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
本研究以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200例宫颈炎行LEEP刀治疗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人性化护理,回顾分析两组观察对象护理效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情况和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行LEEP刀治疗宫颈炎患者,接受围手术期人性化护理,有助于其治疗有效的提高。
作者:谢静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 ̄C)、β2微球蛋白(β2 ̄MG)、尿素氮(BUN)和肌酐(CR)的血中水平对新生儿窒息后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性。方法统计2011年1月~2014年3月住院治疗的44例新生儿窒息的相关资料,其中轻度窒息31例,重度窒息13例,同时以滞留产科观察的18例无窒息新生儿作对照。所有新生儿均在出生后12h内从股静脉取血标本进行血Cys ̄C、β2 ̄MG、BUN和CR水平检测,对所有结果分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Cys ̄C异常率为75.6%、β2 ̄MG异常率为77.1%,两者联合检测的异常率高达91.3%;窒息组新生儿血Cys ̄C、β2 ̄MG水平明显高于无窒息组,分别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血BUN和CR分别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Cys ̄C、β2 ̄MG水平可作为判断新生儿窒息后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而两者联合检测更具有临床意义;血BUN和CR的水平反应早期肾损害不灵敏。
作者:余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利奈唑胺治疗院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MRSA)的疗效。方法抽选120例MRSA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数字编号进行分组。给予60g利奈唑胺注射液静滴者为观察组,静脉滴注1.0g万古霉素注射液者为对照组。12h/次,治疗2w,进行痰培养,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5.0%(45/60)和95.0%(57/60),优于对照组的61.7%(37/60)和86.7(52/60)(χ2=13.455;P<0.05);观察组病原菌清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1.7%(43/60)和5.0%(3/60),优于对照组的56.7%(34/60)和11.7%(7/60)(χ2=11.221;P<0.05)。结论利奈唑胺敏感性高,抑菌作用强,适用于MRSA的治疗,且对肝肾功能影响小,推广价值高。
作者:安娜 刊期: 2014年第18期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心血管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纤颤患者80例,并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原发病对症治疗及抗心衰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照仅单用胺碘酮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左室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室内径低于治疗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纤颤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数,且使用安全,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郭希全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研究慢性支气管炎使用射干麻黄汤的临床疗效。研究组48人应用射干麻黄汤辩证加减进行治疗,西药组患者应用左氟沙星辅以咳必清进行治疗、喘息加服氨茶碱。比照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15人治愈、24人显效、6人有效、3人无效,总有效率93.75%;西药组6人治愈、13人显效、15人有效、14人无效,总有效率70.83%。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药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慢性支气管炎使用射干麻黄汤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马佳娴 刊期: 2014年第18期
选取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84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术后给予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喷鼻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随访3个月,统计患者复发例数,对两组患者嗜酸性粒细胞数量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内观察组患者未见复发,对照组复发率为9.5%。两组患者手术时嗜酸性粒细胞数量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嗜酸性粒细胞数量显著下降,且观察组在术后1个月及3个月时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行鼻内镜手术治疗时,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喷鼻治疗可大幅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可抑制嗜酸性粒细胞的合成,对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十分有利,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黄海英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调强放射治疗对局部复发性鼻咽癌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选取局部复发性鼻咽癌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调强放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肿瘤靶区照射剂量和照射体积以及敏感器官照射剂量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的鼻咽部CTV和GTV的剂量分布令人满意,且无显著差异;对照组患者的左眼视神经、右眼视神经、左颞叶、右颞叶、左腮腺、右腮腺、左颞颌关节以及左颞颌关节的辐射剂量均显著高于观察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与调强放射治疗均可以有效治疗局部复发性鼻咽癌,治疗有效率均较高,鼻咽部CTV和GTV的剂量差异不大,然而调强放射治疗对敏感器官的放射剂量显著低于常规治疗,因此更加安全、可靠。
作者:邵成泽;鲁号锋 刊期: 2014年第18期
择取我院在2013.07-2014.07期间接收急诊加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分成休克组与非休克组,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病变情况。结果休克组患者发生左前降支闭塞的机率明显大于发生右冠闭塞的机率(P<0.05);休克组患者发生左前降支闭塞的机率明显大于非休克组(P<0.05)。休克组患者发生单支血管病变率明显小于非休克组(P<0.05);发生多支血管病变的机率明显大于非休克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冠状动脉病变的支数、部位。
作者:冯维芳 刊期: 2014年第18期
对我院2011年2月~2012年9月间收治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单纯应用达克宁栓治疗,观察组在达克宁栓基础上联合氟康唑治疗,足疗程治疗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间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缓解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84.78%,两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间白带异常、黏膜充血、涂片阳性等临床表现无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临床表现阳性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组3月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35%,较对照组的2.17%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克宁栓结合氟康唑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疗效肯定,能有效降低复发率,且具有安全可靠等优点,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侯旭飞 刊期: 2014年第18期
本次医学研究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08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开放式乳突根治术联合耳甲腔成形、乳突腔填充术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术后随访2a,干耳时间为(15.3±3.2)d,上皮化时间为(37.3±6.2)d,无一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由本次医学研究结果可知,开放式乳突根治术联合耳甲腔成形、乳突腔填充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疗效稳定,方法安全。
作者:姚和谦 刊期: 2014年第18期
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胃溃疡治疗的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给予埃索美拉唑实施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实施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87.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6%,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9.7%,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胃溃疡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埃索美拉唑的运用可以提高治疗的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用药的安全性,同时,与奥美拉唑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异性,是一种高效的治疗胃溃疡的药物,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彭远茂;彭明昊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究不同时间段静脉注射蔗糖铁联合左卡尼汀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临床效果与用药安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9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用药时间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于透析结束后的27h进行用药,治疗组于透析结束后的3h进行用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TSAT比较、不良反应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HCT、SF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个时间段用药治疗对患者的贫血改善情况无显著差异,但治疗组患者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小,患者的耐受程度更好,用药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梁荣绍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通过探讨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旨在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有效率和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62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颅骨钻孔将血肿抽吸并引流治疗,研究组给予骨瓣开颅清除血肿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为2.10h、复发率为6.17%、生存率为83.95%、治疗总有效率为91.36%,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中输血量为124.91ml,显著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复发率并提高生存率,特别是对于脑出血量在30~60ml的患者骨瓣开颅手术能彻底清除血肿,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吴文友 刊期: 2014年第18期
选取在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院门诊2013年1月~2014年1月治疗绝经期患者112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更年灵,1粒/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替勃龙治疗,1.25~2.5mg/d,连续服用半年(症状严重者每天2.5mg)。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观察。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达96.43%(54/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9%(4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E2及绝经指数KM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勃龙能调节体内激素水平,有效改善更年期综合症的临床症状。
作者:胡萍;凡玉铭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与方法。方法选取我院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疾病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良性肿瘤组(n=48)和恶性肿瘤组(n=34),对比经病理确诊的良、恶性乳腺肿瘤的超声征象与相关指标。结果良、恶性乳腺肿瘤患者超声征象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乳腺肿瘤患者的PSV、RI指标分别为(20.1±6.9)cm/s、(0.75±0.15)与恶性组的(13.5±3.6)cm/s、(0.49±0.08)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乳腺肿瘤患者的血流分级Ⅰ、Ⅱ、Ⅲ构成比分别为0.00%、58.82%、41.18%与恶性组的64.58%、35.42%、0.00%相比,Ⅱ级血流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乳腺癌定性诊断、预后判断均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但单纯应用血流分级不易确诊,应结合弹性超声成像等技术提高诊断效果。
作者:刘中国 刊期: 2014年第18期
选择我院从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对照组中给予单纯泼尼松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盐酸氨溴索联合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情况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显著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采用盐酸氨溴索联合泼尼松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能有效改善肺功能,值得临床上得到推广运用。
作者:付建荣;吴国斌 刊期: 2014年第18期
临床选取我院在2013年6月~2014年6月实施治疗的8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分成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治疗以及氨溴索结合抗生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3.18%,对照组患者则仅为56.82%,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PaO2和PaCO2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氨溴索结合抗生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具有可行性,能够对患者动脉血气情况进行有效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永华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01月~2014年06月收治的Pilon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观察组给予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3.33%,对照组优良率为9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螺钉松动、皮肤坏死、关节退行性变及创伤性关节炎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感染和骨折延迟愈合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具有微创、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显著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斌;汪志中;林烨澎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分析采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583例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病人为临床观察对象。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n=292例)、对照组(n=29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增加NIPPV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的pH值、呼吸频率(RR)、心率变化(HR)、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指标均有所改善,但研究组改善幅度更明显,二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此外,研究组的治疗时间更短,器官插管率更低,比较差异均具显著性(P<0.05)。结论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老年病人实施NIPPV治疗,效果更显著,且无创、安全性高。
作者:张国明;邱捷 刊期: 2014年第18期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等相关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的发病率不断提升,对此临床医学工作者应该密切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临床诊断、治疗HF-PEF的方法,以期为临床医生准确判断病人病情,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阳育昌 刊期: 2014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