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富贵;马维疆;房辉强;曾荣峰;何洪武;叶明旺
选取在我院接诊的接受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治疗的6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早期接诊的条件相同的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调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在接受不同护理情况下,观察组的生活质量(89.09±5.17)较高,明显高于对照组(73.56±5.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93%、41.26%,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38,P<0.05)。通过对腔镜甲状腺手术进行护理配合,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侯诗楠;潘晓梅;黎海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探讨鼻腔扩容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效果。利用对照分析的方法,选取轻中度OSAHS患者45例,观察术前、术后的PSC检测结果和ESS评分;再分别观察鼻腔扩容术后3、6、12个月的疗效及鼻腔恢复情况。患者的鼾声指数和ESS评分有显著提高;术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7.8%、95.6%、93.3%,与术前相比,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腔扩容术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鼾声指数,术后患者的鼾声指数明显降低,从(185.53±90.54)次/min降至(80.71±41.54)次/min,但不能明显改善患者的AHI与LsaO2;术后3~6个月鼻腔恢复明显,术后6~12个月是鼻腔缓慢恢复期。
作者:冯先权;杨继志;冯国权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选取我院治疗的10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对其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研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孕妇血糖控制情况,并记录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干预组血糖的控制情况及母婴并发症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围产期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血糖情况,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淑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新产程管理下第二产程时长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近2年收治的318例初产妇,均为单胎足月、头先露初产妇。根据新产程管理标准,对第二产程时长不同进行分组,以第二产程时长<2h为对照组;第二产程时长≥2h 为观察组,观察组又分为三组:2h≤第二产程时长<2.5h 为甲组;2.5h≤第二产程时长<3h 为乙组;第二产程时长>3h为丙组,对比4组的母儿结局。观察指标:(1)剖宫产率;(2)产妇不良结局率;(3)新生儿不良结局率。结果(1)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升高,χ2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2)观察组中甲组产妇不良结局率跟对照组差异不大,P>0.05;乙组和丙组在产后出血、产后尿潴留、产后发热方面相比于对照组产妇不良结局率更高,χ2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3)观察组中甲组、乙组新生儿在巨大儿、窒息、住院率方面的不良结局率跟对照组差异不大,P>0.05;丙组相比于对照组新生儿不良结局率更高,χ2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新产程管理下第二产程时长对母儿结局的影响体现在:第二产程时长≥2h可对母儿结局产生不同程度影响,2h≤第二产程时长<2.5h影响分娩方式,可导致剖宫产率提高;2.5h≤第二产程时长<3h影响分娩方式和产妇结局,可增加剖宫产率和产妇并发症;第二产程时长>3h影响分娩方式、母儿结局,可增加剖宫产率和产妇、新生儿并发症。
作者:刘红梅;黄雪玉;韦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自我中心接种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幼儿中随机选取285名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注射疫苗不同分成减毒活疫苗组142例与灭活疫苗组143例,对比观察两组幼儿疫苗注射前、后乙脑抗体。检测方法采用细胞蚀斑减少中和试验法。结果(1)减毒活组幼儿与灭活组幼儿行免疫疫苗前乙脑中和抗体均低于1:10,呈阴性,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处理不具备显著意义(P>0.05,χ2=0.01);(2)减毒活组幼儿行免疫疫苗后抗体阳转率为90.14%,总GMT为1:25.66,与灭活组幼儿行免疫疫苗后抗体阳转率为60.84%,总GMT 为1:8.66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均<0.05,t=13.62,χ2=29.51)。两组幼儿行免疫疫苗后阳性GMT差异亦具有显著意义(P<0.05,t=10.52);(3)减毒活组幼儿共有10例发生全身反应,总反应率7.0%;共有30例发生轻、中度热反应,热反应率为21.1%。灭活组幼儿共有9例发生全身反应,总反应率6.29%;共29例发生轻、中度热反应,热反应率为20.3%。组间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χ2=0.57);(4)减毒活幼儿共有3例发生局部反应,总发生率为2.1%;灭活组幼儿共2例发生局部反应,总发生率1.4%组间相比差异并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χ2=0.17)。两种乙脑疫苗相比较,减毒活疫苗具有针次少、效果好及安全性高等特点,更加适宜推广运用。
作者:朱卫娴;周志珊;邝西金;冯海红;张素芹;黄洁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抽取2014年7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120例精神病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1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血清肌酸激酶的检测。分析两组患者的肌酸激酶指标的水平。结果(1)两组不同性别CK升高数值比较,男性和女性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2)观察组中CK升高36例,升高率30.0%,相较于对照组升高率的7.5%,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3)观察组中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障碍患者CK升高数值比较,不同诊断结果的患者,CK升高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精神病患者较健康人具有更高的血清肌酸激酶活性,通过药物治疗后,患者的CK指标明显降低,可将其作为临床诊断及治疗的一项参考依据。
作者:韩剑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选择2011年4月~2013年8月在我院入院,经肾穿刺病理活检证实的狼疮性肾炎患者7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他克莫司低剂量组40例。对照组和他克莫司低剂量组采用激素、吗替麦考酚酯和他克莫司三联治疗,但他克莫司低剂量组中的他克莫司剂量较低,治疗随访2年。结果他克莫司低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采用激素、吗替麦考酚酯和他克莫司低剂量三联治疗,疗效可靠,安全。
作者:朱海华;张小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选2013年10月~2014年6月在我院骨科行四肢骨折手术后的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疼痛护理,患者主诉疼痛时给予口服了止痛药。观察组患者予以系统规范疼痛管理方法疼痛护理,疼痛控制不理想时,给予止痛药物。责任护士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2、24、48、72h之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评估[1]。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四肢骨折术后疼痛患者通过实施系统规范疼痛护理能明显有效地使疼痛得到缓解。
作者:万娇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6例肝胆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放手术,试验组采用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首次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出现2例腹痛腹胀症状者,不良症状率为4.65%;对照组出现3例腹痛腹胀症状者,5例腹泻者,不良症状率为18.6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治疗肝胆患者,能够减少对胃肠的影响,利于其功能的恢复。
作者:高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选择接诊的60例肾病综合征水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进,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胆固醇和24h尿蛋白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血清白蛋白含量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肾病综合征水肿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有较好的护理效果,治疗效果明显良好,临床护理的效率高,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孙小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随机抽取2013年10月~2014年1月到我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9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诊断方法进行分析,且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呼吸内科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给予临床治疗,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氨溴索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晓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药加味盆炎汤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8月我院11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中医辨证属于湿热瘀结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使用抗妇炎胶囊口服治疗,研究组给予中药加味盆炎汤治疗。综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局部体征的改善情况、血清炎症指标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局部体征积分分别为(4.25±1.46)、(2.06±0.31)分,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发生,患者耐受性好。结论中药加味盆炎汤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疗效显著,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的功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庄惠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相关糖类抗原125(CA125)联合附睾蛋白4(HE4)在卵巢癌中的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卵巢癌患者100例、卵巢良性肿瘤100例、健康体检女性100例血清CA125、HE4水平,观察治疗前后血清CA125、HE4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卵巢癌组患者血清CA125、HE4水平显著高于卵巢肿瘤良性组及对照组(P<0.05)。卵巢癌组患者术前术后血清CA125、HE4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E4、CA125水平与卵巢癌发生、病情进展及预后有密切的关系,可为卵巢癌病情进展及临床预后的评价提供指导。
作者:叶育芳;林霞;孙广范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34例肝血管瘤患者,均采用16层螺旋CT扫描机进行检查,观察患者肝血管瘤的一般情况,包括数量、分布、形态、大小、CT值等,分析CT平扫和增强扫描的影像学表现和特征。结果34例患者CT平扫显示肝血管瘤病灶多为类圆形的低密度阴影,而且病灶内部密度均匀、具有清晰的边界,CT值在33~50Hu之间。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边缘呈斑状或结节状、C型强化,和腹部主动脉接近;门静脉期病灶强化向中心延伸;延迟期出现部分强化或完全强化,密度均高于或等于肝实质。针对肝血管瘤患者,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明确病灶的性状,为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辉雄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红色变性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硫酸镁联合葡萄糖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肝素治疗。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腹痛减轻时间、宫缩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68.0%(P<0.05);研究组患者腹痛减轻时间、宫缩消失时间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4.9±2.1、1.6±0.8、3.5±1.2d,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均孕37~40w后终止妊娠。小剂量肝素治疗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红色变性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供应肌瘤的血液供应,抑制宫缩,优于硫酸镁保胎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郑玫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9月于我院人工流产患者2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流产后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的避孕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采取主动避孕措施的比率。结果干预前两组的避孕节育知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避孕节育知识得分经PAFPS干预后明显升高,且干预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采取主动避孕者135例,主动避孕率为96.43%;而对照组采取主动避孕者119例,主动避孕率为88.15%。观察组的主动避孕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干预提高了计划生育知识总体掌握水平,提高了患者的主动避孕意识,促进其生殖健康。
作者:曾盛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选择2012年5月~2013年6月来我院进行血透的患者且为初内瘘的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成线圈组30例和无线圈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2、6个月及1年内瘘和心脏彩超的变化情况。主要观察内瘘血流量的变化,次要观察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舒张期后壁厚度、左心室质量、左心室质量指数和左室射血分数的变化以及心功能不全和内瘘阻塞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内瘘血流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舒张期后壁厚度、左心室质量、左心室质量指数和左室射血分数等数据均有明显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圈组患者的内瘘血流量、LVDd、IVST、舒张期后壁厚度、左心室质量、左心室质量指数和左室射血分数等数据均明显优于无线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行丝线环缩术对血透患者内瘘血流量及心功能均有影响,如果预留线圈效果更明显,能有效的降低内瘘对心肌重构的影响,减少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庄兆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选择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2014年1~12月收治的84感染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感染轻重程度分为一般细菌感染组(甲组)32例、重症细菌性感染组(乙组)35例,此外还有病毒性感染患者(丙组)17例。在患者入院之后即给予对症治疗,并于入院后第1、3、5、7d对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表达进行检测,分析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甲组、乙组和丙组患者在入院期间血清降钙素原水平高于0.5μg/L的患者人数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后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PCT浓度显著下降,甲组和乙组差异结果显著(P<0.05)。血清降钙素原浓度对于重症感染患者临床治疗具有较好的评估价值,对于医生判断患者预后具有很好的效果。
作者:罗志敏;罗永彪;张先杰;吴学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对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治疗采用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于2009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3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67例与干预组68例,常规组患者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增加奥美拉唑合用,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泮托拉唑合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4%,干预组为2.94%,干预组低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疾病总有效率为85.07%,干预组为98.53%,常规组低于干预组,P<0.05;常规组患者正常工作、病情控制、发作次数及心理等方面指标评分均低于干预组,P<0.05。结论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例数较多且临床疗效不明显,对患者日常生活仍然造成一定影响。采用泮托拉唑治疗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例数较少,患者病情控制较高。但临床用药时应依据患者自身病情综合情况决定,遵医嘱注意及时调整用量,患者自身需要长期坚持遵医嘱服药才能有效控制疾病发展,取得良好临床疗效。
作者:翁文彬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冠心病伴有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对呼吸情况及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6例冠心病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给予两组患者硝酸酯类、抗心衰药物、利尿剂及镇静剂等对症治疗,观察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经鼻导管高流量吸氧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呼吸情况及血气指标、呼吸指标、心功能指标以及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SaO2)及血氧分压(Pa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呼吸频率(RR)、动脉血CO2分压(PaCO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水平等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射血分数(EF)水平及每搏量(SV)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中心静脉压(CV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能够良好的提高患者的血气指标与呼吸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小荣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