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华;伍杏梅;张小新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甲状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我院于2010年10月~2014年12月对4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进行CT灌注成像的应用进行回顾性分析,经过病理诊断分为良性肿瘤组和恶性肿瘤组,各20例,计算两组患者的血容量(BV)、血流量(BF)、灌注达峰时间(TTP)和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的平均值,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结节的BV值及TTP值之间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 值及BF值的之间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灌注成像技术应用在甲状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莫家彬;贾红明;张冠业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85例COPD缓解期患者。行呼吸肌功能锻炼,对比锻炼前后HAMD (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VC(肺活量)、PEF(呼气峰值流速)、FEV1/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结果经呼吸肌功能锻炼后,所有患者VC、PEF、FEV1/FVC等呼吸功能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锻炼后HAMD评分显著低于锻炼前(P<0.05)。 COPD缓解期实施呼吸肌功能锻炼,对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呼吸功能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小艳;林劲松;陈瑞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择我社区医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治疗的患者60例,分为两组,分别予以综合干预治疗和常规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一年后的肺功能改变,以及COPD急性发作次数变化。结果经过1年时间干预,试验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组间差异(P<0.05)。急性发作次数试验组为0.62±0.88次,对照组为1.87±1.23次。试验组发作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社区综合干预老年COPD的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赖彬;蔡孝桢;罗姣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根管钙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使用超声荡洗治疗,对照组使用注射器冲洗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手术1天后的治疗有效率分别是73.3%、66.7%,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天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76.7%,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超声荡洗在钙化根管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感,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作者:夏延锡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比较口服戊酸雌二醇与阴塞17β-雌二醇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8月~2015年3月所收治的74例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A、B组,另将B组中口服戊酸雌二醇子宫内膜依然生长不佳患者11例纳入C组。 A组阴塞17β-雌二醇,B组口服戊酸雌二醇,C组于口服戊酸雌二醇无效后行阴塞17β-雌二醇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及B型所占百分率、成熟卵泡数、生化妊娠率、治疗有效率。结果三组治疗前子宫内膜厚度组间两两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A、C组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9.4±1.0、9.2±0.9mm,与B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两组B型比例升高幅度也显著高于B组(P<0.05)。A、C组经治疗后成熟卵泡数分别为4.2±1.0个、4.0±0.8个,与B组比较显著更高(P<0.05);同时A、C组生化妊娠率、治疗有效率也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阴塞17β-雌二醇治疗不孕症在促进子宫内膜生长及成熟卵泡排放方面效果更显著,值得临床借鉴并推广。
作者:陈艳玲;岑婷;区宝仪 刊期: 2015年第08期
68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对照组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对两组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治疗后残余尿量以及生活质量的评分进行比对。结果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对比中,观察组的患者在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上都优于对照组患者,临床指标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评价中,残余尿量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数据同样好于对照组患者,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较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效果更好,且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思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与早期血管内皮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8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根据患者体重指数将所有患者分为肥胖组31例和非肥胖组55例。另选取肥胖和非肥胖正常妇女31例和55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妇女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内分泌腺来源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EG-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之间的关系。结果肥胖组的各项数据均高于非肥胖组,而各组内研究组(患者组)的各项数据均高于对照组(正常组),大组间和组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CP-1和EG-VEGF之间具有相关性,肥胖组r=984.35,P=0.0032,非肥胖组r=543.25,P=0.0021;虽然从检测结果上来说MCP-1也会随着VEGF的升高而升高,但两组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结论 EG-VEGF对卵巢、胎盘及肾上腺组织具有特异性的表达,而本次研究的结果表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与EG-VEGF具有显著相关性,说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与早期血管内皮损伤具有显著相关性。
作者:陈秀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行LEEP手术治疗96例宫颈糜烂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术后自然康复,研究组术后给予康妇炎胶囊联合聚甲酚磺醛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病变切除范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糜烂LEEP术后患者联合应用康妇炎胶囊和聚甲酚磺醛栓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杜明娣;唐海燕;邓建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择60例出现症状24h入院确诊、临床资料完整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留取入院时、24、48及72h血样,测定血清PCT、CRP。入院后72h按照病变程度分为重症组(SAP组)和轻症组(MAP组)。并纳入30例同期健康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结果MAP及SAP两组4个时间点的测得血淀粉酶、CRP、PCT指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四个时间点测得的血淀粉酶、CRP、PCT指标均明显高于MA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AP及SAP组患者血淀粉酶随着时间推移出现明显下降趋势,而CRP、PCT水平随着时间推移出现明显上升趋势,且SAP组CRP、PCT水平上升幅度明显大于MAP组,而正常对照组患者CRP、PCT水平波动幅度较小。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血清PCT和CRP已出现明显异常,联合检测PCT与CRP有助于尽早诊断病情。
作者:张明强;廖芳莲;陈秀仰;刘红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稳定期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根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缓释茶碱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吸入普米克都保和缓释茶碱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FEV1占预计值、FEV1/FVC均降低,而观察组下降的速度比对照组快(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得到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定期COPD患者使用小剂量茶碱联合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方法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
作者:周乐清;陈涛;刘玉金;管琼芬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取我院妇科恶性肿瘤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采用一般支持性心理干预,观察组5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系统化心理干预,比较两组负面情绪和生存质量评分的差异。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和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全部患者上述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其中研究组上述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系统化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负面情绪和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维春;易琼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随机抽取78例小儿过敏性紫癜者且参考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比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其中观察组给予激素冲击递减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法,对两组治疗效果、复发率、临床症状改善(或消失)以及住院时间、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所得数据的处理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7.44%,高于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能明显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或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观察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激素冲击递减法在小儿过敏性紫癜治疗中应用效果满意且相对安全。
作者:李东秀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及广州颐康老年病医院治疗的7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联合氨溴索静脉滴注的方法,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辅助口服羟甲司坦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29%,较对照组的82.86%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咳痰、气喘、发热、肺部湿啰音等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泻、皮疹、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阿奇霉素联合氨溴索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临床效果良好,改善症状快,不良反应少,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志聪;伍剑萍;徐小花;丁靖;刘宁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探讨复方罗布麻片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可行性。选取收治的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90例,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内科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和胺碘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罗布麻片口服,对比分析两组疗效。治疗组有效43例,总有效率为95.6%,ST段压低程度、压低持续时间、室早次数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罗布麻片联合胺碘酮能有效改善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基医院推广。
作者:具伟忠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观察克拉霉素、泮托拉唑、甲硝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选择收治的6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克拉霉素+奥美拉唑+甲硝唑治疗,观察组采用克拉霉素+泮托拉唑+甲硝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Hp清除率、疼痛消失时间、溃疡愈合时间。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9%。观察Hp清除率、疼痛消失时间、溃疡愈合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采用克拉霉素+泮托拉唑+甲硝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效果显著,Hp清除率高,溃疡愈合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勇;周春林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疤痕子宫产妇978例,根据妊娠方式不同将其分为阴道分娩组466例,剖宫产组512例,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出血量、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1min)评分、子宫破裂数与住院时间。结果阴道分娩组产妇出血量明显低于剖宫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 (1min)评分与子宫破裂数相比剖宫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疤痕子宫足月产妇阴道分娩减少产妇出血量、降低住院时间,且安全性与剖宫产比较无差异,因此,在临床工作中,产前经过仔细检查,积极准备的疤痕子宫足月妊娠产妇,可推荐其行阴道生产。
作者:庄翡翠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厚街地区孕妇甲状腺功能变化。方法选择东莞市厚街地区的孕妇作为观察组,分为早期妊娠组、中期妊娠组、晚期妊娠组,选择非孕妇女作为对照组,检测甲状腺功能指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水平。结果早期妊娠组孕妇的甲状腺功能指标FT3、FT4高于对照组,TSH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妊娠组FT3、FT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SH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早期孕妇甲状腺激素水平显著升高,妊娠中、晚期时甲状腺激素水平显著降低,需要在临床中以及时注意。
作者:陆琳;李梦薇;陈金燕;王妙芳;刘凤荣;方漫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跗内侧游离静脉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50例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行跗内侧游离静脉皮瓣修复,对照组为前臂游离静脉皮瓣修补治疗,比较两组Ⅰ期愈合率、术后感染发生率及1年后随访优良率。结果观察组Ⅰ期愈合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00%,术后感染发生率(4.00%)显著低于对照组(32.00%),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优良率96.00%较对照组(72.00%)显著较高(P<0.05)。结论跗内侧游离静脉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效果显著,Ⅰ期愈合率较高,可避免术后感染的发生,且后期恢复良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明超;谭宇顺;张跃;姚铿;赵柏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我院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0例不典型泌尿系结核患者,均进行输尿管镜活检、泌尿系统影像学检查以及尿沉渣抗酸杆菌检测,观察三种检测方式的诊断率,研究输尿管镜活检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使用三种诊断方式诊断可见,输尿管镜活检的诊断率高达72%,远高于泌尿系统影像学检查以及尿沉渣抗酸杆菌检测诊断率的58%、52%,差异显著(P<0.05)。使用输尿管镜活检可明显观察到患者输尿管口与输尿管黏膜、膀胱黏膜等部位病变。输尿管镜活检对于泌尿系结核诊断率高,更容易观察病变部位,临床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李萍;陈巧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麻醉深度监测在老年人气管内全麻的重要性。方法选择2011~2013年我院70岁以上择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老年患者45例,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1、对照组2和试验组,每组15例。试验中所有病例术中均血浆靶控药物浓度的方式维持推注瑞芬太尼确保镇痛效果,术中血压波动控制在基础压的20%。对照组1根据术中血压调节丙泊酚的推注速度。对照组2按4mg/(kg·h)速度推注丙泊酚;试验组病人根据BIS维持在50+10%水平输注丙泊酚。对照组2和试验组病人当血压波动大于基础压的20%时滴注硝酸甘油或多巴胺。观察术中知晓情况、丙泊酚总量、术后复苏及出室时间。结果对照组1出现5例术中知晓、对照组21例,而试验组未出现;而丙泊酚总量、术后复苏及出室时间方面,试验组均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在老年人全麻中能有效预防术中知晓,提高麻醉质量。
作者:赵崇汉;黄锦联;陈珍爱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