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观察

凌晶

关键词:熊去氧胆酸, 胆汁反流性胃炎,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采用熊去氧胆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84例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做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的方法进行分组,分别为治疗组与常规组各42例,常规组应用半托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治疗组以常规组治疗方法为基础,加用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95.2%,常规组达81.0%,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前者明显较好(P<0.05),且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采用熊去氧胆酸对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进行辅助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获得显著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心力哀竭合并心房纤颤80例临床治疗体会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心血管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纤颤患者80例,并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原发病对症治疗及抗心衰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照仅单用胺碘酮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左室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室内径低于治疗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纤颤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数,且使用安全,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郭希全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三种手术联合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的临床体会

    本次医学研究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08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开放式乳突根治术联合耳甲腔成形、乳突腔填充术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术后随访2a,干耳时间为(15.3±3.2)d,上皮化时间为(37.3±6.2)d,无一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由本次医学研究结果可知,开放式乳突根治术联合耳甲腔成形、乳突腔填充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疗效稳定,方法安全。

    作者:姚和谦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盐酸法舒地尔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的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脑血管痉挛患者60例,采取随机指标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给予盐酸法舒地尔治疗,观察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相比ND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试验组较对照组相比下降具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较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明显提升(P<0.05)。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法舒地尔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王隰平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不同方式治疗股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方法在股骨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95例股骨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50),给予对照组传统的动力髋螺钉固定治疗,给予观察组经皮置入加压锁定钢板法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3、6个月的有效率对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疼痛评分、运动幅度评分和步行状况评分相比较,并无显著差异(两组疼痛评分、运动幅度评分和步行状况评分相比较,并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髋关节功能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经皮置入锁定加压钢板来治疗股骨骨折的并发症发生率低,治疗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楚天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单纯修补术联合术后药物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分析

    选取我院2007年10月~2013年4月收治的60例急性胃穿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采用单纯为修补术联合术后药物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胃大部切除术联合术后药物治疗的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相比,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较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后复发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补术联合药物治疗能提高急性胃穿孔患者的疗效,且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龙进勇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子宫平滑肌肉瘤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对近年来国内外子宫平滑肌肉瘤的诊断与治疗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子宫平滑肌肉瘤临床特点不具特异性,诊断困难且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尽早发现并确诊子宫平滑肌肉瘤,进行手术结合辅助的综合治疗方案,可有效降低子宫平滑肌肉瘤的发病率与死亡率。

    作者:覃冬莉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采用熊去氧胆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84例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做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的方法进行分组,分别为治疗组与常规组各42例,常规组应用半托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治疗组以常规组治疗方法为基础,加用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95.2%,常规组达81.0%,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前者明显较好(P<0.05),且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采用熊去氧胆酸对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进行辅助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获得显著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凌晶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美托洛尔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疗效观察

    对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抽样,选取5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主要包括控制感染、休息、利尿、氧疗、强心剂、纠正酸碱与水、电解质紊乱等,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美托洛尔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89.67%)明显优于对照组(65.52%),且6min 步行距离改善状况与心功能改善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美托洛尔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疗效颇佳,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使用。

    作者:周峰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应用效果研究

    将2012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妇产科住院治疗的120例重度子痫前期的患者按照双盲对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在给予硫酸镁静脉滴注的同时辅以硝苯地平口服治疗,而对照组患者治疗上则仅仅应用硫酸镁静脉滴注治疗,治疗1w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各相关检测结果的改善情况。统计分析发现,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且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各相关检测结果(24h尿蛋白定量、血细胞压积、血黏度)的改善情况明显不如观察组患者,且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重度子痫前期的患者在治疗上采取硫酸镁和硝苯地平联合用药,不仅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而且有利于改善患者机体内环境紊乱,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丽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70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该组患者同时行经腹超声检查和经阴道超声检查资料,将两种检查结果分别与诊断性刮宫的病理结果相对照,计算两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并对比分析。结果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经腹超声检查诊断符合48例,诊断符合率68.57%(48/70);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符合62例,诊断符合率88.57%(62/70)。两种方法对比分析,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经腹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能更快速、直观地判断子宫内膜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是发现子宫内膜病变的一种简便、无创的重要诊断方法。

    作者:邵立志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阿仑膦酸钠对老年人群骨代谢的短、中期影响

    入选2013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患有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确诊患者56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入观察组30例,对照组26例,观察组进行阿仑膦酸钠十钙剂十阿法骨化醇联合疗法,对照组仅进行钙剂+阿法骨化醇疗法,两组均治疗半年,治疗后比较两组3、6个月及停药3个月后两组间骨代谢及骨合成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治疗3、6个月后、停药3个月后B-crosslap(1型胶原交联C端肽)骨吸收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6个月后totalPINP(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N-MID(Osteocalin)(N端骨钙素)所反映的骨合成指标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阿仑膦酸钠可持续抑制骨吸收指标,但仍然保留一定的骨吸收率。

    作者:蔡敏;陈文新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牛奶提取酪蛋白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影响的初步研究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就诊的1型糖尿病患者80例,将两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每日均饮用牛奶提取的酪蛋白溶液(含酪蛋白7.0g),而对照组患者每日均饮用生理盐水。均每日1次,连续4周。分别于第1、14、28d抽血测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饮用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变化。服用后第1d,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后第14、28d,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后第1、14、28d,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牛奶中的酪蛋白对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有所影响,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未明确,需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作者:罗永新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研究组血管瘤患儿给予口服普萘洛尔药物治疗;对照组血管瘤患儿给予泼尼松口服治疗,记录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机体肝肾功能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69.70%,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21.21%,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4.55%(P<0.05);两组血管瘤患儿经不同药物治疗后,BUN、ALT、AST等肝肾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无显著改变,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可显著提高患儿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保障患儿治疗效果及预后。

    作者:刘伟勇;洪小芳;刘晓韬;孟宏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免疫球蛋白、抗CCP抗体、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抗CCP抗体、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观察组,60例非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RF、抗-CCP抗体、免疫球蛋白含量,计算阳性率及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联合检测组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敏感性、阴性预测值显著高于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抗CCP抗体、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利于RA诊断效能,便于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防止关节损害发生,临床应用前景广泛。

    作者:刘玮;赵文娜;郭苗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曲普瑞林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

    在我院选取60例接受治疗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将其平均分成试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试验组患者需在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基础上给予曲普瑞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后妊娠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6.6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妊娠率(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40.0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曲普瑞林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缓解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红娟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比较布托啡诺和舒芬太尼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和舒芬太尼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不良反应。方法取2013年5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本组患者均行PCIA,随机均分为A、B、C三组各20例。A组应用布托菲诺;B组应用托烷司琼和舒芬太尼;C组应用托烷司琼、布托菲诺、舒芬太尼联合镇痛。观察三组术后镇静镇痛效果评分、HR、BP、SpO2,统计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A组相比,B、C两组镇痛效果更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镇静评分更高,但与A、B组相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患者而言,单纯给予布托菲诺往往难以收到满意的术后镇痛效果,联用舒芬太尼则可有效镇痛,且较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云瑞;唐宁娟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均给与常规护肝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照组加用门冬氨酸镁钾。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相关生化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肝功能水平与肝功能恢复正常时间。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临床表现和相关生化指标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肝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能够保护肝功能,降低血浆肝酶水平,有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训六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孕期营养指导对孕妇健康和胎儿发育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究孕期营养指导对孕妇和胎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产检的孕妇112例,按其自愿性,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于对照组孕妇仅给予常规孕期管理,而对观察组孕妇在常规孕期管理基础上给予合理营养指导。比较两组孕妇妊娠分娩期并发症数量及剖宫产率,两组及胎儿健康状况及两组孕妇对诊疗过程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孕妇在妊娠分娩期并发疾病数量和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胎儿健康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的诊疗满意度(98.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营养指导对孕妇和胎儿作用显著,可明显改善母婴健康状况,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薛红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生化指标对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鉴别诊断的意义

    探讨部分生化指标对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鉴别诊断的意义。根据相关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某院将57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26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对两组患者的部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与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中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谷氨酰转移酶的异常率以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2的发生率要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部分生化指标的检测在鉴别诊断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胡松元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比较

    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胃溃疡治疗的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给予埃索美拉唑实施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实施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87.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6%,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9.7%,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胃溃疡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埃索美拉唑的运用可以提高治疗的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用药的安全性,同时,与奥美拉唑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异性,是一种高效的治疗胃溃疡的药物,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彭远茂;彭明昊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