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平滑肌肉瘤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覃冬莉

关键词:子宫平滑肌肉瘤, 肿瘤, 诊断, 治疗, 进展
摘要:对近年来国内外子宫平滑肌肉瘤的诊断与治疗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子宫平滑肌肉瘤临床特点不具特异性,诊断困难且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尽早发现并确诊子宫平滑肌肉瘤,进行手术结合辅助的综合治疗方案,可有效降低子宫平滑肌肉瘤的发病率与死亡率。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三级康复对脑卒中患者功能障碍的改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三级康复对脑卒中患者功能障碍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从2012年1月~2014年1月所收治的18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A组和对照B组三组,观察组患者予以一、二、三级康复训练,对照A组予以一、二级康复训练,对照B组则予以一、三级康复训练。观察两组FMA、ADL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三组在FMA和ADL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1、3和6个月,三组FMA和ADL得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和对照A组的得分优于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和对照A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7%(7/60),对照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6.7%(34/60),对照B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48/60)。三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级康复对脑卒中患者功能障碍恢复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今后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朱晓玲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复方川芎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右心功能不全的疗效观察

    69例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治疗组2和对照组各23例,三组均给予心力衰竭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1加用小剂量比索洛尔联合复方川芎、治疗组2加用比索洛尔治疗12w,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用药前后临床症状、心率、右室心肌壁厚度、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肺动脉收缩压、D-二聚体以及治疗前后PaO2、PaCO2的变化。结果治疗组1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治疗组2,治疗组2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PaO2、PaC02、HR、NT-porBNP、PAS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1较治疗组2治疗后心肌壁厚度降低,PaO2明显上升,PaCO2,HR、NT-porBNP 及PASP、D-二聚体明显下降,两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和2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加用适量的比索洛尔联合复方川,芎较单用比索洛尔,能极大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

    作者:冯秋婷;钱晓军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超声评价微创保胆取石术前后胆囊收缩功能的对比分析

    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我院33例行微创保胆取石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患者胆囊收缩功能可分为A组(良好)11例、B组(尚可)12例、C组(欠佳)10例。对比三组患者超声评价手术前后胆囊收缩功能的变化。A组11例患者术后胆囊收缩恢复正常,B组8例恢复正常,C组6例有所改善或恢复正常。超声为临床微创保胆取石术前后胆囊收缩功能评估提供给了依据,是临床诊断胆囊功能或胆囊结石疾病重要的手段。

    作者:陈澜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脂和心功能的影响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2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临床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药物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对比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心功能和血脂水平。观察组患者血清TC、TG、LDL ̄C均有降低,与对照组患者的各个指标对比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心输出量、每搏量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常规内科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有助于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并改善其心功能,值得应用。

    作者:骆明浩;陈秀婷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血浆脑钠肽检测与小儿心力衰竭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析血浆脑钠肽检测与小儿心力衰竭的关系研究。方法入选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小儿心力衰竭患者90例,同期入选我院体检健康者90例,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分别检测两组的N末端脑钠肽原(NT-Pro BNP),应用心脏彩超检测两组的左室后壁厚度(LVPWT)、间隔厚度(VS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评估比较两组的NT-Pro BNP 、LVPWT、VST、LVDD等指标水平,评估比较心衰不同程度的患者的NT-Pr0BNP 水平。结果观察组的NT-Pro BNP 、心胸比值、LVDD 等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 LVEF 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IV级患者的NT-Pro BNP指标水平显著高于III、II级(P<0.05);心功能III级患者的NT-Pro BNP指标水平显著高于II级(P<0.05)。结论血浆BNP的浓度是反映左室舒张末期压的生化指标,与小儿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相关,可以反映心室功能的变化可用于小儿心力衰竭的诊断、预后和治疗效果的评估。

    作者:林惠泉;蔡海明;郑伟达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不同年龄胃癌患者病理表现特点及预后评估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段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影响不同患者预后的因素,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行回顾性分析,以2005年1月~2010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422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划分为青年组(≤45岁)、中年组(45~60)岁及老年组(>60岁)。对比分析三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程度、组织学分级、组织学类型、神经侵犯率;统计患者1、2及3年生存率。结果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组织学类型,三组对比差异显著,中年组表现优,其次为老年组,青年组差。生存率对比提示青年组差于老年组差于中年组,上述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患者,其胃癌表现存在着一定差异,且青年组预后差,临床治疗需要特别关注。

    作者:张艳红;段春芳;谢凭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关节镜下微创内固定治疗膝关节内骨折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关节镜下微创内固定治疗膝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0例膝关节内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关节镜下微创内固定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HS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HSS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膝关节内骨折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微创内固定疗效显著,且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作者:陈勇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仙璐贝联合氯霉素硼酸粉在促进中耳炎干耳进程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随机选取2011年7月~2013年3月经我院诊断并治疗的慢性中耳炎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临床用药组和联合用药组,各32例。临床用药组给予耳内喷洒氯霉素硼酸粉,同时口服青霉素V钾胶囊;联合用药组给予口服仙璐贝滴剂,同时耳内喷洒氯霉素硼酸粉,治疗1个月后,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及停药1w后,对两组患者复发情况,并比较。结果临床用药组总有效率为68.75%,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为96.87%,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临床用药组;且临床用药组复发率明显高于联合用药组;P值均<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仙璐贝联合氯霉素硼酸粉在促进中耳炎干耳进程的临床应用中,效果明显,值得深入研究及临床推广。

    作者:陈勇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不同方式治疗股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方法在股骨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95例股骨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50),给予对照组传统的动力髋螺钉固定治疗,给予观察组经皮置入加压锁定钢板法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3、6个月的有效率对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疼痛评分、运动幅度评分和步行状况评分相比较,并无显著差异(两组疼痛评分、运动幅度评分和步行状况评分相比较,并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髋关节功能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经皮置入锁定加压钢板来治疗股骨骨折的并发症发生率低,治疗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楚天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行LEEP刀治疗宫颈炎患者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探析

    本研究以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200例宫颈炎行LEEP刀治疗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人性化护理,回顾分析两组观察对象护理效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情况和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行LEEP刀治疗宫颈炎患者,接受围手术期人性化护理,有助于其治疗有效的提高。

    作者:谢静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与复方卡托普利在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疗效比较

    选自本院2011~2013年收治年龄超过6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方式将其分为A组与B组各50例。 A组患者接受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B组患者接受复方卡托普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相对于B组患者,A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更具显著优越性,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Am和Co治疗均能取得突出临床治疗效果,而Am疗效更为确切且不会引发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跃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盐酸法舒地尔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的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脑血管痉挛患者60例,采取随机指标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给予盐酸法舒地尔治疗,观察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相比ND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试验组较对照组相比下降具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较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明显提升(P<0.05)。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法舒地尔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王隰平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单纯修补术联合术后药物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分析

    选取我院2007年10月~2013年4月收治的60例急性胃穿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采用单纯为修补术联合术后药物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胃大部切除术联合术后药物治疗的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相比,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较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后复发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补术联合药物治疗能提高急性胃穿孔患者的疗效,且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龙进勇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HCY水平对治疗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关系,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高低分成高HCY组和HCY正常组,每组60例,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治疗后,高HCY组治疗总有效率78.3%,显著低于HCY正常组(90.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会导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佳,在治疗和护理工作中应首先进行HCY测定,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尽量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杨琪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内固定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其中40例采用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内固定治疗(PFNA组),46例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DHS组)。从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评分等方面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手术时间:PFNA组(69.8±9.4)min,DHS组(90.1±7.4)min,两组比较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失血量:PFNA组(145.8±50.2)ml,DHS组(320.5±96.1) ml,两组比较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卧床时间:PFNA组(13.8±4.4)d,DHS组(17.1±5.4)d,两组比较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PFNA组5.0%,DHS组10.8%,两组比较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髋关节Harris评分PFNA组(86.8±3.5)分,DHS组(80.9±3.8)分,两组比较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确切,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离床活动时间早、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好,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股骨转子间骨折,优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的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韦财;杨文彬;廖海浪;曾令源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均给与常规护肝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照组加用门冬氨酸镁钾。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相关生化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肝功能水平与肝功能恢复正常时间。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临床表现和相关生化指标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肝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能够保护肝功能,降低血浆肝酶水平,有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训六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比较

    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胃溃疡治疗的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给予埃索美拉唑实施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实施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87.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6%,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9.7%,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胃溃疡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埃索美拉唑的运用可以提高治疗的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用药的安全性,同时,与奥美拉唑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异性,是一种高效的治疗胃溃疡的药物,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彭远茂;彭明昊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阿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72例病毒性脑炎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给予阿昔洛韦治疗,对照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及药物安全性。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头痛呕吐消失时间、惊厥得到控制时间、意识恢复时间、颈抵抗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后遗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昔洛韦可明显改善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利巴韦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乐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舒利迭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舒利迭联合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EV1、PEF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FEV1、PEF等肺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90%)虽略高于对照组(7.14%),但两组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用药安全性及有效性均较高,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

    作者:张臻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曲普瑞林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

    在我院选取60例接受治疗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将其平均分成试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试验组患者需在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基础上给予曲普瑞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后妊娠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6.6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妊娠率(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40.0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曲普瑞林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缓解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红娟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