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疹疗效观察

唐忠芬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湿疹, 疗效观察
摘要:随机抽取50例湿疹患者作为结合治疗组给予中西医手段治疗;另抽取同期患者50例作为西医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性。两组患者终治疗结果显示,结合治疗组患者治愈率、总有效率优于西医治疗组患者治愈率、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字2=9.76)。结合治疗组瘙痒程度评分优于西医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9.32);结合治疗组皮疹分布评分优于西医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12.24)。中西医结合疗法运用于湿疹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阿奇霉素在吸烟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研究

    将60例吸烟轻中度哮喘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沙美特罗/氟替卡松+阿奇霉素)和对照组(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每组各3O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ACT评分、AQLQ评分、PEF、FEV1及PC20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ACT评分、AQLQ评分及肺通气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气道高反应性亦改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奇霉素能对吸烟的轻中度哮喘患者不仅能改善其临床症状,还能提高肺通气功能指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

    作者:江宏志;张平;郭冠芬;刘慧欣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龙岗区妊娠妇女25-羟基维生素D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地区妊娠妇女25-羟基维生素D[25-(OH)D]营养状况,为临床指导孕妇合理预防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前保健的孕妇1154例(早孕136例,中孕846例,晚孕172例)为研究对象。用电化学发光法免疫分析技术检测其血清25-(OH)D水平,评估维生素D营养状况。结果早、中、晚孕组妊娠妇女25-(OH)D含量分别为:46.2±12.39、40.72±12.5、46.85±13.92 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乏率分别为59.56%、81.91%、68.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乏或不足率分别为93.38%、94.8%、94.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圳市龙岗地区不同妊娠期妇女普遍存在25-(OH)D缺乏或不足,临床医生应给予科学合理干预。

    作者:林建春;缪秋明;张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叶酸联合多种维生素对子痫前期的预防作用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10月在本院定期产检及分娩的孕产妇762例,根据孕产妇妊娠期间有无规律服用叶酸片和维生素C、D、E等,分为A组(n=241)、B组(n=292)和C组(n=229),其中A组孕产妇产前规律服用叶酸片和维生素C、D、E;B组孕产妇产前规律服用叶酸片,但并未口服维生素C、D、E,C组孕产妇无服用叶酸片和维生素C、D、E。统计各组子痫前期发生率,并进行组间比较。A、B和C组子痫前期发生率分别为5例(2.07%)、6例(2.05%)、13例(5.68%),A、B组子痫前期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但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孕产妇产时孕周及新生儿Apgar评分<7分、产后出血、胎盘早剥等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间规律口服叶酸片对预防子痫前期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作用,但联合口服多种维生素对该作用无明显影响。

    作者:张艳琼;陈延龄;刘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注射用七叶皂苷钠联合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类肺炎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

    以本院74例类肺炎性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行抗感染、对症处理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行注射用七叶皂苷钠联合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3%,对照组为52.8%,P=0.034;治疗组患者退热时间、胸水吸收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未出现致停药处理的严重不良反应。注射用七叶皂苷钠联合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类肺炎性胸腔积液有较好临床效果。

    作者:黄琪述;陈仲勤;梁景强;陈锦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普美显磁共振肝脏增强扫描方案的优化研究

    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62例肝硬化病人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行Gd-EOB-DTPA MR增强扫描,对照组行Dd-DTPA MR增强扫描,采用盲法比较两组动脉早、晚期,门脉第1、2期,延迟第1、2期的呼吸伪影分值,并采用5分评分法定义中重度伪影(≤3分)发生率。观察组动脉晚期呼吸伪影分值、门脉第2期呼吸伪影分值及延迟第2期呼吸伪影分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动脉晚期出现呼吸伪影58.06%及中重度伪影29.32%高于对照组25.80%、6.45%,差异明显(P<0.05)。静脉团注Gd-EOB-DTPA更易引起动脉期伪影,单期扫描、降低屏气时间并准确应用动脉检测技术可能提高Gd-EOB-DTPA动脉期采集的图像质量。

    作者:钟周军;胡秋根;杨少民;陈海雄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腹腔镜下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腹腔镜诊治子宫内膜异位症及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2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及不孕症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均在腹腔镜下进行,包括盆腔腹膜内异病灶电灼术、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输卵管整形手术、盆腔粘连分解术、腹腔镜美蓝通液术等。术后用GnRH-a进行为期4个月的治疗,GnrRH-a治疗结束后进行随访,访查患者术后妊娠情况。结果经腹腔镜诊断与治疗,本组患者的1年内的妊娠率显著高于1~2年内的妊娠率。结论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与不孕症方面,腹腔镜诊断和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刘伟姣;罗一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改良式GBR技术联合即刻种植术后即刻修复上前牙的疗效

    选取本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接受上前牙牙种植治疗的72例(共种植82颗牙)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设计治疗方案时将行延期种植前牙治疗的设为对照组(36例),将行改良式GBR技术联合即刻种植修复治疗的设为研究组(36例),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组牙种植成功率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牙龈乳头形态美学效果优于对照组,且种植体长度、直径均比对照组长,骨吸收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改良式GBR技术联合即刻种植修复上前牙疗效显著,且牙龈乳头形态美学效果优于延期种植前牙治疗,可有效降低骨吸收水平,更具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黄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82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82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收治的82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按照血压高低分为临界高血压组、轻度高血压组、中度高血压组、重度高血压组,并对所有患者进行空腹血糖、甘油三酯、眼部检测等相关详细的检查,按照国际相关标准划分视网膜病变等级,并比较不同血压对视网膜病变率的影响,研究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据统计对比得知,影响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可以确定的有血压、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尿微量蛋白以上六项。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复杂的病变过程,要预防视网膜病变就应该针对血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等因素进行有效控制,消减视网膜病变的程度和速度。

    作者:曾敏珊;刘玉英;龚晓薇;于建新;陈俊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血清及胸腔积液细胞因子和肿瘤标志物检测对结核与恶性肿瘤的鉴别价值

    以确诊肺癌患者及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肺癌组、结核组,收集患者血清与胸腔积液,分别测定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比较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核组患者血清与胸腔积液TNF-α、CEA、NSE均明显低于肺癌组,而IL-6高于肺癌组(P<0.05);肺癌组患者胸腔积液CEA、NSE明显高于血清,TNF-α水平低于血清(P<0.05),IL-6无差异;而结核组胸腔积液TNF-α、IL-6、CEA、NSE水平与血清无明显差异(P>0.05)。结核与恶性肿瘤血清和胸腔积液的细胞因子和肿瘤标志物表达有一定差异,联合检测对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作者:陈锦华;梁景强;黄琪述;周沃联;胡树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糖尿病肾病早期应用甲钴胺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甲钴胺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影响。方法纳入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1月确诊为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患者10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两组受试者均采用相同的规范治疗,即胰岛素治结合饮食、运动疗法进行血糖控制。观察组50例,同时加用甲钴胺治疗;对照组50例不采取其他治疗方法。分别于治疗后3周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血糖、血脂、血压及肾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周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微量白蛋白尿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微量白蛋白尿降低的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甲钴胺治疗有利于改善肾脏的微循环,降低微量白蛋白尿的排泄,疗效显著。

    作者:吴晓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儿童难复型桡骨远端骺离骨折治疗分析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在本院收治的难复型桡骨远端骺离骨折患儿68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联合外固定法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症状。治疗后,观察组的优良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3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症状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7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联合外固定法治疗儿童难复型桡骨远端骺离骨折效果较佳,并发症少。

    作者:胡兴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急性踝关节扭伤早期RICE干预疗效分析

    对本院在2014年3月~2015年2月期间66例门诊治疗的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进行疗效分析,并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接触过急性踝关节扭伤应急处理知识并依从;对照组患者未采用专科知识护理。接触过急性踝关节扭伤RICE处理知识对愈显率有影响因素。对社区居民进行针对性和个性化的应急救护宣传指导和教育,可以减轻或缩短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的伤情或治愈时间。

    作者:张冬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研究

    入选2014年3月~2015年3月的支气管肺炎患儿1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应用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对临床疗效进行比较,记录两组患者发热、咳嗽、肺部湿罗音和肺部阴影消失的时间。观察组治疗总的有效率94.7%显著性的高于对照组的总的有效率74.7%,(P<0.05)。观察组的患者发热、咳嗽、肺部湿罗音和肺部阴影消失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短,(P<0.05)。在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中应用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临床疗效好,患儿的住院时间缩短,临床症状消失用时较短,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的治疗方法可在临床中广泛的应用。

    作者:罗宗初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及效果研究

    从2012年1月~2013年1月来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挑选出200例,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护理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手术室护理措施进行一定的护理干预,护理组患者采用具有针对性的人性化护理措施进行全方位的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并进行比较。护理组患者在进行专业的人性化护理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生活质量与对照组相比也显著提高(P<0.05)。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护理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9%,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5%,护理组明显较高(P<0.05)。手术室中的人性化护理可以使患者对治疗医师充分信任,也使患者可以积极地配合治疗,提高患者对于手术成功的信心,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徐芙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50例的疗效分析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在2014年1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腰椎功能评分以及生存质量评分,观察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4~72min,下床活动时间14~36h,住院时间4~9d;所有患者均随访12个月,术后6个月、12个月患者治疗优良率分别为88.40、92.00%,术后12h和术后6个月、12个月患者疼痛评分、腰椎功能评分以及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14例患者出现手术侧足大趾麻木症状,经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临床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效果明显,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和生活质量,无严重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何胜;张海军;翟建亭;甘华;郭克斌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布渣叶配合中药调脂汤治疗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布渣叶配合中药调脂汤治疗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于本院治疗的血脂异常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单独中药调脂汤(白术、制首乌、杜仲、山楂等),对照组则予以30g布渣叶加入中药调脂汤,60d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改善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TG、TC、HDL-C和AI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0%,显著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0%(P<0.05)。结论布渣叶配合中药调脂汤治疗血脂异常,疗效显著,优于单独运用调脂汤。

    作者:林思炜;曾晓会;蔡大可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惠州市惠阳区2008~2014年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流行病学调查

    对惠州市惠阳区2008~2014年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流行病学的调查情况,了解相关影响因素。2008~2014年对惠州市惠阳区的居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调查主要采用问卷形式及体检形式。惠州市惠阳区的居民平均血尿酸水平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男性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26.5%)明显高于女性(15.8%);男性痛风的患病率为2.6%,显著高于女性的患病率0.01%;男性的高尿酸血症随年龄的增高而增加,女性除了高龄组(70~79岁组),其他组别同样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P<0.05);高尿酸血症人群中患有高血脂的情况高于尿酸正常组(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性别、年龄、饮酒、吸烟等因素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P<0.05)。惠州市惠阳区2008~2014年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较高,其中男性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发病率均高于女性,高尿酸人群中患者高血脂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高于正常人群,应该提高人们对该病的认识,早期采取预防措施。

    作者:谭立夫;朱君;严妙娟;林扬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肝硬化患者凝血、抗凝和纤溶指标的变化探讨

    随机选取本院在2013年2月~2015年2月接收的5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同期选择前来本院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观察组和对照组凝血、抗凝和纤溶等相关指标,并对比分析各项指标。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醇原时间以及凝血酶时间等指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纤维蛋白原、α2抗纤溶酶、抗凝血酶以及纤溶酶原等指标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肝硬化相对于健康人群,其纤溶指标存在着明显的异常,同时凝血处于低状态,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彭强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与开放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肾癌疗效比较

    选取2010年1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肿瘤大径≤4cm并进行PN治疗的肾癌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对照组采取开放肾部分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肾蒂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肾蒂阻断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9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1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局限性肾癌效果好,能够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住院时间,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廖春贤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慢性胃溃疡内镜和病理诊断的临床分析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本院消化内科就诊的238例慢性胃溃疡的内镜检查和病理特征资料,分析溃疡的类型、部位、大小和形态、患者的年龄分布以及内镜与病理诊断符合情况。238例慢性胃溃疡患者中:良性溃疡221例,占92.86%,恶性溃疡有17例,占6.81%;胃溃疡的常见发病部位为胃角部,占42.85%;溃疡形态多为边缘整齐,占55.88%;溃疡的直径多≤2.5cm,占82.35%;各类型胃溃疡均以40岁以上的年龄段所占比例较高;内镜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均在90%以上,但对于恶性溃疡,内镜的检出率明显低于病理诊断,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诊断胃溃疡时应将内镜检查与病理检查结合起来,能够提高检出率和良、恶性的诊断,以便更好指导医生的临床治疗。

    作者:吴洁群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