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意
对来我社区门诊治疗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试验组则在社区内科门诊采用安立泽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95%治疗效果理想,高于对照组(85%)(P<0.05);试验组95%对我院治疗总体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空腹血糖为(7.11±0.72mmol/L)、血红蛋白为(7.32±0.69%)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临床上发病率较高,患者在社区内科门诊中采用相应的降糖药物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杨勇 刊期: 2014年第19期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早期流产患者.根据黄体酮不同给药方式将其分为口服组和肌注组各40例.对两组治疗效果、围生儿结局进行比较.结果口服组总有效率90%,肌注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口服组和肌注组孕妇治疗前后孕酮水平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另外,观察组和妊娠正常组早产儿、畸形儿、Apgar评分低分儿、死亡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黄体酮口服与肌肉注射疗效均较高,且对围生儿妊娠结局影响不大,可根据孕妇情况、意愿合理选择.
作者:蔡敏;朱瑞丹 刊期: 2014年第19期
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糖尿病2型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保证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给予格列齐特缓释片进行口服治疗,1次/d,剂量30~60mg,并配合饮食控制与运动锻炼辅助;观察组在对照组疗法的基础上添加阿卡波糖50mg进行口服治疗,1~3次/d,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病患在治疗前后的早餐2h后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血糖发生情况、体重指数以及格列齐特用量等相关指标情况,以此分析两组疗法的疗效.两组病患在治疗前各临床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3个月治疗后观察组早餐2h后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两组低血糖发生次数、格列齐特用量等方面不具有统计差异(P>0.05).格列齐特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好于格列齐特单药治疗,值得推广[1].
作者:严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将脑出血患者入院时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整体功能和术后2w的各项功能给以打分,对术前术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手术后患者得分高(P<0.05).脑出血微创术是安全、有效地,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梁敏杰 刊期: 2014年第19期
探讨质子泵抑制剂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选取收治的10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随机平均分配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组各50例,对照组单行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莫沙比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为90%,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发生率为4%,对照组为6%,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质子泵抑制剂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较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意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分析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 选取我院及合作医院(苏大附二院,昆山一院)2009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40例MALT淋巴瘤患者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患者临床及内镜下表现无显著差异,幽门螺杆菌(Hp)检测显示感染37例,感染率高达92.5%,胃镜下病灶主要发于胃窦及胃体,首次患者在胃镜下活检阳性较少18例,几率仅45%.结论 MALT淋巴瘤临床表现无特异,在胃镜下表现则多样,提高医师对本症的认知、胃镜下活检阳性率及对活检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是MALT淋巴瘤症诊断的关键.
作者:邹国桢;郦晓萍;展瑞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病例临床表现与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60例肺炎支原体诱发小儿哮喘的患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红霉素及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哮喘宁和喘乐宁(沙丁胺醇)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P<0.05).且观察组大峰流速、咳嗽消失时间、复发率及抗体阳性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剧烈咳嗽,喘息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但发作较晚;临床采用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与支气管扩张剂联合治疗可收到满意效果.
作者:范华青 刊期: 2014年第19期
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2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延伸组和普通组各61例.延伸组出院后给予延伸护理,普通组仅采取定期复查.护理1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延伸组吞咽功能恢复总体有效率(85.25%)高于普通组(67.2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伸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吞咽障碍,恢复吞咽功能.
作者:丁娟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对在糖皮质激素治疗基础上间歇静脉应用小剂量环磷酰胺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狼疮性肾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试验组在糖皮质激素基础上应用小剂量环磷酰胺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狼疮活动性分数(SLE-DAI)、24小时尿蛋白、慢性活动指数(CI)、急性活动指数(AI)以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SLE-DIA、24小时尿蛋白、CI和AI分数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基础上应用小剂量环磷酰胺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淦桐 刊期: 2014年第19期
选取2012年4月1日~2014年5月31日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喂养不耐受早产儿48例,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n=22)和观察组(n=26).对照组给予采用鼻胃管进行喂养和对症治疗,同时给予保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静脉营养支持,存在感染时予抗感染等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剂量红霉素结合非营养性吸吮方法进行治疗,然对两组患儿喂养不耐受情况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为残留量减少,呕吐或腹胀消失时间短,胃内奶液量显著减少(起始奶量,喂养频率不变);对照组在治疗后1~3d时胃内残奶量超过上次喂奶量,或出现奶量不增,出现残存奶量滞留.小剂量红霉素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在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雷日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醒脑静治疗,观察组加用依达拉奉+醒脑静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GCS评分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志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选取我院妇产科2012年1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8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给予床旁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焦虑、抑郁情绪.结果观察组产妇在住院当天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产妇,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剖宫产产妇实施床旁护理模式,可有效缓解产妇的抑郁及焦虑情绪,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提高后期服务质量.
作者:杨颖 刊期: 2014年第19期
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5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汀治疗,两组患者治疗2w后,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9.3%;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2.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5d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血清白细胞介素8检测值低于对照组(P<0.05).将乌司他汀与生长抑素联合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抑制全身炎性反应,控制病情发展,阻断胰腺的内消化,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作者:文良军 刊期: 2014年第19期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88例,将其按照年龄、病情等方面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泼尼松和磷酰胺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中药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试验组患者在治疗24h后的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肾功能变化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8.13%,对照组为72.72%,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效果好,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忠胜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明确血必净治疗严重脓毒症临床疗效及其对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2013年6~11月入住我院急诊科ICU的严重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疗组45例,对照组4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00ml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2次/d.对照组静脉滴注100ml加入生理盐水,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接受治疗7d.比较治疗前和治疗7d后患者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变化以及急性生理学号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II)评分,以及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和28d病死率.结果 两组患者较治疗前各项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但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PCT、CRP、IL-6及TNF-a水平降低更明显(6.92±0.77vs4.64±0.54,67.06±16.73vs39.79±11.97,8.92±1.85vs6.78±1.61,87.98±9.07vs74.58±4.51,P<0.05),IL-10水平更高(110.83±35.19vs76.27±31.44,P<0.05);且APACH EⅡ评分下降趋势也更显著(15.26±2.74vs20.01±4.18,P<0.05);血必净治疗组患者的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15.29±2.73vs25.52±11.24,11.78±4.25vs18.77±12.10,P<0.05),但两组28d病死率相当.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急诊治疗严重脓毒症显著改善炎症反应,降低APACHEⅡ评分,有效缓解病情,缩短住院时间,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
作者:殷安康 刊期: 2014年第19期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57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给予控制血糖、血压,调节血脂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康复等基础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帕罗西汀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2、6w分别予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治疗2、6w后治疗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孙树乾;杨军;邹荣成;文洪波;薛昌春;王国祥 刊期: 2014年第19期
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茶碱进行短期治疗,比较两组肺功能、抗炎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6、12w的FEV1、FVC、FEV1/FVC、MMF均优于对照组,且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12w的IL-6、IL-8、IL-17、CRP、TNF-α均优于对照组,且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茶碱短期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可提高常规治疗的疗效,并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作者:望长记;张娟花;肖国秀 刊期: 2014年第19期
颅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PHI)系指与颅脑损伤后首次CT检查结果相比,经手术或再次CT扫描证实,患者出现新的出血性病灶或原有出血性病灶扩大.这种出血性病灶可分为:脑挫裂伤、多发性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硬膜下血肿(SDH)、硬膜外血肿(EDH)等.PHI是颅脑损伤患者主要致死及致残原因.严密监测、早期治疗对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现简要分析PHI的发病机制、高危因素、早期诊断及临床治疗原则.
作者:米清春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血小板平均体积(MPV)、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C-反应蛋白(CRP)与降钙素原(PCT)在细菌性肺炎中的相关性以及上述参数在细菌性肺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110例细菌性肺炎患者和53例非细菌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两组患者血中的MPV、NLR、CRP、PCT,分析MPV、NLR、CRP与PCT的相关性以及各参数在细菌性肺炎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细菌性肺炎组MPV、NLR、CRP、PCT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2.426,6.572,12.317,4.302,P<0.05).细菌性肺炎组MPV、NLR、CRP与PCT之间呈正相关(r=0.202,0.322,0.45,P<0.05).结论 细菌性肺炎患者MPV明显升高,由于MPV容易获取、经济快捷,对细菌性肺炎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俞海珍 刊期: 2014年第19期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于我院收治的64例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西地碘含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西瓜霜喷剂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随访3个月,对照组患者有7例复发,复发率21.9%,观察组共有3例患者复发,复发率1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西瓜霜喷剂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明显比西地碘含片更好,且西瓜霜喷发率在安全性和复发率等方面也更有优势,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孟召华;刘洋;郑明哲 刊期: 2014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