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雄
选取2011年2月~2014年3月于我院自然分娩的健康产妇287例,按照喂养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分别为母乳组115例、混合组102例和人工组70例,对三组产妇的体成分、运动功能和婴儿体重、身长等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产后6w,母乳组FD与其他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产后3个月母乳组FD、BF%、MS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人工组与混合组(P<0.05),其余指标无明显差异。产后3个月,母乳组婴儿体重、身长与人工组、混合组有明显差异(P<0.05)。产后采用母乳喂养方式,利于产妇产后康复与婴儿生长发育。
作者:王雪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选取我院胆囊切除术后胆汁反流胃炎的患者共90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1组、对照组2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1组予以雷贝拉唑治疗,对照2组予以铝碳酸镁治疗,观察组予以2种药物联合治疗,对比疗效。结果对照1组显效率30.0%、有效率56.7%、总有效率86.7%,对照2组显效率33.3%、有效率53.3%、总有效率86.7%,观察组治疗后显效率86.7%、有效率13.3%、总有效率100%,观察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其余2组(P<0.05)。3组用药后发现轻微的头痛、恶心、腹泻等现象,未影响正常治疗和生活,无需用药均自行减缓并消失(P>0.05)。雷贝拉唑联合铝碳酸镁共同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汁反流胃炎综合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柳凤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选取2011年8月~2014年8月我院住院剖宫产的宫缩乏力性出血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手术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出血控制有效率为90.3%,手术时间为65.23±5.23min,术中出血量为605.63±56.84ml,产褥感染、继发性贫血、痛经发生率为12.9%,以上数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满意,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欧素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鼻泪管阻塞治疗的5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25例,常规组进行常规的硅胶管支架逆行植入泪道的治疗,联合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药物注入治疗。在治疗鼻泪管阻塞中,联合组的疗效总有效率为92%(23例),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68%(17例),并且两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硅胶管支架逆行植入泪道联合药物注入在治疗患者鼻泪管阻塞的症状上具有更高的疗效总有效率,值得在鼻泪管阻塞的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作者:付建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抽取鼻咽癌初诊患者78例,对其行动态增强MRI扫描,获得ROI的动态增强MRI参数,对其曲线特征进行观察,对动态曾强MRI参数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ROI曲线大上升斜率无显著差异,不同T分期、N分期以及临床分期患者的曲线大上升斜率差异显著。鼻咽癌患者动态增强MRI相关参数与病变进程存在显著相关性,临床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张菁菁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选取2014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创伤骨折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方法及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给予创伤骨折且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梁建萍;李凤仪;刘丽英;李小琳;卢雅静;梁群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11月妇产科收治的100例妊娠恶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补液治疗及艾灸疗法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耳穴压豆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显效42例,有效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显效26例,有效14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8%,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耳穴压豆法联合艾灸治疗妊娠恶阻,疗效确切,操作性强,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雅慧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研究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搜集接收的股骨颈骨折69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给予甲组34例常规护理,给予乙组35例舒适护理。观察甲组和乙组的护理效果,并比较。与甲组相比,乙组并发症较少,护理满意度较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对减少并发症、提高满意度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肖雪琴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选取2010年3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46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3例。A组采用替吉奥+伊立替康治疗;B组采用卡培他滨+伊立替康治疗。至少完成2个周期,结果1例失访,其余45例患者均可评价毒副反应及评价疗效,A组和B组的有效率分别为36.4%和43.5%(P>0.05),疾病控制率分别为54.5%和60.9%(P>0.05);常见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腹泻、手足综合征、口腔炎和转氨酶升高等,均可耐受。在晚期胃癌治疗中,替吉奥或卡培他滨联合伊立替康均可作为选项之一,疗效相似,不良反应均可耐受。
作者:周锋;黄万钟;颜雯;潘达超;王少彬;钟瑜;夏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08例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4例。治疗组采用克罗米芬加人绒毛促性腺激素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克罗米芬治疗。结果将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法分别进行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1.35%)明显高于对照组(65.38%),治疗组患者的LH、FSH、FINS含量7.2±0.2mmol/l、4.2±1.3IU/L、21.2±18.5U/ml 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 LH、FSH、FINS 含量12.6±0.1mmol/l、6.2±0.9IU/L、38.2±20.1U/ml,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采用克罗米芬与HCG治疗的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将收治的9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随机教育,观察组采用自我护理管理,3个月后比较两组的自护能力和血糖控制水平。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健康知识、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等自我管理方面的评分提高,HbAlc、FBG、P2hBG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管理护理有利于提高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护能力,改善血糖控制水平。
作者:沈丽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177例产妇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87例和观察组90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防治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观察组采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防治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观察两组孕产妇产后2h和产后24h出血量,计算第三产程时间,比较两组孕产妇的宫缩乏力性出血发生率及不同时间的宫缩强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三产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且产后2h、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宫缩乏力性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用药后10min、20min及30min等不同时间的宫缩强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可有效防治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维芳;伍艳苗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诊断确诊的股骨头坏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CT组和MRI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各期检出率及典型征象显示率。结果两组患者中末期股骨头坏死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MRI组早期股骨头坏死检出率及总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局部囊变显示率无明显差异(P>0.0.5),MRI组早期骨髓水肿、线样征及骨小梁模糊显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早期股骨头坏死诊断中,MRI检查效果明显优于CT检查,且MRI检查可有效显示患者典型征象,为治疗提供重要参考,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资绿林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选取收诊的行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8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结肠癌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患者康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在结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护理中效果显著,可以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李淑云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观察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HOLRBT)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浅表层膀胱癌的疗效和安全性。选取80例浅表层膀胱癌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TURBT术式治疗,观察组采取HOLRBT术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情况,统计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观察组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P<0.05);观察组1年内复发率为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在表浅层膀胱癌手术治疗方案中,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效果确切,安全性较高,复发率低,临床应予以推广应用。
作者:陈俊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对收治的54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抽样,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予以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SAS、SDS评分变化。试验组护理满意度(91.18%)明显优于对照组(58.82%),且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冠心病患者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调节其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满意度,保证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周小丽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0月急救中心收治的32例AMI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自行就诊的40例AMI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院前急救的救治时间为12~48(26.41±4.96)min。经过救治,观察组中有30例安全送回医院,2例因现场心脏骤停死亡,抢救成功率为93.8%;对照组中入院后抢救成功31例,9例抢救无效临床死亡,抢救成功率77.5%,观察组明显较好(P<0.05)。且抢救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6%,明显低于观察组的40%(P<0.05)。院前急救组抢救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注重院前急救,在入院前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有效救治,指导其自救,并在到达现场后实施专业的院前急救,可有效防止心肌梗死范围进一步扩大,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对于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猝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郭云泊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选取148例单采血小板输注的血液病患者,按病种分为急性白血病(AL)组,再生障碍性贫血(AA)组,骨髓异常综合征(MDS)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组各37例,输注单采血小板后判断输注效果,讨论输注无效的原因并总结对策;结果同种疾病中有并发症组的PTR发生率显著较高而ITP的PTR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病种;随着输注血小板频率的增高,PTR的发生率显著增高(P<0.05)。血液病患者输注单采血小板无效的原因较多,但只要有正确处理好原发病及同种免疫反应,则可有效降低PTR发生率,保证疗效。
作者:李伟其;钟孟如;黄丽香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12月到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47例作为观察组,另同期选择40例非妊娠且身体健康的妇女设为非妊娠组,进行相同的D ̄二聚体和凝血4项的检验;另同期选择40例妊娠高血压的孕妇作为孕高组,进行相同的D ̄二聚体和凝血4项的检验。结果孕高组患者的D ̄D、TT、Fb均高于其他两组,对照组患者的D ̄D、Fb低,观察组患者的TT低,孕高组的PT是低的,三组患者的D ̄D、TT、Fb以及PT均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5);三组患者的APTT没有明显的差别,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62%,孕高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5%,前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都大于对照组患者70.00%总有效率,且3组患者的凝血指标检测结果存在显著性的差异(u=8.9799,P=0.0112)。妊娠期的妇女其血液正处于高凝的状态,在产前对孕妇进行D ̄二聚体和凝血4项检查可以有效的治疗、预防孕妇出血,避免弥散性的血管内凝血情况发生,还可以对孕妇的妊娠期进行确认, ;以保证孕妇安全分娩的重要性。
作者:杨毓;杨萍;唐美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按照治疗不同方案将145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分为几丁糖组48例、丹参注射液组47例和联合组50例,三组患者均给予输卵管介入再通术治疗,几丁糖组患者术后给予几丁糖注射液治疗,丹参注射液组患者术后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联合组患者术后给予几丁糖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3组患者术后输卵管通畅情况、3个月输卵管通水通畅情况、12个月妊娠情况、手术并发症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者术后输卵管再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3个月输卵管通水通畅率和术后12个月妊娠率均显著高于几丁糖组和丹参注射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手术期间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用药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几丁糖与丹参注射液联合应用能有效降低输卵管介入再通术后再粘连发生,提高妊娠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黄健怡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