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43例胃溃疡临床疗效观察

裴琳

关键词:奥美拉唑, 三联疗法, 胃溃疡
摘要:选取2013年3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86例活动期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应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替硝唑片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埃索美拉唑肠溶片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溃疡愈合率97.5%,幽门螺杆菌根除率75%,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溃疡愈合率79.17%,幽门螺杆菌根除率43.75%,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奥美拉唑三联疗法较单纯应用埃索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剂量间苯三酚联合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对肾绞痛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间苯三酚联合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对肾绞痛的疗效。方法将524例肾绞痛患者分为观察组A、B、C组和对照组D组,每组各131例。观察组患者均予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2ml肌注,A组加用间苯三酚40mg静滴,B组加用间苯三酚80mg静滴,C组加用间苯三酚120mg静滴,D组给予山莨菪碱10mg静滴以及吲哚美辛栓100mg塞肛。用药30min后观察患者采用数字评价量表(NRS)评价的疼痛程度和不良反应率。结果用药30min后D、A、B和C组的NRS评分依次降低;A、B和C组的不良反应率均低于D组,A、B和C组之间的不良反应率无显著差异。结论间苯三酚联合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对肾绞痛患者有较好的止痛效果和较少的不良反应,随着间苯三酚用药剂量的增加止痛效果更加明显。

    作者:王宗强;杨嘉雯;汤天军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

    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单纯化疗治疗。在治疗两个疗程后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疾病控制率以及相关症状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中,可缓解相关症状,提高患者免疫力,临床疗效良好,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马红兵;李斌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局部氧疗对难治性伤口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局部氧疗对难治性伤口的疗效。方法选择72例难治性伤口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用传统的抗感染、换药治疗,观察组在传统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局部氧疗,比较两组伤口愈合时间,伤口缩小率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伤口缩小率以及伤口水肿疼痛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难治性感染伤口在传统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使用局部氧疗,提高疗效,并且安全方便。

    作者:尹宏;孙璐;蒋日磊;蒋凤荣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DHS、PFN与FHR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动力髓螺钉(DHS)、股骨近端髓内钉(PFN)、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HR)治疗老年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50例,随机均分为A、B、C三组,分别采用动力髓螺钉(DHS)、股骨近端髓内钉(PFN)、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HR)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下地(负重)起始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髓关节功能 Harris 评分。结果 C组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下地起始时间、住院天数、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等显著优于其余两组(P<0.05);A组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长短等显著优于B,而在其余指标方面无差异性(P>0.05)。结论 FHR 相对于其余两种治疗方式对患者更加安全有效,值推广应用。

    作者:张舸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护理效果

    选择2012年9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进行股骨颈骨折治疗的45例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2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25例行优质护理,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15例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9例患者比较满意,1例患者不满意,占4%,护理满意度为96%;对照组9例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占45%,7例患者比较满意,占35%,4例患者不满意,占20%,护理满意度为80%,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行优质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推动治疗和康复进程的顺利进行。

    作者:葛凤芹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小潮气量和传统潮气量机械通气在危重症患儿急性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小潮气量和传统潮气量机械通气在危重患儿急性呼吸衰竭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危重急性呼吸衰竭患儿80例,其中给予传统潮气量机械通气的40例为对照组,给予小潮气量机械通气的40例为观察组,观察统计两组患儿学氧饱和改善情况、机械通气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血氧饱和度97.1±2.9%,明显高于对照组92.3±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氧分压为57.1±9.6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4±8.3mmH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二氧化碳分压为39.1±4.3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3±5.1mmH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应用机械通气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为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潮气量机械统计在急性呼吸衰竭患儿的应用过程中可使患儿血氧维持于较高的浓度,而且在应用过程中气压伤、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潮气量机械通气,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张路;叶春华;姚如婕;夏跃伟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接受胆结石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入院奇偶数分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给予全面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评分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全面护理模式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率,提高患者康复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建珍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胺碘酮在重度左心衰竭合并房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选取2009年4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重度左心衰竭合并房颤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观察组给予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房颤转复、心功能改善情况,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变化情况以及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1)观察组用药24h后房颤转复率为92.5%,对照组为65%;观察组的心功能改善率为87.5%,对照组为67.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与心率情况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治疗前后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中对照组出现一过性血压下降6例,头痛4例,静脉炎2例,观察组出现一过性血压下降3例,头痛1例,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病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胺碘酮在重度左心衰合并房颤的临床治疗中,较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更为理想,而且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徐杰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预防复发作用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素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对复发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9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资料,按照随机、对照、双盲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PPI三联疗法(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比较两组患者溃疡愈合情况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愈率高,复发率低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联疗法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素治疗消化性溃疡,能促进溃疡愈合,降低复发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岑永豪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ICU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ICU)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103例,根据其是否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为VAP患者29例,对照组为非VAP患者74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年龄、机械通气时间、胃黏膜保护剂应用情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密切相关;观察组痰培养中,革兰阴性菌占55.86%,革兰阳性菌占30.39%,真菌占12.75%。结论在ICU呼吸机治疗过程中,针对导致VAP的危险因素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救治措施及医疗操作,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其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向志国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急性阑尾炎153例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与临床常规小切口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53例,其中行开腹阑尾切除术74例(对照组),行临床常规小切口切除术79例(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常规小切口切除术后治疗效果较好,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其临床应用价值较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董兴金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临床路径在普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选择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接受外科手术的14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选用基础、传统的护理措施;采用CNP满意度量表对患者手术前后身心状态进行对比。结果CNP患者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并发症皆小于对照组(P<0.01),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路径可显著减少普外科手术患者对相其疾病及相关并发症的恐惧,帮助患者提高心理承受力,使患者对医院的依从性增加,因此临床路径对提高护理管理水平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可有效提高护理疗质量。

    作者:宋莉;彭琦;唐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综合治疗联合免疫调节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对COPD合并肺结核(PTB)患者进行早期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将148例COPD合并PTB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6例给予综合抗结核治疗;对照组72例进行常规治疗。随访两组疗效及患者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咳嗽、咳痰、食欲减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痰菌阴转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2个月痰菌阴转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患者比例高,死亡比例低(2.6% vs 9.7%),患者结局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细胞免疫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OPD合并PTB患者进行早期综合规律治疗,可以提高患者免疫功能,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疾病结局,降低病死率,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汪利华;黄旭明;黄肇权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并高血脂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并高血脂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11月收治的98例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给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49例,给予复方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TG、TC、LDL及HDL 等血脂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降血压总有效率分别为93.9%和77.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降血脂总有效率分别为93.9%和83.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并高血脂患者应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疗效显著,能够同时有效的降血压和降血脂,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丽红;钟远辉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参麦联合丹参酮注射液治疗61例冠心病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2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处理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给予参麦联合丹参酮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两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减轻,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33%(49/61),与观察组的93.44%(57/61)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血压、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改善水平方面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上对于冠心病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参麦联合丹参酮注射液进行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患者的多项血液指标均能得到有效恢复,能显著改善和提高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韦嘉旺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在鉴别诊断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在鉴别诊断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选取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20例分为病毒感染组和细菌感染组,4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治疗前检测对照组和感染组儿童的CRP和WBC,并进行比较。细菌感染组在抗生素治疗48h后检测CRP和WBC,比较治疗前后结果。结果治疗前病毒感染组的CRP和WBC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的CRP和WBC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病毒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治疗后WBC和CRP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可作为区分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的指标,CRP联合WBC是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鉴别诊断的重要指标。

    作者:吴小红;黄国清;陈六生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三联治疗妇产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选择16例妇产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例。研究组给予血栓通胶囊+艾条外熏梨状肌+复方丹参注射液三联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溶栓时间短于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通胶囊+艾条外熏梨状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妇产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疗效可靠,治疗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萍;张莹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顺尔宁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顺尔宁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将其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用雾化吸入治疗,试验组患儿在雾化吸入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顺尔宁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患儿总有效率(90.47%)明显高于对照组(64.29%),且试验组患儿治疗后的FEV1水平(3.57±0.56L)与PEF水平(376±99.5)L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的FEV1水平(3.17±0.44)L与PEF水平(326±89.7)L,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尔宁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改善了患儿的肺功能,安全可靠,可以广泛应用。

    作者:曾玉芬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啶全凭静脉麻醉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啶全凭静脉麻醉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于我院需进行手术的14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3例,对照组进行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治疗组进行全凭静脉麻醉,分析两组的心率、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力回复时间、有无拔管躁动。结果与诱导前相比,治疗组各时间点的心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各时间点的心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的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的术后拔管躁动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啶全凭静脉麻醉,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快、安全可靠,为全凭静脉麻醉时理想的用药配伍方法。

    作者:刘红顺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年龄对正畸牵引治疗上颌埋伏阻生尖牙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年龄对正畸牵引治疗上颌埋伏阻生尖牙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2例2005年1月~2013年4月在我院行正畸牵引治疗上颌埋伏阻生尖牙的患者根据年龄不同划分为青少年组(30例,54颗上颌埋伏阻生尖牙)和成人组(32例,50颗上颌埋伏阻生尖牙),同一水平的医务人员对其进行正畸牵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有效患者上颌埋伏阻生尖牙萌出到位,牙体长轴正常,根尖周组织正常。成年组治疗有效患者需时为11.9±3.5个月,显著长于青少年组的7.9±2.1个月(P<0.05)。成年组治疗有效率为84.00%,显著低于青少年组的94.44%(P<0.05)。结论成年人采用正畸牵引治疗上颌埋伏阻生尖牙与青年人相比,需时长、疗效差,提高正畸牵引治疗上颌埋伏阻生尖牙的成功率在于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作者:耿春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