例丙肝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患者均通过聚乙二醇干扰素和利巴韦林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通过α-干扰素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治疗的总有效率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64.10%,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α-干扰素对丙肝以护理的方式进行治疗,能够达到较好的护理效果,且可降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作者:刘秀美;吴俊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不同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分析

    选取我院儿科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76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对所有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将其中38例设为观察组,给予1.0mg/次的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将另外38例设为对照组,给予0.5mg/次的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哮喘症状及肺功能改善状况。治疗3d后,观察组患儿的哮喘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FEV1和PEF占预计值百分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上对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采用高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疗效更好,能有效缓解患儿的哮喘症状,提高肺功能。

    作者:黄冬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锁定加压钢板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选取我院骨科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80例四肢骨折患者。并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接受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临床疗效为治愈、有效的总例数为38例,总有效率为95%;而对照组临床疗效为治愈、有效的总例数为28例,总有效率为70%;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相比,四肢骨折患者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可显著缩短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谭思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卵巢巧克力样囊肿实施腹腔镜手术并给予孕三烯酮的疗效观察

    以我院收治的74例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为调查对象,参照双盲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7例。对照组仅予以单纯腹腔镜卵巢巧克力囊肿剥离术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孕三烯酮治疗,疗程为6个月,而后展开6~24个月的随访,以不规则腹痛、性交痛、痛经及月经紊乱等四项症状的改善情况来评估对比两组疗效,同时观察两组随访期间复发率与用药安全性。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7%、随访复发率为5.4%,相较于对照组的67.6%、27.0%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卵巢巧克力样囊肿实施腹腔镜手术并孕三烯酮治疗有助于临床症状的改善,术后经随访发现复发率较低、无明显副作用,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建议临床重视与采纳。

    作者:姜珍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喉罩通气下七氟醚麻醉在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研究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和茂名市中医院行小儿腹腔镜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手术的50例患儿。给予喉罩通气下七氟醚麻醉,观察插入喉罩前、插入喉罩即刻及插入喉罩后各个时间点的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以及相关麻醉指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插入喉罩前、插入喉罩即刻及插入喉罩后各个时间点的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插入时间为5.2±1.3s,麻醉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均未超过10min,麻醉并发症发生率为6.0%。喉罩通气下七氟醚麻醉用于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中,对患儿血流动力学影响小,麻醉并发症少,可作为行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的首选麻醉方法。

    作者:赖晓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猪肺磷脂注射液联合辅助通气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探究猪肺磷脂注射液联合辅助通气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将94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行辅助通气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PaO2、PaCO2、PaO2/FiO2与总有效率。经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猪肺磷脂注射液+辅助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可有效改善患儿相关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不同手术方式在寰枕畸形合并颅底凹陷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选择医院2010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寰枕畸形合并颅底凹陷患者6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试验组患者采用经口咽前路寰椎侧块置钉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枕骨板障间螺钉固定枕颈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及手术前后脊髓神经功能。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前各项脊髓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试验组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寰枕畸形合并颅底凹陷时,经口咽前路寰椎侧块置钉固定治疗方法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脊髓损伤情况。

    作者:郑虎林;陈晨;白磊;霍龙伟;王国伟;严飞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措施分析

    对我院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室护理存在管理方面、术前、术中和术后等方面的不安全因素,应进行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从而改善临床护理质量。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范和规定进行手术室护理,有效的改善手术室护理的质量,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同时,对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姜卫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阴式子宫疤痕妊娠病灶清除术子宫疤痕妊娠的体会

    探讨阴式子宫疤痕妊娠病灶清除术治疗疤痕妊娠的临床疗效。选取子宫疤痕妊娠患者23例,其中采用阴式子宫疤痕妊娠病灶清除术的1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腹式子宫疤痕妊娠病灶清除术的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平均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与血HCG水平复常时间的差异。两组治疗有效率与血HCG水平复常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手术出血量67.15±6.92ml,对照组平均手术出血量157.26±26.31m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式子宫疤痕妊娠病灶清除术有助于显著降低子宫疤痕妊娠患者的手术创伤程度,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明月;邓子宋;李淑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女性卵巢功能影响研究的进展

    内环境分泌干扰物系一类干扰体内与生物体的正常行为及生殖、发育相关的正常激素的合成、贮存、分泌、体内运输、结合及清除等过程的外来物质。近来研究发现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是诱发卵巢早衰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就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对女性生殖系统功能影响的机制作一阐述。

    作者:黄莉萍;陈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TCF21基因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转录因子21(TCF21)是近年日受关注的新的抑癌基因,位于人染色体6q23-24区,对细胞的生长与分化具有重要意义。 TCF21能调控下游基因的表达,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本文将对TCF21基因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郑末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腔镜甲状腺手术与传统手术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比较

    选取我院2013年2月~10月收治的75例甲状腺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采用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对比两种手术的手术时间、失血量、引流量、住院天数和术后并发症等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而且失血量和引流量都比对照组的少。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切口长度1.8±1.0cm显著短于对照组的6.5±1.7cm,而且住院时间也较短。观察组并发症率显著少于对照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腔镜甲状腺手术的疗效及安全性优于传统手术,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加以广泛应用。

    作者:宋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序贯性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收治的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11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采取序贯性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13碳-尿素呼气试验(13C-UBT)阳性未变率、13C-UBT阳性下降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C-UBT阴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83%,对照组总有效率86.2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疗法治疗胃溃疡较传统三联疗法更好,可以提高总有效率以及促进症状快速缓解,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湛佩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性胃炎应用奥美拉唑辅以阿托品的临床研究

    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胃炎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山莨菪碱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试验组则应用阿托品辅以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与对照组的77.8%相比显著更高;在不良反应上试验组的发生率为6.7%,相较于对照组的31.1%相比显著更低;而试验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奥美拉唑联合阿托品治疗急性胃炎有助于迅速缓解症状,疗效确切,切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可作为一线方案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成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日间照料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区护理中应用效果评价

    随机选取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按社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流程常规护理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日间照料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护理前,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与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PANSS、BPRS与SDSS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日间照料护理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明显改善症状,提高社会功能与护理质量,值得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应用。

    作者:江明;李买容;熊心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研究

    研究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选取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4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实施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实施普通解剖型钢板治疗,术后观察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疗效,并进行比较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负重时间、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侧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价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钢板治疗,各个治疗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并发症减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俊昌;陈进;陈思;袁键冰;宋志会;熊树鸿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与髓过氧化物酶的临床诊断关联研究

    分析髓过氧化物酶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中的临床意义,为寻求新的预测与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方法提供指导性依据。选取接受治疗的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患者80例,根据疾病分型的不同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与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各40例,另选取同期就诊的40例非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三组的血清髓过氧化物酶水平。 ACS组髓过氧化物酶水平均明显高于SAP组与对照组(P<0.05),而SAP组与对照组髓过氧化物酶水平相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清髓过氧化物酶水平有明显增高,与疾病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因此,持续监测髓过氧化物酶水平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具十分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王其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超声双重造影及口服造影在胃癌术前TNM分期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超声双重造影评价胃癌的术前临床分期(TNM分期)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经手术及术后病理证实,术前分别采用超声双重造影(观察组)和超声单纯口服造影(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诊断准确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按照TNM分期法,观察组患者在各个分期胃癌的诊断率均高于对照组,对应I期、II期、III期、IV期分别是100%、83.9%、85.7%和100%, P<0.05;胃癌未侵犯指相应层次分明、连续、均匀;侵犯指相应层次不平坦增厚、变细,但尚未中断;突破指相应层次不连续、中断。结论超声双重造影评价胃癌的准确率更高,可指导临床对胃癌的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的评估。

    作者:简国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59例糖尿病足X线及CT的影像表现对比及分析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59例糖尿病足患者,分别采用X线和CT实施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法影像表现。结果X线诊断糖尿病足患者可见骨质损伤、脱位病理性骨折、骨质疏松,CT在X线的基础上可更加明确的显示出患者下肢及足部血管病变情况和软组织病变情况,血管病变、软组织病变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P<0.05)。与X线比较,CT诊断糖尿病足可更加清晰的显示出患者足部病变情况,诊断结果准确性更高。

    作者:张会存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