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祥
目的 探究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将108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随机分组,对照组54例,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干预组54例,给予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对2组患者手术情况、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等相关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达到94.4%,与对照组的70.4%呈现明显差异(P<0.05).干预组治疗后仅有1例患者出现腹痛,1例出现术后大出血,并发症率为3.7%;对照组并发症率为25.9%(14/54),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给予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能够降低并发症率,具有较高安全性与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一栩;刘玉珠;陈琨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帝视(Disposcope)内窥镜与易安(E.An)视频喉镜全麻插管对胃肠道肿瘤术后咽喉疼痛及炎症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采用抽签法将160例拟行全麻插管的胃肠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D组与E组,各80例.比较2组在插管前和插管后5 min的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和应激激素指标[血管紧张素Ⅱ(ATⅡ)、皮质醇(Cor)、肾素(Rn)]水平变化,以及术后咽喉疼痛情况.结果 2组插管后5 min的血清CRP、TNF-α、IL-6水平均较插管前明显上升(P<0.05),D组CRP明显高于E组(P<0.05),E组IL-6明显高于D组(P<0.05).2组插管后5 min的血清ATⅡ、Cor、Rn水平均较插管前明显上升(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咽喉疼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帝视内窥镜与易安视频喉镜均可减轻插管的难度,舒适性好,且不会造成过大的炎症应激损伤,是全身麻醉插管的重要辅助工具.
作者:朱海蓉;朱晓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直肠覆膜支架置入治疗直肠癌患者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效果以及出现的并发症.方法 将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患者给予自膨式腹膜钛镍合金记忆型金属支架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为6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45例患者一次性支架成功置入,有3例在置入后3~5d内出现支架脱落或移位,再次置入,置入后1d引流液内无粪质,5~7d无脓液,支架留置13~27 d,平均留置(20.19±5.21)d.研究组患者置入直肠覆膜后出现明显的直肠异物感和肛门坠胀,支架取出后缓解.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吻合口均发生闭合,无发热和腹膜刺激征,支架回收后随访6个月内,无吻合口狭窄和复发情况.结论 直肠直肠覆膜支架置入治疗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疗效明确、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行,可广泛用于临床治疗.
作者:苏丽萍;吕永祥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调节性T细胞在不同分期卵巢癌患者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术检测58例卵巢癌患者、30例卵巢良性患者、35例健康女性外周血中CD4+ CD25+ Treg/CD4+T细胞、CD4+ CD25+ Treg/全体T细胞、CD4 +/CD8+T细胞比值.结果 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 Treg/CD4+T细胞比值,明显高于卵巢良性患者和健康女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良性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 Treg/CD4+T细胞比值与健康女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期卵巢癌患者CD4+ CD25+ Treg/全体T细胞比值明显高于Ⅲ期和Ⅰ~ Ⅱ期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和Ⅰ~Ⅱ期之间无差异.结论 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Treg水平和卵巢癌的进展以及分期有关.
作者:戴然;桑秀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保护性双肺复张通气对肺癌患者血清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单肺通气,观察组给予保护性双肺复张通气,2组都为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记录血清炎性因子变化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复张前、复张后1h的HR与MAP值都在正常范围内波动,组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d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清CRP水平分别为(19.63±5.99) ng/L和(30.58±6.00) ng/L,都明显低于复张前的(76.84±7.11) ng/L和(77.00±8.12)ng/L(P<0.05),且复张后1d观察组的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张后7d的肺部感染、皮下气肿、气胸、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4.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4% (P <0.05).结论 保护性双肺复张通气在肺癌患者中的应用能减轻血清炎性反应,有利于血流动力学波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晓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与开腹肝左外叶切除治疗肝脏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接受治疗的肝脏肿瘤患者100例,按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50例(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术)、对照组50例(开腹肝左外叶切除术).结果 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前禁食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肝脏肿瘤患者时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术不仅具有和开腹肝左外叶切除同样的治疗效果,而且本身具有对患者创伤小,能够快速恢复的优点.
作者:谢文昆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预防长春新碱神经毒性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8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54例,化疗第1~7d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与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对照组54例,单采用化疗.两组均采用CHOP/R-CHOP方案化疗.观察患者神经毒性情况.结果 试验组54例,发生神经毒性1级10例,2级5例,3级3例,4级0例,总发生率约为33.33%.对照组54例,发生神经毒性1级13例,2级10例,3级7例,4级1例,总发生率约为57.41%.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预防长春新碱毒性神经,疗效较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彭志强;双跃荣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究复发转移性三阴乳腺癌(metastatic recurrent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mrTNBC)患者的预后.方法 收集152例在治疗过程中或治疗完成后发生首次复发转移的三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展后生存情况采用Kaplan-Meier进行分析.患者治疗方式预后分析和生存率的比较采用log-lank进行检验.对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复发后生存时间进行分析,了解其预后.结果 152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22.1(3.1 ~49.6)月,进展后中位生存时间为进展的中位时间为18.9(10.2~41.6)月.患者年龄、体内大肿瘤直径对预后的影响较大,患者肿瘤复发形式、出现软组织转移、骨转移和肝转移对预后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初始年龄、疾病无进展时间、出现脑转移、转移部位的个数对预后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接受多模式治疗患者预后较好,存活率较高,与单一模式治疗和支持治疗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TNBC预后较差,患者年龄、体内肿瘤直径、复发形式、疾病无进展时间、出现脑转移、转移部位的个数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多模式治疗患者预后较好.
作者:何伟娜;张卫华;安玉姬;宋鹏远;张振;庞敏;盛立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不同皮瓣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术后缺损的临床修复效果.方法 将行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术后进行软组织修复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串联游离皮瓣进行修复,研究组患者采用股外侧嵌合皮瓣修复,观察2组患者各项手术指征的差异,并评价患者的修复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拔除胃管时间、经口进食时间明显较少,皮瓣制作和显微吻合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皮瓣外形、患者满意度、工作状况、口腔闭合功能、语言表达、咀嚼、吞咽等功能明显较好(P<0.05);2组患者饮食、咬合和张口度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对于串联皮瓣来说,股外侧嵌合皮瓣修复术治疗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能够有效地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术后口腔闭合、咀嚼、语言和吞咽功能的恢复,效果显著,可推广使用.
作者:韦彦锋;曹建广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患者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以82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所有患者于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对照组给予全麻,观察组给予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记录两组镇痛效果与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6h、术后48 h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吗啡补充应用剂量、患者自控按压药物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的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拔除胸管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能提高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提高麻醉效果,促进患者康复,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苗良生;钟永慧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调强放射治疗前18F-FDG PET/CT显像检查对确诊食管癌初治患者分期及治疗方案的影响.方法 用纵向列研究设计方法,随访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就诊的食管癌初治患者80例.在18 F-FDG PET/CT显像检查前患者未进行相关抗肿瘤治疗,无其他部位的第二原发肿瘤.患者在进行18F-FDG PET/CT前,首先接受如CT、B超、X线钡餐以及食管内镜超声等常规影像学检查,放疗前接受18 F-FDG PET/CT显像检查,确定患者是否有分期的改变和治疗方案的调整.结果 18F-FDG PET/CT显像使14例患者的分期发生改变,在N、M分期的改变上优于T分期,6例患者治疗方案发生改变.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确诊食管癌初治患者调强放射治疗前诊断要优于CT、B超、X线钡餐以及食管内镜超声等常规影像学检查,提高了食管癌分期的准确度,改变了某些患者的治疗方案,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效的依据,适合广泛推广.
作者:刘兴祥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究超声内镜结合微创技术在诊断及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经电子胃镜发现的156例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行超声内镜检查,其中145例根据超声内镜下病灶情况选择内镜微创治疗或外科手术切除,术后定期随访.结果 156例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145例,其中间质瘤45例.超声内镜诊断黏膜下肿瘤的准确率为86.9%(126/145),胃良恶性间质瘤的准确率为88.9%(40/45),来源层次符合率为88.9%.结论 超声内镜在诊断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具有很高的价值,可以对黏膜下肿瘤来源、部位、性质做出准确的诊断,并为微创内镜下治疗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依据.
作者:徐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术前辅助放疗联合扩大根治术治疗四肢高度恶性软组织肉瘤的疗效.方法 根据治疗方案将174例四肢高度恶性组织肉瘤患者分为观察组89例和对照组85例,观察组采用术前辅助放疗联合扩大根治术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扩大根治术联合术后辅助放疗方案治疗,现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结果 观察组R0切除率、切口愈合时间、保肢率、5年生存率显著优于对照组,而放射性皮炎发生率、术后淋巴水肿程度、复发率、转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切口愈合率、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辅助放疗联合扩大根治术治疗四肢恶性软组织肉瘤有助于提高R0切除率,降低并发症风险并改善远期预后,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陶志伟;田卫群;徐强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乳腺癌患者实施新辅助化疗前后ER、PR、Her-2表达改变情况.方法 对87例乳腺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比较患者化疗前后ER、PR、Her-2表达改变情况,并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新辅助化疗对不同乳腺癌分子亚型疗效差异显著,其中Luminal型缓解率(61.9%)较低,Her-2过表达型缓解率为82.1%,三阴性型乳腺癌缓解率为92.6%.新辅助化疗前后患者ER、PR、Her-2表达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 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对新辅助化疗疗效差异明显,这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意义重大.新辅助化疗前后患者ER、PR、Her-2表达情况无明显差异.
作者:李学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CEA、NSE、CYFRA21-1与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80例小细胞肺癌患者均接受了4~6个周期的EP方案化疗.治疗前一周以及在治疗结束后的第4周对患者采血进行CEA、NSE、CYFRA21-1含量的检测.结果 治疗前:CEA升高组的DCR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升高组的RR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SE升高组的RR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YFRA21-1升高组的DCR与RR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EA正常组的DCR和RR与升高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SE升高组和正常组的疾病控制率及有效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YFRA21-1升高组与正常组相比,2组间的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前患者NSE、CEA异常与否与疾病控制率有相关性.治疗后患者CYFRA21-1和NSE异常与近期疗效有相关性,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受NSE异常的影响.
作者:刘飞;贾鑑慧;孙丽萍;张燕妮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窄蒂侧颌颈皮瓣应用于面部皮肤癌术后创面的修复效果.方法 设计耳前窄蒂的侧颌颈部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癌术后组织缺损,皮瓣大10 cm×6 cm,小3.5 cm ×2.5 cm,蒂部宽1.5 cm~2.0cm,长2.0 cm~5.0 cm.结果 应用窄蒂侧颌颈皮瓣修复组织缺损10例,2例皮瓣远端出现淤血,延期愈合,其余均一期愈合,外形满意.结论 窄蒂侧颌颈皮瓣切取简便,供区位置隐蔽,且能直接闭合,蒂部旋转范围大,外形满意,同时能及早进行皮肤癌的综合治疗,是面部皮肤癌术后创面修复的理想选择.
作者:廖剑锋;涂丽婷;史俊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鼻咽癌局部微环境中肿瘤浸润炎症细胞亚群分布及密度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方法 选取NPC患者石蜡标本共186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炎症细胞亚群的分布和浸润情况,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各淋巴细胞亚群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与NPC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CD3 +T细胞是NPC微环境主要浸润的炎症细胞,而CD20+B淋巴细胞、FOXP3+ Treg和中性粒细胞以及CD8+ CTL细胞仅次于CD3+T细胞,其他如肥大细胞、树突状细胞和CD56+ NK细胞则少.CD3、CD8、FOXP3和CD20 4种淋巴细胞亚群两两之间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1);NE和CD3、CD8、FOXP3、tryptase细胞亚群之间显著正相关(P<0.01);CD56和CD3、CD8、CD20细胞亚群间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CD3和CD83、CD8、CD20之间关系密切(γ>0.5).NPC肿瘤分型与CD3、CD20、NE、CD83细胞存在相关(P<0.05);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临床分期与FOXP3、NE和tryptase存在正相关(P<0.05);NFC局部肿瘤侵犯分级与CD56负相关(P<0.05).结论 鼻咽癌微环境中肿瘤浸润炎症细胞亚群之间普遍存在着正相关,鼻咽癌微环境浸润炎症细胞亚群在鼻咽癌的病情发展过程中起到促进作用.
作者:汪文利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和切除术治疗早期上消化道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早期上消化道肿瘤患者1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和相关手术指征分为研究组102例,对照组84例,研究组患者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对照组患者给予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完全切除率为91.18% (93/102),对照组为96.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出血、穿孔并发症发生率为15.69%(16/102),与对照组16.67%(14/84)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随访6个月复发率为2.94% (3/102),与对照组2.38% (2/84)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和粘膜剥离术均是治疗早期上消化道肿瘤的有效方法,疗效可靠,安全性高,可在临床范围内推广使用.
作者:薛麟;华鹏;高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对肺癌靶区勾画体积及危及器官所受照射剂量产生的影响作用.方法 将收治的肺癌患者69例作为对象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分别使用真空垫+辅助人工腹带固和热塑体膜固定,对比观察患者使用不同体位固定技术进行CT定位,图像重建后由一名专业的医生进行靶区勾画,根据结果进行相应的治疗,并比较在不同体位下患者靶区勾画体积和危及器官受照射剂量.结果 结果显示使用真空垫+人工腹带进行固定后患者勾画的GTV、CTV和PTV体积均明显小于热塑体膜固定,脊髓大照射剂量、肺部V5和V20等剂量也均明显低于热塑体膜固定(P<0.05).结论 使用真空垫+人工腹带对肺癌靶区勾画体积效果要明显优于热塑体膜固定,同时可减少对患者危及器官所受的大照射剂量,效果显著,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在临床范围内推广使用.
作者:白冬梅;李敏;贺蕾;杨卫卫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左心房粘液瘤的病理学特征、临床特征,分析其组织来源,以及鉴别方法与诊断标准.方法 选取确诊为左心房原发性黏液瘤患者41例,对其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结果及组织病理学表现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1例左心房原发性黏液瘤患者中共有男性11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为(46.20±10.43)岁,38例位于心房间隔卵圆窝区、1例位于左心房顶部,2例位于左心房后壁,均为单发肿瘤;患者均表现出心悸、胸闷、气短等临床症状.镜下可见大量星芒状、圆卵状、梭状肿瘤细胞灶装分布或散在分布在黏液养基质中,细胞核染色较深.结论 左心房黏液瘤多发于女性,易脱落引起血栓导致猝死,及时手术切除后预后较好.
作者:李继峰 刊期: 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