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滨
目的 探讨清痹汤加减对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膝骨关节炎的患者192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6例.研究组给予口服清痹汤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双氯灭痛片进行治疗.1个月后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副作用,同时对患者的血液进行检查,对比两组患者血液中的MMP-3、TIMP-1的含量.结果 研究组治疗效果及副作用情况较对照组佳;研究组血液中的MMP-3、TIMP-1的改变优于对照组.结论 灵活运用清痹汤对膝骨关节炎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且毒副作用较少,能有效减少MMP-3、增加TIMP-1的含量,阻止患者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蒋尧传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将我院2008年6月~2011年9月所收治的72例胃溃疡合并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结果72例胃溃疡合并大出血患者经过及时的治疗与护理,其中71例患者出血停止,1例患者由于内科治疗无效而采取手术方式治疗,在院期间未发生再次出血,所有患者均治愈[1].及时的治疗、正确的护理能够大幅度的提高抢救成功率与治愈率.
作者:朱爱利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总结99mTm-MDP骨显像诊断多发性骨髓瘤2例的经验.
作者:崔彬;王振辉;杨丽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将82例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药灌肠及抗生素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用抗生素治疗.治疗组治愈33例(71.7%),好转12例(26.1%),无效1例(2.2%);对照组治愈15例(41.7%),好转14例(38.9%),无效7例(19.4%),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疗效优于单纯抗生素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国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的冷冻保存方法,建立一个简便、快捷的方法保存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方法 第一组采用5%的DMSO+HES作为冷冻保护剂,将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放置于-80℃的环境中保存;第二组只采用10%的DMSO作为冷冻保护剂.对两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实验证明-80℃条件下,DMSO联合HES对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保护作用,尽管两组实验细胞存活率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但两组间的CFU-GM回收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DMSO联合HES共同使用,可以有效地低温保存脐带血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的造血潜能可以得到有效的保护.同时该保护体系适用-80℃非程控的降温方法,避免了时间损耗和节省费用.
作者:鲁瑞周;贺雪萍;王丹丹;李茜;武文杰;韩俊领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对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取美学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率.结果护理美学提高了急诊PCI患者的满意度,改善了医患关系,适合进一步普及.
作者:虞晓琴;周凤英;吴晓红;邢娴娴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用依那普利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1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66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进行治疗,研究组则采用依那普利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脉压(PP)均比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4、8w后,两组间的SBP、DBP和PP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2w后,研究组的SBP和P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的DBP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用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收缩压和脉压,提升动脉顺应性,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廖丽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的先天性畸形之一,其主要包括心脏异位、心肌肥厚、左心或右心的发育不良、单心腔、心室单入口或双入口、心室单出口或双出口瓣膜关闭不全或瓣膜闭锁、室间隔以及房间隔缺损等.而彩色多普勒是产妇在产前宫内诊断胎儿心脏血管异常不可缺少的一种无创影像学方式,其对于妊娠期间及早发现及诊断胎儿先心病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如此,正确、科学的进行产前彩色多普勒的检查,对于围产期的医学及优生优育也具有十分明显的意义.本文主要从彩色多普勒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现状、其所具有的优势及局限性以及彩色多普勒在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论述的,希望能够为彩色多普勒的更加普及和应用有所裨益.
作者:黄精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血清N-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在急诊呼吸困难患者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的102例呼吸困难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心源性呼吸困难54例,为观察组;非心源性呼吸困难48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NT-proBNP浓度,同时比较观察组患者不同心功能级别NT-proBNP浓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NT-proBN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功能与NT-proBNP浓度呈负相关.结论 NT-proBNP检测在心源性与肺源性致呼吸困难鉴别上有重要价值,NT-proBNP含量变化与患者病情转归、预后有密切关系.
作者:古勋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神经内科住院的108例60岁以上的患有脑血管病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结合相应的老年护理措施.观察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心理功能程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应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和相应的老年护理相联合的护理措施可以大幅度增加老年患者的护理质量,对于护理事业的提高和发展有很大的促进意义.
作者:周仲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CHF患者63例及健康体检者30例,检测血浆BNP水平及心脏射血分数(LVEF).结果 CHF患者的BNP水平高于正常人,并且心功能越差,BNP水平越高.BNP≥400pg/ml患者住院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住院病死率及住院天数均高于BNP<400pg/ml的患者.结论 BNP水平能有效评估CHF患者的危险程度及预后.
作者:陈尧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56例下肢骨折后期膝关节僵硬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给予中药熏洗和手法按摩,对照组给予功能锻炼,4w为一个疗程,结束治疗后观察及记录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6.4%和75.0%.痊愈率和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骨折后期膝关节僵硬疗效显著,愈合快,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沈卫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本文就小儿脑瘫的中医治疗、西医治疗及其它的治疗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时晓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焦虑症的现状.方法 通过量表测试焦虑症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综合评分,做出分析.结果 合并焦虑症占50.5%,用黛安神联合舒肝解郁胶囊口服抗焦虑治疗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疾病综合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抗焦虑治疗非常必要,且应引起广泛重视.
作者:刘吉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通过对不孕不育机制的阐述,分析、解释不孕不育诊治常见的误区.
作者:沈敏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舒利迭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96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予以低流量持续吸氧、口服沐舒坦及支气管舒张剂.对照组加用缓释茶碱0.2g,bid,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吸入舒利迭粉吸入剂(50~250 μg/60吸),qd,2喷/次.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7.0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 、FEV水平及FEV1/FV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利迭是治疗稳定期COPD患者的理想药物,能使肺的顺应性增加,改善通气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李世闻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对ICU内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ICU于2009年3月~2011年12月收治的住院时间在1w以上的危重患者986例,其中DVT发病人数为64例,对其临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出现DVT相关症状的时间都是患者住院或置管1w后;DVT发病率和住院时间呈正相关,DVT发病率和深静脉置管时间成正相关.在出现相关症状前4d以内,血小板数量升高至300×109个/L以上者36例,占56%.连续2w使用抗凝溶栓治疗,其中30例患者的血小板数恢复至300×109个/L以内,占83%.当64例患者出现下肢症状后2d内,对其行下肢和盆腔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其中43例为中央型、18例为混合型,2例为周围型.结论 必须综合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设备、临床观察等综合手段对上述人群进行密切注意,对下肢DVT病症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积极进行抗凝溶栓治疗,提高ICU内DVT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毅君;肖苑芳;邹琼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探讨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临床研究进展,并分别就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概念及其判定标准、发生机制、相关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的综述,认为随着现代医学影像学科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及相关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其血肿扩大的发生机制进一步显现,临床诊疗水平也随之改善.尤其是对于高血压,血肿部位、血肿形态、血肿体积、凝血功能障碍、渗透性利尿剂的使用情况等相关影响因素更应充分重视,从而达到改善患者预后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终目的.
作者:陈继云;陈坚;周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呼吸科2010年1月~2012年1月所收治的60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综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必可酮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和FVC 、FEV1、FEV1/FVC和PEF值.结果 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FVC、FEV1、FEV1/FVC三项指标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EF值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扩张合并哮喘使用表面吸入治疗的疗效明确、不良反应小,可以在临床当中推广使用.
作者:李建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选取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84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儿治疗1w后的情况.结果对照组优11例,良22例,差9例,优良率78.57%;观察组优23例,良17例,差2例,优良率95.24%.两组在效果优良率上有显著性差异(x2=12.95,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取综合护理方法,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加快患儿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海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