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胶质瘤组织中NF-κB p65和VEGF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陈保东;袁先厚;江普查;陈卫国;文志华

关键词:核因子κB,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胶质瘤, 免疫组织化学
摘要:目的探讨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4例胶质瘤及10例正常大脑组织中NF-κB p65及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胶质瘤组织中NF-κB p65阳性表达率为54.7%(35/64),VEGF阳性表达率为53.1%(34/64),10例正常脑组织中无1例NF-κBp65、VEGF呈阳性表达.NF-κB p65及VEGF表达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有关.NF-κB p65表达与VEGF表达呈显著正相关.结论NF-κB p65是1种与胶质瘤相关的癌蛋白,NF-κB p65对VEGF表达可能有正向调节作用,并影响胶质瘤肿瘤血管的生成.
实用癌症杂志相关文献
  • 逆癌酮对人肺癌恶性表型的逆转作用

    目的研究逆癌酮对A549细胞系和PLA-801D细胞系恶性表型的逆转作用.方法应用细胞培养技术,以逆癌酮作用于细胞,绘制生长曲线,做克隆形成实验,观察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并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某些恶性表型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应用逆癌酮后,肺癌细胞生长变缓,克隆形成能力降低,k-ras、FasL、CD44V6和VEGF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nm23-H1的表达水平升高.结论逆癌酮可能通过改变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逆转人肺癌的某些恶性表型.

    作者:秦建军;周清华;袁淑兰;王艳萍;陈晓禾;刘伦旭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贲门癌术后残胃再发癌的再手术治疗

    自1990年1月至2001年5月我们对20例贲门癌术后残胃再发癌患者进行了再次手术治疗,占同期贲门癌手术的3.9%(20/512),疗效满意.

    作者:叶晓锋;郭卫东;高平;葛箭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PTEN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5例正常子宫内膜、18例子宫内膜癌前病变、6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PTEN蛋白表达.结果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癌前病变和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3%、66.7%和40.0%,三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缺失率与组织学分级、组织类型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组织分化程度高、临床分期早、内膜样腺癌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缺失率明显低于组织分化程度低、临床分期晚及其他组织类型癌.结论PTEN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PTEN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分级、组织类型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作者:姚勤;戴淑真;车艳辞;徐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转染外源HC56基因对Jurkat细胞足叶乙甙作用敏感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HC56基因与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把HC56基因转染Jurkat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外源HC56基因的细胞克隆后,应用MTT法,观察HC56基因产物对Jurkat细胞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足叶乙甙(etoposide,VP16)敏感性的影响.结果HC56基因转染Jurkat细胞,在1 μg/ml、10 μg/ml、50 μg/ml浓度的VP16作用下,对细胞生长的相对抑制率分别为51.7%±4.2%,45.1%±3.7%,79.6%±6.2%,明显高于在相应的VP16浓度作用下的PBK/CMV空载体转染的对照细胞(分别为9.5%±0.6%,7.0%±0.5%,10.2%±0.9%)(P<0.01).结论HC56基因产物可增加Jurkat细胞对足叶乙甙的敏感性.

    作者:牧启田;王嵘;吴向华;杜均样;万大方;顾建人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乳头溢液的影像学诊断

    目的评价乳腺导管造影和钼靶X线平片摄影在乳头溢液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乳头溢液患者的钼靶X线检查资料,所有病例均经临床检查、钼靶X线平片摄影、乳腺导管造影检查及病理学检查确诊.结果良性病变47例,其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35例,乳腺囊性增生病7例,导管扩张症5例;乳腺导管癌3例;乳头溢液伴肿块者19例.乳腺钼靶X线平片摄影发现14例乳头溢液伴肿块者X线表现异常,乳腺导管造影发现导管内乳头状瘤28例(28/35),乳腺增生病2例(2/7),导管扩张症4例(4/5),乳腺导管癌1例(1/3).结论乳腺导管造影用于诊断乳腺导管系统疾病较为准确可靠,乳腺钼靶X线平片摄影对乳头溢液的诊断价值不大,一定条件下两者可联合应用.

    作者:丁波泥;陈道瑾;吴君辉;钱立元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E-钙黏附素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钙黏附素(epithelial-cadherin,E-cad)在正常胰腺组织和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同时检测胰腺癌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以探讨E-cad异常表达与胰腺癌分化、增殖、浸润、转移和患者预后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天福;董翠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原发性肝癌临床分期标准的探讨

    目的探讨适合我国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分期标准.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收治的427例原发性肝癌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各分期标准所含指标与预后的相关性、各分期标准对根治性切除率及术后预后的反映程度.结果肿瘤大小、数目、合并癌栓及肝硬化为肝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具体分组与肝癌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标准较一致,在反映根治性切除率及术后预后时,肝癌专业委员会制定的分期标准比较有价值.结论在几种分期标准中,肝癌专业委员会制定的分期标准适合我国肝癌患者临床实际.

    作者:唐合兰;叶胜龙;任正刚;干育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垂体腺瘤染色体、细胞增殖周期、PCNA及hst基因的检测

    目的研究人脑垂体腺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细胞遗传学方法检测50例垂体腺瘤染色体,应用FCM技术检测40例垂体腺瘤细胞增殖周期,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分别检测48例垂体腺瘤中PCNA和hst基因的表达.结果人脑垂体腺瘤组织形态属良性,却存在不同类型的生物学特性,这些生物学特性的改变与瘤体大小、侵袭性生长方式等肿瘤特性相关.结论垂体腺瘤生物学特性的检测可作为其组织形态学检测的1种补充,为垂体腺瘤的诊治及预后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马文雄;惠国桢;凌伟华;俞文华;陈桂林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食管拨脱术治疗高位食管癌31例体会

    我院自1980年采用非开胸食管拨脱术治疗高位食管癌3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戴建华;李国仁;邵仲凡;刘晓峰;陈光辉;苗福禄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不开胸拨脱术治疗高原地区颈段、上段食管癌26例体会

    我院自1990年10月~2001年10月对26例颈段食管癌及早期上段食管癌行食管拨脱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窦拉加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PS2表达在判断乳腺癌预后和指导内分泌治疗中的价值

    目的检测PS2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对判断乳腺癌预后和指导内分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9例乳腺癌组织中PS2、ER、PR蛋白的表达.结果PS2阳性表达率为38.2%(34/89);PS2基因的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腋淋巴结状况和月经状况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PS2、ER表达均与5年无瘤生存率和5年总生存率相关(P<0.05);PS2与ER、PR表达呈正相关(P<0.01);PS2、ER表达与内分泌治疗疗效相关(P<0.01).结论在指导内分泌治疗时,PS2可以作为1个重要的指标补充ER、PR的不足,三者结合可进一步提高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针对性和疗效;PS2对判断乳腺癌的预后有一定价值,但不是独立的预后指标.

    作者:刘君;傅西林;于泳;吕阿娟;方志沂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保留植物神经的直肠癌根治术31例报告

    我院1997年以来对31例直肠癌患者进行了保留植物神经的直肠癌根治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孙民昌;侯新丽;燕归如;刘小明;赵立志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食管癌术后锁骨上和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的治疗

    目的分析食管癌术后锁骨上和(或)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食管癌术后锁骨上和(或)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临床病例资料.32例行单纯局部放射治疗,37例行局部放疗后辅加化疗.中位肿瘤剂量为6 063 cGy,30次,44天.中位化疗周期为2个.结果所有患者的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66.4%,31.1%和11.1%.死亡54例,其中远处转移者38例,占70.4%.单纯放疗的患者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45.2%,15.1%和3.8%;行局部放疗后加化疗的患者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85.7%,40.4%和17.6%,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食管癌术后锁骨上和(或)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疗效差,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远处转移,综合治疗能提高疗效.

    作者:何健;曾昭冲;王凤英;王斌梁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大肠癌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Fas、FasL和bcl-2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蛋白Fas、FasL和bcl-2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80例大肠癌组织及20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Fas、FasL和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大肠癌组织Fas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者Fas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无转移者,Ⅱ、Ⅲ级者低于Ⅰ级者(P<0.05),其表达与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及病理分级相关(P<0.05).大肠癌组织中FasL、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其表达与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及病理分级均无关(P>0.05).大肠癌组织中Fas、FasL蛋白表达与bcl-2蛋白表达无关(P>0.05).结论细胞凋亡是多因素共同调控的结果,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Fas/FasL系统与bcl-2可能起协调抑制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作者:曲利娟;余英豪;曾玲;季天海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腮腺肿瘤术后复发原因及再治疗探讨

    腮腺肿瘤常为多中心性,具潜在恶性或恶性的生物学特性,术后局部复发率高[1].我院1988年1月至1997年12月共收治复发性腮腺肿瘤47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魏运辉;王一凤;邓莅非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FⅧ-RAg、CD34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MVD检测的意义

    目的检测第Ⅷ因子相关抗原(FⅧ-RAg)和CD34在前列腺癌(PC)组织中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探讨其与前列腺癌组织分化、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PC、3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FⅧ-RAg和CD34的表达,并检测其MVD.结果CD34表达高者其MVD值高于FⅧ-RAg表达高者.PC与BPH相比较,不同组织分化、临床分期、预后的PC组织间相互比较,其CD34、FⅧ-RAg表达水平及MVD值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MVD与前列腺癌组织分化、临床分期和预后密切相关.同时检测肿瘤组织中CD34和FⅧ-RAg的表达,可使其MVD值更准确.

    作者:侯惠莲;张学斌;张冠军;南勋义;王鸿雁;王敏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糖皮质激素对人卵巢癌HO-8910细胞TβR-Ⅱ的上调作用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通路,是否参与人工合成的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Dex)对人卵巢癌细胞系HO-8910的增殖抑制过程.方法分别采用细胞计数和流式细胞分析方法检测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分布;采用定量RT-PCR、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或)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TGF-β1及其Ⅰ型受体(TβR-Ⅰ)和Ⅱ型受体(TβR-Ⅱ)的表达水平.结果Dex可引起HO-8910细胞周期Go/G0/G1期进展停滞,并可明显上调TβR-ⅡmRNA的表达,且具有浓度依赖性特点,Dex作用HO-8910细胞8 h时作用强,此时10-7mol/LDex组TβR-ⅡmRNA水平比对照组高1.4倍(P<0.01);相应地,TβR-Ⅱ的蛋白表达水平也增高,糖皮质激素受体(GR)阻断剂RU486能够逆转这些作用,而Dex对TGF-β1和TβR-Ⅰ mRNA的表达无调节作用.结论Dex抑制HO-8910细胞增殖的机制可能包括上调TβR-Ⅱ的表达,该作用是由GR介导的.

    作者:夏冰;卢建;王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癌症患者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癌症患者血浆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受体(u-PAR)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85例癌症患者血浆中u-PA和u-PAR水平,并与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肝癌、肺癌、大肠癌、胰腺癌和胃癌患者的血浆u-PA和u-PAR水平均同步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胃癌和肺癌患者u-PA和u-PAR水平在术后出现明显回落(P<0.05或P<0.01),复发时又升高;胰腺癌有转移者明显高于无转移者(P<0.05);鼻咽癌仅有u-PA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癌症患者血浆u-PA和u-PAR水平显著异常,可作为评估浸润转移和复发的参考指标.

    作者:卢兴国;徐根波;王彩花;陈焰;蒋志相;束美宝;张桂娣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子宫颈癌术后补充放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术后补充放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术前诊断错误、按良性肿瘤治疗、手术适应证不符、术后肿瘤复发的58例进行分析.单纯放疗33例,放疗辅助化疗25例.其中术后有高危因素而行放疗21例,阴道残端复发17例,盆腔复发6例,髂总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而行全盆及沿主动脉区延伸野放疗14例.结果放疗后3年生存率为34.3%(12/35),5年生存率为22.9%(8/35).结论术前尽可能明确诊断,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术后需做补救治疗者应尽早,以争取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爱玲;孙建衡;吴令英;耿毅;李斌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胶质瘤组织中NF-κB p65和VEGF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4例胶质瘤及10例正常大脑组织中NF-κB p65及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胶质瘤组织中NF-κB p65阳性表达率为54.7%(35/64),VEGF阳性表达率为53.1%(34/64),10例正常脑组织中无1例NF-κBp65、VEGF呈阳性表达.NF-κB p65及VEGF表达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有关.NF-κB p65表达与VEGF表达呈显著正相关.结论NF-κB p65是1种与胶质瘤相关的癌蛋白,NF-κB p65对VEGF表达可能有正向调节作用,并影响胶质瘤肿瘤血管的生成.

    作者:陈保东;袁先厚;江普查;陈卫国;文志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肿瘤医院 江西省肿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