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因素相关分析

张安宇

关键词:胸段, 淋巴结转移, 食管癌, 临床病理因素
摘要: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胸段食管癌患者共121例,分析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病理因素。结果本组121例患者中,有54例存在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与肿瘤长度、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肿瘤长度、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是影响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选择临床治疗方案时需注意。
实用癌症杂志相关文献
  • 血红蛋白水平对晚期胃癌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在晚期胃癌患者化疗前后的水平变化及其对预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对79例晚期胃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检测患者化疗前后血红蛋白水平,并研究其与患者预后及疗效的关系。结果患者化疗后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化疗前(P<0.05);贫血患者客观有效率显著低于非贫血患者(P<0.05),但2年生存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COG评分、CEA异常升高与患者预后相关(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COG评分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晚期胃癌患者化疗后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下降,血红蛋白水平与患者近期疗效相关,但与2年生存率无关。

    作者:魏成明;晏军;王琳;欧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骨髓转移瘤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骨髓转移瘤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 LDH)和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患者骨髓转移瘤和非骨髓转移瘤患者化疗前后血清LDH和D-二聚体水平。结果骨髓转移组LDH和D-二聚体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及非骨髓转移组高(P<0.01)。 LDH和D-二聚体水平骨髓转移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骨髓转移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LDH和D-二聚体水平可作为实体瘤患者骨髓浸润与否及疗效判断的辅助指标。

    作者:蒋凤莲;施为建;鞠文东;周巧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肝癌伴胆管癌栓患者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的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肝癌伴胆管癌栓患者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的影响因素。方法将108例肝癌伴胆管癌栓患者,按照肝癌切除术后是否发生肝功能衰竭,分为未发生肝功能衰竭组(A组)与发生肝功能衰竭组(B组),采用Lo-gistic二元回归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将单因素分析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纳入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再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手术前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re-Alb)、白球比值(A/G),癌栓位置以及手术后剩余肝脏体积占全肝脏体积的比率等,与患者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显著相关(P均<0.05);经多因素分析发现,术后剩余肝脏体积占全肝脏体积的比率<50%、手术前TBil>256.5μmol/L、术前白球比值≤1.3,均是造成该类患者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肝癌伴胆管癌栓患者术后是否会发生肝功能衰竭,与手术前TBil水平、术后剩余肝脏体积占全肝脏体积的比率以及术前白球比值等因素有密切关系。手术前后减少与控制各类影响因素,才能有利于控制患者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发生。

    作者:苏瑛;龚昭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52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SBRT)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52例经病理组织学和(或)细胞学检查证实的早期NSCLC初治患者入组。 SBRT方式:剂量为4.5~6 Gy/次,每天1次,每周5次,共8~12次,总剂量DT48~56 Gy,以50%~70%等剂量线作为处方剂量线包括90%PTV。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随访率100%,治疗3~6个月后,肿瘤完全缓解率80.8%,部分缓解率17.3%,总有效率98.1%。1、2、3年疾病局部控制率分别为100.0%、96.1%、94.2%。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6.0%、92.3%、82.7%。Ⅱ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9.6%,无Ⅱ级以上放射性肺炎发生。结论采取SBRT治疗早期NSCLC的1、2、3年肿瘤局部控制率、疾病相关生存率较高,不良反应较少,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张淑莲;马武;景文江;杨晓君;范志刚;王金凤;马军;齐宝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胃癌腹膜种植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胃癌腹膜种植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行胃癌手术治疗的患者160例,对可能影响胃癌患者腹膜种植转移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胃癌患者中无转移112例,有转移48例。 Logsitic回归分析中显示,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TNM分期、手术方式、淋巴结转移为影响胃癌腹膜种植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TNM分期、手术方式、淋巴结转移为影响胃癌腹膜种植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张林根;董江楠;李靖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不同化疗方案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2种不同化疗方案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晚期胃癌患者75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多西紫杉醇、奥沙利铂与希罗达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多西紫杉醇与顺铂联合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8.95%、5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神经毒性、乏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晚期胃癌患者采用多西紫杉醇、奥沙利铂与希罗达联合治疗,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轻,安全有效。

    作者:王会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调强放疗联合化疗维持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联合化疗维持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方法收集86例Ⅲ/Ⅳ期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成调强放疗联合化疗并用卡培他滨维持治疗(实验组)和调强放疗联合化疗(对照组),每组43例,2组患者均给予同一种放疗及化疗方案。在放疗第1天同时给予多西他赛75 mg/m2,第1天静脉滴注;顺铂25 mg/m2,第1~3天静脉滴注。3周为1个周期。实验组直至放疗结束后行卡培他滨维持治疗。比较2组的近期疗效及生存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0.70%和88.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3.72%、46.51%和23.26%,对照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0.47%、27.91%和11.6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P=0.015)。结论调强放疗联合化疗维持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患者的生存情况更好。

    作者:张旭;魏琳琳;刘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预后因素的 COX 回归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预后的独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行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其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68例患者化疗后生存时间为5~77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3.1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6.1%、40.2%、29.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KPS评分、化疗药物、化疗周期及化疗效果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KPS评分及化疗效果是影响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临床分期、KPS评分及化疗疗效,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的独立预后因素。

    作者:汪华;张云;耿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原发性骨淋巴瘤影像学研究进展

    原发性骨淋巴瘤( primary lymphoma of bone ,PLB)在临床上非常少见[1],是骨骼系统或周围软组织浸润的淋巴瘤[2]。 PLB的发病率为所有恶性骨肿瘤的7%[3],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占骨骼原发性恶性肿瘤的5%。由于病发部位、病期和并发症的不同,骨原发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症状多样,病程的发展、预后的个体差异性较大,且影像表现多样,与其他骨原发性和继发性肿瘤甄别非常不易,术前误诊率十分高。但是,原发性骨淋巴瘤对放疗和化疗敏感,据目前的研究结果显示其5年的生存率在80%左右。所以,PLB的早期影像学诊断对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4]。在PLB影像学诊断上,X线、CT、MRI、同位素、PET-CT均有应用,本文将对与PLB相关的影像学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董影;叶春涛(综述);嵇鸣(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乳腺癌 MRI周围血管征与诺丁汉预后指数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乳腺癌动态增强MRI( dynamic enhancement MRI ,DCE-MRI)经大强度投影( 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技术处理后所显示的肿瘤周围血管征( adjacent vessel sign ,AVS)与诺丁汉预后指数( nottingham prog-nostic index,NPI)的相关性。方法经手术证实的乳腺癌51例,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统计法,计算51例患者MRI 3D-MIP图上所显示的肿瘤AVS表现与NPI评分等预后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NPI评分<3.4分20例,3.4~5.4分14例,>5.4分17例。随着NPI分值的升高,肿瘤的AVS分级亦随之增加,两者具有相关性(γ=0.601,P<0.001)。 AVS表现与乳腺癌大小及淋巴结状态有显著相关性,但与肿瘤病理学分级无关(γ=0.139,P>0.05)。肿瘤周围血管征与乳腺癌HER-2阳性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0.05<P<0.1)。结论乳腺癌的周围血管征对预测肿瘤NPI分值大小、评估乳腺癌预后以及了解其生物学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林奈尔;华佳;徐曙光;刘强;张科蓓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高龄喉癌患者手术治疗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高龄喉癌患者手术治疗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以100例行喉癌切除术的高龄喉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出生存率,采用Log-rank法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00例高龄喉癌患者手术治疗后全部获得随访,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9.0%、73.0%和61.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原发部位、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是否行颈部淋巴结清扫、T分期、N分期、病理分级对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显著(P<0.05),而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方式与其术后疗效无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分期、N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高龄喉癌患者手术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影响高龄喉癌患者术后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是T分期、N分期和淋巴结转移。

    作者:吕凌;周本忠;谢楼胜;王胜国;毕竞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血 D-二聚体及 CEA 和CYFRA21-1水平变化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血浆D-二聚体(D-D)及血清癌胚抗原(CEA)和CYFRA21-1水平变化。方法检测30例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 SVCS)患者的血浆D-D及血清CEA和CYFRA21-1水平,以同期30例未合并SVCS的局限期肺癌患者作为参照。合并SVCS的患者给予三维适形放疗(采用6MV-X线,总剂量61.6 Gy),同步联合化疗( EP或TP方案,21天为1个周期,连用2个周期,第1个周期化疗与放疗同步)。放化疗结束2周后评估疗效。结果合并SVCS的肺癌患者血D-D及CEA和CYFRA21-1水平较未合并SVCS者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血D-D及CEA和CYFRA21-1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0.05)。结论肺癌合并SVCS患者血D-D及CEA和CYFRA21-1水平的动态检测,对其临床疗效评估及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马旭辉;戴新国;李霞;翟立广;高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结局及其预后研究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结局及其预后。方法对100例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可能与预后相关的因素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100例患者3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85.4%和67.7%,Ⅰ期、Ⅱ期、Ⅲ期及Ⅳa期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84.2%、71.4%和53.0%,5年生存率分别为90.0%、76.3%、67.9%和4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分期、N分期、化疗、颅神经受侵、鼻咽放疗剂量是影响预后的因素(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分期、N分期、颅神经受侵及鼻咽放疗剂量是影响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鼻咽癌患者预后较好, T分期、N分期、颅神经受侵及鼻咽放疗剂量是影响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

    作者:陈光媚;陈奕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人乳头状瘤病毒基因亚型与宫颈病变的关系

    目的:研究人乳头状瘤病毒基因亚型( HPV-DNA)感染情况及其与宫颈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140例HPV感染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取患者宫颈分泌物作病毒分型,采用核酸分子快速杂交基因分型技术进行21种HPV-DNA亚型分析,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 LCT)及阴道镜下宫颈多点取活组织病理检查。在病理学诊断结果下将患者分为正常或炎症组、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 LSIL )组、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 HSIL )组。根据HPV-DNA亚型分布情况分析HPV 感染基因型与宫颈病变的关系。结果高危型HPV基因亚型共检出16种。常见的高危型HPV基因亚型为HPV-16,58,52,18,33,31,CP8304,其中HPV-16检出率高。正常或炎症组、LSIL组、HSIL组HPV-16的检出率为19.23%、23.53%、65.22%,HSIL组HPV-16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2组。低危型HPV基因亚型共检出5种,以HPV-11为常见,检出率高。 HSIL组HPV多重感染的检出率为54.35%,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PV-16,58,52,18,33,31,CP8304感染在宫颈病变患者中为多见,HPV基因分型检测对宫颈病变诊断及预后判断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张淑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TPF 方案诱导化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TPF方案诱导化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对49例晚期鼻咽癌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23例患者进行TPF方案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 TPF组),另26例患者行PF方案诱导化疗加同期放化疗治疗( PF组),2组均进行2个疗程治疗。治疗完成1周后对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治疗完成12周后评价并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①TPF组出现52例次不良反应,Ⅰ~Ⅱ级34例(65.38%)、Ⅲ~Ⅳ级18例(34.62%);PF组出现34例次不良反应,Ⅰ~Ⅱ级28例(82.35%)、Ⅲ~Ⅳ级6例(17.65%)。 TPF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次数、Ⅲ~Ⅳ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 PF 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②TPF 组 CR (82.61%)高于 PF 组(69.23%),且差异明显(P<0.05),PF组SD(15.38%)明显高于TPF组(4.35%)(P<0.05)。其他各项组间差异并不明显(P>0.05)。结论 TPF方案诱导化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接受。

    作者:吴金通;彭俊英;吴陈宾;丁纪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滴注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将87例行近端胃大部切除手术或全胃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术后立即给予肠内滴注自配营养液,B组术后肛门排气再肠内滴注自配营养液,C组给予肠外营养。观察三组患者术后情况以及住院期间营养费用等。结果三组患者术后腹胀、腹痛、肺部感染及腹泻的发生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均未出现肠梗阻和胃肠道出血;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营养费A组与B、C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全胃或近端胃大部切除术后的患者早期给予肠内营养,不但能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促进肛门排气排便,而且能明显减少患者住院期间营养费用,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彭法才;刘烈文;方慧瑾;方向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术前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方法对采用术前新辅助化疗(观察组,n=61)或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对照组,n=58)治疗的119例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Ⅲ期患者的新辅助化疗疗效显著大于Ⅳ期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佳减灭率和并发症率都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但是2组患者在术后1年及3年生存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晚期卵巢癌患者,术前新辅助化疗虽然不能提高患者的1年及3年生存率,但是对癌细胞杀伤作用确切,能降低手术难度、减少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改善预后。

    作者:李昱川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标准化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标准化疗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老年AML患者按照年龄分为65~70岁患者组( A组)和>70岁患者组( B组),比较不同年龄阶段患者在标准化疗下的缓解率、早期死亡率、诱导期死亡率、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中位生存期及5年生存期。结果 A组缓解率大于B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早期死亡率、诱导期死亡率、中位生存期及5年无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70岁患者亦可接受标准化疗,老年白血病的治疗应遵循个体化原则。

    作者:曹琰;周淑亚;黄桂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因素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胸段食管癌患者共121例,分析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病理因素。结果本组121例患者中,有54例存在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与肿瘤长度、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肿瘤长度、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是影响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选择临床治疗方案时需注意。

    作者:张安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青少年骨肉瘤的治疗及预后

    目的:探讨青少年骨肉瘤患者的治疗方式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骨肉瘤患者共56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综合治疗组及对照组,对比2组疗效,分析可能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综合治疗组复发或转移率(17.1%)显著低于对照组(42.9%),P<0.05。2组患者死亡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Enneking分期为影响骨肉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保肢手术能降低复发转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Enneking分期为影响骨肉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

    作者:黄飞;王显勋;罗小江;徐海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肿瘤医院 江西省肿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