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体股癣的效果分析

任振宇

关键词:萘替芬酮康唑乳膏, 体股癣, 硝酸咪康唑乳膏
摘要:探讨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体股癣的临床效果.将收治的90例体股癣患者根据意愿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45例,两组分别采用萘替芬酮康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记录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体股癣能够快速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较高,可推广使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临床疗效及对血管生成调控因子的影响

    选取4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行常规化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沙利度胺口服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另设健康组.治疗前后,对所有患者的血浆VEGF和bFGF水平变化进行检测.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浆VEGF和bFGF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则无显著差异.沙利度胺与化疗联合应用于急性白血病患者中,能够有效缓解病情,效果显著.

    作者:吴立德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观察

    选自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经ERCP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则接受预见性护理措施,对比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事件发生概率.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事件发生概率以及住院时间等对比均具有显著优越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应用ERCP术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事件发生概率,缩短其住院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刘娟娟;杨柳;刘红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心理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3年9月收治的100例女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除使用常规护理方式外,增加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采取为常规护理法,记录两组患者入院时、手术前晚睡前、手术日早晨、麻醉前、手术结束时的收缩压、心率,分析其焦虑量表评分与手术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各时点收缩压、心率、焦虑评分、手术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缓解妇产科患者的术前应激反应,提高手术的成功率,该种护理措施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巧侠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溶栓疗效的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应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溶栓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在溶栓前给予阿托伐他汀80mg顿服,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顿服,随后两组患者均立即给予尿激酶及常规对症支持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溶栓开始后3h内观察临床症状及体征、心电图检查中ST段抬高水平和心律变化.比较其溶栓效果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酶峰出现时间和再灌注心律失常出现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冠状动脉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组梗死后心绞痛、再发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心源性死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首剂80mg阿托伐他汀应用在STEMI患者溶栓前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升高溶栓再通率、缩短冠脉开通时间,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又和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布洛芬混悬液与退烧贴治疗小儿发热对比研究

    选取我院儿科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112例小儿发热患儿,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患儿采用退烧贴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布洛芬混悬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发烧消退情况以及临床不良反应.结果给药6h后,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3.21%,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9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h后,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07%,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64%,两组数据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对照组患儿的临床不良反应率为5.36%,观察组患儿的临床不良反应率为7.14%,两组数据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表明,儿科临床上采用布洛芬混悬液能在治疗早期获得较为理想的疗效,且正常服用该药未出现显著的不良反应,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运辉;曾倩秀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DHS与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探究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DHS与PFNA固定治疗的疗效对比结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9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DHS固定治疗,观察组应用PFNA固定治疗,对比其疗效.结果 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及并发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参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较优,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HS与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显著,并发症少,髋关节恢复好,其中PFNA固定治疗可减少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可优先选择.

    作者:林榕镔;尹金铭;吴发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腹股沟疝不同手术方式修补效果对比分析

    选取我院妇产科2012年1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8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给予床旁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焦虑、抑郁情绪.结果观察组产妇在住院当天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产妇,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剖宫产产妇实施床旁护理模式,可有效缓解产妇的抑郁及焦虑情绪,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提高后期服务质量.

    作者:杨颖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在小儿扁桃体摘除术诱导中的效果比较

    比较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全麻诱导下小儿扁桃体摘除术中麻醉苏醒质量及血流动力学改善情况.选取100例小儿扁桃体摘除术病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芬太尼作为麻醉诱导用药,试验组予舒芬太尼为麻醉诱导用药,观察两组麻醉效果.试验组Ramsay评分与躁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诱导麻醉可有效抑制小儿扁桃体摘除术因气管插管引发的应激反应,有利于保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且患儿术后苏醒质量及麻醉诱导效果更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春贵;陈林峰;杨文长;黎旭乾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床边护理工作制对小儿肺炎的护理效果观察

    选取2013年1月1日~2013年1月31日我院收治的86例肺炎患儿.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落实床边护理工作制.对两组护理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和家长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小儿肺炎的临床护理中实施床边护理工作制,有利于提高护理的针对性,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叶小霞;蔡伟良;陈晓茜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抑郁症预后的影响分析

    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100例抑郁症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行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患者的住院环境、医护关系及患者心理方面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3个月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患者对治疗护理的配合程度比较两组护理.结果两组干预前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均有下降,但观察组降低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配合度为100%,对照组90%,有统计学差异(P<0.05).人性化护理有助于抑郁症患者的恢复,效果明显,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聂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观察

    随机抽取本院2010年4月~2013年3月共收治的126例小儿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与对照组(56例).结果经临床统计学分析,对照组56例患儿总有效率(100%)明显优于治疗组70例患儿(71.43%),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23例患儿出现不良反应,均为腹痛、腹泻、呕吐、恶心、食欲不振、上腹部不适;对照组10例患儿出现不良反应,其中呕吐、腹痛、恶心者6例,静脉炎2例,腹泻2例.两组患儿出现的不良反应均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阿奇霉素静脉给药,结果显示,其临床疗效明显,具有操作简单、疗程短、见效快等优点,还能减少住院时间,节省开支,值得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作者:吴强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 选取我院及合作医院(苏大附二院,昆山一院)2009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40例MALT淋巴瘤患者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患者临床及内镜下表现无显著差异,幽门螺杆菌(Hp)检测显示感染37例,感染率高达92.5%,胃镜下病灶主要发于胃窦及胃体,首次患者在胃镜下活检阳性较少18例,几率仅45%.结论 MALT淋巴瘤临床表现无特异,在胃镜下表现则多样,提高医师对本症的认知、胃镜下活检阳性率及对活检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是MALT淋巴瘤症诊断的关键.

    作者:邹国桢;郦晓萍;展瑞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依达拉奉与醒脑静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醒脑静治疗,观察组加用依达拉奉+醒脑静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GCS评分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志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肺癌合剂配合化疗治疗44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87例中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予以单纯化疗,研究组予以肺癌合剂配合化疗,分析两组症状缓解、肿瘤标志物变化和毒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各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CEA、CA153和CA19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肺癌合剂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NSCLC的疗效显著,毒副反应小.

    作者:周启志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HMG和HCG联合应用对于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60例疗效观察

    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60例排卵障功能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30例,观察组联合采用HMG/E2/HCG/P治疗,对照组采用CC/HCG/P治疗,治疗周期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组子宫内膜平均厚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排卵率及妊娠率均明显大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使用HMG/E2/HCG/P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的治疗中疗效好,能够提高排卵率,满足患者妊娠愿望.

    作者:程建慧;朱望珍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帕罗西汀治疗29例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57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给予控制血糖、血压,调节血脂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康复等基础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帕罗西汀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2、6w分别予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治疗2、6w后治疗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孙树乾;杨军;邹荣成;文洪波;薛昌春;王国祥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磷酸肌酸钠对慢性心力衰竭部分指标的影响及其相关分析

    目的 分析磷酸肌酸钠对慢性心力衰竭部分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肠抗心衰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磷酸肌酸钠,观察两组疗效、超声心动图、6min步行距离、CgA(嗜铬粒蛋白A)、BNP(血浆脑钠肽)等指标差异.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83.64%明显高于对照组51.55%,6-MWT(425±26m)明显高于对照组,而CgA(96±5ng/ml)、BNP (220±25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来说磷酸肌酸钠有助于改善心功能,增加6min步行距离,还能降低CgA和BNP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姚兑海;梁敏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清热滋阴法治疗40例胃热阴虚型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门诊收治的80例胃热阴虚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康复新液+复合维生素B片治疗,试验组予玉女煎加减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疗程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痊愈24例,好转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痊愈14例,好转11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6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试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疗程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玉女煎加减方治疗胃热阴虚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肖光光;李敏;戴琦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老年成人Still病并高血清铁蛋白值1例报道

    1 病例报告女,67岁,农民,65kg,因“全身肌肉及关节疼痛1个月,发热伴皮疹1w”于2014年5月1日住我院骨科,以“骨关节病、感染性发热”治疗.病程中无咳嗽咳痰,无腹痛及腹泻,无尿频、尿急、尿痛,无头痛及恶心呕吐,入院前曾在当地给中医中药治疗,入院前1w行针灸治疗,后因发热皮疹曾在当地输液治疗5d,体温高400C,下午3时后体温渐高,持续3~5h渐退,伴发热时肌肉关节疼痛加重无法行走,热退疼痛减轻皮疹不完全消退,骨科查体:无阳性体征,给“头孢哌酮舒巴坦2.0q8h联用左氧氟沙星0.4qd”抗感染,查血常规:WBC:17.7×109/L,N:89.8%,RBC:3.79 ×1012/L;HGB:108g/L,PLT:116×109/L;ESR:110mm/h;hsCRP:124.9mg/L;ASO:102Iu/ml;RF8.3Iu/ml;肝功能:TBIL:13.8umol/L,DBIL:5.3umol/LALT:33U/L,AST:40U/LGGT:45U/L,Alb:43.3g/L;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心肌酶谱正常,传染病筛查及凝血四项均正常,普选肿瘤指标及甲状腺功能检查正常,肝胆胰脾、泌尿系及子宫彩色超声:“肝脏脂肪浸润、胆结石、脾大小正常”.

    作者:冯韶辉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3年1~12月高血压病患者367例,对所有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准备治疗前以及完成治疗后,对患者的体重、胆固醇水平以及血尿酸水平进行监测.对患者按照常规完成治疗后,同准备治疗前进行比较,患者的体质指数以及患者的生活指标表现为显著的降低(P<0.05);在治疗前后,患者在总胆固醇水平以及血尿酸水平等方面,均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针对高血压患者选择硝苯地平缓释片给予临床治疗,临床表现出的不良反应较少,表现出较高的治疗安全性,成功凸显硝苯地平缓释片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郑荣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