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丽颖;陈园;王鹏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组织及肝癌细胞中MTA3的表达情况及其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集临床肝细胞癌样本,应用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TA3的表达,同时在多种人肝癌细胞株中应用定量PCR检测MTA3的表达;使用MTA3的干扰siRNA转染人肝癌细胞株HepG2和Huh7,分别采用CCK-8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下调MTA3表达对人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MTA3在肝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在肝细胞癌组织中其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非癌组织(P<0.01),人肝癌细胞株HepG2和Huh7中的MTA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肝细胞株L02(P<0.01),构建两个MTA3的siRNA干扰效率均在50%左右,转染siRNA-MTA3后,人肝癌细胞株HepG2和Huh7的增殖受到显著抑制(P<0.05).结论 MTA3作为促癌基因参与了肝细胞癌的发生,成功构建了MTA3的干扰siRNA,干扰MTA3能有效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MTA3有望成为肝细胞癌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周薏;傅志泉;朱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CD25抗原表达与中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临床特点、免疫分型、染色体分析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中老年AML患者165例,对CD25阳性AML与CD25阴性AML患者的临床特点、免疫表型、染色体分析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165例患者中,CD25阴性表达117例(CD25 -组),CD25阳性表达48例(CD25 +组).CD25 +组与CD25 -组患者性别、年龄、肝脾大比例、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及骨髓原始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CD7、CD13、CD19、CD33、CD34、CD38及CD117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25 +组与CD25 -组患者治疗缓解率分别为45.3%和75.3%;CD25 +组治疗缓解率显著低于CD25 -组(P<0.05).在CD25 +AML患者中,高危核型组与中危核型组2 ~4个疗程CR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25 +组患者总体生存率(OS)显著低于CD25 -组(P<0.05).结论 CD25抗原表达阳性是独立于染色体核型的危险因素,患者临床治疗缓解率及总体生存率低.CD25抗原表达是中老年AML预后不良的一项指标.
作者:孟君霞;武永强;陈杰甫;栾春来;唐广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谷氨酰胺对宫颈癌术后盆底野外放疗患者肠道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90例宫颈癌术后拟行放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试验组采用谷氨酰胺补充疗法;对照组则采用等量的等渗葡萄糖液静脉滴注.对比2组患者放疗前后的血浆谷氨酰胺浓度、DAO、D-乳糖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与白细胞计数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放疗后RTOG急性放射损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7天检测血浆谷氨酰胺浓度、DAO浓度及D-乳糖浓度比较,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7天试验组CD8+及外周白细胞总数明显低于对照组,CD4+相对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术后盆底野外放疗过程中补充谷氨酰胺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胃肠道反应,保护肠道黏膜功能,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肖波;余桂梅;肖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卡培他滨+奥沙利铂(XELOX)化疗方案与亚叶酸钙/5-氟脲嘧啶+奥沙利铂(FOLFOX6)化疗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远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106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接受XELOX化疗方案者57例,接受FOLFOX6方案者49例.对比2组治疗总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生存率.结果 治疗后,XELOX组总有效率为56.14%,FOLFOX6组总有效率为53.06%,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ELOX化疗组手足综合征发生率为14.04%,明显高于FOLFOX6化疗组发生率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程度较轻,主要以Ⅰ~Ⅱ度为主;FOLFOX6化疗组神经毒性发生率为22.45%,明显高于XELOX化疗组发生率5.26%(P<0.05),程度较轻,主要以Ⅰ~Ⅱ度为主;2组在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口腔炎、脱发等发生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ELOX组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中位数为15个月,FOLFOX6组17个月;XELOX化疗组1年生存率为85.96%,高于FOLFOX6化疗组1年生存率83.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ELOX与FOLFOX6化疗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相当,但XELOX化疗方案用药更为安全方便.
作者:张定国;阮建;阮秀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XELOX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9例采用XELOX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对照组37例采用FOLFOX4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3.1%,略高于对照组的43.2%,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粒细胞减少、乏力和贫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外周神经毒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ELOX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进展期胃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是一种良好的新辅助化疗方案.
作者:崔杰;杨秋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早期上皮性卵巢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33例早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愿选择治疗方式,将其分为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组和卵巢癌根治性手术组.评估两组的近期疗效并随访2年;记录患者随访期间复发情况、手术前后月经变化情况及孕产情况等.结果 在33例患者中,15例选择保留生育功能手术,18例选择卵巢癌根治性手术;在随访期内,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患者中3例复发,11例月经恢复正常,5例孕育成功并分娩健康儿;两组患者随访期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根治性手术组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组的部分缓解率为46.7%和27.8%.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6.7%和55.6%.结论 对早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实施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是可行的,且临床较为安全,但需加强术后随访和指导,以提高临床安全性.
作者:王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局限性肺部磨玻璃影(fGGO)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98例行胸部CT示肺部有局限性的直径≤5 cm fGGO的患者根据病理诊断将其分为Ⅰ期肺癌组与良性病变组,比较2组病例的CT征象、不同TNM分期肺癌病例中单纯型磨玻璃影(pGGO)与混合型磨玻璃影(mGGO)的差异,并评价fGGO诊断Ⅰ期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预测值及诊断一致率.结果 Ⅰ期肺癌与良性病变分别为63例与35例,mGGO组的恶性率(71.21%)高于pGGO组(50.00%)(P<0.05).随着肺癌病例TNM分期的提高,pGGO的比例呈降低趋势,而mGGO的比例呈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fGGO呈毛刺征(93.65%)、分叶征(74.60%)及血管集束征(80.95%)的比例均高于良性病变组(分别为45.71%、31.43%、51.43%)(均P<0.05).根据CT fGGO表现对90例患者获得了正确的诊断,总一致率为91.84%(McNemar χ2=0.50,P=0.727),灵敏度为92.06%,特异度为91.43%.阳性预测值为95.08%,阴性预测值为86.49%.结论 fGGO是早期肺癌的重要表现,病灶出现毛刺征、分叶征或血管集束征时提示恶性可能性大.
作者:刘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综合分析双氯芬酸与塞来昔布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转移性骨癌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78例糖尿病合并ACV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39例.对照组应用阿片类药物(环磷酰胺片)治疗,实验组应用双氯芬酸与塞来昔布联合阿片类药物(环磷酰胺片)治疗.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4天、第21天、第28天实验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第14天、第21天、第28天实验组疼痛缓解率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前一天,两组患者的癌痛发作次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4天、第21天、第28天实验组癌痛发作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后第14天、第21天、第28天实验组吗啡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⑤实验组嗜睡、便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氯芬酸与塞来昔布联合阿片类药物控制转移性骨癌痛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吴必武;韩宏德;黄国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进展期胆囊癌区域化淋巴结清扫的方法和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26例确诊为进展期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并对患者进行随访,分析进展期胆囊癌区域化淋巴结清扫的特点及手术方法.结果 226例患者中,男性71例,女性155例,平均年龄(63.5 ±13.2)岁,中位年龄65岁,大部分患者胆囊有既往病史,且表现出一种或数种胆囊癌的临床症状;B超检查诊断率为51.82%;CT检查诊断率为72.19%;B超联合CT检查,诊断率为81.46%;肿瘤标志物CA199升高比例为73.89%;CA125升高比例为56.64%;CEA升高比例为38.94%;上述任意一种肿瘤标志物升高比例为91.15%;胆囊癌根治术平均淋巴结清扫个数为(9.51 ±3.50)个,中位个数为8个;保守治疗者术后生存时间为(16.56 ±3.46)个月;手术治疗者术后生存时间为(21.51 ±5.46)个月,两者术后生存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胆囊癌根治术时,可将第八和第十三组淋巴结连同肝十二指肠韧带周围淋巴结一并清除.
作者:安兆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不同肿瘤患者放疗前后LPA水平的变化及放疗对肿瘤患者血浆LPA的影响.方法 选取肿瘤患者120例,依据肿瘤类型将这些患者分为原发性脑肿瘤组(n=40)、转移性脑肿瘤组(n=40)和非脑肿瘤组(n=40)三组,给予其三维适形或调强放疗治疗,放疗前后分别应用液态色谱法对其血浆LPA水平进行测定,采用CAL-8000血常规分析仪对其血小板、白细胞计数进行测定,然后对其血浆LPA水平、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原发性脑肿瘤组患者的血浆LPA水平显著高于转移性脑肿瘤组、非脑肿瘤组(P<0.05),原发性脑肿瘤组、转移性脑肿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均显著高于非脑肿瘤组(P<0.05),原发性脑肿瘤组患者的总缓解率2.5%(1/40)显著低于转移性脑肿瘤组、非脑肿瘤组[92.5%(37/40)、85.0%(34/40)](P<0.05).结论 转移性脑肿瘤、非脑肿瘤患者放疗后LPA水平均显著低于放疗前,肿瘤患者的放疗疗效能够在血浆LPA水平中得到有效反映,值得临床充分重视.
作者:张尧天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替莫唑胺化疗方案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免疫功能缺陷PCNSL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替莫唑胺化疗方案联合全脑放疗治疗的168例非免疫功能缺陷PCNSL患者的基本资料、临床表现、化疗周期、化疗疗效、不良反应、生存分析、随访时间等数据信息,研究了替莫唑胺化疗方案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免疫功能缺陷PCNSL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168例患者治疗后随访时间为0 ~24个月;平均生存期为(11.8 ±2.3)个月.CR 51例(30.35%)、PR 63例(37.50%)、SD 23例(13.69%)、PD 31例(18.45%)、有效率67.86%以及临床控制率81.55%.不良反应主要有:贫血、骨髓抑制、疲劳、恶心呕吐等.结论 替莫唑胺化疗方案联合全脑放疗治疗能够比较有效地提高患者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鸿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胃癌诊断及术前TNM分期中的价值.方法 86例胃癌患者术前进行胃超声造影检查及TNM分期,并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胃超声造影诊断胃癌检出率为97.67%,T、N、M分期总符合率分别为65.12%、66.28%、94.12%.对T1、T2、T3、T4期诊断符合率分别为42.86%、60.00%、66.67%、80.00%;对N分期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N0为85.71%、N1为51.72%、N2为73.33%、N3为57.14%.结论 超声造影对胃癌诊断、术前TNM分期与术后病理诊断及分期具有较高的符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贺海玲;刘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联合TP方案治疗局部晚期食管鳞癌疗效及安全性研究.方法 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IMRT联合TP方案治疗)和对照组(单纯TP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毒性不良反应和生存质量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治疗总有效率和CR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生存质量Karnofsky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不良反应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MRT联合TP方案治疗局部晚期食管鳞癌可显著提高患者疗效和生存质量,但不增加并发症及毒性不良反应.
作者:许俐文;丁婷;姚晓丹;王纯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紫杉醇联合顺铂腹腔注射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选取卵巢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静脉化疗,观察组同时给予腹腔注射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78.33%,对照组有效率为60.00%.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腔积液控制有效率为84.21%,对照组有效率为63.8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年生存率为91.67%,2年生存率为78.33%,3年生存率为68.33%.对照组1年生存率为78.33%,2年生存率为60.00%,3年生存率为50.00%.观察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腹腔注射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显著,且生存期长.
作者:徐林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榄香烯注射液联合三维适形调强放疗(IMRT)对老年食管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112例老年(≥65岁)食管癌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IMRT方案治疗,放疗剂量200 cGy/次,1次/天,5次/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榄香烯注射液500 mg,1次/天,均治疗1个月.比较2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和远期局控率、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83.93%,对照组73.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年、2年、3年控制率和生存率分别为80.36%、71.43%、48.21%和73.21%、57.14%、48.21%,对照组分别为67.86%、51.79%、37.5%和58.93%、37.5%、28.57%,2组2年、3年肿瘤局控率和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榄香烯注射液用于老年食管癌患者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治疗,可显著降低放疗不良反应,提高远期肿瘤局控率和患者生存率,临床意义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丁金琴;吴金通;田孝锋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三孔腹腔镜对比传统五孔腹腔镜用于结直肠癌手术的临床疗效差异性.方法 按照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BMI、TNM分期逐一配对,选取结直肠癌患者104例,其中行传统五孔腹腔镜治疗(五孔组)与行三孔腹腔镜治疗(三孔组)各52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手术指标、病理参数、术后恢复情况、经济学指标与血清学指标.结果 三孔组的手术时间、材料费、IL-17浓度优于五孔组(P<0.05);而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例数、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总费用、医药费用、手术费用、TGF-β水平与五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切除标本边缘病理学检查均为阴性,标本长度、清扫淋巴结数量、远近端切缘长度差距不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针对结直肠癌的手术治疗中,三孔腹腔镜较传统五孔腹腔镜更有优势,能够缩短手术时间,改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并显著减少患者住院费用.
作者:王钊;彭林涛;许书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综合分析CEA(血清癌胚抗原)、CYFRA21-1(细胞角蛋白19片段)、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CA125(糖类抗原125)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80例肺癌(60例鳞癌、60例腺癌、60例小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组,再选取同期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研究对象的血清癌胚抗原水平、细胞角蛋白19片段水平、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糖类抗原125水平以及分析4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等参数指标.结果 ①研究组的血清癌胚抗原水平、细胞角蛋白19片段水平、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糖类抗原125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腺癌组与鳞癌组、小细胞肺癌组血清癌胚抗原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鳞癌组与小细胞癌、腺癌组细胞角蛋白19片段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细胞癌组与鳞癌组、腺癌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研究组Ⅲ~Ⅳ期患者CEA、CYFRA21-1、NSE、CA125水平均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④4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肺癌的敏感性远远高于任何一种肿瘤标志物的单项检测(P<0.05).结论 4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和临床分期中有一定价值.血清癌胚抗原对肺腺癌、细胞角蛋白19片段对肺鳞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对肺小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比较高.
作者:南阳光;周俊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EZH2(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与卵巢癌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化疗铂类耐药的相关性及其机制.方法 对人卵巢上皮性癌细胞株A2780、铂类耐药细胞株A2780/DDP分别采用免疫荧光法、RT-PCR及Western blot 方法检查其EZH2蛋白及mRNA表达的水平差异,探讨EZH2对上皮性癌细胞株A2780和铂类耐药细胞株A2780/DDP表达水平的差异性.结果 3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均表明EZH2(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蛋白在A2780及A2780/DDP中的表达主要以核表达为主,且A2780/DDP中EZH2的表达明显高于A2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2789/DDP中EZH2 mRNA的表达较A2780增加更为显著(P<0.05).结论 EZH2(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mRNA及蛋白在卵巢癌细胞A2780和耐顺铂细胞A2780/DDP中的表达水平的差异性表明了EZH2与卵巢癌患者铂类耐药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其具体作用机制是通过协同DNA阻断细胞凋亡引起耐药还是通过甲基化使癌细胞对顺铂产生耐药作用还无法确定,有待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作者:白艳凤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微波消融术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9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波消融术联合索拉非尼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KPS评分、血清VEGF、bFGF水平、生存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73.3%,91.1%)显著高于对照组(46.7%,62.2%)(P<0.05).治疗后,观察组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VEGF、bFG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中位生存期及1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年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波消融术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原发性肝癌近期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作者:孙晓;徐恩松;邱春玉;董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紫杉醇与卡铂化疗方案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SCC-Ag,TSGF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9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将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伊立替康联合卡铂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采用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同时对比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和血清中SCC-Ag、TSGF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64.44%(29/45),高于对照组46.67%(21/45)(χ2=9.238,P=0.002);观察组治疗后CD3 +,CD4 +和CD4 +/CD8 +升高幅度与CD8 +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清中SCC-Ag、TSGF水平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疲乏、食欲减退和疼痛方面均有所改善(P<0.05),并且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出现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血小板下降和白细胞下降等方面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呼吸困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中晚期宫颈癌可以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血清SCC-Ag与TSGF的水平,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对于临床上宫颈癌的治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李好山;王军海;田君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