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燕萍
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0例心律失常患者,治疗前检测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并记录,而后采用胺碘酮治疗方案,并对服药后30、90、180d后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并记录,将治疗前、治疗后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0例患者服用胺碘酮后第30、90d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值显著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游离甲状腺激素(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于服用胺碘酮后第30d时逐渐上升,于服药90d后,TSH、FT4值上升达峰,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50例患者服用胺碘酮治疗后测定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甲状腺微粒体抗体(MCA)、甲状腺球蛋白(TG)值,与治疗前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显著,但存在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副作用,应注意服药时程,并定期检测患者甲状腺功能。
作者:邓世斌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产检和住院分娩且符合纳入标准的170例孕产妇。并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干预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前检查,产前教育和产褥期护理。干预组在接受常规产前检查,产前教育和产褥期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围生期心理干预。对两组EPDS评分及抑郁症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干预组孕产妇产后6w的EPDS评分为9.2±4.3分,明显低于孕28w(12.3±4.5)分,且明显低于对照组(12.1±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抑郁症发生率为27.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2.5%,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生期心理干预在改善产妇产后抑郁症中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芬;彭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3年9月收治的32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4例和治疗组18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西医治疗,服用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丙戊酸钠、氯硝安定等。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辅以中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结果对照组有效6例,显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78.57%;治疗组有效7例,显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4.4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中西医结合抗痫综合方案在治疗癫痫时具有控症快、高效低毒、不良反应少等特点,较单纯使用西药治疗具有更佳的效果,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常青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96例糖尿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另取同期96例在我院做健康体检的人员设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和检测结果。结果两组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时候的血糖和用餐之后2h的血糖测试指标均有不同,两组检测指标对比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糖尿病诊断中,使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能够有效显现患者的糖尿病情况和血糖控制情况,能够做到对糖尿病早期和糖尿病并发症的预处理,其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2月56例在我院行肾盂肿瘤根治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行电切镜下辅助常规切口治疗,观察组行后腹腔镜联合电切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2年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71%少于对照组(25.00%),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年复发和转移率为21.43%明显高于对照组(3.57%),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切镜辅助肾盂肿瘤根治术可有效减小患者创伤,临床中得到广泛认可,联合腹腔镜术治疗可进一步减小创伤,但对肿瘤有效清除不如传统手术。
作者:黄建团;欧永跃;林耀彬;黄建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42例肱骨踝上骨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采取手法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的肘关节活动情况进行对比观察,并将其作为判定临床疗效的依据。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0.48%(19/21),对照组为66.67%(14/21)。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小儿肱骨踝上骨折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疗效明显优于手法复位内固定疗效,是临床中理想的治疗方案。
作者:匡忠武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53例AECOPD患者,对其治疗前后的PCT、CRP、WBC、ESR变化水平分析。结果经过对比,发现和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的CRP和PCT治疗出现明显下降,其差异显著(P<0.05);患者治疗前后的WBC和ESR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OPD患者炎症发生过程中,CRP和PCT直接参与其中,因此能够对患者的病情发展具有一定显示,因此在临床要对患者的CRP和PCT实时检测,以确保准确把握患者疾病发展,制定有效治疗方案。 WBC和ESR在COPD患者疾病发展中作用不是特别明显。
作者:刘兴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检测其血清总胆红素、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以及乳酸脱氢酶等改变情况,观察高胆红素对心肌的影响。结果治疗后的TSB、DSB、CK、CK ̄MB以及LDH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0例患儿治疗前22例肌钙蛋白检测为阳性,治疗后全部转阴。随着血清胆红素水平上升,心肌受损程度加重,且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一旦出现高胆红素血症就可能导致心肌受损,心肌酶会随着高胆红素血症的治愈而降至正常。
作者:张桂花;刘秀芳;周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70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排除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禁忌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PCI治疗,试验组则在抽吸血栓后行PCI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术后无复流发生率与心脏收缩功能不全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住院时间、血管开通时间以及PCI术后死亡率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行PCI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而言,冠脉内形成微血栓状况与术后无复流发生率有直接关联,临床通过抽吸血栓来降低无复流发生率可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熊斌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82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联合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则仅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NIHSS及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基本痊愈者占比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达拉奉联合前列地尔脂微球用于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不仅可明显提升治疗效果,还可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彭晓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80例多发性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来氟米特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对比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0%、7.5%,远好于对照组的70%、25%(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NF ̄α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 ̄α水平明显更低(P<0.05)。来氟米特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多发性硬化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明显降低了患者血清TNF ̄α水平,促进治疗效果及康复,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陈德容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9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使用聚维酮碘冲洗切口,并拭净切口;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和抗生素进行切口冲洗,并拭净切口。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感染情况以及切口的愈合状况。结果观察组的切口愈合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切口感染率为11.1%,对照组切口感染率为31.1%,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使用聚维酮碘冲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口,可以有效降低切口感染率,且不良反应较小,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提高,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作者:计敏利;涂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脑电图应用于重症小儿颅内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40例小儿颅内重症感染患者,对患者的脑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症小儿颅内感染患者的脑电图异常表现程度随着患者感染程度的不同而不同,重症颅内损伤患儿常会出现尖波、棘波、棘慢复合波等不同程度地异常放电,或者出现提示有脑实质受到弥漫性损伤的高波幅、波,患儿受到的感染越严重,脑电图出现异常波形的频率越高,且持续时间越长,脑功能出现异常的时间也越长,脑电图转变为正常的可能性也就越小。其次,患者所患疾病不同,脑电图也不同。结论分析研究重症小儿颅内感染脑电图能够及时发现并判断患者的疾病,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汉广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32例胸腔积液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6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胸腔穿刺手术,研究组采用中心静脉下胸腔闭式引流术,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与并发症情况。结果经过治疗之后,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也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对于胸腔积液的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下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并且安全可靠,并发症与不良反应情况少,值得推广。
作者:杨家恒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将本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0例肝火扰心型颈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辩证施护,观察组在辩证施护的基础上加用耳豆贴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PSQI评分、5 ̄HT及DA的变化。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各因子及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在治疗后,5 ̄HT水平皆提高而DA含量降低,其中观察组更为明显。耳豆贴压及相应的护理可明显改善颈性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其机制可能与提高5 ̄HT及降低DA含量有关。
作者:罗美凤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96例不孕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试验组进行聚维酮碘栓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照组进行阿奇霉素常规治疗联合聚维酮碘栓治疗,两组均治疗1w,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3.7%、7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2%、1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孕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患者进行聚维酮碘栓联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临床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可靠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玉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选取2011年7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行甲状腺瘤切除手术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小切口改良微创甲状腺瘤切除术,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甲状腺瘤切除术,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进行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86.8±14.3min、手术切口为4.8±0.7cm、术中出血量为19.3±8.1ml、住院时间为4.6±0.9d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采用小切口行微创甲状腺肿瘤切除术具有切口小、出血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曾江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回顾分析6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共计87个动脉瘤行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的即时情况、并发症、随访结果、复发情况以及再次治疗的效果。结果除了1个动脉瘤由于血管扭曲得十分严重,导致微导管都不能沿着血管送到需治疗的动脉瘤腔而没能完成介入手术,余下的动脉瘤都成功的进行了介入栓塞治疗。在手术的过程中有3例血栓性事件出现、3例动脉瘤破裂导致出血、2例出现了永久性的并发症。在长时间随访期间复发4例,并全部接受再次治疗。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早期介入栓塞治疗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安全实用、疗效可靠的方法。
作者:黄乾荣;肖绍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对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观察组行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观察对比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用药24h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8%,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LVEF、LVEDD、LVESD均较对照组取得显著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的FPG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FINS和HOMA ̄I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共发生低血糖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皮下胰岛素致使治疗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确切,可平稳控制血糖水平,进而提高心功能,改善临床预后质量。
作者:王彦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行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的100例中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成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与连续硬膜外麻醉组(EA组)。对比两组相关资料。结果EA组患者在探查和牵拉中的血流动力学波动情况明显大于CSEA组(P<0.05),在术前和术毕两个时间点的差异不大(P>0.05)。在中老年龄患者中实施下腹部及下肢手术行腰硬联合麻醉,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显著优于连续硬膜外麻醉,起效快,用药剂量小,麻醉平面可控制,肌松效果好,从而大大提升麻醉手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步宏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