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隰平
选取在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院门诊2013年1月~2014年1月治疗绝经期患者112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更年灵,1粒/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替勃龙治疗,1.25~2.5mg/d,连续服用半年(症状严重者每天2.5mg)。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观察。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达96.43%(54/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9%(4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E2及绝经指数KM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勃龙能调节体内激素水平,有效改善更年期综合症的临床症状。
作者:胡萍;凡玉铭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研究DSA引导下置入腔静脉滤网对深静脉血栓形成后PE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3年3月~2014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100例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进行溶栓手术,试验组在手术前DSA置入腔静脉滤网,对照组服用溶栓药物及抗凝药物,比较两种治疗方法PE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肺栓塞发生率为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0%,肺栓塞发生率为14%,两组总有效率及肺栓塞发生率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DSA引导下置入腔静脉滤网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后肺栓塞的发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凌宇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首诊社区管理模式的临床意义。方法连续收集8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首诊社区管理模式,而对照组采用首诊常规治疗。随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和视力情况。结果治疗12个月后,干预组的血糖及视力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结合有效的社区管理模式,可明显改善血糖控制、延缓视力下降,取得较为理想的防治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王绵炯;林秋强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抗CCP抗体、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观察组,60例非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RF、抗-CCP抗体、免疫球蛋白含量,计算阳性率及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联合检测组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敏感性、阴性预测值显著高于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抗CCP抗体、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利于RA诊断效能,便于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防止关节损害发生,临床应用前景广泛。
作者:刘玮;赵文娜;郭苗 刊期: 2014年第18期
择取我院在2013.07-2014.07期间接收急诊加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分成休克组与非休克组,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病变情况。结果休克组患者发生左前降支闭塞的机率明显大于发生右冠闭塞的机率(P<0.05);休克组患者发生左前降支闭塞的机率明显大于非休克组(P<0.05)。休克组患者发生单支血管病变率明显小于非休克组(P<0.05);发生多支血管病变的机率明显大于非休克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冠状动脉病变的支数、部位。
作者:冯维芳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在小儿脑瘫治疗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80例小儿脑瘫患儿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随机性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方法的治疗,观察组患儿接受运动疗法的治疗,并对两组患儿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有效的评定,对两组患儿的康复效果进行相应的评价。结果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相应评定,其中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77.5%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疗法在小儿脑瘫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其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少脑瘫对患儿的影响,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作者:张燕;王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选取雷诺综合征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当归四逆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复发率等。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2.73%(40/55),94.55%(52/5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分别为(13.70±2.44)d,(9.32±1.96)d;观察组患者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随访复发率分别为27.27%(15/55),3.64%(2/55);观察组患者随访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归四逆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雷诺综合征可有效改善症状体征,缩短病程,并降低复发风险,近远期疗效均优于西医药物治疗。
作者:王冬;蔡忠明 刊期: 2014年第18期
将我院2012年3月~2013年9月确诊并收治的228名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临床组及对照组各114人。对照组患者应用针灸疗法进行施治,临床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应用推拿手法进行施治。疗程结束后比照两组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及腰椎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结果临床组总有效率为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两组治疗前VAS评分、ODI指数、腰椎前屈及后伸幅度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ODI指数、腰椎前屈及后伸幅度均显著改善(P<0.05),临床组其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腰肌劳损应用针灸推拿综合疗法收效显著,患者其腰部疼痛、腰部活动功能障碍显著改善,其腰部的前屈及后伸幅度显著增加。
作者:张莉 刊期: 2014年第18期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共收治的21例疑为胆石性肠梗阻者为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T检查及MRI诊断。结果MSCT诊断其敏感度80.00%,特异度为16.67%,准确率为76.47%;MRI诊断敏感度80.00%,特异度为33.33%,准确率为66.67%。 MRCT及MRI有助于临床治疗前确定病灶区、梗阻程度及瘘口损伤情况,以为临床手术方案的提供全面且详细的影像学信息,具推广意义。
作者:冯瑞枝;谢金荣;曾晓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6月开展静配工作的12个科室为研究对象,于2013年9月建立并运行静脉用药调配中心,2013年9月之前的科室为对照组,2013年9月之后的科室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满意度及药品配置及各环节消耗工时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96%,平均每日药品配置及各环节消耗工时(113.3±2.4)h,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84%,平均每日药品配置及各环节消耗工时(45±0.3)h,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建立,极大减轻了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将她们从繁忙的配药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有更多的时间从事护理的主业工作,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优化护理质量,对临床优质护理起到了极大的保障与支持作用。
作者:余丽娜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 ̄C)、β2微球蛋白(β2 ̄MG)、尿素氮(BUN)和肌酐(CR)的血中水平对新生儿窒息后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性。方法统计2011年1月~2014年3月住院治疗的44例新生儿窒息的相关资料,其中轻度窒息31例,重度窒息13例,同时以滞留产科观察的18例无窒息新生儿作对照。所有新生儿均在出生后12h内从股静脉取血标本进行血Cys ̄C、β2 ̄MG、BUN和CR水平检测,对所有结果分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Cys ̄C异常率为75.6%、β2 ̄MG异常率为77.1%,两者联合检测的异常率高达91.3%;窒息组新生儿血Cys ̄C、β2 ̄MG水平明显高于无窒息组,分别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血BUN和CR分别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Cys ̄C、β2 ̄MG水平可作为判断新生儿窒息后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而两者联合检测更具有临床意义;血BUN和CR的水平反应早期肾损害不灵敏。
作者:余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选自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肝胆疾病接受外科手术患者共80例,以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接受快速康复护理,对比2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对比具有显著优越性,对比具统计学意义(P<0.05)。对肝胆外科患者应用快速康复护理,能够收到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以及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具有突出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刘娟娟;杨柳;刘红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选择我院从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对照组中给予单纯泼尼松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盐酸氨溴索联合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情况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显著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采用盐酸氨溴索联合泼尼松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能有效改善肺功能,值得临床上得到推广运用。
作者:付建荣;吴国斌 刊期: 2014年第18期
本次医学研究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08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开放式乳突根治术联合耳甲腔成形、乳突腔填充术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术后随访2a,干耳时间为(15.3±3.2)d,上皮化时间为(37.3±6.2)d,无一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由本次医学研究结果可知,开放式乳突根治术联合耳甲腔成形、乳突腔填充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疗效稳定,方法安全。
作者:姚和谦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在低心率患者冠状动脉成像中双源Flash CT低剂量心脏扫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行新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前瞻性心电触发序列扫描模式扫描,心动周期心脏图像采集3~4个,以70%R-R间期为预设采集期相;观察组采用Flash 低剂量扫描模式扫描,心动周期心脏图像采集1个,以60%R-R间期为预设采集期相。分析并评价两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结果对照组冠状动脉树的13段图像质量评分为(4.56±0.71)分,观察组为(4.57±0.65)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心脏扫描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与冠脉检查的有效辐射剂量(ED)等辐射剂量指标比较差异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满足入选标准的前提下采用Flash 低剂量扫描模式扫描不仅可保证用于诊断的图像质量,还可以有效降低辐射剂量,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可作为早期冠心病高危人群的额首选筛选方法和手段。
作者:黄波;黄伟兰;刘彪;覃若萍 刊期: 2014年第18期
在我院选取60例接受治疗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将其平均分成试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试验组患者需在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基础上给予曲普瑞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后妊娠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6.6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妊娠率(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40.0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曲普瑞林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缓解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红娟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析血浆脑钠肽检测与小儿心力衰竭的关系研究。方法入选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小儿心力衰竭患者90例,同期入选我院体检健康者90例,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分别检测两组的N末端脑钠肽原(NT-Pro BNP),应用心脏彩超检测两组的左室后壁厚度(LVPWT)、间隔厚度(VS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评估比较两组的NT-Pro BNP 、LVPWT、VST、LVDD等指标水平,评估比较心衰不同程度的患者的NT-Pr0BNP 水平。结果观察组的NT-Pro BNP 、心胸比值、LVDD 等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 LVEF 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IV级患者的NT-Pro BNP指标水平显著高于III、II级(P<0.05);心功能III级患者的NT-Pro BNP指标水平显著高于II级(P<0.05)。结论血浆BNP的浓度是反映左室舒张末期压的生化指标,与小儿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相关,可以反映心室功能的变化可用于小儿心力衰竭的诊断、预后和治疗效果的评估。
作者:林惠泉;蔡海明;郑伟达 刊期: 2014年第18期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72例病毒性脑炎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给予阿昔洛韦治疗,对照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及药物安全性。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头痛呕吐消失时间、惊厥得到控制时间、意识恢复时间、颈抵抗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后遗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昔洛韦可明显改善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利巴韦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乐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分析采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583例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病人为临床观察对象。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n=292例)、对照组(n=29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增加NIPPV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的pH值、呼吸频率(RR)、心率变化(HR)、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指标均有所改善,但研究组改善幅度更明显,二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此外,研究组的治疗时间更短,器官插管率更低,比较差异均具显著性(P<0.05)。结论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老年病人实施NIPPV治疗,效果更显著,且无创、安全性高。
作者:张国明;邱捷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性不孕症患者8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独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和妊娠率。结果观察组共36例患者为治疗总有效,随访6个月,共22例患者成功妊娠,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调经毓麟汤治疗PCOS不孕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项丽君 刊期: 2014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