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焯明;赵丹;冯华文
选取在我院分娩的产妇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方式实施分娩镇痛;观察组产妇采用经皮电神经刺激模式实施分娩镇痛.对比两组产妇分娩镇痛效果、分娩镇痛干预前后VAS评分的改善幅度、产程时间和住院接受治疗总时间、产后不良事件发生例数.结果观察组产妇分娩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分娩镇痛干预前后VAS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产程时间和住院接受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产后不良事件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应用经皮电神经刺激模式对产妇实施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邱胜凤 刊期: 2015年第23期
将156例临床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患者按照方法的不同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各78例.改良组采用锁骨下静脉锁骨上路改良法穿刺置管法,对照组采用传统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观察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改良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锁骨下静脉锁骨上路改良穿刺置管术是一种可行的深静脉穿刺置管术,且是一种便捷安全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洪城;王劲松;曾冰川;朱木棕;林荣彬 刊期: 2015年第23期
选取86例剖宫产术时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行子宫出血动脉结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肝针缝合;对比两组患者的流血时间、出血量、止血率及子宫切除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流血时间4.12±1.87h、出血量626.3±109.7ml、止血率95.35%、子宫切除率4.65%,对照组患者的流血时间8.27±2.69h、出血量987.1±209.6ml、止血率81.40%、子宫切除率13.95%.两组患者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肝针缝合治疗剖宫产术时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起效时间短,止血效果显著及子宫切除风险小,治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单葆红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临床肾肿瘤患者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效果.方法 调查对象从我院2010年2月~2014年5月接收肾肿瘤患者中抽选(共60例),将其分成不同临床处理组,即:对照组(开放肾部分切除术处理)、研究组(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处理),预后对疾病效果进行评定.结果 研究组患者预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和对照组的20.0%相比较低,两者有区别(P<0.05).并且两组肾肿瘤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等围术期指标有区别(P<0.05).结论 临床针对肾肿瘤患者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作用突出,可加快康复进度,减少并发症,值得借鉴.
作者:姬俊鹏 刊期: 2015年第23期
对比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对照组4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试验组45例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比照两组手术各观察指标、术后3、6个月Harris评分以及远期并发症.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较对照组更多,而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则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进行为期3、6个月的随访,两组Harris评分均逐渐改善(P<0.05),而试验组的改善幅度相对更优(P<0.05);试验组远期并发症率为4.4%,相较于对照组的22.2%明显更低(P<0.05).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极大缩短了术后恢复时长,且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髋臼磨损等并发症发生,但该术式手术时间长、失血量大,较为适用于全身状况较好的老年患者.
作者:曾庆刚 刊期: 2015年第23期
选择2014年5月~12月胸外一科实施绩效考核管理收治的400例患者作观察组,胸外二科未实施绩效考核管理的4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病人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护理管理中运用绩效考核,对护士起到激励的作用,公平公正的体现了护士的劳动价值,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率,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作者:陈小琪 刊期: 2015年第23期
在我院随机选择接受静脉输液、神志清楚、无疼痛感觉障碍的患者80例,按不同的绑扎方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采用将手下垂2min+一体带结扎+按摩静脉血管,拔针后使用一体带进行按压止血,而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止血带结扎方法,拔针后使用传统方法进行按压止血.观察并比较两组静脉血管的充盈度、统计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及按压的有效率.观察组静脉血管的充盈度、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在拔针后没有一例出现皮下瘀血.浅静脉穿刺前后使用一体带可以改善静脉血管的充盈度、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及再使用率,值得推广.
作者:黄静雅 刊期: 2015年第23期
选取我院500例住院患者的新鲜尿液标本,分别采用尿干化学分析仪(AX-4030)、尿沉渣分析仪(UF-1000i)、显微镜检查,比较分析RBC、WBC、CAST的阳性检出率.结果AX-4030、UF-1000i检测均为阴性时,镜检阴性率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AX-4030检测为阴性时,UF-1000i检测阳性率和镜检阳性率差异明显;UF-1000i检测为阴性时,AX-4030检测阳性率和镜检阳性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尿液有形成分的检测,自动化检查无法取代显微镜检查.将AX-4030、UF-1000i、镜检相结合,能够有效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李程华;郑善銮;马越云 刊期: 2015年第23期
选取腹股沟疝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选用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及腹腔镜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并进行对比研究.传统组相对于无张力组及腹腔镜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恢复正常工作时间均相对较长.腹腔镜疝修补术及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
作者:张伟元 刊期: 2015年第23期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腹部超声检查,试验组采用阴道超声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诊断异位妊娠的准确率.结果对照组腹部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为72%,试验组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6%.两种超声检查诊断异位妊娠的准确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效果更为显著,是检查异位妊娠的首选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蓝民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和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TACE序贯氩氦刀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施行普通放疗方案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施行TACE序贯氩氦刀冷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6、12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92.5%)、(55.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3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TACE序贯氩氦刀冷冻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P<0.05),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程瑞文;李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将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接收的78例老年人慢性疾病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记录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值.经过两个月的治疗,两组患者血红蛋白值均有所上升,且观察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值提升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5例,有效10例,无效19例;观察组痊愈10例,显效9例,有效9例,无效11例.观察组总有效率(71.79%)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1.28%),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对老年人慢性疾病性贫血患者采用小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进行治疗的效果非常明显,值得在今后推广.
作者:陈志强 刊期: 2015年第23期
探讨剖腹产产妇围产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选取接诊的160例剖腹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予以围产期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6.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782,P<0.05).对剖腹产产妇行围产期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控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达到了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可积极推广.
作者:吴云梅;蔡美英;熊秋梅 刊期: 2015年第23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67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与同期67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两两组性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并对患者进行电刺激-生物反馈-盆底肌锻炼联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肌电位与Ⅰ类、Ⅱ类肌纤维平均肌力.观察组性生活质量评分仅为(16.1±3.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PFD患者经治疗后肌电位明显升高,同时Ⅰ类与Ⅱ类肌纤维肌力均大幅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对女性性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行盆底康复治疗可有效增强盆底肌弹性与收缩能力,且便捷、无创,为理想康复治疗手段,应用价值高.
作者:廖冬 刊期: 2015年第23期
选取80例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保守疗法,观察组则应用关节固定制动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0%,其踝关节功能评分为7.3±1.5分,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5.0%,其踝关节功能评分为5.4±1.2分,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踝关节韧带损伤的治疗中应用关节固定制动法有助于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效果显著.
作者:何翔;邢顺民 刊期: 2015年第23期
随机选取条件相近的3个普通病区和1个ICU病区,每个病区随机选取5间病房,对病房的门把手、床头柜、呼叫器按钮、输液架等高频接触物表作荧光标记.在清洁后4h内进行复核,计算荧光标记的清除率评价清洁效果.及时反馈清洁评估情况和对保洁员培训后再作一次环境清洁荧光标记考核,对干预后改善效果进行评价.干预前普通病房清除率为15.31%,ICU病房清除率为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956,P<0.01).干预后普通病房清除率为52.94%,ICU病房清除率为85.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75,P<0.01).普通病房清除率干预后高于干预前,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654,P<0.01).ICU病房清除率干预后高于干预前,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643,P<0.01).荧光标记法简捷有效,成本低廉,在临床上容易普遍开展,适用于快速环境清洁效果的评价.但是也有它的局限性,无法代替常规环境微生物检测对于致病菌的检出.
作者:马文霞;陈凯;乔美珍;吴旭琴;吴琛;金美娟;赵瑶 刊期: 2015年第23期
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术后腹胀的影响.将收治的136例妇科腹腔镜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A、B两组各68例,分别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术后腹胀发生情况.A组腹胀发生率为8.8%较B组的26.5%低,A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较B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妇科腹腔镜术后腹胀发生率,促进胃肠功能尽快恢复.
作者:古红梅 刊期: 2015年第23期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7月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500例.测量其早、中、晚餐餐前、餐后20、40、60、90min血压情况,并进行比较.后对筛查出的老年餐后低血压患者进行饮食护理干预,观察对比干预前后血压波动幅度的变化.结果500例老年早、中、晚餐餐后20、40、60、90min血压均较餐前下降,尤以早餐明显,差异显著(P<0.05).500例老年患者中出血餐后低血压273例,发生率为54.6%.经饮食护理干预后血压波动幅度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显著(P<0.05).老年患者餐后低血压发生率较高,要极度引起重视.通过有效的饮食护理干预,可一定程度帮助控制老年患者餐后低血压的发生.
作者:黄小蓉;李宝香 刊期: 2015年第23期
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到我院治疗的75例梅毒患者,并抽取55例非梅毒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进行检测,对比观察三种检验方法对梅毒不同时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的敏感性均高于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的敏感性低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三种检测方法的特异性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的特异性要高于其余两种检测方法的特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是临床上诊断梅毒的一种有效检测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金宝生 刊期: 2015年第23期
选择3家基层医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所收治28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了解患者健康教育情况及效果.2880例糖尿病患者中,强化教育前共2370例患者接受健康教育,采取改进措施后2460例患者接受健康教育,调查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前,总教育时间(15.8±3.3)h;改进后为(16.2±4.6)h,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前,生活与饮食、运动、血糖监测等方面的达标率分别为76.8%、75.5%、67.9%,并发症发生率为44.0%;改进后达标率分别升高至80.0%、79.0%、72.6%,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为38.5%,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对于糖尿病患者病情的稳定及血糖的控制有着重要作用,需结合当前基层医院中所存在问题针对性予以健康教育,能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血糖控制达标率及生活与饮食、运动达标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丽霞;蔡胜娣;贺惠娴 刊期: 2015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