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右旋美托咪啶与曲马多预防腰硬联合麻醉中寒战的发生

毛庆军;夏瑞;尹泓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 子宫切除术, 寒战, 右旋美托咪啶, 曲马多
摘要:目的:比较右旋美托咪啶和曲马多预防子宫全切腰硬联合麻醉中寒战的发生.方法:60例择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全切的患者,随机分为D组(右旋美托咪啶组) 、T组(曲马多组)、C组(对照组)各20例,麻醉后分别给予右旋美托咪啶、曲马多、生理盐水.结果:与C组比较,D组与T组寒战发生率显著降低,寒战程度较轻(P<0.05);T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D 组与C 组,D 组嗜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T 组和C 组;用药5~15 min 内D 组HR 较用药前及与C 组比较有所下降(P < 0.05).结论:右旋美托咪啶和曲马多静脉注射,能够完全有效预防子宫全切的腰硬联合麻醉后寒战反应,与T、C组比较,右旋美托咪啶可能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癌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

    目的:探讨乳腺癌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与单一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应激反应与不良反应.方法:选择80例择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A 组和B 组各40 例.A 组于术前24 h 内行心理干预,麻醉诱导前10 min 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 mg/kg,并于手术切皮前切口内注射0.375% 罗哌卡因30 mL,手术结束时给负荷量芬太尼0.05 mg 后接电子止痛泵行PCIA(静脉自控镇痛);B手术结束时给负荷量芬太尼0.05 mg 后接电子止痛泵行PCIA.结果:A 组患者于术后各时间点VAS疼痛评分低于B 组(P<0.01),BCS舒适状态评分高于B 组(P<0.05),48 h 内PCA(自控镇痛)按压次数明显少于B组(P<0.01 ).结论:乳腺癌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可提供有效的镇痛效果和降低围手术期应激反应,优于单一静脉自控镇痛.

    作者:章玲宾;樊理华;韩新;陈琴;何仁洪;游敏吉;丁友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环状混合痔术后镇痛方法的选择

    目的:探讨环状混合痔手术后的佳镇痛方法.方法:选取择期环状混合痔手术患者共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亚甲蓝混合液组(A组)太宁组(B组)亚甲蓝组加特耐(C组),太宁加特耐(D组),亚甲蓝加太宁加特耐(E组),干预后记录患者不同时点疼痛评分及72h舒适度评分,记录曲马多使用频次及总量.结果:各组干预措施均有镇痛效果,在视觉模拟评分和舒适度评分上,临床有效率差异5组间具有显著性(P<0.01 ).E组镇痛效果确切,其次为D组和C组.结论:术后镇痛的发展趋势,是多途径均衡镇痛和超前镇痛,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

    作者:孙余挺;陈方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注入骨水泥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方法:对5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单椎体骨折患者采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在DSA 透视引导下行单侧或双侧椎弓根穿刺,注入骨水泥.结果:发生骨水泥渗漏6例,术后1周腰背疼痛、后凸角度、伤椎高度、活动能力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与术后1周,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注入骨水泥,不仅能够明显缓解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导致的疼痛,而且可以部分恢复椎体高度和改善脊柱后凸畸形,有利于脊柱功能的恢复.

    作者:叶秀益;袁耀;周云斌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营养支持对原发性肝癌治疗的价值

    2009年6月-2010年10月,我科采用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的同时,用卡文和谷氨酰胺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林建军;沈锐潮;肖明灿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消痔灵注射配合直肠黏膜缝合、肛门紧缩术治疗重度直肠脱垂1例

    患者女,50岁.肛门内肿物脱出20余年,加重1年.大便时肿物脱出肛门,便后肿物可自行还纳,大便规律,排便通畅,无便血及肛门疼痛,无腹胀、腹痛,未做系统治疗.视诊:左侧卧位,肛门呈散开状,蹲位直肠全层脱出,脱出物长达15 cm,呈圆柱状.指诊:肛门松弛无力,脱出物触之较韧.诊断为重度直肠脱垂.在腰麻下行手术治疗.取截石位,充分暴露脱垂的直肠黏膜顶端,距肛缘约15 cm.

    作者:田雪峰;朱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普通外科择限期手术患者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

    目的:评估普外科择限期手术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程度.方法:分析行择限期手术的普外科患者604例,根据Caprini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分量表进行评估,分析不同病种发生静脉血栓的危险程度,并进行比较.结果:恶性疾患组患者232例,Caprini评分平均(6.50±1.77)分,良性疾患组患者372例,Caprini评分平均(3.69±1.52 )分,P<0.001;消化系统恶性疾患组患者172 例,Caprini 评分平均(7.14±1.47 )分,非消化系统恶性疾患组患者60 例,Caprini 评分平均(4.64±1.17 )分,P < 0.001.结论:不同病种的普通外科择限期手术的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的危险程度是不同的,对不同风险的患者应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以减少围手术期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作者:赵科;何向辉;朱理玮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肺癌放疗并发症的中药治疗

    肺癌晚期不能手术而又无远处播散的病人,采用钴60-γ线放射治疗,对控制肿瘤发展、减轻体征有很好疗效.但部分患者放疗后会出现放射性食管炎、肺炎、心脏损伤、臂丛神经炎、肋骨骨折、脊髓病等并发症和后遗症,以致被迫中止放疗.为减轻这些副反应,我们于1995年6月-2009年12月运用清热养肺汤为基本方配合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储水鑫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股骨髁间窝螺钉与空心钉交叉固定治疗Hoffa骨折

    目的:探讨两种手术方法治疗Hoffa骨折的疗效与优略性.方法:随机选取11例Hoffa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经股骨髁间窝螺钉及外(内)侧螺钉交叉固定(新方法组).再随机选取17例,采用切开复位外(内)侧单侧螺钉固定或埋头钉固定(传统方法组).观察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和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均获11~24 个月(平均17.7 个月)随访,骨折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新方法组9~14 周(平均11.6 周)传统方法组9~16 周(平均12.0 周).膝关节功能参照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新手术方法治疗组平均得分174.6 分(125~199 分)传统手术方法治疗组平均得分157.7 分(107~194 分),P<0.05.结论:切开复位经股骨髁间窝螺钉及外(内)侧螺钉交叉固定治疗Hoffa骨折,比传统手术方法更有效.

    作者:徐毅;杨红航;李恒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针灸推拿辨治髂胫束损伤3例

    长期膝盖屈伸运动易引起髂胫束损伤,临床表现为大腿外侧至小腿外侧疼痛,且大腿外侧下中1/3交界处为压痛敏感点.我们采用针灸推拿治疗髂胫束损伤3例,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胡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替吉奥联合草酸铂治疗胃癌52例

    目的:探讨替吉奥联合草酸铂治疗胃癌的疗效、生存质量和毒副反应.方法:将104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采用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加草酸铂化疗,治疗组采用替吉奥+草酸铂化疗.治疗2个周期后,对其近期有效率、疾病控制率、疾病进展时间、中位生存时间、1年生存率和毒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3.46% 、82.69% 和42.31% 、69.23%.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毒副反应轻.结论:替吉奥胶囊联合草酸铂方案治疗胃癌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罗聪;应杰儿;朱利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85例原发性空回肠肿瘤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原发性空回肠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来85例原发性空回肠肿瘤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良性肿瘤22 例,恶性肿瘤63 例,良恶性之比为1∶2.9.恶性肿瘤主要包括腺癌(22 例)、恶性间质瘤(20例)、淋巴瘤(16例)等,恶性肿瘤的直径大于良性肿瘤.隐性失血、脐周隐痛与腹部包块是小肠肿瘤常见的症状,亦是其早期诊断的警示信号.小肠肿瘤的术前确诊率为41.2%(35/85),空肠肿瘤确诊率51.4%(19/37),回肠33.3% (16/48 ).22例良性肿瘤行局部或肠段切除;63例恶性肿瘤中,32例行肿瘤根治、转移病灶切除,26例行姑息性切除或减瘤荷手术,5例行短路手术.本组恶性肿瘤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0.3% 、47.8% 、33.8%.结论:B超、CT结合内窥镜检查是小肠肿瘤的主要诊断手段,术中冰冻、肿瘤大小有助于小肠肿瘤性质的判断,争取根治性手术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宋东旭;李卫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髓质激素增多的肾上腺皮质腺瘤神经内分泌分化

    目的:探讨神经内分泌成分与伴有髓质激素增多的肾上腺皮质腺瘤之间的关系.方法:将30例伴有髓质激素增多的肾上腺皮质腺瘤设为观察组(H-Ad 组),16 例髓质激素正常的的肾上腺皮质腺瘤作为对照组(N-Ad 组),正常组(Normal 组)为10例正常肾上腺组织,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其中3种神经内分泌指标突触素(SYN),嗜铬粒蛋白(CGA)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阳性表达.结果:SYN、CGA、NSE 在H-Ad 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N-Ad 组(PSYN=0.011,PCGA=0.028,PNSE=0.023),而正常肾上腺皮质中仅存在少量神经内分泌阳性细胞.结论:肾上腺皮质中的神经内分泌成分可能来源于内胚层多潜能干细胞,肾上腺皮质腺瘤伴有髓质激素的过度分泌现象与皮质细胞的神经内分泌分化有关.

    作者:尚恒;于德海;李黎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不同部位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治与预后

    目的研究不同部位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治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不同部位原发性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不同部位的胆囊癌,手术后预后有所差异,胆囊颈部肿瘤生存率低于胆囊底、体部.结论一旦发现胆囊颈周围肿块,应积极主张手术切除,并据病理诊断必要时进行根治术.

    作者:任培土;傅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淋巴结结核合并淋巴瘤2例

    例1:患者女,35岁.因发现左颈部肿块8月,咳嗽咳痰伴声音嘶哑4月余,于2010年11月25日入院.患者8月前发现左侧颈部及颈根部出现肿块,伴有局部隐痛,夜间盗汗,当时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提示:结核性炎伴感染,找到抗酸杆菌1条.随后

    作者:谭群亚;赵凯;李勇;周林;胡魁;龚娟芬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腔内切开、疤痕切除、多束管置放治疗尿道狭窄

    尿道狭窄是泌尿外科具挑战性的难题之一.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月选用腔内切开、疤痕切除多束管置放治疗小于3 cm 的短段尿道狭窄3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翁利生;李文圃;兰建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两种a-受体阻滞剂在嗜铬细胞瘤术前准备中的作用比较

    目的:比较两种a-受体阻滞剂在嗜铬细胞瘤术前准备中的应用疗效.方法:经病理确诊的93例功能性嗜铬细胞瘤患者,根据术前药物准备情况分为甲磺酸多沙唑嗪控释片(DOX)组26例和酚苄明(PXB)组67例.比较两组在围手术期对循环的影响.结果:术前降压有效率在DOX组为73.1%,在PXB组为8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副作用发生率在DOX组为23.1%,其中术中收缩压(≥160 mmHg)1 mmHg=0.133 kpa 、心率(≥100次/min)不稳定发生率分别为19.2% 和11.5%;在PXB组为59.7%,其中术中收缩压(≥160 mmHg) 、心率(≥100/min) 不稳定发生率分别为49.3% 和4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OX在围手术期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及降压扩容效果,术中能够更好地稳定血流动力学变化,是嗜铬细胞瘤术前准备的理想药物.

    作者:袁令兴;李黎明;林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SOX9和CDX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Y 染色体性别决定区相关高速泳动族框因子9(SOX9 )和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CDX2 )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 法检测68例结直肠癌和2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SOX9 和CDX2 的表达.结果:SOX9 、CDX2 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0.59 %和72.06%,在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10%和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和P<0.05).SOX9 的高表达和CDX2 的低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SOX9 的高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大小有关,CDX2 的低表达与远处转移有关.结直肠癌中SOX9 与CDX2 的阳性表达负相关(P<0.05).结论:SOX9 和CDX2 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两者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结直肠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有效指标.

    作者:胡向荣;杨文君;吴翔燕;徐海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腔镜下筋膜腔内交通支离断术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并皮肤溃疡

    目的:探讨腔镜下筋膜腔内交通支离断术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并皮肤溃疡的效果及优势.方法:对36例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52 条患肢)实施腔镜下筋膜腔内交通支离断术和大隐静脉主干高位结扎及抽剥术治疗,观察溃疡的愈合、住院时间及复发情况.结果:术后住院时间5~14 d( 平均9.5 d).随访3~24 个月,溃疡于术后7~58 d( 平均14.6 d) 内愈合,未见复发及新生溃疡.结论:腔镜下筋膜腔内交通支离断术和大隐静脉主干高位结扎及抽剥术安全有效,损伤小,并发症少.

    作者:曲鹏飞;王红;韩俊泉;刘斌;郭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非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38例

    虽然随着诊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消化性溃疡的内科治愈率不断提高,但穿孔仍时有发生.我院2006年12月-2010年12月共收治82例,其中非手术治疗38例,占46.3 %.

    作者:金崇田;杨永龙;郑米华;林成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生肌象皮膏对糖尿病大鼠伴肌腱损伤溃疡创面的修复作用

    目的:比较外用生肌象皮膏与贝复济对糖尿病大鼠伴肌腱损伤溃疡创面的修复作用.方法:20只健康Wistar 大鼠以链脲佐霉素溶液腹腔注射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于大鼠腰背部脊柱两侧制作2个伴肌腱损伤的圆形溃疡创面,随机分2 组,分别应用生肌象皮膏和贝复济对创面进行换药.结果:经生肌象皮膏换药治疗的大鼠,其溃疡创面面积及创面愈合率在换药后期与贝复济组相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肌象皮膏比贝复济更能够有效促进糖尿病溃疡创面的愈合,尤其在用药后期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郭悦;张杨;孙晓雷;崔丽;张玮;李秀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协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