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替勃龙治疗绝经后妇女综合征56例临床分析

胡萍;凡玉铭

关键词:绝经后, 替勃龙, 更年期, 综合征
摘要:选取在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院门诊2013年1月~2014年1月治疗绝经期患者112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更年灵,1粒/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替勃龙治疗,1.25~2.5mg/d,连续服用半年(症状严重者每天2.5mg)。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观察。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达96.43%(54/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9%(4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E2及绝经指数KM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勃龙能调节体内激素水平,有效改善更年期综合症的临床症状。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牛奶提取酪蛋白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影响的初步研究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就诊的1型糖尿病患者80例,将两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每日均饮用牛奶提取的酪蛋白溶液(含酪蛋白7.0g),而对照组患者每日均饮用生理盐水。均每日1次,连续4周。分别于第1、14、28d抽血测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饮用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变化。服用后第1d,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后第14、28d,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后第1、14、28d,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牛奶中的酪蛋白对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有所影响,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未明确,需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作者:罗永新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替勃龙治疗绝经后妇女综合征56例临床分析

    选取在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院门诊2013年1月~2014年1月治疗绝经期患者112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更年灵,1粒/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替勃龙治疗,1.25~2.5mg/d,连续服用半年(症状严重者每天2.5mg)。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观察。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达96.43%(54/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9%(4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E2及绝经指数KM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勃龙能调节体内激素水平,有效改善更年期综合症的临床症状。

    作者:胡萍;凡玉铭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多排螺旋CT静脉尿路成像与静脉尿路造影用于尿路疾病的诊断对比

    探讨和研究多排螺旋CT静脉尿路成像(CTU)与静脉尿路造影(IVU)用于尿路疾病的诊断对比。研究对象选取为2010年1月~2013年12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76例因尿路疾病住院治疗的患者,其中176例患者经CTU检查,160例患者经IVU检查,将两种检查方案结果与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其准确性和敏感性。结果CTU和IVU对于尿路疾病的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测结果的相符率为97.73%和24.38%,CTU与病理结果对比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IVU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存在较大差异(P<0.05)。多排螺旋CT静脉尿路成像能够更好的反映出患者的尿路病变情况,诊断准确率更高,更接近病理学诊断,明显优于静脉尿路造影,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林焕西;王枚;张贵彬;谢标;陈文;葛永丽;黄阳辉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关节镜下微创内固定治疗膝关节内骨折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关节镜下微创内固定治疗膝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0例膝关节内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关节镜下微创内固定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HS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HSS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膝关节内骨折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微创内固定疗效显著,且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作者:陈勇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应用

    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治疗两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病情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分(ADL,Barthel指数)、中医证候积分。结果两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NIHSS,ADL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显著,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胡雄伟;周晓琼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双源Flash CT低剂量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在低心率患者冠状动脉成像中双源Flash CT低剂量心脏扫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行新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前瞻性心电触发序列扫描模式扫描,心动周期心脏图像采集3~4个,以70%R-R间期为预设采集期相;观察组采用Flash 低剂量扫描模式扫描,心动周期心脏图像采集1个,以60%R-R间期为预设采集期相。分析并评价两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结果对照组冠状动脉树的13段图像质量评分为(4.56±0.71)分,观察组为(4.57±0.65)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心脏扫描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与冠脉检查的有效辐射剂量(ED)等辐射剂量指标比较差异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满足入选标准的前提下采用Flash 低剂量扫描模式扫描不仅可保证用于诊断的图像质量,还可以有效降低辐射剂量,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可作为早期冠心病高危人群的额首选筛选方法和手段。

    作者:黄波;黄伟兰;刘彪;覃若萍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脑型钠利尿肽(BNP)在心力衰竭诊断与鉴别中的应用分析

    回顾性分析我院心内科2011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具体病情的不同将其分成两组,分别为左室舒张功能衰竭组(A组),左室收缩功能衰竭组(B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浆中脑型钠利尿肽的含量并与健康人群(C组)进行比较,从而分析和探讨临床上检测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脑型钠利尿肽(BNP)对于该疾病的诊断与鉴别的意义及其临床作用。结果测得 A、B 组血浆中 NT-pro-BNP 的含量分别为(1670.2±703.8)、(2057.3±925.4)pg/ml,与C组患者的(571.6±296.4)pg/ml相比差异极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将NT-pro-BNP含量超过2000pg/ml作为左室舒张功能衰竭患者诊断标准时其诊断的灵敏性为95.24%,特异性为100.00%;将NT-pro-BNP含量超过2000pg/ml作为左室收缩功能衰竭诊断标准时,其诊断的灵敏性为92.86%,特异性为97.62%。临床上通过测定患者的脑型钠利尿肽作为心力衰竭患者诊断标准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性,从而为临床检测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施明霞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治疗远视的临床效果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远视患者120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进行治疗,手术后调查1d、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的视力和屈光度,比较患者视力恢复的情况和屈光度。结果患者手术后1d(31.46%)、1个月(68.49%)、3个月(76.73%)、6个月(83.35%)、1年(94.85%)的视力恢复的概率与手术前相比均明显的提高,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手术早期轻度过矫,术后3个月时趋于稳定,1年后没有屈光度在0度以下的患者。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治疗远视的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预测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善军;杨娅蕾;段运莲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行LEEP刀治疗宫颈炎患者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探析

    本研究以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200例宫颈炎行LEEP刀治疗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人性化护理,回顾分析两组观察对象护理效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情况和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行LEEP刀治疗宫颈炎患者,接受围手术期人性化护理,有助于其治疗有效的提高。

    作者:谢静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抗生素药物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选取2012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112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61例,对照组51例,观察组采用抗生素药物的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药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观察组显效43例,有效15例,无效3例;对照组显效30例,有效10例,无效11例。对呼吸道感染的患者采用抗生素的药物对其进行治疗,能够得到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罗崇和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血清HCY、Hs鄄CRP及D鄄二聚体(DD)水平与冠心病的临床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比较冠心病患者与健康正常人血清中HCY、Hs-CRP、及D-二聚体浓度的变化,探讨其与冠心病之间的临床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冠心病病例作为观察组病例,以同期在我院的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人员的三项指标浓度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HCY、Hs-CRP、D-二聚体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者,差异显著即P<0.05。观察组患者中的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组三组患者的治疗前三项指标呈上升发展趋势,出院时治疗效果呈相反趋势,组间差异均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HCY、Hs-CRP、D-二聚体浓度与冠心病的形成关系密切,可作为冠心病形成发展与临床治疗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陈旭虞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冠脉造影探讨

    择取我院在2013.07-2014.07期间接收急诊加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分成休克组与非休克组,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病变情况。结果休克组患者发生左前降支闭塞的机率明显大于发生右冠闭塞的机率(P<0.05);休克组患者发生左前降支闭塞的机率明显大于非休克组(P<0.05)。休克组患者发生单支血管病变率明显小于非休克组(P<0.05);发生多支血管病变的机率明显大于非休克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冠状动脉病变的支数、部位。

    作者:冯维芳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单纯修补术联合术后药物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分析

    选取我院2007年10月~2013年4月收治的60例急性胃穿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采用单纯为修补术联合术后药物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胃大部切除术联合术后药物治疗的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相比,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较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后复发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补术联合药物治疗能提高急性胃穿孔患者的疗效,且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龙进勇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骨关节创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并分析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骨关节创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8例骨关节创伤的患者采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诊断,其中对照组采用DR常规摄片进行诊断,试验组采用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进行诊断。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诊断方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采用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进行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8.2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骨关节损伤的患者采用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进行诊断,诊断结果较为准确,对于患者的疾病恢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荐。

    作者:薛树琼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氨氯地平和坎地沙坦治疗高血压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评价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7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180例进行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坎地沙坦治疗,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12个月后,观察组的房颤复发为(7.63±1.25)次,对照组的房颤复发为(9.53±1.37)次,经比较,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心房内径较治疗前明显缩小,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无显著变化,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坎地沙坦能够显著降低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的房颤复发率以及有效缩小左心房内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作者:颜友臣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胆石性肠梗阻MSCT、MRI诊断及临床意义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共收治的21例疑为胆石性肠梗阻者为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T检查及MRI诊断。结果MSCT诊断其敏感度80.00%,特异度为16.67%,准确率为76.47%;MRI诊断敏感度80.00%,特异度为33.33%,准确率为66.67%。 MRCT及MRI有助于临床治疗前确定病灶区、梗阻程度及瘘口损伤情况,以为临床手术方案的提供全面且详细的影像学信息,具推广意义。

    作者:冯瑞枝;谢金荣;曾晓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现状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等相关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的发病率不断提升,对此临床医学工作者应该密切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临床诊断、治疗HF-PEF的方法,以期为临床医生准确判断病人病情,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阳育昌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调强放射治疗对局部复发性鼻咽癌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调强放射治疗对局部复发性鼻咽癌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选取局部复发性鼻咽癌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调强放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肿瘤靶区照射剂量和照射体积以及敏感器官照射剂量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的鼻咽部CTV和GTV的剂量分布令人满意,且无显著差异;对照组患者的左眼视神经、右眼视神经、左颞叶、右颞叶、左腮腺、右腮腺、左颞颌关节以及左颞颌关节的辐射剂量均显著高于观察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与调强放射治疗均可以有效治疗局部复发性鼻咽癌,治疗有效率均较高,鼻咽部CTV和GTV的剂量差异不大,然而调强放射治疗对敏感器官的放射剂量显著低于常规治疗,因此更加安全、可靠。

    作者:邵成泽;鲁号锋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HCY水平对治疗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关系,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高低分成高HCY组和HCY正常组,每组60例,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治疗后,高HCY组治疗总有效率78.3%,显著低于HCY正常组(90.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会导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佳,在治疗和护理工作中应首先进行HCY测定,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尽量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杨琪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不孕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性不孕症患者8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独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和妊娠率。结果观察组共36例患者为治疗总有效,随访6个月,共22例患者成功妊娠,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调经毓麟汤治疗PCOS不孕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项丽君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