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按摩加牵引点压复位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临床观察

朱海丰;陈福初

关键词:按摩, 牵引点压复位, 腰间盘突出, 治疗
摘要: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腰间盘突出疾病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牵引按摩方式治疗;治疗组采用按摩与牵引点压复位法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腰部影像学检查表现恢复正常时间,和腰间盘突出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腰间盘突出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应用按摩与牵引点压复位法联合对患有腰间盘突出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环境污染与慢性支气管炎患儿免疫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环境污染与慢性支气管炎患儿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270例支气管炎患儿为观察对象,观察对象距环境污染源1000m之内为A组(60例);观察对象距环境污染源1000~5000m为B组(80例),观察对象距环境污染源5000m之外为C组(130例),对该对象环境污染源距离与支气管炎患儿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IgA、IgG和IgM)及住院天数长短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B和C组的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Ig A、IgG和IgM)及住院天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对象免疫功能与环境污染源关系为:C组>B组>A组;观察对象住院天数与环境污染源关系为:A组>B组>C组。结论慢性支气管炎患儿免疫功能增高与环境污染关系密切,二者呈负相关,尽快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作者:胡春华;罗洁;李济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腹腔镜TME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

    32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TME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进行治疗,开腹组选择开腹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ISR)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术后肛门功能及预后。结果腔镜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均优于开腹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排便频率、排便紧迫感、排便困难、Wexn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TME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可取得与开腹手术相似的肿瘤治疗效果.且并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侯俊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预防新生儿红臀的效果观察

    选取我院收治住院的160例新生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婴儿扑粉联合鞣酸软膏和一次性纸尿布;观察组使用茶油联合百多帮软膏和纯棉尿布,观察两组新生儿红臀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红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茶油联合百多帮软膏防治新生儿红臀简单、方便,效果明显,且可提高护理满意度,新生儿红臀早期护理干预应作为新生儿室护理的一项重要工作,积极推广。

    作者:肖小玲;李晓梅;邹慧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伊立替康、顺铂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复发性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复发性小细胞肺癌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给予伊立替康、顺铂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对照组给予伊立替康和顺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伊立替康、顺铂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复发性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脑微出血的诊断与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脑微出血是以亚临床的终末期微小血管病变为特征导致的含铁血黄素沉积的一种疾病。由磁共振T2加权梯度回波序列和磁敏感序列检出,表现为直径<10mm的圆形信号丢失,周围无水肿发现。研究表明脑微出血与高血压、缺血性脑血管病变等有密切关系。本研究探讨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和其诊断意义。

    作者:樊云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61例隐匿性骨折的螺旋CT诊断结果分析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2014年诊治的61例隐匿性骨折患者相关资料,患者入院后经过DR平片检查未显示骨折,患者行16层螺旋CT扫描,并行多平面重组和容积重建后处理技术,分析螺旋CT在隐匿性骨折中的诊断效果。结果61例患者均经过X光照片(DR)和16层螺旋CT扫描,CT诊断符合率为100%,与X线照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1患者均为骨皮质断裂或骨皮质皱褶,其中25例(40.98%)肋骨骨折;13例(21.3%)脊椎骨折;12例(19.7%)颅面骨骨折;4例(6.6%)髌骨纵斜型骨折;3例(4.9%)跟骨骨折;2例(3.3%)跖骨骨折;1例(1.6%)股骨颈骨折;1例(1.6%)肩胛骨骨折。隐匿性骨折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螺旋CT诊断效果理想,能够对骨折患者做出明确诊断,检出率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林家健;钟艳华;尚来换;黎洁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200例胎膜早破的原因及妊娠结局分析

    目的:探讨孕妇胎膜早破的原因及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接收的分娩产妇400例,根据胎膜早破与否分为两组,试验组为200例发生胎膜早破的产妇,对照组为200例无胎膜早破的产妇。研究对比两组产妇相关病因发生率与妊娠结局。结果(1)相关病因发生率。试验组相关病因(胎位异常、宫颈松弛及宫腔手术史、胎儿头盆不称、感染)发生率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妊娠结局。试验组新生儿窒息、剖宫产、早产及产后出血、新生儿肺炎、胎儿窘迫发生率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诱发胎膜早破的相关因素较多,当加强孕期检查及健康宣教,并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以从大限度上确保母婴的生命安全。

    作者:陈文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内-中膜厚度对颅内动脉狭窄的预测价值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3月收治的ICVD患者90例,所有患者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中膜厚度(CCA-IMT)检测和常规生化检测后进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根据DSA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四组,分别为颅内动脉正常、轻、中、重度狭窄组。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内-中膜厚度(CCA-IMT)与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中、重度组斑块分级(CPS)、CCA-IMT明显高于正常组及轻度组(P<0.05),正常组、轻度组间及中、重度组间CPS、CCA-I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CCA-IMT增厚对中度以上颅内动脉狭窄有预测价值。

    作者:黄廷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M胆碱能受体阻断剂和β受体激动剂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M 胆碱能受体阻滞剂与β受体激动剂在临床哮喘病症治疗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抽选我院于2012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88例哮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成甲乙两组各44例,分别给予其噻托溴铵与噻托溴铵+沙丁胺醇药物应用,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甲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27%,乙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用药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均有所改善,且以乙组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5)。结论针对临床上哮喘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其M胆碱能受体阻断剂与β受体激动剂联合应用,可明显患者缓解的喘息症状,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总体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聂詠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X线、薄层CT及三维重建检查在急性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行X线、薄层CT及三维重建检查的68例急性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果。结果CT检查Ⅰ型骨折24例,Ⅱ型骨折18例,Ⅲ型骨折16例,Ⅳ型骨折6例,Ⅴ型骨折3例,Ⅵ型骨折1例,确诊率为100%;X 射线检查膝关节骨折62例,疑似诊断4例,不明确诊断2例,不能诊断的类型胫骨髁骨折合并干骺端骨折,确诊率为91.18%,两种检查方式的确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68例在X线和CT检查上均有不同程度的骨折劈裂移位和胫骨平台塌陷,两种检查方式数值差异比较显著(P<0.05)。薄层CT及三维重建对急性膝关节损伤的诊断要优于普通X线检查,可准确显示关节腔及关节面骨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中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替吉奥和卡培他滨治疗老年晚期乳腺癌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58例老年晚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替吉奥组和卡培他滨组,各29例,替吉奥组患者使用替吉奥胶囊治疗,卡培他滨组患者使用卡培他滨治疗,综合比较两组患者疾病控制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替吉奥组疾病控制率为89.66%,高于卡培他滨组的72.41%(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34%、17.24%,替吉奥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卡培他滨组(P<0.05)。替吉奥治疗老年晚期乳腺癌在疾病控制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卡培他滨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昱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Foley’s导尿管联合缩宫素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Foley’s导尿管联合缩宫素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有引产指征的单胎、头位、宫颈Bishop评分<6分、足月初产妇100例临床资料,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仅采用缩宫素促宫颈成熟引产,研究组采用Foley’s导尿管联合缩宫素促宫颈成熟引产,比较临床应用效果。结果24h后,研究组有效率(78.00%)明显高于对照组(28.00%),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Foley’s导尿管联合缩宫素促宫颈成熟安全有效,简单易行,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叶湘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硫酸镁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分析

    选取于我院2012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硫酸镁联合孟鲁司特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治疗之后,观察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0%、67.50%,观察组治疗为显效的25例、好转12例、无效3例,而对照组治疗治疗为显效17例、好转10例、无效1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7.50%,观察组只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两组各项数据进行对比,差异为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0914,P<0.05)。硫酸镁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切确,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李德铭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对于判断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情况的临床意义

    回顾性分析本院UC活动期患者38例,缓解期35例,按临床表现分轻、中、重度三组。治疗前后分别空腹抽取静脉血,分别检测血小板计数(PLT)及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C反应蛋白(CRP)。组内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用非参数检验;PLT、MPV、CRP采用Spearmman等级相关性分析。结果⑴CRP、PLT值在活动期UC患者高于缓解期(P<0.01),MPV低于缓解期(P<0.05)。⑵在活动期UC患者中,UC重度患者PLT、CRP高于轻度患者,MPV 低于轻度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C中度与重度比较,只有PLT具统计学差异(P<0.01)。⑶Spearmman等级相关性分析表明,UC活动期患者PLT与CRP变化存在正相关性(r=0.580,P<0.01);MPV与CRP变化存在负相关性(r=0.502,P<0.01)。综合考虑CRP、PLT及MPV的变化能够反映UC的活动性,且PLT、MPV和CRP在临床中很容易检测,可以作为评价的客观指标之一,对于病情的判断有很好的临床指导作用。

    作者:郑奕;张启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儿童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分析

    选取2012年4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60例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病因。结果收集相关资料及检查后发现,考虑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包括:幽门闭合不良、十二指肠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溃疡、Hp感染等,分别占31.3%、18.8%、6.3%、18.8%、25.0%;胆汁反流严重程度分为I级、II级、III级等,其中I级患儿占25.0%,II级患儿占56.3%,III级患儿占18.8%。幽门闭合不良、十二指肠球炎、胃溃疡、Hp感染与原发性儿童胆汁反流性胃炎密切相关,对儿童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进行准确判断,可为临床制定有效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作者:何昀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黄芪注射液联合阿维A治疗老年银屑病的临床效果

    随机抽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2例老年银屑病患者进行观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黄芪注射液联合阿维A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阿维A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总体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与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8%与81.97%,P<0.01;观察组无显著不良反应,总体治疗安全性高且治疗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采用联合用药(黄芪注射液+阿维A)治疗方式治疗老年银屑病,有效性及安全性均较高,临床使用价值广泛,可做进一步推广。

    作者:黄志雄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不同术式全子宫切除术后护理疗效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术后的护理恢复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3年8月间于我院住院需行子宫全切除术患者96例,其中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为A组,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为B组,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为C组,比较三组术后的各临床指标。结果所有入选患者均成功手术,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及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护理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而A、B组术后拔除尿管、肛门排气、术后进食及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早于C组(P<0.05),A、B组患者手术后止痛药的使用率、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则明显低于C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术式均达到疾病治疗目的,但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手术及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创伤小、痛苦轻、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护理更方便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实施不同入路术式外科疗法的临床研究

    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9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并行手术治疗患者,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前正中入路组、前外侧入路组和双侧入路组各30例,对三种不同入路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三种手术入路方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比较,双侧入路组显著性高于前外侧入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发生率前正中入路组显著高于双侧入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手术入路方式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分别为73.3%、80%、7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双侧入路疗评分为优人数明显多于前正中入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骨折类型及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可显著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双侧入路更加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成小辉;刘伟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不同手术方法的效果对比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7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研究组采用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卧床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确切,可获得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相同的治疗效果,风险较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远源;黄仕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三种结核蛋白抗体联合检测在老年早期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6月我中心确诊治疗的老年早期结核病患者64例作为结核组,同期选取中心体检健康人员20例作为健康组,所有受试者应用蛋白芯片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LAM、16KDa和38Kda抗体,统计分析所有受试者三种结核蛋白抗体表达情况,并分析三种结核蛋白抗体及其联合检测对老年早期结核病的诊断价值。结核组患者 LAM、16KDa和38KDa抗体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方面,三种抗体联合检测>单独LAM >单独38KDa 检测>单独16KDa 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分枝杆菌LAM、16KDa和38KDa抗体均可作为诊断老年早期结核病的重要参考指标,且三种抗体联合检测诊断具有更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建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