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检对早期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

陈兆舒;姚星球;兰枝东

关键词: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血流感染, 诊断, 价值
摘要:选取血流感染的患者218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非血流感染的局部感染病人218例设为对照组。用相关方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的含量,然后将血液进行培养,同时对培养结果进行菌种识别,分析这两种方法综合起来对诊断早期血流感染的作用。结果将血清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含量作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阳性率也有显著升高。对于降钙素原含量而言,与革兰阳性菌致病者相比,革兰阴性菌致病者中的含量有显著提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联合使用时,在临床中对血流感染的早期诊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参与血流感染的早期检查,值得提倡、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HPV16/18及31/33感染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相关性研究

    选取我院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各60例,制作成组织芯片,通过显色原位杂交技术(CISH)检测三组中HPV16/18DNA、HPV31/33DNA的表达情况。结果本次研究中,HPV16/18DNA和HPV31/33DNA在正常宫颈组未发现阳性表达,但在CIN病变中,随着CIN级别的上升,发展为宫颈鳞状细胞癌,其阳性表达率及强度均明显升高。各组间相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数据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PV16/18DNA和HPV31/33DNA之间的表达均呈正相关。 HPV16/18DNA、HPV31/33DNA感染可能是宫颈鳞状细胞癌的触发因素。

    作者:赵会传;张亚;李军川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比较两种不同促排卵方案对PCOS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和研究两种不同促排卵方案对PCOS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以期探索一种更加有效的促排卵方案以提高临床妊娠率。方法选取2014年8月~12月在本院10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在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后,根据患者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给予FSH (普丽康)低剂量递减方案,对照组给予FSH(普丽康)低剂量递增方案。对两组患者排卵、妊娠结局以及卵泡中期、卵泡晚期或HCG日子宫内膜螺旋动脉血流频谱及子宫内膜厚度、类型进行对比和相关数据的研究分析。结果观察组排卵率86.84%、周期妊娠率44.74%,高于对照组(P<0.05);卵泡中期、卵泡晚期或HCG日,观察组RI、PI、S/D均低于对照组,而子宫内膜厚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且观察组子宫内膜类型中A型比例(43.14%)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剂量促排卵递减方案能明显改善PCOS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促进排卵,提高临床妊娠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促排卵方案,值得推广。

    作者:罗建华;罗笑卿;莫带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雷贝拉唑联合艾灸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9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艾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胃镜疗效以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胃镜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雷贝拉唑联合艾灸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昌武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妊娠期糖尿病筛查与管理对孕妇围产结局的影响

    选取我院2014年进行妊娠期糖尿病筛查孕妇3045例为观察对象,对其进行GDM筛查,观察筛查结果,同时将GDM阳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不采取任何管理措施,观察组采取系统管理,观察两组患者妊娠结局及新生儿体质量;结果3045例受检孕妇中,共768例检出为GDM阳性,检出率为25.22%,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体质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妊娠期糖尿病进行有效筛查,同时采取系统管理方法,能有效改善孕妇围产结局。

    作者:陈慧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原发性上尿路结石成分相关因素分析及与血清钠相关性研究

    选取本院收治的原发性上尿路结石患者537例,同时选择同期健康受试者580例作为对照,比较结石成分相关因素相关性,并分析与血清钠的相关性。结果原发性上尿路结石患者男性占62.57%,高于女性,结石成分从高到低依次为草酸钙、磷酸盐结石、尿酸结石和磷酸灰石结石;原发性上尿路结石患者血清钠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原发性尿路结石患者血清钠水平偏高,可能是引起原发性尿路结石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陈日敢;吕腾荣;彭文标;赖国修;朱碧琳;张波;李瑞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重要性观察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抑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根除H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12、18、24个月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根除Hp感染可显著提高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

    作者:周娥;梁彩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246例急性左心衰竭的急诊救治体会

    246例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急救措施相同,观察组采用先救治后转运的急救模式,对照组采用边救治边转运的急救模式,比较两种急救模式的疗效。观察组显效36例,有效78例,无效6例,恶化3例,总有效率92.68%,恶化率2.44%,对照组显效33例,有效65例,无效17例,恶化8例,总有效率79.67%,恶化率6.51%,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和到医院后呼吸、心率及血压的变化,治疗前两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到达医院后两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对于急性左心衰的急救应采取现场初步救治,待病情相对缓解后,再将患者安全转运。

    作者:陈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羧甲淀粉钠溶液联合治疗0~6岁儿童口腔炎的疗效及复发情况分析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4例0~6岁儿童口腔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用思密达治疗,观察组采用羧甲淀粉钠溶液联合利多卡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观察治疗3个月、6个月后患儿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病情均有明显改善,无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96.30%)显著高于对照组(8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发现观察组复发3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复发9例,6个月后观察组复发患儿例数11例显著低于对照组19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羧甲淀粉钠溶液联合行为干预治疗0~6岁儿童口腔炎的效果显著,减轻患儿痛苦,加速溃疡部位恢复,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邱建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地塞米松联合氨磷汀治疗难治性ITP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0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80例的难治性ITP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使用地塞米松联合氨磷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PLT值变化、复发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为72.5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为20.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2.50%,对照组为22.50%,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PLT值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难治性ITP患者的治疗中,地塞米松联合氨磷汀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时降低ITP复发率,有效的改善患者的PLT值,安全性较高,可以将其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王欣;刘泽林;王淡瑜;刘黎琼;卢博;崔海燕;金梦迪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不同护理管理模式在日常护理中应用效果对比分析

    将2013年3月~2014年5月在我科实习的60例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学生选老师带教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比较两组护生带教前后的理论、操作考试成绩及学习积极性,同时比较两组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观察组护生理论、操作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学习积极性和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选老师带教模式可提高护生理论、操作考试成绩及学习积极性和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适合在护理实习带教中应用。

    作者:袁海珍;杨水秀;汤志谋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管床护士落实术前体位训练的效果分析

    选取2014年3月~10月我科120例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术前1d,对照组由手术室护士进行访视1次,指导患者自行进行手术体位训练;观察组由管床护士与手术护士共同完成术前访视,管床护士继续对患者实施手术体位训练并评估其掌握程度。结果观察组术前抑郁1.52±0.15分、术前恐惧1.61±0.25分、术前焦虑1.46±0.17分,评分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7±2.18分、2.54±1.83分、3.79±1.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出现肩部疼痛6.67%、下肢疼痛11.67%、下肢麻木5.00%的发生率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26.67%、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手术的满意度85.00%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床护士对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实施术前体位训练,能显著缓解患者焦虑、恐惧心理,增加手术时患者对体位的耐受,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彩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丹红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82%,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上采用丹红注射液与前列地尔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方法安全、疗效理想、患者乐于接受,值得广大相关医务工作者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朱海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12例HELLP综合征临床分析

    对我院2008年10月~2014年1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2例HELLP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分析HELLP综合征患者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患者中主要临床表现有不适感、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头痛、视觉异常及出血,治疗主要为控制血压,保护脏器,及时终止妊娠。 HELLP综合征严重危险着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健康,尽早的诊断并进行有效治疗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钟丽芳;陈援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治疗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尿直视下电切镜插入分次使用钳取出膀胱内结石方式,试验组患者采用经过皮肾镜利用气压弹道碎石机对膀胱实施气压弹道,行前列腺的电切术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取石时间、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情况。结果两组在取石时间、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中可以采用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治疗效果无差异。

    作者:刘明兵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45例小儿脑瘫康复护理临床观察

    研究的90例脑瘫患儿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实施康复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家长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7.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为75.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护理应用于脑瘫患儿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提升患儿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程锦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病人基质金属蛋白酶动态变化影响的研究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他汀组、中剂量他汀组和高剂量他汀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100g/d,低、中、高他汀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分别服用辛伐他汀1、2和4mg/kg,四组均于治疗后的第3、7、10、14、21、28d血管采血,采用ELISA 法测定MMP-1、9和TIMP-1。结果MMP-1、9在治疗后的第7d开始降低,TIMP-1在治疗后的第3d开始降低,他汀组在7、10、14、21、28d MMP-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各剂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高剂量组在第7d在MMP-9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低、中剂量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7、10、14、21、28d TIMP-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各剂量组之间不同时间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硬化患者的MMPs和TIMP-1动态变化存在差异性,大剂量他汀治疗7d后,可明显抑制MMP-1、9和TIMP-1,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作者:刘祖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70例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自2013年6月~2014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0例泌尿外科手术患者,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住院时间均要优于对照组,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泌尿外科手术治疗中应用腹腔镜,操作过程简便,手术切口较小,损伤程度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够取得非常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君;宋昕;马际春;任仲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内科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给予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甲钴胺单药治疗。对比两组空腹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治疗前、治疗第4、8w正中神经、腓神经的传导速度。结果两组空腹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正中神经、腓神经的传导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第4w、治疗第8w正中神经、腓神经的传导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认为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能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疗效。

    作者:古伟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等待吞咽联合旋转法置管术在神经外科患者中应用效果分析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100例鼻胃管置管困难的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诱导吞咽法,而观察组采用等待吞咽联合旋转法,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患者舒适度及患者置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患者舒适度及患者置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血压升高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等待吞咽联合旋转法置管术用于神经外科鼻胃管置管困难患者效果优于诱导吞咽法,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黄红英;卢隆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手术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观察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3月收治的胃溃疡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给予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溃疡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外科手术治疗胃溃疡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及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P<0.05),术后溃疡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外科手术治疗胃溃疡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及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乐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