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辅助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结肠慢传输性便秘48例临床效果研究

姚永良;保红平;赵永江;王俊

关键词:腹腔镜, 结肠次全切除术, 结肠慢传输性便秘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结肠慢传输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2年3月在我院行结肠次全切除术的48例结肠慢传输性便秘患者,根据其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腹腔镜组(25例)与开腹组(23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及便秘症状改善率.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与开腹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排便次数与开腹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住院时间、术后引流管引流量、止痛剂使用次数、伤口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6个月便秘症状改善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治疗安全性高、并发症少、临床治疗效果良好,对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其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经阴道彩超在流产后宫内残留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药物流产方面诊断的机制和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诊断及治疗依据.方法 采用飞利浦彩色多普勒诊断仪.观察子宫的大小,宫内回声以及出血情况.将检查结果与刮宫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1070例药物流产患者中,有950例宫腔内探及异常回声团.混合型回声团609例,低回声团341例.892例患者为胎盘绒毛膜以及蜕膜和陈旧血块,含有胎物的成分,58例为陈旧血块,无胎物成分.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药物流产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助于宫内残留的判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颖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养血润燥消银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静止期(血虚风燥型)5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养血润燥消银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静止期(血虚风燥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寻常型银屑病静止期(血虚风燥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润燥止痒胶囊,4粒/次,3次/d.治疗组给予自拟养血润燥消银方治疗,每剂煎取2袋,每袋150ml,150ml/次,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两组治疗期间均配合外用凡士林,每日2次适量外用,两组疗程均为8w.结果 两组治疗后PASI评分分别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组内差异均具体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PASI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愈显率为72.0%,对照组愈显率为52.0%,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养血润燥消银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静止期(血虚风燥型)疗效肯定,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徐君瑶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电针结合穴位点压治疗失眠的临床观察

    选择60例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电针结合穴位点压治疗失眠症,对照组采用单纯的针灸治疗,20d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6.67%,两组之间存在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失眠症的临床治疗中,电针结合穴位点压治疗的方法其疗效相对而言更为确切、有效.

    作者:熊启君;曾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针刀治疗腘窝囊肿1例

    唐某,男,68岁,退休工人,于2010年6月7号就诊.自述:左侧腘窝肿胀不适30年,在他院诊断为腘窝囊肿.开始时症状轻微,近5年双膝关节疼痛,以左为甚,近10天疼痛严重,行走上下楼梯痿软乏力,活动受限,坐在凳子上要扶物才能慢慢起立,伴晨僵,站立困难.有高血压史.体格检查:BP:130/90mmHg,左膝腘窝中心偏内侧肿胀,不红热,触及有弹性波动性肿物约4cm×5cm,表面光滑,无明显粘连,质地较软,稍压痛,膝关节屈伸受限,活动时有弹响,伴膝关节内侧显著肿胀压痛,髌骨两侧、髌韧带稍肿压痛,内膝眼轻度肿胀,变硬压痛.浮膑试验(-),内侧副韧带分离试验(+).

    作者:余东峰;余伟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高频超声及弹性成像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及弹性成像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行乳腺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45例,回顾分析其超声分型及声像图表现.结果 手术证实45例53个病灶.26例为囊实结节型,17例为实性结节型,2例为单纯囊肿型.结论 高频超声结合弹性成像技术不仅可直观地显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及血供状态,而且可提供肿块与导管的间隔关系及病灶的硬度信息,可作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重要及常规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胡六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甲型流感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点,并对其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1年8月~2012年8月于我院流感儿童80例,收集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愈时间及治疗结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中,中性粒细胞升高的患儿有53.8%,淋巴细胞数减少的患儿有38.8%,56.3%患儿C反应蛋白常升高.轻型患儿治愈时间为5.8±1.6d,重型患儿治愈时间为8.4±2.1d.结论 根据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结果分析,可以更有效的帮助临床医生在诊治甲型H1N1流感中采取更有效的治疗方式,改善治疗结果.

    作者:卫凤桂;吴丽萍;吴泽霖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在哮喘治疗中的临床作用观察

    总结2010年1月~2012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哮喘患者82例病例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的症状评分变化以及评分差值变化,以此评价各组疗法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平均分数为2.01±0.65,治疗后平均分数1.54±0.43,差值0.47±0.51;治疗组治疗前平均分数为2.06±0.62,治疗后平均分数0.92±0.36,差值1.01±0.61;两组治、疗后的评分差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方法均有一定的疗效,但丹参组疗效更加显著.

    作者:李建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帕金森病伴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研究进展

    本文就帕金森病产生的原因、帕金森病伴产生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郑智婷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100例牙周病的临床体会

    对100例牙周病患者的中西药联合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并对临床疗效进行跟踪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能够有效地治疗牙周病,且治疗效果明显.牙周病危害着人类的口腔健康,中西药联合治疗可使牙周病患者得到有效地治疗,并维持良好的口腔健康.

    作者:李正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临床干预研究

    目的 探讨抗焦虑、抑郁药物联合综合心理干预措施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自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不稳定性心绞痛伴随焦虑抑郁情绪患者102例,随机双盲平均分组,对照组51例予以常规不稳定性心绞痛药物及心理健康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抗焦虑药物联合综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包括抗焦虑、抑郁药物舒乐安定20mg和百忧解15mg给予治疗,行为干预措施、放松体能训练、心理疏通辅导及生物反馈等.连续服药6周及干预半年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经相关功能性药物及综合护理干预后,治疗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显示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心肌缺血改善效果及心绞痛发作次数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 焦虑、抑郁情绪可引发心绞痛不稳定性负面躯体化行为障碍,抗焦虑药物及综合心理干预治疗对缓解该症有良好的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粟小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阿托伐他汀钙干预后的变化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阿托伐他汀钙干预后的变化.方法 选择AMI患者30例作为AMI组,体检健康者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放射比浊法检测Hs-CRP,比较AMI组与对照组Hs-CRP水平的变化.其中3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组各15例,比较治疗前后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 AMI组Hs-CRP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组Hs-CRP较常规治疗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AMI患者Hs-CRP水平明显升高、Hs-CRP可作为诊断AMI新的参考指标:阿托伐他汀钙在有效调脂的同时,可通过抗炎作用改善内皮功能、稳定粥样斑块而达到治疗AMI的作用:Hs-CRP可作为疾病诊断、治疗以及疗效判断简单而实用的指标.

    作者:刘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18FDG PET对原发性食管癌和复发性食管癌的临床诊断探讨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90例原发性及复发性食管癌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性食管癌57例,行食管根治术后复发性食管癌33例,所有患者均行CT及18FDG PE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率.结果 原发性、复发性食管癌18FDG PET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均明显高于CT检查,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8FDG PET对原发性、复发性食管癌的诊断优于CT,可以为治疗及预后做出更加有效的预测.

    作者:涂德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糖化血红蛋白、C肽与2型糖尿病肝功能异常患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HbAlc和C肽水平与肝功能异常的关系.方法 入选我院2011年1月~2012年7月收治的202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HbA1c水平分为两组,A组患者HbA1c>9%,B组患者HbA1c≤9%,检测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C肽水平和肝功能,对两组患者的HbA1c与肝功能异常和C肽水平的关系进行处理分析.全部患者肝功能异常检测率为42.1%,A组患者的肝功能损害率显著高于B组(72.9%vs 27.1%,P<0.05),C肽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5);2h(P<0.05).2型糖尿病患者的HbAlc水平与C肽水平负相关,与肝功能异常正相关,血糖控制好坏与肝功能密切相关.

    作者:姚林伶;冯广贵;罗朝军;苏燕球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青春期乳腺纤瘤2例的超声诊断分析

    1病例报告患者,女,16岁,因发现右乳房包块1年,未诊治,近期包块迅速增大,无皮肤红肿及乳头溢液,月经来潮2年.(1)乳房检查:右乳房浅表静脉曲张,以右乳头为基底,扪及约35×29cm大小肿块,质地中等,界清,无压痛,表面略有破溃.(2)超声检查:右乳内上象限可见一大小约37×32cm2的肿块,形态不规则,分叶状,有包膜,内回声不均匀,部分有液化.CDFI示:其内可见血流信号,峰值流速25cm/s,RI:0.16.(3)术中见肿块有完整包膜(4)病理诊断:右乳巨纤维瘤.

    作者:王勇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治疗创伤性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HSH40)注射液对于创伤性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61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1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在一般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HSH40及20%甘露醇,检测两组患者脑灌注压(CPP)、颅内压(ICP)、血清Na+浓度及肾脏功能.结果 给药后治疗组各监测时间点其CPP、Na+浓度均明显高于同时间点的对照组,并且与给药前相比明显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给药前后CPP、Na+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给药后与给药前相比较,ICP均有明显的降低(P<0.05),但治疗组下降水平及回升速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应用HSH40能够显著提高CPP,并使ICP长时间维持在较低水平,对肾功能影响小,是安全有效的药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程成;潘建华;陈臻;陈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老年Pilon骨折外科治疗策略

    老年Pilon骨折外科治疗极具挑战性.对患者身体健康状况、软组织损伤情况进行评估,是制定治疗计划的重要的因素;骨折的严重程度与预后密切相关.治疗计划包括手术时机,固定方式的选择及术后处理.本文提出了老年Pilon骨折的治疗原则,并对各种治疗方法进行了评价,固定方式选择的原则;同时对术后治疗提出方案.

    作者:高振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现状和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目的 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人群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影响其焦虑和抑郁的因素.方法 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78例进行分析,在患者入院7d之内对患者或其家属进行问卷分析调查,包括焦虑抑郁量表和生活质量量表,确定患者是否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同时分析与患者产生焦虑抑郁情绪有关的因素.结果 焦虑91例,占51.1%,量表得分为(7.9±1.7);抑郁38例,占21.3%,量表得分为(4.7±2.0).焦虑有关的因素为生理功能、是否参加锻炼和精神情况:抑郁有关的因素为社会工作、是否吸烟和平时的活动情况,上述因素在多元回归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容易发生焦虑抑郁情绪,但是把握其发生的影响因素,对于临床预防此类不良情绪的发生有一定的作用,应引起临床的重视.

    作者:刘鸿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的急救护理体会经验.护理包括给氧护理、静脉通道建立、病情监护、疼痛护理、心理护理等.结果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仅1例出现抢救无效死亡,其他患者均抢救成功并且出院.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良好的急救护理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并且对于患者的疾病的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童云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将拟行剖宫产的156例待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后行剖宫产.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化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产妇平均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等情况.观察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程护理干预服务满意度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产妇住院时间短,下床活动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媛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纳洛酮联合尼莫通治疗重症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纳洛酮联合尼莫通治疗重症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重症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纳洛酮联合尼莫通治疗,14d为1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L).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1.43%(P<0.01),观察组治疗后ND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纳洛酮联合尼莫通治疗重症脑梗死疗效肯定,安全性高,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谌洪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