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在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陈丽娟

关键词:干预护理, 胃大部切除术
摘要: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的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治疗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2.86%,治疗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1.43%,治疗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应用于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中,可促进肠功能恢复,缩短康复时间,提升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疗效

    回顾性分析本院皮肤科2011年5月~2014年4月收治的52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表方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6例患者采用临床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26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给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77%(21/26),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15%(25/26),两组数据差异极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23%(5/26),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2/26),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科临床上对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该方法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有效降低患者由于服用西药带来的临床不良反应,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世章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乌拉地尔治疗高血压急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乌拉地尔治疗高血压急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高血压急症患者给予乌拉地尔静脉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治疗后5min,患者SBP和DBP均明显下降,30min后降压效果显著,之后血压保持稳定。治疗过程中,心率无明显变化,且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乌拉地尔是治疗高血压急症的安全有效药物,可以快速降低血压,且对心率无明显影响,不良反应轻微,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英;徐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大脑中动脉狭窄脑梗死患者10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2例,采取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50例,单纯使用阿司匹林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的Fugl ̄Meyer 评分, Barthel 指数、VAS 评分以及脑梗死进展率和复发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Fugl ̄Meyer评分, Barthel指数、VAS评分结果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脑梗死进展率为5.77%,明显低于对照组进展率28%,观察组脑梗死复发率为3.85%,明显低于对照组复发率14%,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脑梗死相对于单纯阿司匹林用药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且复发率较低,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作者:孙进仓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116例产后出血的孕妇原因分析与护理措施研究

    回顾性分析116例产后出血产妇,为产后出血组,同时选择同期116例无产后出血产妇,为无产后出血,分析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并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流产病史、产后出血史、巨大儿、缩宫乏力及前置胎盘在产后出血患者与无产后出血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流产病史、产后出血史、巨大儿、缩宫乏力及前置胎盘均是孕妇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加强孕妇产前保健并针对危险因素进行有效地护理干预,可有效地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保证母婴安全。

    作者:温丽娥;黄奕辉;戚艮有;陈尚轩;陈凤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阿托伐他汀、依那普利与缬沙坦联合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依那普利与缬沙坦联合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100例轻、中度肾功能损害的慢性肾炎患者,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52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依那普利10mg/d,联合缬沙坦160mg/d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20mg/d,联合缬沙坦160mg/d治疗,疗程24w。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血脂、尿蛋白及炎症因子的改变。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低密度脂蛋白及血总胆固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高密度脂蛋白及三酰甘油方面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一个疗程后,两组在降低尿素氮(BUN)和发生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与缬沙坦联合治疗可使慢性肾炎患者尿蛋白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显著降低,阻断RAS系统,更好地使患者的肾功能得到保护。

    作者:柯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选取我院儿科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患儿2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人性化护理干预应在儿科护理中临床效果满意,可显著提高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血透室开展优质护理的效果研究

    选取在我院血透室治疗的84例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治疗组心理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中依从性好38例,依从性差4例,依从性为90.48%;对照组患者中依从性好24例,依从性差18例,依从性为57.14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在我院血透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加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梅利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选取收治的9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乌司他丁、奥曲肽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钠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尿淀粉酶等相关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好,能减轻胰腺及其周围组织损伤,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望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辛伐他汀对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肾内科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41例,测定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白细胞介素 ̄6(IL ̄6)和肿瘤坏死因子 ̄a(TNF ̄a)的水平,然后随机分为辛伐他汀治疗组(22例)和非辛伐他汀治疗组(19例)。治疗24w后检查TG、TC、Hs ̄CRP、IL ̄6和TNF ̄a。并设20例健康者作对照比较。结果(1)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TG、Hs ̄CRP、IL ̄6和TNF ̄a显著高于健康者(P<0.01);(2)治疗后24w,辛伐他汀治疗组TG、TC、Hs ̄CRP、IL ̄6和TNF ̄a的水平均有所下降,辛伐他汀治疗组Hs ̄CRP、IL ̄6和TNF ̄a下降的水平与治疗前及非辛伐他汀治疗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辛伐他汀能明显改善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

    作者:林建;崔惠敏;菅宏蕴;吴素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黄芪注射液联合三七总皂甙对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干预的临床研究

    61例2型糖尿病伴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加黄芪注射液20ml和血塞通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4w为1疗程。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足背动脉血流量及踝/肱动脉压比值及血清ET ̄1、CRP、MMP ̄9 含量水平。治疗组有效率为76.67%,对照组为32.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足背动脉血流量和踝/肱动脉压比值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无明细变化;治疗组血清ET ̄1、CRP 及MMP ̄9 含量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其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黄芪注射液联合三七总皂甙治疗能明显改善2 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降低血清 ET ̄1、CRP 及MMP ̄9 含量水平有关。

    作者:宋发友;况月怀;杨光勋;宋涛;文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将12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成2组各6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甘露醇脱水、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胞磷胆碱营养神经、立普妥稳定斑块、依达拉奉清除自由基、亚低温治疗、控制血压、控制血糖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注射液100ml、2次/d、静点。两组均以14d为1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作者:李兆月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腹内压监测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本文就腹内压监测的临床进展进行了综述。腹内压监测能够反应腹内压力的变化,快速有效的诊断腹内高压,有利于及时采取措施,避免腹内高压,并可以预防腹腔间室综合症,进而减少并发症的出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王宏飞;王勇强;常文秀;高红梅;李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在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的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治疗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2.86%,治疗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1.43%,治疗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应用于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中,可促进肠功能恢复,缩短康复时间,提升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

    探讨含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2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60例。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阿莫西林联合克拉霉素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兰索拉唑三联疗法进行治疗,以7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两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溃疡愈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88.13%(141/160),对照组为75.00%(120/160);观察组溃疡愈合总有效率为93.75%(150/160),对照组为85.63%(137/16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11例(6.88%),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15例(9.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兰索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较高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且能有效促进溃疡愈合,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曾岳青;罗迪君;叶惠玲;朱秋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替米沙坦和氢氯噻嗪联合应用治疗高血压的效果观察

    选取高血压患者8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4)。对照组给予替米沙坦治疗,观察组给予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对比两组血压复常时间、血压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观察组血压复常时间为(5.2±0.9)d,低于对照组的(8.7±1.8)d (t=11.562,P<0.05);观察组血压治疗总有效率为95.6%(43/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5%(35/44,χ2=5.264,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为4.4%(2/45),对照组为2.3%(1/4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联合应用替米沙坦、氢氯噻嗪能够有效控制高血压病情,安全性高,值得推荐应用。

    作者:郭健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脐静脉注射缩宫素在预防胎盘粘连及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脐静脉注射缩宫素在预防胎盘粘连及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诊治的经阴道分娩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肌注,观察组采用缩宫素经脐静脉注射,回顾性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在第3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总出血量方面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人工剥离胎盘及胎盘残留方面,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经阴道分娩的产妇而言,采用经脐静脉注射缩宫素的方式不仅可以减少第3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而且还能减少宫腔操作,降低胎盘残留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志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四肢骨关节隐匿性骨折的MSCT诊断

    目的:认识四肢骨关节隐匿性骨折的MSCT表现,以有效地减少误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经常规X线(CR及DR)平片均未明确显示骨折线病例,其中男36例,女22例,中位年龄43岁,均行16 ̄MSCT检查,分别于横断位、MPR、3D图像进行观察。结果所选58例病例DR均未明确显示骨折线,经MSCT扫描诊断为四肢骨关节骨折47例,其中肩关节10例、肘关节6例、髋关节7例、膝关节12例、踝关节5例、腕关节7例。排除骨折11例,阳性率达81%。结论对于隐匿性骨折,MSCT能作出明确的诊断,并帮助临床提供正确的诊疗方案及判断预后。

    作者:廖茂超;黄政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治疗脑卒中面瘫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脑卒中面瘫患者给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90例脑卒中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红外线联合普通针刺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2%,对照组为60.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08,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面神经功能明显好转,优于对照组患者(u>ua,P<0.05)。结论脑卒中面瘫患者应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面神经功能,临床治疗效果良好,可在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谭荣任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疗效观察

    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78例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随机分成两组各89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西医结合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痊愈83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9%。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效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较令人满意,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黄荣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护理基层医院手术室管理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结基层医院手术室管理经验,为确保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手术器械的使用率和完好率、保证医疗护理安全、制订出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提供依据。比较过去随意性全面参与与专业定人参与两种管理方法的器械周转率、器械完好率、特殊器械及护士对精密仪器的熟悉程度等指标的差异。专业定人参与法在器械周转率、器械完好率、特殊器械及精密仪器的熟悉程度上均有明显好于过去随意性全面参与管理法,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与过去随意性全面参与管理方法比较,专业型定人参与管理方法优势明显,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建议手术人员进一步探讨专业定人参与在基层医院上应用的实际价值,为今后基层医院手术室的构建提供内容依据和量化标准。

    作者:何淑宁;揭英;刘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