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诺和锐30笔芯联合诺和笔5治疗中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陈园胜;陈友方;曾清洲;陈晖;谭刚星;刘原秀

关键词:诺和锐30, 诺和笔5, 2型糖尿病, 应用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诺和锐30笔芯联合诺和笔5治疗中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诺和锐30笔芯联合诺和笔3治疗,观察组给予诺和锐30笔芯联合诺和笔5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水平、胰岛功能、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HbAlc、FBG及2 hP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腹胰岛素(FINS)、C肽(CP)及胰岛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遗漏注射次数、重复注射次数及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诺和锐30笔芯联合诺和笔5能显著改善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及胰岛功能,减少遗漏注射或重复注射导致的血糖水平波动,实现了更好地血糖控制,在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基础上,可显著降低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从而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染料木素磺酸钠对去卵巢大鼠骨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

    目的:研究染料木素磺酸钠对去卵巢模型大鼠骨代谢的影响.方法:用去卵巢方法建立大鼠骨代谢紊乱动物模型,选择48只雌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骨质疏松模型组、阳性药物组、低剂量GSS组(0.1 mg·kg-1)、中剂量GSS组(0.3 mg·kg-1)、高剂量GSS组(1.0 mg·kg-1).建模1周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雌激素和不同剂量的染料木素磺酸钠,给药6周后,检测大鼠骨长度和骨重量指数,同时检测血清电解质、碱性磷酸酶(AKP)、骨钙素(BGP)和肝组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等生化指标.结果:与模型组相比(1)GSS可以增高腰椎、股骨及胫腓骨重量指数,同时增大股骨和胫骨长度指数(P<0.001);(2) GSS可降低血清中骨钙素的.含量,提高降钙素的含量(P<0.001);(3)GSS能升高血清AKP,降低TrACP-5b的含量(P<0.01).结论:GSS可通过调节骨形成和骨吸收途径,从而改善去卵巢大鼠骨代谢的紊乱,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可能起治疗作用.

    作者:朱文清;陈金财;姬广林;黄志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血糖水平与肝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

    目的:观察肝衰竭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探讨其与肝衰竭预后的关系.方法:对98例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以肝衰竭临床分类和空腹血糖水平分组,评价空腹血糖水平在判断肝衰竭预后中的临床意义.结果:肝衰竭患者糖代谢紊乱发生率高,但肝衰竭临床分类与血糖水平变化无关(P>0.05);肝衰竭患者出现血糖异常组的病死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且空腹血糖水平越低,病死率越高(P<0.01),并发症发生率也越高(P<0.05);低血糖组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电解质紊乱等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组,高血糖组中原发性腹膜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结论:血糖水平与肝衰竭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监测空腹血糖水平对于判断肝衰竭的预后和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谢能文;李小广;涂慧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肺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博莱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模型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至第四代用于实验;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N组)、阳性对照组(P组)、地塞米松治疗组(D组)和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组(M组),每组各15只大鼠.P组、D组和M组分别经气管注入博莱霉素制备肺纤维化模型.造模后7、14、21天留取肺组织,HE染色观察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的程度,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结果:博莱霉素造模后,取肺组织行HE染色,病理符合肺纤维;在处理后的7、14和21天,与P组相比,D、M组大鼠出现肺炎和肺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同时大鼠肺组织中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而D、M组在第7、14、21天病理结果及转化生长因子表达的比较中,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博莱霉素诱导大鼠肺纤维化模型的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表达有关.

    作者:曾省都;张伟;康秀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TASK-1表达及其与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关系

    目的:观察一种新型双孔钾离子通道亚单元TASK-1在大鼠海马CA1区的表达及其在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的动态变化,探讨TASK-1表达与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关系.方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再灌注模型,采用免疫荧光组化和激光扫描共聚焦观察大鼠MCAO再灌注后3、7、28 d海马CA1区TASK-1和GFAP表达.结果:成年大鼠海马CA1区可见大量TASK-1和GFAP双标阳性的细胞,MCAO再灌注后3、7、28 d海马CA1区TASK-1和GFAP表达逐步上调,与假手术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海马CA1区TASK-1的表达上调与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有一定关系.

    作者:袁建清;钟善全;刘铮;廖春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慢性中耳乳突炎症听骨链标准化HRCT MPR评估

    目的:评估HRCT及其标准化MPR后处理技术观察慢性中耳乳突炎症听骨链的方法及准确性.方法:搜集85例(92耳)经手术治疗的慢性中耳乳突炎症病例,术前采用螺旋CT高分辨扫描,将原始扫描数据放大重建后,标准组进行多平面重组(斜轴面、斜冠状面),以听小骨或听小骨关节部分或完全消失为破坏标准,以手术所见为金标准,并与非标准组结果比较.结果:92耳共276块听小骨及184个关节,标准组HRCT MPR观察125块听小骨破坏,手术证实122块;观察听小骨关节破坏68个,手术证实66个,准确性高于非标准组HRCT观察(x2=21.652,P=0.000);Kappa值分别0.797,0.828,胆脂瘤型中耳炎(26耳)听小骨破坏率(71.8%)高于肉芽肿型中耳炎(66耳)听小骨破坏率(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062,P=0.000).结论:HRCT结合标准化MPR后处理,以听小骨或听小骨关节部分或完全消失为破坏标准,可以准确评估慢性中耳炎症听骨链状况,有利于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胆脂瘤型中耳炎听骨破坏率高于肉芽肿型中耳炎.

    作者:卢绍辉;吴颋;刘官华;刘家锋;郭少华;刘少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脑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综合康复护理对策

    目的:探索及时对脑外科手术后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护理,对患者预后和致残率的影响.方法:对132例脑外科手术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护理,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神经促进技术康复护理、良肢位康复护理、防止并发症的护理.观察132例经临床治疗及综合康复护理后的治愈率、轻残率、重残率.结果:治愈率21.2%,轻残率62.1%,重残率15.9%,无死亡病例.结论:及时对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功能障碍,可降低致残率及改善治疗预后.

    作者:周小斌;李以茂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36例肝内胆管细胞癌超声诊断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超声声像图的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36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结果:36例肝内胆管细胞癌超声表现中,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者28例(77.8%),呈不均匀低回声者30例(83.3%),高回声3例(8.3%),等回声3例(8.3%),还有3例病灶周边有声晕(8.3%),5例病灶后方伴有轻度声衰减(13.9%);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病灶内可见动脉血流12例(33.3%),其中8例病灶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大于0.6(66.7%);肝内胆管扩张者28例(77.8%).结论: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根据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内部呈不均匀低回声,后方可伴有轻度声衰减,多数肿块少血供,肝内胆管就有不同程度的扩张,结合临床表现,可提高超声诊断的符合率.

    作者:黄诗进;罗利萍;丘宝兴;古柳冬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实施分级管理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实施分级管理,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社区2009年12月~2012年12月健康档案中的80例高血压患者,对其实施分级管理、护理干预,并定期进行随防,比较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社区高血压患者干预后的高血压病知识知晓率、并发症发生率、遵医行为及血压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干预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社区高血压病患者护理干预中实施分级管理,可有效提高高血压病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率及遵医行为,并有效降低血压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李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早期先兆流产中医辨证分型与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早期先兆流产病中医辨证分型与抗心磷脂抗体(ACA)阳性的相关性,为早期先兆流产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化依据,从而指导临床早期先兆流产的中医辨证施治.方法:对168例早期先兆流产病患者进行血清抗心磷脂抗体检测,并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标准对每位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早期先兆流产患者肾虚证型和气血虚弱证型ACA阳性率较高,而跌仆损伤证型(血瘀证)次之,血热证型ACA阳性的几率较少.结论:早期先兆流产证型中肾虚证和气血虚弱证与ACA阳性有显著相关性,与跌仆损伤证型(血瘀证)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邓志林;宋春花;韩立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低血压相关因素的分析

    目的:分析低血压的原因及处理方法,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低血压的发生.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近几年来收治的38例维持性血透低血压患者,回顾患者临床资料,探究低血压发生的原因.结果:38例患者经相应治疗后,症状均缓解,血压回升.低血压发生原因:透析中进食、透析超滤过多、透析前服用降压药、透析中服用降压药、无肝素透析、肾性贫血、严重低蛋白血症.结论:探讨低血压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改善透析中低血压,可以提高透析疗效,延长内瘘使用时间,防止内瘘的闭塞,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邱金英;李璐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超声漏诊各种病理类型阑尾炎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超声漏诊急、慢性各种病理类型阑尾炎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7例阑尾炎超声扫查方法及声像图表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找出超声漏诊的原因.结果:全部病例找出相应的病理分型,超声对单纯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坏疽性阑尾炎、阑尾脓肿与腹膜炎、慢性阑尾炎的漏诊率分别是25% (1/4)、4.8% (4/82)、0% (19/19)、0% (4/4)、5.6% (2/18).并且记录漏诊病例手术所见的阑尾解剖部位.结论:超声对阑尾炎有较高诊断率,但是对各种病理分型阑尾炎漏诊率高低不一,对于阑尾超声检查结果为阴性时,临床医生应结合病史、相关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判断.

    作者:陈海燕;谢景来;方凤如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染料木素磺酸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ATP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染料木素磺酸钠(GSS)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Na+-K+-ATPase和Ca2+-Mg2+-ATPase活性的影响,研究其对脑缺血时能量代谢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动物模型,Longa评分方法行神经功能学评分,TTC染色方法测定脑梗死范围,酶活性分析检测技术检测Na+-K+-ATPase和Ca2+-Mg2-ATPase活性.结果:MCAO再灌注模型组大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损伤和脑梗死,缺血侧脑组织Na+-K+-ATPase和Ca2+-Mg2+-ATPase活性降低;GSS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降低,脑梗死体积缩小,脑组织两种ATPase活性均升高.结论:GSS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改善脑细胞能量代谢障碍是其机制之一.

    作者:黎晓;谢佳丽;赖丽娟;李玉磊;邱平;李良东;黄志华;黄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小儿鼻骨侧位X线摄影中头部固定带的制作与应用

    目的:设计用于小儿鼻骨侧位X线检查中保持头部侧位的固定带.方法:选取本院鼻骨外伤行鼻骨侧位X线摄影1 ~12岁患儿为研究对象,按时间段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使用新研制的固定带固定小儿头部保持侧位,对照组按常规方法由陪同家属用双手固定小儿头部.比较两组摄影完成率、重复摄影率及陪检家属人数与患儿人数百分比的变化.结果:研究组完成摄影率(100%)高于对照组(8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复摄影率(1.11%)明显低于对照组(1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陪检家属人数与患儿人数百分比(83.33%)明显低于对照组(146.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研制的固定带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固定效果好,保证检查质量的同时减少了患者及家属不必要的X线辐射.

    作者:陈云华;田青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胃肠术后切口裂开因素分析及中西医结合防治体会

    目的:探讨胃肠手术后切口裂开的相关因素、原因、预防及治疗.方法:对2010年7月~2014年7月我院胃肠外科行胃肠手术后发生切口裂开的23例(裂开组)和随机抽取同期我科相应患者手术后未发生切口裂开的23例(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糖尿病、体重指数、手术时间三者在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恶性肿瘤、血红蛋包、白蛋白、血糖、切口类型、手术类型、切口长度等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体重指数、手术时间等与胃肠术后切口裂开有密切关系,围手术期应做好相应预防处置.

    作者:郭攸琮;方传发;夏来阳;刘红权;易健中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乳腺癌影像学现状及其与ER、PR、c-erbB-2表达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乳腺癌是严重危害广大女性身心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乳腺癌的检出和诊断主要基于影像观察.在评估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敏感性以及疾病的预后方面,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是为广泛应用的分子标记物.本文对医学影像学在乳腺癌诊断中的运用及评估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常用临床分子标记物进行了综述.

    作者:曹洁莹;陈卫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康复新液联合双料喉风散防治放射性口腔炎的观察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联合双料喉风散对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的防治效果.方法:68例首次放疗的鼻咽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自放疗前1天始用康复新液每日4次含漱3 min后咽下,并予以双料喉风散喷涂口腔黏膜表面;对照组用朵贝氏液每日4次含漱.两组均用到放疗结束.观察两组放射性口腔炎的发生时间、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观察组放射性口腔炎平均发生时间(27.57±1.08)h,对照组(18.51±1.28)h,观察组放射性口腔炎总合发生率为58.82%,低于对照组的82.35%;观察组2级以上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发生率为17.65%,低于对照组的44.12%(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康复新液联合双料喉风散能够延迟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的出现时间,降低放射性口腔炎的发生率,并减轻其损伤程度.

    作者:张苑榆;许丽媚;彭伟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腔良性病变118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腔良性病变的疗效.方法:应用连续灌流式宫腔镜对118例子宫腔良性病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118例中,子宫内膜息肉38例,宫腔粘连26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20例,宫内异物残留18例,黏膜下子宫肌瘤10例,子宫中隔切除6例,其中腹腔镜监护65例,二次手术8例,三次手术2例,均手术成功,患者临床症状好转,治疗有效率100%.结论:宫腔镜手术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为子宫腔良性病变治疗首选方法,腹腔镜监护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钟肇梅;邹丽兰;陈彩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金龙胶囊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胰腺癌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金龙胶囊联合GP(吉西他滨+顺铂)与单纯GP方案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免疫功能及毒副反应的影响.方法:56例ⅢB期和Ⅳ期晚期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化疗组(对照组)和化疗联合金龙胶囊组(治疗组)各28例,均采用GP方案化疗.方案为吉西他滨(GEM)(1 000~1 200) mg·m-2第1、8天,DDP (25~30) mg·m-2第2~5天给药,每28天为1周期;治疗组加服金龙胶囊,4粒·次-1,3次·d-1,饭前服用,30天为1周期,连续服用3周期.所有患者至少完成2个周期化疗.2周期后观察患者近期疗效、临床受益反应率、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近期疗效42.85%,对照组17.8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4);化疗前两组CD4 +/CD8+及NK细胞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886、0.977),化疗后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001、0.00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金龙胶囊配合GP方案治疗晚期胰腺癌能显著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近期疗效及生活质量.

    作者:黄作超;曾春生;郭守俊;陈小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用于妇科腹腔镜对瑞芬太尼术后痛觉敏感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嘧啶在妇科腹腔镜中处理瑞芬太尼导致的术后痛觉敏感的影响.方法:选ASA Ⅰ或Ⅱ级行妇科腹腔镜全麻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D组)、实验组(S1组)和(S2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前15 min,分别静脉给D组生理盐水,S1组右美托嘧啶0.5 μg·kg-1,S2组右美托嘧啶1μg·kg-1,分别记录VAS评分、RAMSAY评分、患者的苏醒时间、术后呕吐和寒颤率.结果:S1组和S2组VAS评分明显小于D组(P<0.05);术后呕吐和寒颤发生率S1和S2组也低于D组(P<0.05).结论:静脉给予右美托嘧啶0.5 μg·kg-1或者1 μg·kg-1能有效的缓解瑞芬太尼引起的术后痛觉敏感,右美托嘧啶0.5μg·kg-1对术后防呕吐和寒颤效果确切、安全,呈剂量依赖性,但剂量越大,出现血压下降,心率下降患者增多.右美托嘧啶0.5 μg·kg-对于控制常规的妇科腹腔镜手术后的呕吐和寒战确切,安全.

    作者:李帆;毕生龙;陈艾琼;宋俪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人肺腺癌顺铂耐药细胞A549/CDDP对铂类化疗药的敏感性及耐药基因表达改变的研究

    目的:探讨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CDDP对铂类化疗药耐药的机制.方法:应用MTT法检测人肺腺癌细胞A549及其顺铂耐药细胞A549/CDDP对铂类化疗药(CDDP、CBD及L-OHP)的敏感性,应用RT-PCR法比较两细胞系多药耐药基因(包括MDR1,ABCG2,MRP1,LRP),DNA-polβ和GST-pi等在mRNA水平的表达差异,筛选出差异基因,用Western blotting法验证该基因在蛋白水平的表达差异.结果:MTT实验发现,与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相比,顺铂耐药细胞A549/CDDP对CDDP的耐药系数(RI)为7.877,而A549/CDDP细胞也对CBD及L-OHP交叉耐药(RI分别为4.486及2.352);RT-PCR发现两细胞系的MDR1,ABCG2,MRP1,LRP及GST-pi等耐药基因在mRNA水平无明显差异,但A549/CDDP细胞中DNA-polβ在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较A549细胞明显升高.结论:A549/CDDP细胞内DNA-polβ表达升高可能与铂类耐药有关.

    作者:李壮华;贾筠;陈镜塘;徐瑞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