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眼对比敏感度与眩光对比敏感度影响研究

陈敏玲;朱其新;翁振声

关键词:眩光对比敏感度, 对比敏感度, 人工晶状体眼, 超声乳化, 白内障
摘要:入选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白内障患者82例,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予以对比敏感度测试仪检测患者术后眩光对比敏感度(GS)及眼对比敏感度(CS),探究二者之间的关系。手术后随访3个月,眼压10~21mmHg,矫治佳视力为0.96±0.12,裸眼视力平均值为0.52±0.25,眼底检查无显著病变,均未发生并发症,前后囊无显著混浊,人工晶状体居中;眼眩光对比敏感度值与眼对比敏感度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眩光对比敏感度显著降低,眩光对术后眼CS值影响较大。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管床护士落实术前体位训练的效果分析

    选取2014年3月~10月我科120例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术前1d,对照组由手术室护士进行访视1次,指导患者自行进行手术体位训练;观察组由管床护士与手术护士共同完成术前访视,管床护士继续对患者实施手术体位训练并评估其掌握程度。结果观察组术前抑郁1.52±0.15分、术前恐惧1.61±0.25分、术前焦虑1.46±0.17分,评分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7±2.18分、2.54±1.83分、3.79±1.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出现肩部疼痛6.67%、下肢疼痛11.67%、下肢麻木5.00%的发生率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26.67%、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手术的满意度85.00%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床护士对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实施术前体位训练,能显著缓解患者焦虑、恐惧心理,增加手术时患者对体位的耐受,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彩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前列腺窝注入凝血酶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止血效果的观察

    选取2010年4月~2013年6月我科218例行TURP 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其中前列腺窝灌注组72例,蛇毒血凝酶10U加入生理盐水5ml行前列腺窝冲洗,2次/d,共3d;膀胱灌注组75例;其余71例患者为对照组,仅行生理盐水持续膀胱冲洗。记录三组患者术后前3d出血量并进行统计分析,观察凝血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患者年龄、前列腺体积、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各组患者无明显凝血功能改变及并发症发生。前列腺窝灌注组术后3d总出血量与其余两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膀胱灌注组与对照组之间术后前3d总出血量和每天出血量之间无明显差异。蛇毒血凝酶局部用药能有效减少TURP术后出血,安全性好。

    作者:张炜;林明恩;洪英楷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检对早期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

    选取血流感染的患者218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非血流感染的局部感染病人218例设为对照组。用相关方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的含量,然后将血液进行培养,同时对培养结果进行菌种识别,分析这两种方法综合起来对诊断早期血流感染的作用。结果将血清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含量作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阳性率也有显著升高。对于降钙素原含量而言,与革兰阳性菌致病者相比,革兰阴性菌致病者中的含量有显著提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联合使用时,在临床中对血流感染的早期诊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参与血流感染的早期检查,值得提倡、推广。

    作者:陈兆舒;姚星球;兰枝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研究探索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寻求治疗宫外孕的佳方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住院并接受治疗的60例宫外孕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手术后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外孕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腹腔镜诊治术的临床疗效显著,是治疗宫外孕的理想方法,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罗燕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针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各项指标、Child-Pugh评分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ALT、Alb、TBIL、PTA、HBV DNA及Child-Pugh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改善(P<0.05);试验组ALT、TBIL、HBV DNA及Child-Pugh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Alb和PT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试验组患者均能耐受服药。恩替卡韦用以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可明显改善肝功能,阻止乙肝病毒复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彩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0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36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8例。试验组患者在亚低温、高压氧等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采用GM1联合NGF治疗,对照组在亚低温、高压氧等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采用GM1治疗,观察两组GC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的第14、20d,试验组GCS评分优于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GOS评分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 NGF联合GM1,并结合亚低温、高压氧等对症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叶金海;欧兰珍;李根英;李成龙;叶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效果观察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于运城市中心医院就诊的乙肝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共7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联合中方药剂治疗。两者均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15例(39.5%),有效21例(55.3%),无效2例(5.3%),总有效率94.7%;对照组显效11例(29.0%),有效19例(50.0%),无效8例(21.1%),总有效率78.9%。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临床上在治疗乙肝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时,可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愈后质量,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郭志勇;赵龙凤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不同护理管理模式在日常护理中应用效果对比分析

    将2013年3月~2014年5月在我科实习的60例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学生选老师带教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比较两组护生带教前后的理论、操作考试成绩及学习积极性,同时比较两组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观察组护生理论、操作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学习积极性和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选老师带教模式可提高护生理论、操作考试成绩及学习积极性和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适合在护理实习带教中应用。

    作者:袁海珍;杨水秀;汤志谋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教育性家庭康复联合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5月10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成联合组66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在医嘱传达、体征监测、病历记录及普通心理疏导等常规康复治疗措施基础上予以口服喹硫平+利培酮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教育性家庭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依从性变化情况,记录其干预前后SDSS及BPRS评估结果变化差异。结果(1)治疗后,联合组总依从度达到9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SDSS及BPRS评估结果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联合组降幅大于对照组组(P<0.05)。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予以教育性家庭康复治疗联合药物疗法,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吴佩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妇女孕前或孕期TORCH筛查和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选取2008年2月~2013年2月来我院进行孕前或孕期TORCH筛查的妇女共1878例,随访记录孕妇妊娠结局及胎婴儿健康状态。结果1878例妇女中,TORCH检查IgM 阳性的例数为109例,检测阳性率为5.8%;随访结果显示,1878例妇女中,176例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其中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IgM 阳性例数各3、6、11、9例,总感染阳性率为16.5%,和健康妊娠组相比较,出现不良妊娠结局组TORCH各项感染阳性率均显示偏高,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孕前和孕期妇女发生TORCH感染有一定比率,且TORCH 检测阳性与不良妊娠有相关性,提示孕前或孕期有必要进行TORCH筛查,其对改善妊娠结局有重要价值。

    作者:蓝少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不同微创手术与开放路径胸腺肿瘤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比较

    选取我院2008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59例胸腺瘤患者。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三组,18例行小切口微创术患者为A组,20例行全腔镜微创术患者为B组,21例行开放路径中胸腺瘤切除术患者为C组,对比三组疗效。结果三组均获得手术成功,未出现死亡病例,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A组83.30%与C组85.71%,B组对比其他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但B组胸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腺肿瘤应用全腔镜微创术可提升临床疗效,并促进患者术后尽快康复,具有安全性与可行性。

    作者:黄维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纳美芬对急性脑梗死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纳美芬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结果对照组的优良率仅仅达到72.73%,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6.97%。治疗后全部患者的神经缺损功能评分均有所降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满意度仅可达到69.70%,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6.97%。纳美芬应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切实可行,神经保护作用较明显。

    作者:谢成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坎地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及其对患者血脂的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坎地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及其对患者血脂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60例原发性高血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坎地沙坦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改善情况和TC、TG、LDL-C及HDL-C等血脂指标的变化情况;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降压效果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8%(P<0.05)。观察组患者TC、TG、LDL-C三项血脂指标明显降低,HDL-C明显升高,其血脂调节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坎地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措施具有明显的降压效果,也可调节血脂平衡,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吴坤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羧甲淀粉钠溶液联合治疗0~6岁儿童口腔炎的疗效及复发情况分析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4例0~6岁儿童口腔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用思密达治疗,观察组采用羧甲淀粉钠溶液联合利多卡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观察治疗3个月、6个月后患儿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病情均有明显改善,无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96.30%)显著高于对照组(8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发现观察组复发3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复发9例,6个月后观察组复发患儿例数11例显著低于对照组19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羧甲淀粉钠溶液联合行为干预治疗0~6岁儿童口腔炎的效果显著,减轻患儿痛苦,加速溃疡部位恢复,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邱建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丹红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82%,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上采用丹红注射液与前列地尔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方法安全、疗效理想、患者乐于接受,值得广大相关医务工作者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朱海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脑梗死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与阿司匹林抵抗治疗的临床分析

    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患者130例,根据血小板聚集试验分为阿司匹林抵抗组(AR)、阿司匹林半抵抗组(ASR)和阿司匹林敏感组(AS),对三组患者的平均血小板体积水平进行比较分析。 AR组平均血小板体积明显高于A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R组平均血小板体积>8.5 fL者明显高于ASR组及A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患者中平均血小板体积水平与阿司匹林抵抗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钟广时;张振平;张春阳;邓裕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不同剂量胰岛素治疗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差异

    选择我院收治的50例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根据不同剂量分为小剂量组合大剂量组各25例。小剂量组给予胰岛素剂量0.05~0.lu(/kg·h)治疗,大剂量组给予胰岛素剂量0.11~0.20u(/kg·h)治疗。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尿酮体转阴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大剂量组血糖下降速度明显高于小剂量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采用大剂量和小剂量胰岛素治疗方式治疗效果差异并不大。

    作者:郭辉煌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喉罩在短小择期手术中的应用观察

    选取接受手术治疗的44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进行气管插管,试验组进行喉罩置入。两组均为择期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插管时(T1)、拔管时(T2)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试验组在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试验组也大大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无显著差异。将喉罩置入的方法应用于麻醉期,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并保持其稳定,可以很好地预防不良病症的发生,推广使用势在必行。

    作者:张军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妊娠期糖尿病筛查与管理对孕妇围产结局的影响

    选取我院2014年进行妊娠期糖尿病筛查孕妇3045例为观察对象,对其进行GDM筛查,观察筛查结果,同时将GDM阳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不采取任何管理措施,观察组采取系统管理,观察两组患者妊娠结局及新生儿体质量;结果3045例受检孕妇中,共768例检出为GDM阳性,检出率为25.22%,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体质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妊娠期糖尿病进行有效筛查,同时采取系统管理方法,能有效改善孕妇围产结局。

    作者:陈慧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阿托品化定量评分在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阿托品化定量评分在治疗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重度AOPP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将常规阿托品化的各项临床指标定量化,以评分标准判定患者阿托品化的程度,从而指导阿托品的临床应用;对照组以常规阿托品化指标指导阿托品的临床应用。比较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阿托品化时间、阿托品用量、痊愈时间、阿托品过量中毒率、阿托品中毒反跳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阿托品化时间、阿托品用量、痊愈时间、阿托品过量中毒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阿托品中毒反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品化指标定量观察能有效减少阿托品用量、降低阿托品中毒的发生率,缩短病程,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严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