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甾体抗炎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分析及疗效分析

朱锦;周云;廖跃光

关键词:非甾体抗炎药, 上消化道出血
摘要:回顾性调查了2009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因上消化道出血的87病例,观察其临床表现特点及入院后24~48h内镜下表现。另病例中使用相关药物止血治疗分为奥美拉唑(洛赛克)泵入组,奥美拉唑(洛赛克)静滴组,泮托拉唑静滴组(均使用常规剂量),两两比较,评估临床疗效,寻找临床佳治疗方案,提高临床治愈率。结果:(1)患者除有呕血、黑便临床表现,合并有消化道症状(包括上腹痛、腹胀、返酸、嗳气、烧灼感、恶心呕吐)就诊的占38%,以呕血、黑便为首发症状的而无消化道症状的占62%;(2)入院后经24~48h内镜检查诊断为急性胃黏膜病变包括充血糜烂、黏膜水肿等表现占31例,胃溃疡(包括胃窦、胃角、幽门管、胃体及多发性)占29例,十二指肠溃疡占11例,复合性溃疡占5例,内镜下阴性发现的占11例。其中合并穿孔有2例,幽门梗阻1例。(3)入组的病例中使用相关药物奥美拉唑(洛赛克)泵入组,12h止血达95%,奥美拉唑(洛赛克)静滴组12h止血达89%,泮托拉唑静滴组12h止血达80%。非甾体抗炎药引起消化道损伤多无症状,需服非甾体抗炎药患者可同服质子泵抑制剂及胃黏膜保护剂,或者近期可行常规内镜检查,来预防和减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599例老年人高血压病临床治疗体会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599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分硝苯地平组200例、巯甲丙脯酸组200例和复方降压片组199例。对比三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硝苯地平组显效102例(51%),有效89例(44.5%),无效9例(4.5%),治疗总有效率为95.5%。巯甲丙脯酸组显效97例(48.5%),有效88例(44%),无效15例(7.5%),巯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复方降压片组显效94例(47.2%),有效86例(43.2%),无效19例(9.6%),治疗总有效率为91.4%。在三种药物的治疗中,硝苯地平治疗的有效率高,因此,在进行老年高血压疾病的治疗中,应该首选硝苯地平作为降压药进行治疗。

    作者:陈学智;刘金女;胡洁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血清IL-12、IL-10及IL-18与肺结核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对血清白细胞介素-12(IL-12)、白细胞介素-10(IL-10)和白细胞介素-18(IL-18)表达的影响,并分析血清IL-12、IL-10和IL-18与肺结核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首次复治肺结核80例为复治组,初治肺结核120例为初治组,体检健康10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三组的血IL-12、IL-10和IL-18水平,并比较三组血清IL-12、IL-10和IL-18水平与临床意义。结果治疗前,复治组血清IL-12、IL-10和IL-18水平均明显高于初治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治组血清IL-12、IL-10和IL-18水平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的血清IL-12、IL-10和IL-18水平均比较,差异均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2、IL-10和IL-18参与了肺结核的发生、发展,检测相关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有助于对肺结核疾病变化过程和治疗功效的评估。

    作者:罗建业;邓菲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思密达保留灌肠联合口服锌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病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本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135例腹泻病患儿。按照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68例和对照组6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予以思密达保留灌肠联合口服锌制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7.06%高于对照组80.60%,平均止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思密达保留灌肠联合口服锌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病疗效确切,可显著缩短患儿止泻时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燕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宫角妊娠采用宫腔镜诊治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宫腔镜诊治宫角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38例宫角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宫腔镜进行诊治,对照组采用B超诊断后行刮宫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治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4.74%,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4.21%,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确诊率为100%,对照组确诊率为84.21%,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血β-HCG下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腔镜诊治宫角妊娠具有准确率高,手术安全可靠,术后恢复快,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爱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3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8例。对照组行冷刀锥切术(CKC),试验组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LEEP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CKC组(P<0.05),两组术后病变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LEEP组宫颈恢复满意率显著高于CKC组(P<0.05)。宫颈环形电切术具有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疗效好、并发症少、无痛苦等优点,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较优选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梅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两种分娩方式对孕妇预后及新生儿并发症影响临床观察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进行水中分娩的130例产妇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常规分娩的149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的总产程、疼痛程度及母婴结局。结果两组新生儿的院内感染、轻度窒息、头颅血肿、黄疸、心肌损害、羊水浑浊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水中分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分娩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殷华克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78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给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给予内科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NIHSS、BI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有效率为87.18%较对照组71.79%显著提高,治疗后3、7、14、28d、3个月NIHSS和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血肿清除率高,颅内压降低显著,减低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且加快患者术后康复,神经功能损伤小,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小平;李庭毅;李文辉;周成;盛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AEG-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研究

    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检测AEG-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通过肿瘤微血管内皮标志物(CD34)标记胃癌新生微血管密度(MVD)。结果AEG-1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胃癌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和分化程度有关。AEG-1的表达与胃癌微血管密度呈正相关关系。AEG-1高表达与胃癌不良生物学行为有关,其可能促进胃癌微血管的生成。

    作者:刘福华;许珂;何池友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硝苯地平联合保胎灵胶囊治疗先兆早产的临床分析

    选取我院收治的83例先兆早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3例。对照组选择盐酸利托君治疗,观察组选择硝苯地平和保胎灵胶囊联合治疗,观察用药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药物显效时间、保胎成功率均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延长妊娠时间、足月分娩率和新生儿Apgar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分娩结局中出生窒息、低出生体重儿、围产儿死亡等发生率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联合保胎灵胶囊治疗先兆早产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薛素清;张志英;黄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45例小儿脑瘫康复护理临床观察

    研究的90例脑瘫患儿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实施康复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家长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7.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为75.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护理应用于脑瘫患儿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提升患儿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程锦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针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各项指标、Child-Pugh评分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ALT、Alb、TBIL、PTA、HBV DNA及Child-Pugh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改善(P<0.05);试验组ALT、TBIL、HBV DNA及Child-Pugh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Alb和PT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试验组患者均能耐受服药。恩替卡韦用以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可明显改善肝功能,阻止乙肝病毒复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彩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冠心病患者中采用不同血液检验指标的价值分析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组,研究A组50例为心绞痛患者,研究B组50例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均行血常规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研究A组、研究B组RDW水平、hs-cTnT、CK-MB值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液检测指标中RDW水平上升对冠心病患者预后具有一定负性影响,且心肌标志物中hs-cTnT可作为患者心肌损伤程度诊断的理想指标。

    作者:余洁玲;谢岭平;李柳燕;李金洳;王晓君;温银燕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中少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1年4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中少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保守治疗。对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预后进行综合比较。结果经治疗或术后14d,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但研究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预后良好率达到80.00%,对照组为62.00%,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针对中少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能够更好地减少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促进良好预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树雄;孟兵;庄柳情;刘远明;江立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效果对比分析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4例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行钢板内固定治疗,研究组患者行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性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除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两项指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之外,其他各项疗效性指标组间比较,均未见显著差别(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均具一定应用优势,但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预后更佳,且手术时间短,更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钟镇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对胸腰椎单纯性压缩性骨折腰背肌功能恢复的影响

    选取我院骨科2011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60例胸腰椎单纯性压缩性骨折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病人接受胸腰椎单纯性压缩性骨折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病人腰背肌功能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腰背功能恢复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优质护理措施应用于胸腰椎单纯性压缩性骨折病人能够促进腰背肌功能恢复,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亚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卡培他滨在转移性结直肠癌维持化疗中的疗效观察

    将40例既往接受过卡培他滨+奥沙利铂联合化疗后取得有效和稳定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行卡培他滨维持化疗+佳对症治疗,对照组行佳对症治疗。分别评价两组治疗效果及观察不良反应。治疗组可延长患者的疾病进展时间(P<0.05)。卡培他滨在转移性结直肠癌维持治疗中的疗效确定,不良反应率低,可以耐受。

    作者:徐骏;况晶茹;胡迎宾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教育性家庭康复联合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5月10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成联合组66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在医嘱传达、体征监测、病历记录及普通心理疏导等常规康复治疗措施基础上予以口服喹硫平+利培酮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教育性家庭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依从性变化情况,记录其干预前后SDSS及BPRS评估结果变化差异。结果(1)治疗后,联合组总依从度达到9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SDSS及BPRS评估结果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联合组降幅大于对照组组(P<0.05)。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予以教育性家庭康复治疗联合药物疗法,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吴佩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分别复合异丙酚用于静脉麻醉的效果的对比

    选取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0例行腹腔镜介入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舒芬太尼组(SF组)各30例,对两组患者维持期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诱导、苏醒期相关质量、时间以及疼痛感进行观察和比对。结果SF组患者苏醒较快,手术后疼痛感相对较轻而且术中循环较之R组要相对稳定。在静脉麻醉中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的综合临床质量要优于瑞芬太尼。

    作者:唐泽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开胸手术中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麻醉减轻术后烦躁效果研究

    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10月收治的90例需进行开胸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需在全麻下进行手术,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A,试验组B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试验组A在切皮进行前给予50mg氟比洛芬酯,在手术结束前再另外给予5mg地佐辛;试验组B则只给予芬太尼;对照组则给予生理盐水。术后患者拔出气管导管后观察三组患者的RSS躁动评分以及拔管后10、20、30、40、50min时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结果手术结束后,试验组A以及试验组B的RSS躁动评分低于对照组,苏醒期试验组A以及试验组B烦躁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A患者与试验组B患者拔管后的Ramsay镇静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麻醉对减轻术后烦躁具有显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左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眼对比敏感度与眩光对比敏感度影响研究

    入选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白内障患者82例,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予以对比敏感度测试仪检测患者术后眩光对比敏感度(GS)及眼对比敏感度(CS),探究二者之间的关系。手术后随访3个月,眼压10~21mmHg,矫治佳视力为0.96±0.12,裸眼视力平均值为0.52±0.25,眼底检查无显著病变,均未发生并发症,前后囊无显著混浊,人工晶状体居中;眼眩光对比敏感度值与眼对比敏感度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眩光对比敏感度显著降低,眩光对术后眼CS值影响较大。

    作者:陈敏玲;朱其新;翁振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