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癌组织中CD44V5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黄钢丁;姜海行;陶霖;邓德海;吕小平

关键词:胃肿瘤, CD44V5蛋白
摘要:目的 研究CD44V5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胃癌浸润和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手术切除的胃癌及癌旁组织标本中CD44V5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CD44V5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率为48.3%,在癌旁组织中表达率为10.0% (χ2=21.3378,P<0.05).在慢性浅表性胃炎组织中无表达.有淋巴结转移组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05); CD44V5表达与胃癌分期和分化程度无关.结论 胃癌组织中CD44V5蛋白表达率增高,与胃癌的转移相关,可作为判断胃癌恶性程度和预测预后的参考指标.
实用癌症杂志相关文献
  • 鼻咽癌适形调强放疗对腮腺功能影响的前瞻性研究

    目的 研究鼻咽癌患者IMRT和常规放射治疗前后腮腺功能变化以及随访中腮腺功能恢复程度.方法 将35例鼻咽癌患者,分为IMRT组(26)例,年龄17~67岁,中位年龄41岁;男19例,女7例,鼻咽部GTV为6 600~7 230cGy,30~32次,6~7周.常规放射治疗组9例,年龄38~66岁,中位年龄47岁;男6例,女3例.鼻咽部DT 7 200 cGy,36次,7~8周.计算腮腺分泌功能指标-大酸反应泌 99mTcTcO4-率(Ex).结果 不论常规放疗或适形调强放疗,放疗结束时腮腺功能急性放射性损伤两组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别,P=0.604.随访6个月以上,发现在IMRT组中腮腺功能损伤恢复情况大大好于常规放疗组,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采用IMRT将腮腺剂量控制在26Gy以下,明显有利于腮腺功能的恢复.

    作者:张春;潘建基;张瑜;柏朋刚;张秀春;王根桃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bcl-2、p53蛋白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恶性肿瘤的异常增殖不仅与促进细胞生长的原癌基因的激活及控制细胞生长的抑癌基因的失活有关,并与细胞凋亡被抑制有重要关系.我们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已随访5年以上的125例肺癌患者的组织标本进行了bcl-2和p53基因蛋白产物进行检测和分析,探讨此两种蛋白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之间的关系.

    作者:古颖春;苏天璐;胡咏汶;古保亮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与治疗(附58例报告)

    目的 总结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和手术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04年12月10年手术治疗的58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58例手术切除中22例(37.9%)行根治性切除, 26例(44.8 %)行非根治性切除,10例行胆管外引流术.无手术死亡.58例中30例获随访,随访率为51.7%.其中11例现仍存活,根治性切除者存活10例, 非根治性切除者存活1例,胆管外引流术者无存活,3组生存率采用方差分析方法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生存时间短为28天,长已生存达5年7个月.结论 手术切除,特别是根治性切除治疗肝门部胆管癌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小平;时开网;杨士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的疗效.方法 将60例骨转移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静脉点滴唑来膦酸4 mg加局部放疗30 Gy/10 f/2 w,对照组则单纯行放疗.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疼痛总缓解率分别为93.3%和73.3%,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KPS评分改善有效率分别为90.0%和66.7%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疗效优于单纯放疗,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吴瑾;周莉华;蒋晓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食管鳞癌中癌-睾丸抗原NY-ESO-1及MAGE-1的表达

    目的 研究NY-ESO-1及MAGE-1 蛋白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肿瘤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为食管癌的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构建组织芯片并结合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NY-ESO-1及MAGE-1蛋白在113例食管鳞癌及10例正常食管黏膜中的表达.结果 10例正常食管黏膜均不表达NY-ESO-1及MAGE-1蛋白,而其在食管鳞癌组织芯片109例有效标本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9.4%和37.4%(32/109,41/109),阳性部位均位于细胞质.其中,59例至少表达1种CT抗原,占总数的54.1%(59/109),13例同时表达2种CT抗原,占11.9%(13/109);NY-ESO-1及MAGE-1蛋白的表达主要集中在肿瘤细胞分化较好的Ⅰ级和Ⅱ级食管鳞癌,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肿瘤的大小,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 NY-ESO-1及MAGE-1可作为食管癌免疫治疗的靶标之一,含有CT抗原的疫苗可用于食管癌患者的免疫治疗.

    作者:吴晁;陈同钰;樊祥山;孟凡青;谈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国产甲磺酸托烷司琼防治顺铂引起呕吐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国产托烷司琼防治顺铂所致呕吐的的经济效果.方法 40例顺铂化疗患者,采用自身对照,依次给予甲氧氯普胺+地塞米松和托烷司琼进行预防呕吐治疗,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2种方案预防呕吐的成本分别为77.97元和132.12元;有效率分别为52.5%和95.0%;每获得1个单位效果,2种方案所需花费的成本分别为1.49和1.39元.在方案Ⅰ的效果基础上,每再获得1个单位效果,方案Ⅱ所花费的成本为1.27元.结论 方案Ⅱ为成本-效果比低的方案,且有效率高,而增加相同的疗效需成本较低,故国产甲磺酸托烷司琼方案为较为合理的方案.

    作者:丁罡;程华丰;张明;杨忠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适形放疗加吉西他滨和顺铂同步化疗36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同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副反应.方法 36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Ⅲa期22例,Ⅲb期14例),接受DT60~70 Gy放疗,放疗中给予吉西他滨600 mg/m2和顺铂20 mg/m2,每周1次,共4~6周,放化疗在同一天开始进行.结果 32例患者完成了60~72 Gy放疗,2例放疗总量56 Gy,2例放疗总量58 Gy.34例完成了4~6周化疗,2例完成了2周化疗.肺原发灶CR为11.1%(4/36),PR为72.2%(26/36),有效率为83.3%(30/36),和NC和PD分别为11.1%(4/36)和5.6%(2/36),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25.0%(9/36),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为36.1%(13/36),白细胞下降发生率为88.9%(32/36),36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期为18.4个月,1、2年生存率分别为77.8%(28/36)、55.6%(20/36).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同步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较好,副反应能为大多数患者耐受,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作者:柯庆华;付国权;边耀武;蒋代文;杨继元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Mammotone微创旋切治疗乳腺肿块96例治疗体会

    随着乳腺诊断技术的提高,许多临床不能扪及的乳腺隐匿性肿块被检出[1].由于传统手术不能准确切除病灶,从而错过临床佳治疗时机,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我院自2005年3月~2006年10月对96例乳腺肿块进行B超引导下的Mammotone微创旋切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郝劲光;巩立国;程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全盆腔脏器切除加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20例临床分析

    子宫颈癌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尽管手术或(和)放疗已使各期子宫颈癌得到了综合治疗,并也已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但由于子宫颈的解剖学位置和癌组织的生物学行为特点,以及放疗与手术的局限性等因素,使治疗后的患者仍有60%在2年内复发,其中70%发生在盆腔局部,43%患者再就诊时已有膀胱直肠受浸.这类患者往往因排泄功能障碍,生理机能紊乱,再治疗困难,很快死亡.对这类患者的手术治疗, Brunschwig(1948)首创了盆腔脏器切除术,当时主要用于盆腔内中央型复发或残留的宫颈癌[1],80年代后随着医疗条件和手术操作技术的改进,国内相继开展了以前盆或后盆为主的盆腔脏器切除术.90年代后全盆脏器联合切除术以其较高的根治率(80%)和良好的术后生存率(20%~50%),成为局部进展期盆腔恶性肿瘤有效的治疗手段[2].我院自1997年4月,对20例有膀胱、直肠同时受浸的局部晚期子宫颈癌患者,实施了全盆腔脏器切除术,术后再补充放疗,该方法在解决患者排便障碍,克服因放疗累剂量对器官功能损害而不能追加放疗剂量的弊端等方面,显示了极大的优越性,其中8例存活时间超过了2年(40.0%),超过了传统治疗方法5.3%的2年生存率.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庄甲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多西紫杉醇及氟尿嘧啶辅助化疗治疗BorrmannIV型胃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及氟尿嘧啶/亚叶酸钙(5-Fu/CF)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BorrmannIV型胃癌的疗效.方法 自2002年7月至2004年7月,将55例BorrmannIV型胃癌分为两组,新辅助化疗组29例(NCT组),术前给予多西紫杉醇75 mg/m2,第1天,静脉点滴;顺铂30 mg/ m2,第1~3天,静脉点滴;5-Fu 500 mg/ m2,第1~5天,静脉点滴;亚叶酸钙200 mg/ m2于5-Fu前30 min冲入,每3周为1个周期,共3个周期.术后又给予3个周期化疗.对照组26例(非NCT组),在术后给予6个周期的化疗.观察新辅助化疗后肿瘤原发病灶的缓解情况、手术根治切除率、术后病理缓解率、切缘癌残留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毒性反应等.结果 29例BorrmannIV型胃癌患者经新辅助化疗后,临床有效率RR(CR+PR)为58.6%,病理缓解率为6.8%,临床表现为原发肿瘤缩小,淋巴转移减少,降低了临床分期,同对照组比,提高了手术根治切除率,并降低术后切缘癌残留率,延长了患者生存期.毒性反应轻,无严重感染和死亡病例.结论 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及氟尿嘧啶/亚叶酸钙(5-Fu/CF)的方案进行BorrmannIV型胃癌的新辅助化疗,疗效显著,患者耐受性良好.

    作者:孙宪春;冯立民;李刚;朱世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胃癌组织中CD44V5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CD44V5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胃癌浸润和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手术切除的胃癌及癌旁组织标本中CD44V5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CD44V5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率为48.3%,在癌旁组织中表达率为10.0% (χ2=21.3378,P<0.05).在慢性浅表性胃炎组织中无表达.有淋巴结转移组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05); CD44V5表达与胃癌分期和分化程度无关.结论 胃癌组织中CD44V5蛋白表达率增高,与胃癌的转移相关,可作为判断胃癌恶性程度和预测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黄钢丁;姜海行;陶霖;邓德海;吕小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HPV与宫颈癌的研究进展

    宫颈癌是1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的新发病例约为47万人,并导致30万人死亡,是仅次于乳腺癌而引起妇女死亡的重要原因[1,2].随着分子生物学与流行病学的发展,人类乳头瘤状病毒(human papillomauirus,HPV) 感染与下生殖道疾病关系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国际癌症研究中心( IARC) 专题讨论会(1995) 年明确提出HPV 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现在流行病学资料结合实验室的证据已经确定了HPV与宫颈癌的病因关系.HPV有很多亚型,各亚型在宫颈浸润癌中,以16型多见,宫颈腺癌中以HPV18型多见,而与鳞癌关系大的是HPV16型.

    作者:李华;高国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食管黏膜不同病变阶段患者血清Ep-CAM水平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在食管癌、食管黏膜不典型增生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ELISA)的方法,检测正常对照人群、食管黏膜不典型增生、食管癌患者血清中Ep-CAM的表达水平.结果 p-CAM在正常对照、食管黏膜不典型增生、食管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呈梯度升高,P<0.01;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血清中的Ep-CAM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P=0.036;Ep-CAM表达水平与食管癌的转移明显相关,P<0.001,且在手术前后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01.结论 患者血清中Ep-CAM表达水平的变化出现在食管黏膜病变的早期阶段,其表达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明显相关,可作为疾病监测的特异指标.

    作者:刘会宁;刘俊峰;唐淑景;柳立军;李学民;王世合;范增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生存素基因表达与胃癌恶性增殖的关系及其预后价值

    目的 探讨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恶性增殖的关系,并评价其预后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50例胃癌组织及12例浅表性胃炎组织中Survivin和Ki-67的表达水平,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胃癌组织中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为74.0%,显著高于浅表性胃炎组(P<0.001).Survivin过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及远处转移、临床分期相关(P<0.05),而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0.05).Survivin和Ki-67表达有关联(P<0.05).Survivin阴性表达者生存率显著高于阳性表达者(P<0.05),Cox 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表明Survivin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过表达,在胃癌的恶性增殖中发挥作用,可作为预后不良的指标.

    作者:张建娜;刘倩;鹿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复方丹参经脐静脉置管门静脉灌注防治肝癌复发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经脐静脉置管门静脉复方丹参灌注+化疗对肝癌术后复发的防治价值.方法 60例患者被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0例单纯肝癌切除,实验组30例肝癌切除术后采用复方丹参加丝裂霉素、阿霉素方案门静脉化疗作者对30例肝癌肝切除术中经脐静脉留置门静脉导管或化疗泵,术后通过B超、CT检查,AFP监测,门静脉造影等措施随诊观察肿瘤复发情况.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肝癌术后1年复发率分别为15.3%、60.7%(P<0.05)2年复发率分别为30.0%和75.1%(P<0.05).结论 复方丹参灌注加化疗对肝癌术后复发有明显防治作用,可为肝癌的术后随访和治疗提供有力的新手段.

    作者:姜德清;立全晰;丁汇清;黄继超;汪锡尧;施乐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放化疗综合治疗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38例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放射治疗同期应用L-OHP联合5-Fu/LV治疗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2000年5月至2003年6月对收治的38例术后局部复发直肠癌患者,在放射治疗的同期应用L-OHP联合5-Fu/LV治疗3~6个周期:放疗期间化疗2个周期,放疗后继续化疗1~4个周期,放疗剂量为60~68 Gy/ 7周,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4%、61%、37%;1、2、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5%、53%、45%,同时其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有所增加,但大部分为1、2级,未见4级治疗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失败的原因为肿瘤远处转移及局部复发.结论 放射治疗的同期应用L-OHP联合5-Fu/LV治疗直肠癌术后复发是1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模式.

    作者:郑安平;赵一电;赵福军;孙荣刚;张广彬;王东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鼻咽癌骨转移伴高钙危象1例报告

    1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45岁.因发现左颈肿物伴抽吸性血痰1年余入院.体检:鼻咽部顶后壁及左侧壁见结节状新生物突出,左侧颈部可及巨大淋巴结,固定,表皮红肿、变硬,边界不清,无颅神经累犯征.

    作者:李冰;司勇锋;黄波;兰桂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PTEN与内分泌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抑癌基因是一类生长控制基因或负调控基因,正常情况下可抑制转化细胞的恶性表型,当它们发生缺失或突变而丧失功能时,将会导致细胞的恶性转化.PTEN基因,即第10号染色体同源缺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1个具有双特异性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该基因定位于人类染色体10q23.3上,全长2095b,包括1个氨基端磷酸酶区域,1个与脂质结合的C2区和一个由约50个氨基酸组成的羧基端区域.PTEN基因cDNA5'末端存在着由804个核苷酸组成的非翻译区,并含有许多基因启动子区域CpG岛结构,可为其发生DNA甲基化提供可能.PTEN高甲基化可导致PTEN低水平转录及PTEN蛋白的减少甚至缺失[1].临床研究证明,在多种进展期肿瘤组织(如脑肿瘤、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前列腺癌、膀胱癌、甲状腺癌及非小细胞肺癌)中存在着PTEN基因不同程度的突变或丢失,它是人类肿瘤中突变率高的基因之一 .本文将就PTEN与内分泌肿瘤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卢瑶;罗佐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术中腹腔内植入缓释氟脲嘧啶植入剂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应用

    我们自2006年9月起对3例中晚期胃癌患者于术中腹腔内植入缓释氟脲嘧啶植入剂进行腹腔内区域化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凯;牛佳木;杨小文;李应达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三维适形放疗治疗86例肝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3-DCRT)治疗肝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8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其中男性患者64例,女性22例,单次剂量3~4 Gy,每周3~4次,DT 36~60 Gy.结果 86例中可评价疗效的有81例,获CR 4例,PR 38例 ,NC 21例,PD 18例.RR为51.9%(42/81),DCR为77.8%(63/81) ,1年生存率为53.1%(43/81).AFP值下降者31例,下降率为68.9%(31/45)其中下降1/2以上者20例.毒副作用主要为近期胃肠道反应,经对症处理恢复正常.13例患者出现Ⅰ~Ⅱ度白细胞下降,发生率为16.1%(13/81).8例患者出现Ⅰ度血小板下降,发生率为9.9%(8/81).放疗中肝脏急性不良反应1级7例,发生率为8.6%(7/81),经积极护肝治疗恢复正常.2例乙型肝炎合并有肝硬化患者,分别于放疗结束2个月及6个月时发生严重的肝脏损害.结论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好,毒副作用轻,但应该严格掌握其治疗的适应证.

    作者:吴晓安;章志勇;洪节约;陈建清;高春玲;万幼峰;严志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肿瘤医院 江西省肿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