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胆囊癌的早期治疗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王彦峰

关键词:胆囊癌, 预后, 手术方式
摘要:目的:明确胆囊癌的早期治疗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4年5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40例胆囊癌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住院治疗的胆囊结石及胆囊息肉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影像学检查结果和不同分期患者的手术治疗、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影像学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40例胆囊癌患者根据病理分期行相应的手术治疗,患者平均生存时间16.6个月;影响胆囊癌预后的主要因素包括癌症分期、肿瘤分化程度以及处理方式等。结论影像学检查可作为诊断胆囊癌的重要手段。对不同病理分期的胆囊癌患者,尽早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方式,能够很好地改善患者预后。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价值探究

    目的:探讨分析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价值,提高临床子宫内膜癌的诊断率。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4例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患者,进行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再进行术后病理切片检查,以术后病理切片检查为准,观察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的诊断正确率和病理分期特点。结果经过与术后病理切片检查结果对比,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的正确率为66.67%;而在分期中,G1期的诊断准确率为56.25%,G2期的诊断准确率为76.47%,G3期的诊断准确率为1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分级中,Ⅰ级诊断准确率率29.62%,Ⅱ级诊断准确率为91.67%,Ⅲ级诊断准确率为1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准确率较高,而且随着疾病的分期越高,准确率越高,这说明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对临床诊断有重大的意义。

    作者:陈作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全麻与腰 ̄硬联合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106例需要进行腹腔镜下手术的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针对患者采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全麻方式进行麻醉,试验组采用腰 ̄硬联合的方式进行麻醉。结果试验组的麻醉效果(92.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03%,且试验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在麻醉前后差异不大,而对照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在麻醉前后差异较大P<0.05,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采用腰 ̄硬联合的方式对于需要妇科腹腔镜下进行手术的患者而言,麻醉效果较好,患者术后恢复程度较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林雪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胎儿超声心动图在产前检测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中的价值研究

    本研究以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超声中心经产前检测胎儿超声心动图的资料和引产后尸检后确诊为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的胎儿共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胎儿超声心动图在产前检测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的特征及准确性。20例引产后尸检后确诊为完全型肺静脉异位的胎儿中,产前超声漏诊1例。产前超声心动检测诊断为完全型肺静脉异位的胎儿的例数为19例,其中,心上型9例,心下型6例,心内型4例。仅合并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归为单发畸形共8例。11例合并其他心内畸形或心外畸形。胎儿超声心动图在产前检测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的准确性为95%(P>0.05),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胎儿超声心动图在产前检测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具有很高的准确性。胎儿超声心功图是诊断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的可靠性临床方法,具有无创、简便便捷,重复性强的优点,有利于产妇做出优生优育选择,提高生育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江丽萍;赖丽娥;刘琼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干扰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选择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10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观察组54例,对照组行常规止咳化痰、抗感染、吸氧等综合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行干扰素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和疗效进行观察。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为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啰音消失、喘憋缓解、咳嗽缓解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干扰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快速改善患者体征与症状,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聂景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年肺炎35例临床特点与治疗回顾

    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70例老年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5例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35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0%,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老年肺炎患者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时有效的诊断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冯艳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在宫颈癌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对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在宫颈癌患者中的诊断情况进行调查。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25例宫颈癌患者,21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20例健康女性作为调查对象,比较三组患者的血管参数值。结果试验1组多普勒超声检测发现25例患者中有21例患者病变组织中存在肿块,其余4例患者未发现肿块。对此21例患者进行三维重建扫描,所有患者肿块内均存在丰富的血流图像,且走向杂乱无章,多呈现网格状和火球状。其余4例患者采用三维重建扫描可见宫颈部位血流丰富,多呈条状或短棒状血流信号,无网状和火球状信号。试验2组患者影像显示宫颈局部血流丰富,三维影像可见条状或短棒状血流信号,无火球状信号。对照组患者影像扫描仅见少量点状血流。三组患者的血管形成指数以及血管形成 ̄血流指数比较存在明显差异,试验1组患者的两组参数均高于对照组和试验2组,P<0.05;试验2组的血管形成指数、血管形成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但三组患者的血流指数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能够作为宫颈癌诊断的有效方式,为疾病的诊断提供更多依据。

    作者:洪美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多层螺旋CT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小儿气道异物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2012年7月~2014年7月我院共接收确诊为支气管异物患儿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气道异物用X线诊断,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用多层螺旋CT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诊断,并对两组患儿气道异物诊断准确率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经检查后,采用MPR、CTVB图像后处理技术,后进行支气管镜检查。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诊断后,对照组的符合率(57.50%)远远低于观察组的符合率(95.00%);对照组的总误诊率(45.00%)远远高于观察组的总误诊率(5.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小儿气道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具有很高的准确率,可推广其临床应用。

    作者:张柏昌;黄明忠;姚泽志;姚创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ICU气管插管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对非计划性拔管的影响

    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ICU诊治的94例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47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47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期间相关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心理状态与非计划性拔管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ICU气管插管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非计划性拔管情况减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头孢呋辛钠联合清开灵治疗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42例效果分析

    收集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9月收治的42例肺气肿合并感染伴心肌损伤的老年患者,按照奇偶数的分组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21例,两组均采用消炎、雾化吸入和营养心肌等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用头孢呋辛钠联合清开灵注射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咳嗽、喘憋、气促、肺部啰音等消失时间的变化情况。观察组患者咳嗽、喘憋、气促、肺部啰音等消失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的有效率为100.00%,治愈率为80.9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5.24%,治愈率为66.67%。经χ2检验,观察组总的有效率、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36,P=0.028)。对于肺气肿合并感染的老年患者,在雾化吸入等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头孢呋辛钠联合清开灵注射液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分析

    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108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连续服用米非司酮3个月。停药后随访6~12个月。对用药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患者用药后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及泌乳素(PRL)水平未见显著性变化(P>0.05),雌二醇(E2)与孕酮(P)水平明显下降与用药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患者用药后子宫内膜厚度较用药前明显下降(P<0.05),血红蛋白含量则较用药前显著上升(P<0.05)。108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均闭经,停药后对所有患者随访6~12个月,其中89例(82.4%)停药后绝经,11例(10.2%)月经稀发,8例(7.4%)于停药后2~7w月经恢复正常。剂量米非司酮在围绝经期功血的治疗具有较好的止血和闭经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抑制单纯性子宫内膜的增生过长,且安全性较高,可在临床试用推广。

    作者:冯陆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肝脏酶谱对肝病类型及预后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

    我院收治的80例各类肝病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设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8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人员血清中肝脏酶谱酶中ALP、GGT、ALT、AST的水平表达与肝病之间的关系。观察组的各种类型的肝疾病患者的肝脏酶谱均有所增加。其中急性肝炎患者的4种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慢性肝炎患者的4种酶活性与对照组患者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酒精性肝炎患者 GGT、ALT、AST的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肝脏酶谱酶的活性变化,肝脏酶谱酶的活性测定对肝病类型的诊断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程海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氨氯地平联用辛伐他汀改善高血压所致左心肥厚的临床研究

    从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高血压致左心肥厚患者中选取8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单用氨氯地平,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变化及左心室结构变化;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状况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左心室结构指标明显低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血压所致左心肥厚治疗中,氨氯地平联用辛伐他汀能有效降低血压,提高左心室功能,促进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张仲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8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共计12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三个组,A、B、C各40例,A组患者给予噻托溴铵治疗,B组患者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C组患者给予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治疗三个月后,观察分析比较其肺功能、6min步行距离和呼吸困难评分。结果治疗三个月后,A组和B组肺功能、6min步行距离和呼吸困难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肺功能、6min步行距离和呼吸困难评分与A组和B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显示C组治疗效果优于与A组与B组。结论我院的临床实践说明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疗效要优于单纯使用噻托溴铵或者沙美特罗替卡松的疗效,此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小琴;骆建文;吴智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微创经皮加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30例胫骨远端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加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1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微创经皮加压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半年,观察组优良率为83.33%,对照组优良率为63.3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临床效果确切,并发症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案。

    作者:林烨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临床路径在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索在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中实施临床路径的可行性。方法将2012年10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7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按不同管理方案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进行围手术期管理,对照组常规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知识掌握程、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观察组在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掌握率(88.6%)显著高于对照组(68.6%)(P<0.05);观察组满意度(97.1%)明显高于对照组(77.1%)(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6%)明显低于对照组(22.9%)(P<0.05)。结论对输卵管妊娠行腹腔镜治疗的患者采用临床路径模式能有效减少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姚吉;刘淑岩;陈乐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冠心病血运重建后临床因素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将我院接受血运重建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按照年龄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血液检验结果等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其进行随访,采用回归分析对其预后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两组患者在年龄、病变血管数以及收缩压上均有明显差异,高龄组生存率明显低于低龄组(P<0.05)。冠心病患者进行血运重建后的主要临床因素包括年龄、血管病变数以及收缩压,年龄越高的患者其预后愈差。

    作者:杨黎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社区干预对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研究

    研究分析糖尿病患者应用社区干预的治疗效果和依从性。选取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降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社区干预进行治疗。2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干预后两组的依从性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餐后2h血糖(PBG)、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干预能够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遵医行为,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依从性,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田筱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进入重症监护室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的60例新生儿做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及致病菌分类情况。结果60例进入重症监护室实施呼吸机机械通气的新生儿,23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为38.33%。致病菌主要为:敏感的肠道革兰阴性菌18例,占致病菌检出总数的78.26%;革兰阳性菌4例,占17.39%;其他致病菌1例,占4.35%。23例NVAP患儿治愈出院21例,死亡2例,病死率为8.70%。通过分析研究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及致病菌分类,制定防控治疗措施,有效降低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临床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蔡志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胃溃疡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患有胃溃疡的患者60例,根据其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将以上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手术治疗方法,对照组则采取保守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中,临床治疗显效22例,有效5例,临床治疗有效率高达90%;对照组30例患者中,临床治疗显效17例,有效4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胃溃疡手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具有普遍推广研究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运添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肝素联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肝素联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入院治疗的195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做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97例与对照组98例,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对症药物支持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肝素与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主要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肝素联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患儿症状消失早,恢复快,无需较长时间住院治疗,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廖艳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