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治疗远视的临床效果

李善军;杨娅蕾;段运莲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远视眼, 临床效果
摘要:选取2010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远视患者120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进行治疗,手术后调查1d、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的视力和屈光度,比较患者视力恢复的情况和屈光度。结果患者手术后1d(31.46%)、1个月(68.49%)、3个月(76.73%)、6个月(83.35%)、1年(94.85%)的视力恢复的概率与手术前相比均明显的提高,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手术早期轻度过矫,术后3个月时趋于稳定,1年后没有屈光度在0度以下的患者。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治疗远视的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预测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米索前列醇在妇女绝经后取环术中的应用

    对来我院进行绝经后取环术的66例妇女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前不服用任何药物,试验组术前2小时服用米索前列醇,比较两组宫颈扩张程度、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试验组服药后33例宫颈扩张程度有效,有效率为100%;试验组不良反应率为3%;试验组平均手术时间为(8.6±1.2)min,短于对照组(14.3±2.5) min;试验组手术成功率为100%,高于对照组63.4%(P<0.05)。绝经后取环术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妇女手术前服用米索前列醇效果理想,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等,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滕小玲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不同麻醉方法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评价分析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麻醉方法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需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共87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两组。其中,观察组(n=45)患者采用含漱法联合环甲膜穿刺法进行麻醉,而对照组(n=42)则采用喷雾法联合气管滴注进行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率(HR)、收缩压(SBP)、血氧饱和度(SPO2)等指标变化情况,比较两种麻醉方法的麻醉效果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的HR、SBP、SPO2均有所下降,但均在正常范围内,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麻醉有效率高达95.56%(43/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81%(31/42),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麻醉方法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效果有所差异,其以含漱法联合环甲膜穿刺法的麻醉效果更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陆庆鹏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不同方式治疗股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方法在股骨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95例股骨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50),给予对照组传统的动力髋螺钉固定治疗,给予观察组经皮置入加压锁定钢板法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3、6个月的有效率对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疼痛评分、运动幅度评分和步行状况评分相比较,并无显著差异(两组疼痛评分、运动幅度评分和步行状况评分相比较,并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髋关节功能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经皮置入锁定加压钢板来治疗股骨骨折的并发症发生率低,治疗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楚天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氨溴索结合抗生素治疗分析

    临床选取我院在2013年6月~2014年6月实施治疗的8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分成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治疗以及氨溴索结合抗生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3.18%,对照组患者则仅为56.82%,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PaO2和PaCO2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氨溴索结合抗生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具有可行性,能够对患者动脉血气情况进行有效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永华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比较布托啡诺和舒芬太尼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和舒芬太尼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不良反应。方法取2013年5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本组患者均行PCIA,随机均分为A、B、C三组各20例。A组应用布托菲诺;B组应用托烷司琼和舒芬太尼;C组应用托烷司琼、布托菲诺、舒芬太尼联合镇痛。观察三组术后镇静镇痛效果评分、HR、BP、SpO2,统计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A组相比,B、C两组镇痛效果更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镇静评分更高,但与A、B组相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患者而言,单纯给予布托菲诺往往难以收到满意的术后镇痛效果,联用舒芬太尼则可有效镇痛,且较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云瑞;唐宁娟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三种手术联合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的临床体会

    本次医学研究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08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开放式乳突根治术联合耳甲腔成形、乳突腔填充术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术后随访2a,干耳时间为(15.3±3.2)d,上皮化时间为(37.3±6.2)d,无一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由本次医学研究结果可知,开放式乳突根治术联合耳甲腔成形、乳突腔填充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疗效稳定,方法安全。

    作者:姚和谦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腰肌劳损应用针灸推拿综合疗法的临床研究

    将我院2012年3月~2013年9月确诊并收治的228名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临床组及对照组各114人。对照组患者应用针灸疗法进行施治,临床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应用推拿手法进行施治。疗程结束后比照两组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及腰椎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结果临床组总有效率为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两组治疗前VAS评分、ODI指数、腰椎前屈及后伸幅度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ODI指数、腰椎前屈及后伸幅度均显著改善(P<0.05),临床组其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腰肌劳损应用针灸推拿综合疗法收效显著,患者其腰部疼痛、腰部活动功能障碍显著改善,其腰部的前屈及后伸幅度显著增加。

    作者:张莉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甲羟孕酮改善晚期肺癌化疗不良反应的临床探究

    目的探讨甲羟孕酮在改善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1年12月~2013年01月收治的70例晚期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单纯化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化疗期间加用甲羟孕酮辅助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食欲、体重、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以及全身状况等不良反应的变化情况。结果甲羟孕酮组患者有91.43%的患者食欲增加,85.71%的患者体重增加,91.43%的患者骨髓抑制处于0~Ⅱ级,34.29%的患者卡氏评分≥30分,而只有8.57%的患者出现消化道反应,较单纯化疗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羟孕酮辅助晚期肺癌化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食欲、增加体重、减轻胃肠道反应,不良反应得到全面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得到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叶爱琴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膝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损伤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膝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方法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95例半月板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在关节镜下行半月板损伤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机械治疗。结果观察组术后康复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关节积液及关节感染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Lv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损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预后好等优点,且可大程度的保留患者半月板,有利于术后尽早进行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建锋;杨宗华;李强;陈岱枫;徐斌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关节镜下微创内固定治疗膝关节内骨折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关节镜下微创内固定治疗膝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0例膝关节内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关节镜下微创内固定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HS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HSS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膝关节内骨折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微创内固定疗效显著,且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作者:陈勇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托拉塞米与呋塞米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中的临床疗效比较

    选取93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 B组采用常规药物联合静注呋塞米疗法,A组采用常规药物联合静注托拉塞米疗法。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情况、NY-HA心功能分级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后,A组患者排尿量高于B组患者,但血钾降低水平低于B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两种药物对血纳与血肌酐的影响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2)同一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比较差异明显(P<0.05);(3)A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64%,明显低于B组患者的34.78%,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托拉塞米具有良好的利尿作用,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静注此药后患者心功能改善明显,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徐正平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HCY水平对治疗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关系,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高低分成高HCY组和HCY正常组,每组60例,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治疗后,高HCY组治疗总有效率78.3%,显著低于HCY正常组(90.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会导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佳,在治疗和护理工作中应首先进行HCY测定,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尽量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杨琪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彩超诊断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与方法。方法选取我院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疾病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良性肿瘤组(n=48)和恶性肿瘤组(n=34),对比经病理确诊的良、恶性乳腺肿瘤的超声征象与相关指标。结果良、恶性乳腺肿瘤患者超声征象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乳腺肿瘤患者的PSV、RI指标分别为(20.1±6.9)cm/s、(0.75±0.15)与恶性组的(13.5±3.6)cm/s、(0.49±0.08)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乳腺肿瘤患者的血流分级Ⅰ、Ⅱ、Ⅲ构成比分别为0.00%、58.82%、41.18%与恶性组的64.58%、35.42%、0.00%相比,Ⅱ级血流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乳腺癌定性诊断、预后判断均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但单纯应用血流分级不易确诊,应结合弹性超声成像等技术提高诊断效果。

    作者:刘中国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冠脉造影探讨

    择取我院在2013.07-2014.07期间接收急诊加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分成休克组与非休克组,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病变情况。结果休克组患者发生左前降支闭塞的机率明显大于发生右冠闭塞的机率(P<0.05);休克组患者发生左前降支闭塞的机率明显大于非休克组(P<0.05)。休克组患者发生单支血管病变率明显小于非休克组(P<0.05);发生多支血管病变的机率明显大于非休克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冠状动脉病变的支数、部位。

    作者:冯维芳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山西省忻州市2013年布鲁氏菌病疫情流行动态分析

    目的:了解布鲁氏菌病流行动态,为制定布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查阅2013年全市人间布病监测、防控资料和布病疫情网报告信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布病流行总体情况:2013年共发生布病754例,发病率为24.33/10万;发病数比2012年(574)增长了31.36%。(2)布病流行区域分布:754例分布在14个县﹙市、区﹚的135个乡(镇、办事处)413个村;布病流行波及县占100%;波及乡占71.1%(135/190)。(3)布病流行年龄、性别分布:2013年布病发病年龄1~87岁,以40~60岁为多发,占总发病数的74.4%(561/754)。(4)布病流行职业分布:754例布病病例中,农民发病654例,干部职工11例,学生13例,家务及待业21例,放牧12例,幼儿6例,兽医5例,皮毛、肉加工者10例,牲畜贩运8例,其他14例;农民布病发病人数是其他人群发病数的6.54倍。(5)布病流行时间分布:全年均有布病发生,但4~7月为发病高峰期,4个月发病人数占全年的51.5%(388/754)。结论2013年忻州市人间布病疫情呈上升趋势,农民是布病的高发人群。

    作者:邢美花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阿魏酸钠的临床应用进展

    阿魏酸钠是我国自主开发的一个非肽类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具有扩张血管、增加NO的合成、清除氧自由基、抗菌消炎等作用,临床应用于肾病、心脏疾病、肺动脉高压、脑梗死和高血压等。本文介绍了近年来阿魏酸钠的临床应用新进展。

    作者:毛丹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新生儿窒息后早期肾损害检验指标分析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 ̄C)、β2微球蛋白(β2 ̄MG)、尿素氮(BUN)和肌酐(CR)的血中水平对新生儿窒息后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性。方法统计2011年1月~2014年3月住院治疗的44例新生儿窒息的相关资料,其中轻度窒息31例,重度窒息13例,同时以滞留产科观察的18例无窒息新生儿作对照。所有新生儿均在出生后12h内从股静脉取血标本进行血Cys ̄C、β2 ̄MG、BUN和CR水平检测,对所有结果分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Cys ̄C异常率为75.6%、β2 ̄MG异常率为77.1%,两者联合检测的异常率高达91.3%;窒息组新生儿血Cys ̄C、β2 ̄MG水平明显高于无窒息组,分别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血BUN和CR分别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Cys ̄C、β2 ̄MG水平可作为判断新生儿窒息后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而两者联合检测更具有临床意义;血BUN和CR的水平反应早期肾损害不灵敏。

    作者:余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妊娠合并高泌乳素血症的临床护理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5例妊娠合并高泌乳素血症患者,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个性化临床护理,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和情绪变化和患者满意度。护理后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得分均得到显著提高,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得分则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对护理效果感到满意,患者满意度为100%。针对性的个性化临床护理可提高妊娠合并高泌乳素血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饶清菊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不同时间段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不同时间段静脉注射蔗糖铁联合左卡尼汀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临床效果与用药安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9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用药时间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于透析结束后的27h进行用药,治疗组于透析结束后的3h进行用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TSAT比较、不良反应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HCT、SF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个时间段用药治疗对患者的贫血改善情况无显著差异,但治疗组患者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小,患者的耐受程度更好,用药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梁荣绍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现状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等相关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的发病率不断提升,对此临床医学工作者应该密切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临床诊断、治疗HF-PEF的方法,以期为临床医生准确判断病人病情,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阳育昌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